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思想汇报 > 为基层和谐建设提供思想文化环境

为基层和谐建设提供思想文化环境

时间:2022-05-11 09:07:02 浏览次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基层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推进基层和谐社会建设,既应吃透中央精神,体现共性;又应立足自身实际,突出个性。**注意联系民情、发挥优势、创新方式,大力倡导和培育适应和谐社会建设要求的理念,切实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
  联系民情,大力倡导和培育适应和谐社会建设要求的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构建和谐社会,应倡导和培育适应和谐社会建设要求的理念。**联系社情民情,在全县干部群众中大力倡导和培育三种理念:一是科学发展的理念。发展是硬道理,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离开了发展,没有物质基础,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就无从谈起。二是生态优先的理念。**是全国闻名的“竹乡”,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应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坚持“生态立县”,发展生态经济,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三是民生为本的理念。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应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发挥优势,切实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谐文化对于激发人民群众投身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坚持把建设和谐文化作为促进和谐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在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生态影视基地、竹海艺术团、威风锣鼓等已成为全县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亮点。二是实施精品工程,培育文化品牌。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扶持具有鲜明**特色、代表**最高水平的艺术形式,促进文化精品的创作和生产。注重保护和开发名城、名山、名居、名茶等文化资源,着力打造一批特色文化品牌。三是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完善文化服务网络。按照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要求,大力加强各类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建立覆盖全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创新方式,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以“谋和谐发展、创和谐**”为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和谐创建活动。一是开展“知和谐、议和谐”活动,统一思想认识。重点是抓好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领会中央精神,不断深化对和谐社会建设内涵的理解,明确目标任务,把握工作重点。二是开展“讲和谐、创和谐”活动,提高创建水平。把和谐创建活动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各部门、各单位争创“敬业爱岗、服务一流”的和谐机关、“致力创新、和谐创业”的和谐企业、“社区是我家、创建靠大家”的和谐社区、“尊师重教、勤学明礼”的和谐校园和“邻里和睦、乡风文明”的和谐农家。三是开展“激和谐、促和谐”活动,推动结对共建。鼓励文明单位与村镇、与农户开展结对共建,通过结对共建促进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推动形成人人参与和谐建设、人人共享和谐成果的良好局面。

推荐访问:基层 和谐 思想 环境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