当前位置:读后感 > 《审计审理典型案例解析》读后感2篇

《审计审理典型案例解析》读后感2篇

时间:2022-08-03 12:14:01 浏览次数:

《审计审理典型案例解析》读后感1

国家审计因天性权威且专业,给业外的感觉往往很难走近,更难走进。与此同时,一线人员也常被喻为“三神”——神秘(许多事情不让外人参与、听见)、神经(经常心血来潮、行为怪异)、神气(说话即是问话,还非要回答不可)。为改变“拒人千里之外”的高冷印象,进而营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各级审计机关一直很努力,也取得很大成效。但反过来,随着国家审计重要性日益突出、覆盖面越发扩大、影响力愈加深远,为防止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和误会,作为潜在被审计对象也应有所作为,主动走近、走进审计。至于路径,主动接触审计专业方面的书刊便是一条。当然,接触的目的主要还是了解其运作规则、规律。目前,书市有关审计专业的书刊总体上量不大、偏理论,但细心寻找还是能发现一些实务方面的书刊,比如2019年9月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审计审理典型案例解析》。据作者介绍,该书旨在为审理人员提供工作参考以及作为审计执法的负面清单,但在笔者看来,也是业外人士难得的走近、走进审计的好读本。

说是难得,主要是与其他同类审计专业书刊相比,该书具有三大显著特点:一是写作班子全部来自审计一线工作者,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有较高的理论功底,看问题看得准看得深看得远;二是所收集的案例素材全部来自各地审计机关实践,类型包括政策跟踪审计、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投资项目审计、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门类齐全;三是列举的192个案例,个个都是“反面教材”,以交待“来自什么项目、反映什么问题、引用什么法条、定性什么问题”作铺垫,以点题“错在哪里”和分析评论来收尾,简单明了、通俗易懂。

说能走近,主要是指从中可以看到许多平时难以想象的审计“可笑”“可怕”“可怜”一面。原来,审计会对已经整改的问题下审计决定,对根本无法执行的问题提审计建议,且某些审计评价居然是凭空想象,没有收集任何佐证资料。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会有审计证据不适当、不充分的问题,如仅凭发现“涉及农业绿色环保类补贴机具销售及补贴金额占比过低”事实,会得出“涉及农业绿色环保类补贴机具引导推广不够”结论,甚为“可笑”。审计问题定性也有不准确、不实事求是情况,如将某单位“对达到必须招标的工程肢解发包”问题定性为“虚假招标”,甚为“可怕”。审计法规适用还会出现文不对题、张冠李戴现象,一些已经废止或失效的法规还被继续引用,甚为“可怜”。

说能走进,主要是指从中可以领悟许多平时未曾见到的审计开诚、开放、开明一面。其实,长期以来,审计机关都在强调依法审计、文明审计、廉洁审计,广大审计干部对习近平总书记“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要求也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工作中很能为审计对象考虑,是个很讲道理的地方,既有力度也有温度,如某地数千贫困户中有2户识别不精准被认为差错率在可接受范围,态度开诚。内控制度也非常严格,出具的审计文书更是一再推敲。经过层层复核、审理,一线审计人员辛辛苦苦工作几周甚至几月“整出来”的“问题”可能最终会被认定不是问题不进报告;也有可能最终会被认定有避重就轻嫌疑予以修正,行为开放。看待问题非常实事求是,如某审计组凭发现的不合规发票给对方定性“虚假发票入账”,后经审理复核发现对方经济事项真实可信,只是索取的发票与经济事项不相符,遂将问题修改为“不合规发票入账”;能按照“三个区分开来”要求,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如书中所述为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房管部门、供销部门等做了一些看似违规的问题,最后都没有予以定责,处事开明。

当然,该书也有局限性,主要就是所举案例具有明显地域性。但有道是一叶知秋,用作了解审计,走近、走进审计仍不失为一条好路径。

(作者:省厅社保处高安秀)《审计审理典型案例解析》读后感2

2019年,我作为法规审理处跟班培训的一名审理新人,有幸参加了省审计厅组织编写《审计审理典型案例解析》的整理工作,在刘处长的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下,统筹分组对审计证据、问题定性、法规适用、处理处罚、审计程序五个方面对案例进行审核和校对。通过跟班培训,我认识到作为审理人员,要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就要推动审计项目高质量发展。防疫期间,为了更深入掌握审理精神要义,我又把本书192个案例研读了一番,发现这些案例都很具有代表性,类别全、案例新、剖析深。结合这一年的审计法治工作实际,对基层审计机关如何推动法治审计提质增效做了一些思考:

一、抓政治思想建设。审计机关是党的工作部门,讲政治、讲纪律是必然要求,作为执法部门,要坚持两个依据,一个依照:依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依照法定的职责、权限。审计法治部门作为提升审计质量的主力军,更要带头讲政治,牢固树立“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生命线”的认识,深化法治意识,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进审计法治工作。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审计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确保疫情防控和审计业务工作两手抓、两不误,做好疫情期间常态化经济体检,优化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规范权力运行,更好服务改革发展大局。

二、抓审理能力建设。从历次接受省、市审计质量检查情况看,基层审计机关在一些制度规定的落实上还有一定的差距,审计程序不规范、审计证据不充分、问题定性不准确、法规处理不适当等问题仍然存在,审计工作规范化程度还需提升。一是提高审计质量全过程控制。为全面加强审计质量管控,法治部门要开门搞审理,把业务人员请进来,审理人员走出去,将现场审计与审理相结合,要求审理科室与业务科室和一线审计人员密切沟通,把审前调查、审计实施方案审理前置,强化审计现场审理,重点监控审计取证、重要审计情况反馈,实现审计项目全过程实时审理;二是强化审理队伍建设。选派业务精、能力强的干部参加上级审计机关组织的法治工作培训,定期组织审理人员集体学习和更新审计法律法规,夯实法律知识基础,提升审理整体效能;三是强化审理结果运用。建立审理台账,登记审理结果,检查审理意见落实情况。对普遍性问题分类归集,分析原因,举一反三,统一处理口径;加强审计成果提炼,加大成果转化和利用,开拓研究式审理新路子。将审理结果与优秀项目评审,审理意见落实与业绩考核相结合,增强审理意识,提升审理效果。

三、抓学法普法建设。一是要主动强化审计现场普法理念。把法治宣传队建在审计组上,将审计普法融入审计现场全过程,使审计行政执法过程成为弘扬法治精神的过程。二是要主动强化审计普法阵地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和移动通讯等互联网媒体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开设公众微信号、今日头条等开展“互联网+法治”宣传,定期更新审计法律法规、审计工作动态、审计文化等信息,促进社会公众对审计理论实践的认识。三是要创新审计普法宣传方式。充分挖掘审计人员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法治好故事,制作成动漫微电影、微视频等,充分展示审计机关围绕中心、突出重点、依法审计、服务大局所取得的优异成绩,扩大审计法治宣传效果。

四、抓法规制度建设。要定期对已建立的项目质量管理办法、审计项目审理办法、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办法、审计事项移送管理办法、审计业务会议制度等进行清理,严格按照《国家审计准则》的要求,健全完善符合当前实际的操作规程,明确审理工作要求,把审计项目高质量建设要求贯穿到审计计划、项目实施、复核审理、督促整改、成果提升、责任追究全过程,让审计工作在每个环节都有法可依、于法有据,为提升审计质量奠定制度基础。

推荐访问:读后感 审理 审计 解析 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