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得体会 > 教育服务体系“十四五”,时期发展思路与建议

教育服务体系“十四五”,时期发展思路与建议

时间:2021-10-10 11:08:53 浏览次数:

 教育服务体“ “ 十四五” 时期系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 一) 进一步扩大教育普及

 ( 二) 树立公平发展的教育政策导向

 ( 三) 持续改善教育服务的条件和保障

 ( 四) 实施乡村教育振兴国家重大工程

 ( 五) 改善教育服务过程

 ( 六) 深化教育关键环节改革

 我们就 “十四五” 时期教育服务体系发展提出如下具体建议。

 ( 一) 进一步扩大教育普及

 坚持低重心普及的发展战略是过去几十年中国教育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

 “ “ 十四五” 时期, , 不管是民生需求还是国家发展要求, 都仍然要求补齐各级各类教育的短板和弱项, 进一步适时提高教育普及重心, 持续提升全民受教育水平。

 首先是要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 按照守住底线的原则, 抓好控辍保学长效机制设计, 从政府、 学校到家长层层传导压力, 精准控辍 ①, 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 还要建立常态化教育质量监测制度,让学生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

 目 前中国新增劳动年龄人口 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 13. 6 年以上, 适度

 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已具有现实可行性, 但各方面还有各种不同的意见。

 我们认为, 考虑到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 强制性,而且涉及面广, 为稳妥起见, “ 十四五” 时期可将义务教育向下即学前教育延伸一年, 达到 10 年, 建议从农村、 边远地区以及残疾儿童开始逐步推进。

 “十四五”

 时期, , 扩大教育普及的主要增长点是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 有关研究表明, 扩大这两个学段的教育普及率对于提升社会投资效益、提高人力资本水平、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至关重要。

 ① 当前以普惠性幼儿园的方式扩大学前教育供给尽管有必要, 但仍然要花大力气加强公办园建设, 重点支持农村地区和两孩政策后新生幼儿集中区域新建、 改扩建幼儿园, 加大保障力度、 兜住底部, 以公办园引导整个学前教育朝着保基本、 有质量的方向发展, 同时支持引导民办园提供低收费、 个性化的服务。

 考虑学前教育点散面广、 规模效益差, 还要因地制宜创新学前教育服务模式, 比如发展城市社会化的看护服务, 在边远贫困地区探索季节班、 巡回辅导站、 游戏小组、流动大篷车等办园形式, 针对农村贫困地区因劳动力外出务工、 婴幼儿普遍缺乏父母尤其是母亲的养育照料、 看护人缺乏相关养育知识等情况, 对 0 ~3 岁婴幼儿家庭养育进行指导干预, 等等。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点则是中西部贫困地区、 民族地区、 革命老区, 要以集中攻坚的方式, 持续加大资源投入, 集中解决高中资源短缺、 学校运转困难、 大班额比例高等突出问题,并统筹考虑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 特色化发展。

 除了完善正规教育体系外,还要适应社会各类人群持续自 我提升的学习需求, 从投入和制度建设入手,借助信息化

 手段, 加快教育教学形态、 学校组织、 教育管理方式、 教育制度机制等诸多方面的变革, 努力扩大教育体系的包容性、 开放性和灵活性, 完善学习成果认定、 积累与转换制度, 构建起各级各类教育衔接畅通的终身学习体系。

 ( 二) 树立公平发展的教育政策导向

 教育公平具有起点公平的性质, 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对现阶段的中国来说, 它既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 也是社会经济转型的基础性制度。

 中国虽然自 2003 年起就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但是要将这一抽象的政策导向转化为具体工作要求和硬的约束, 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现实中各种各样的教育服务差距特别是质量差距仍然顽固存在, 由此导致的家庭普遍的教育焦虑, 已经成为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

 教育服务差距大既反映了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 也有历史形成的教育差距、 公共政策偏差、 体制不完善等因素。

 而且, 随着社会办学的充分发展, 公办教育水平偏低, 将导致公共教育服务与民办教育服务差距不断拉大, 引 发所谓教育的 “ 拉丁美洲化”① ,从而进一步加剧社会分化。

 近年来, 落实教育公平最主要的工作是 “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相关措施主要是抓住办学条件、 师资、 生源、 管理四个环节, 从不同方面缩小教育差距, 应该说已经形成了系统完备的政策体系, 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是城镇学校挤、 择校热以及乡村学校弱、 质量差, 仍然是普遍现象, 至于区域间的教育差距, 还没有看到缓解的迹象。

 其实, 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 是政府理念的转变, 就是要从根本上扭转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点建设的非均衡

 的发展观, 优化教育投入使用结构, 真正公平地对待每一所学校, 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尽可能向薄弱地区、 薄弱学校、 薄弱环节和困难人群倾斜, 形成以公平为导向的政策体系和教育管理制度。

 建议 “ 十四五” 时期, 下决心向教育不公开战, 在具体措施上不必面面俱到、 毕其功于一役, 重点是打好几个歼灭战。

 要争取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中城市择校、 大班额等问题上取得突破, 其中将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平均分配到区域内的所有初中, 是短期内解决择校问题的治标之策, 如果再辅以办学条件和师资的优化, 大中城市的教育差距局面将会有根本的改观。

 除了义务教育外,学前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在快速普及过程中也要防范发展差距不断拉大以及重点建设、 “ 扶强扶优” 的倾向, 树立均衡发展的政策导向, 坚持标准引领, 不建豪华校。

 ②同时, 要更好保障困难群体受教育权利, 使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受到均等的教育服务, 缩小社会差距的代际接续影响。

 为此, 需要建立对地方政府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绩考核制度, 也就是在评价一个地区教育发展成绩时, 不是看升学率的高低, 而是看学校和学校之间的差距有没有缩小。

 相对基础教育来说, 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 短期内是机会公平问题, 长期看则是 “选择性公平”, 主要是使学习者兴趣禀赋与学校人才培养规格精准匹配, 这有赖于考试招生体制改革的深化。

 ( 三) 持续改善教育服务的条件和保障

 教育资源投入是改善教育服务的基础保障, 包括人力、 物力和财力资源。

 诚然, 相比其他社会服务来说, 近年来教育服务在保障条

 件改善方面更为明显。

 但是, 中国教育体量大、 线长面广, 历史欠账较多、 保障水平不高, 建设高质量、 现代化的教育, 仍然需要更高强度的资源投入。

 “ 十四 五”

 时期, , 除了继续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外, 还必须在完善科学规范的保障机制上下功夫。

 近年来, 财政教育经费的超常快速增长主要是依靠各级政府的主观重视实现的, 其中将财政教育经费与 GDP 挂钩的约束指标发挥了关键作用。

 为进一步对政府财政投入形成硬性约束, 需要尽快确定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均经费标准和拨款标准, 在合理划分各级政府间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基础上, 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教育支出责任 ① , 推进教育经费持续稳定增长。

 此外, 2017 年修订的 《民办教育促进法》 虽然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分类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但是由于配套政策迟迟没有落实,社会资本存在诸多疑虑, 教育领域社会投资的活力尚未充分释放, 包括投资性质的资本, 也包括捐赠性质的资本。

 “十四五” 时期, 要充分挖掘民办教育政策支持空间, 落实好 “ 政府补贴、 政府购买服务、 助学贷款、 基金奖励、 捐资激励” 五个方面的扶持制度, 引 导社会加大教育投入。

 此外, 还要进一步完善教育服务成本分担机制, 根据培养成本和经济发展水平、 群众承受能力、 受教育者合理分担的投入机制, 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教师是教育中的第一资源。

 ② 由于教育服务是非常个性化、 富于创造性和艺术性的社会劳动, 需要对知识进行综合性运用以及情感的投入, 对于教师的思想品德、 职业操守、 专业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高质量的教育不仅要把最优秀

 的人吸引到教师队伍中来, 还要尽可能保护教师的教育理想和情怀,让他们潜心育人。

 在这方面, 针对一般社会服务的激励约束机制并不完全适用于教育领域。

 近年来, 由于薪酬待遇不高以及教师工作负担过重, 教师职业的荣誉感和吸引力总体不高。

 “十四五” 时期, 一方面, 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师队伍建设倾斜, 解决好教师的住房、 医疗等问题, 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让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其中, 将教师纳入公务员队伍或者参照公务员管理, 有助于增强教师职业的归属感和使命感, 引导教师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潜心育人。

 要让懂教育的人办学校, 推动教育家办学, 形成好的校风、教风、 学风, 引导教师在和谐的环境中把工作做好。

 同时, 要改革教育管理制度, 建立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 教师交流轮岗常态化机制, 在编制岗位、 聘用管理、 薪酬待遇等方面打破制度壁垒; 健全职业学校和企业双向流动机制, 推进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化, 完善吸引企业人员到学校兼职任教支持政策; 调整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导向, 更加重视对教学水平、 科研成果创新和实际贡献的评价, 促进教研相长、 教学相长。

 ( 四) 实施乡村教育振兴国家重大工程

 由于社会经济极端落后以及城乡发展极不平衡的国情, 中国在很长一段时期里, 不得不采取对城市教育进行重点建设、 农村教育主要依靠集资办学的发展战略。

 但是由于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 农村教育事实上一直是中国教育的主体部分。

 直到 2002 年以后按照 “ 统筹城乡 经济社会发展” 的方针,农村教育才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

 围, 但只能是低水平的。

 与之伴随的是, 21 世纪以来, 随着工业化、 城镇化深入发展, 城乡 关系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农村人口加速减少, 预计 “ 十四五” 末可能会降至总人口 的 1 /3 左右。

 仅仅从体量上看, 城镇教育将逐步成为中国教育的主体, 但这绝不意味着农村教育不重要, 毕竟乡村人口有 5 亿左右, 还有 2 亿多流动人口。

 如果说过去仅仅能够实现农村教育低水平普及的话, 那么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农村教育战线的收缩, 现在有条件、 有能力从整体上提升农村教育发展水平, 而且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 加强农村教育也越来越成为中国改善人力资本结构、 形成竞争新优势、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现实要求, 应该说越来越紧迫。

 因此, “十四五” 时期, 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前提下, 要进一步突出乡村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 以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普九” “ 两基” 攻坚那样的力度发展乡 村教育。

 目 前在义务教育领域已经提出在县域内以 “城乡一体化” 促进 “ 均等化” ①。

 可以预见, 如果乡 村教育在 “十四五” 时期还能有一个比较大的提升, 那么中国教育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将有一个质的飞跃, 其重要意义不可估量。

 具体来讲,根据有关精神 ② , 我们建议在国家 “十四五” 规划编制中专题设计 “ 乡 村教育振兴国家重大工程”, 具体内容包括, 按照现代化标准加强学校建设, 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进行底部攻坚, 加强信息化建设, 以特殊政策进一步大幅提高乡村教师待遇, 解决好他们的生活、 交通、 居住、 职业发展等实际问题, 加大学生资助力度并向营养、 健康、 交通、 早期养育等领域拓展。

 当

 然, 乡村教育既是一个薄弱环节, 也是一个治理难点, 除了加大投入、 集中攻坚外, 还要改善乡村教育治理, 尤其是解决好农村学校布局的动态调整、 边远艰苦地区教育服务供给, 探索保障流动儿童、 留守儿童就学以及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实现形式, 等等。

 ( 五) 改善教育服务过程

 教育服务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的社会活动, 它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劳动, 使受教育者的德、 智、 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这一特征使得教育服务本身具有高度的复杂性, 从受教育者所处不同成长阶段的教育需求和教育规律到教育机构、 教育过程、 教育环境、 教育治理等方方面面都有着十分复杂的情况。

 过去的社会政策研究往往将教育服务等同于一般的社会服务, 重点关注资源的投入和分配, 而教育服务过程如同 “ 黑箱” 一样受到忽视。

 尽管国家也曾经提出过具有广泛共识的素质教育等方针, 但仅仅停留 在理念和政策倡导上, 没有明 确的政策指向。

 其实, 与“ 怎么管理教育” “ 怎么扩大教育供给” 相比, “ 怎么培养人” 是更本质的教育问题。

 的确, 工业化时代的教育服务普遍以 “ 千校一面” “ 千人一面”的形式呈现, 政府也以整齐划一的模式管教育和办学校, 虽然效率很高,也规避了教育服务过程中的各种复杂性, 更重要的是适应了工业化大规模生产阶段的人才培养需求, 但是这种教育模式忽视了个体的差异性和人才规格的多样性, 明显不适应信息化时代的人才培养需要。

 教育学的研究表明, 适合的教育服务才是最好的教育, 好的教育服务模式应该是在课堂教学中因材施教, 符合每个人的

 “ 最近发展区”, 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使每个人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 都在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让能走的就走, 能跑的就跑, 能飞的就飞 ① , 真正实现全面发展、终身学习、 人人成才, 这也是更深刻的教育公平。

 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提供足够丰富、 多样化的教育资源, 同时扩大教育服务的选择性, 使每个人尽可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因此, “ 十四五” 时期, 要深入教育服务内部,有针对性地改进提高。要深化教育研究, 遵照教育规律, 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细化为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并进一步细化为学科、 课程的可操作的质量标准, 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同时, 积极发挥政府、 家庭、 企业、 社会等在新型教育治理中的作用,开拓为学校、 教师和学生服务的新形式、 新途径, 真正实现全员育人、 全过程育人、 全方位育人。

 基础教育阶段, 要结合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逐步削弱考试选拔带来的竞争性、 淘汰性、 功利性的 “ 过度教育” 倾向, 形成低竞争、 宽口径、 慢节奏的教育服务形态, 从面向少数学生的 “ 掐尖” 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 “均优”, 打破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 探索小班教学、 选修走班、 跳级、 特殊培养等多种教学方式, 鼓励 “自 主、 合作、 探究”, 真正挖掘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职业教育重点是强化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深度参与、 合作育人, 探索校企 “ 订单式” 培养、 工学交替培养的现代学徒制, 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

 这个问题过去一直没有解决好, 主要是原来行业企业办学的体制, 随着教育全行业集中管理、 行业管理体制调整、 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等, 已经演变为职业学校自 主办学的相对

 封闭的体制, 使得产和教、 校和企的合作往往停留在政策倡导层面, 实践中形成两张皮, 根本出路还是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确立行业组织、 企业的主体地位, 使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匹配。

 对高等教育来说, 首先要克服千校一面,做好高校分类发展, 即除少部分重点院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为国家创新战略服务外, 绝大部分高校要面向本地需求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并围绕高校分类发展建立有区别的拨款标准、 质量评估、 人事管理、 监测评价等制度。

 高校自 身也要加大教学投入,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发挥弹性学制、 学分制、 主辅修制等制度作用, 改进教学和学生评价考核机制, 为学生创新潜能发挥提供条件保障。

 此外, 高校要与实务部门、 科研院所、 相关行业部门共同推进全流程协同育人, 开展好基础学科拔尖计划 2. 0 和应用学科系列卓越计划 2. 0,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 六) 深化教育关键环节改革

 发端于计划经济时期的教育体制, 既有明显的优势, 也存在很大的弊端。

 可以说, 教育体制改革与教育服务体系的发展同等重要。

 尽管中国自2010 年第四次教育工作会议以来, 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改革方案和路线图, 但是, 对于 “ 十四五” 来说, 重点仍然是落实。

 衡量教育改革成效的并不在于改革项目的多和少、 改革进度的快和慢, 而在于是否在改革的关键环节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我们认为 , “ 十四五” 时期的教育改革应该重点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按照 “ 放管服” 改革的要求, 政府要从教育微观管理中解脱出来, 下决心真正扩大学校在招生、 教师评聘、 薪酬分配、学科专业设置等具体事项方面的自 主权。

 政府要集中精力 做好教育规划( 政策) 引导、 资源配置、 信息服务和监督管理等行业管理工作, 强化教育科学民主决策, 转变行政命令式的治理方式, 更多运用法律、 经济、 信息、标准、 督导等治理手段。

 政府职能有效转变的前提是完善教育评价制度, 包括微观的教育质量评价以及宏观的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 一些地方已经有了很好的探索, 比如上海建立的 “ 绿色指标” 体系, 对包括学业水平、学习动力、 学业负担、 进步情况等指标进行全面考查。

 ①在评价机制上, 既要发挥国家教育督导以及学校自 我评价的作用, 也要更多支持第三方的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价, 真正形成政府管教育、 学校办教育、 社会评教育的良好治理格局。

 二是深化招生体制改革。

 考试和招生是现代教育体系的关键节点, 也是公认的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多年来的考试招生体制改革主要集中在考试上, 主要是考试内容、 形式的调整, 而且更多照顾了外部对教育的需求比如公平、 就业等, 对教育自 身规律的坚守不够。

 其实, 考试招生体制中,招生体制更具有决定性, 怎么招生决定着怎么考试, 原有体制的弊端是以统一考试加总的成绩作为招生录取的唯一标准, 实际上是以统一考试代替了招生, 用一个尺子招生, 显然就与人才规格多样化、 个人禀赋兴趣差异化相悖。

 招生的实质是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双向 选择, 未来的改革方向 是扩大“选择

 性”, 把招生自 主权交给学校, 把考试选择权交给学生, 鼓励专业化考试机构提供更加丰富的考试服务, 政府做好公平监督。

 当然, 这会对教学组织和管理、 学生的生涯规划、 考试机构的能力形成巨大压力。

 ② 但是, 这是遵从教育规律、 引导科学办学必须付出的代价。

 三是深化学校改革。

 中国的教育体制不管在宏观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最终都要通过提供教育服务的学校、 课堂、 教师实施, 因此教育改革必须下沉到学校和育人过程中, 才有生命力。

 学校改革的方向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学校在获得更多办学自 主权的同时, 要按照依法办学、 自 主管理、 民主监督、 社会参与的要求, 以章程为依托,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增强自 主管理能力, 完善社会参与教育治理机制, 处理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 强化学术力量在学校治理中的作用。

 同时, 要提高办学者的管理能力、 校长的治校能力和教师的专业能力, 形成学校自 主发展、 自 我约束的运行机制。

  加强新时代党员教育工作、提高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质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员教育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前不久,总书记在浙江考察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时要求“把党员、干部的经常性教育管理抓实” ,到山西考察时又强调“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 。这些重要指示精神,为加强新时代党员教育工作、提高党员教育培训质量指明了方向。陈希同志和中央组织部部务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提高党员教育培训质量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明显成效。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提高站位、理清思路、定实举措,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员教育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实处,为建设过硬党员队伍、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员教育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增强提高党员教育培训质量的责任感使命感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员教育重要指示精神思想精深、内涵丰富,蕴涵着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对新时代党的事业发展的精准研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提高党员教育培训质量,对于我们党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深刻领会提高党员教育培训质量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必然要。

 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记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保持全党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思想教育要突出重点,加强党性和道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等等。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指出了党员教育对于全党立根固魂、补钙壮骨的极端重要性。剖析当前一些党员、干部蜕化堕落的历程,往往是从理想动摇、信念滑坡开始的,究其原因就是放松了理论学习、忽视了思想改造。志坚方可成事,行稳才能致远。新长征路上,摆在每名党员面前的,不仅有投身民族复兴伟业的难得机遇,也会有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的困难挫折,还会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各种诱惑。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围绕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加强学习培训,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只有这样,才能历艰险而不挠、遇歧路而不迷,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理想追求。

 (二)深刻领会提高党员教育培训质量是建设过硬党员队伍的基本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严格党员日常教育和管理,使广大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按照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提高自己,努力培养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使思想、能力、行动跟上党中央要求、跟上时代前进步伐、跟上事业发展需要,等等。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指出了党员教育对于党员队伍建设的关键性作用。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

 党的活动的主体,教育培训则是增强肌体活力的一剂“良药” 。唯有成体系、常态化地加强教育培训,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党员党性,在经年累月里提高党员素质,才能培育出一支经得起风雨、受得住考验的党员队伍。

 (三)深刻领会 提高党员教育培训质量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的建设,首要任务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关键是教育管理好党员、干部;从严治党,首先是从严教育、从严管理;党的历次集中教育活动,都以思想教育打头,着力解决学习不深入、思想不统一、行动跟不上的问题,既绵绵用力又集中发力,推动全党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团结、行动上一致,等等。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党员教育在党的建设事业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回顾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成就,关键就在于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全面从严治党,始终重视和加强党员教育,使全党团结一心、步调一致向前进。当前,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无时不有,各种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无处不在,党内存在的“四个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只有通过更加严格有效的教育培训加强革命性锻造,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正成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才能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四)深刻领会提高党员教育培训质量是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

 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在每一个重大转折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能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进步;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全党来一个大学习,等等。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指出了党员教育工作的鲜明价值取向。当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作用、相互激荡,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无论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战脱贫攻坚,还是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都是党员教育工作需要聚焦的现实课题。只有始终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出发,以富有时代性感召力的教育培训,激励党员担当作为,在各条战线、各自岗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实现党伟大执政使命。

 二、深入研究党员教育工作内在规律,切实把握提高党员教育培训质量的基本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零乱的现象中发现事物内部存在的必然联系,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就要求我们,提高党员教育培训质量,必须正确认识党员教育工作规律,准确把握工作中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

 (一)必须坚持政治统领、姓党为党。党员教育因党而生、由党而兴,从属并服务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姓党为党是天经地义的要求,讲政治是其近百年来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党员教育不同于国民教育,政治性是其本质特征。如果对政治属性把握不准,政治功

 能就难以发挥,造成价值取向偏移,失去存在的意义。实践中,唯有毫不动摇坚持政治统领、姓党为党,把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始终,才能使党员教育站稳政治立场,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二)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党员教育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应有之义。如果不坚持着眼大局、主动融入大局,就会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脱节,造成“两张皮” ,导致自身逐渐弱化、虚化、边缘化,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实践中,只有坚持在大局下行动,找准科学定位、发展方位,把握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候做,党员教育才能与党和国家事业同向同行,更好体现自身价值。

 (三)必须坚持以事说理、注重身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我国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广大党员深刻体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由衷坚定了“四个自信” 。这充分说明事实胜于雄辩,用事实说话,党员教育才有力量。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闻令而动、英勇奋战,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共产党人光辉形象,让人在感动中受教育、学先进。这说明身教胜于言传,行动往往比口号更有感召力。实践中,党员教育只有用真理说服人、行动打动人、真情感染人,才能使党员真学真信、入脑入心,实现改造主观世界、进而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

 (四)必须坚持精准施教、分类指导。高质量的党员教育培训,可以看作是针对有益需求进行有效供给,最终产生有利输出的过程。

 面对党员队伍庞大、类型多样、需求多元等情况,如果不注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内容上“一锅煮” 、方法上“一刀切” ,那么供给再多、投入再大也是“大水漫灌” 。实践中,只有坚持精准施教、分类指导,注重体现不同领域、不同群体党员特点,统筹好事业需要、组织要求、个人需求,干什么教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才能增强党员教育针对性有效性。

 。

 (五)必须坚持统筹推进、协同发力。党员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上下贯通、左右协调、共同推进,才能产生融合聚变的“化学反应” 。如果党员教育业务流程衔接不畅、各级党组织责任落实不好、职能部门配合不力,没有形成一个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工作体系,那么很难“攥指成拳” ,实现整体提升。实践中,迫切需要把统筹推进、协同发力作为重要原则进一步落实下来,理顺体制机制,加强资源整合,搞好协调配合,党员教育才能落地生根,实现质量效益最大化。

 。

 (六)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出新。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党的理论在创新、形势任务在发展、党员特点在变化,决定了党员教育必须与时代同步伐、与发展相适应。如果不及时破除路径依赖,大胆引入先进理念、前沿技术,创新方法手段、完善标准规范,革故鼎新、破立并举,那么将很难实现质的突破。实践中,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出新,既传承好传统、坚持好做法,不频繁“换频道” ,又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党员教育才能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推荐访问:服务体系 发展思路 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