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对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组学习会议发言

对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组学习会议发言

时间:2022-05-21 17:00:02 浏览次数:

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谈一些认识和思考,与同志们交流。
一、为什么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对**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向的分析和判断。
**县是典型的西部欠发达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水平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低,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级贫困县。改革开放以来,**县紧紧依靠国家一系列发展优惠政策,依托自身的产业基础、资源状况,在大力发展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加大了工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促使经济社会取得了很大发展。特别是 “十一五”以来,**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按照“适度调整、把握全局、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思路,加快了农业产业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玉米、马铃薯、西(甜)瓜、枸杞为主的特色种植区域格局;通过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治理水土流失、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通过建设羊绒工业园、太阳山(**)工业园区,培育民营骨干企业,促进工业经济呈现强劲增长势头。可以说奠定了由前工业化向工业化转化的基础。200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17亿元,同比增长1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94亿元,同比增长41.2%;税收总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150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200万元,同比增长26.1%;农民人均纯收入2914元,同比增长1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92元,同比增长13.1%。
认真分析**的县情和所处的历史方位,可以看出,目前**的经济发展型态正处在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由此正在催生社会型态的三个大的转变。第一个转变,由前工业化阶段向工业化阶段转变。按照发展阶段划分,工业化主要由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构成,这是由一系列经济指标确定的。一是以人均GDP判断,2009年**县人均GDP为5127.1元人民币,约合美元772元,低于工业化初期人均1200美元的最低标准。二是以产业结构判断,2009年**县三次产业比例为28.9:35.5:35.6,第一产业比重28.9%,高于工业化时期低水平标准。三是以城市化水平判断,2009年**县城镇人口9.95万,占全县总人口的26%,低于城市化率30%的最低水平。因此,目前**还处在前工业化的阶段,农业仍然一统天下。这方面主要表现在没有大工厂、大工业。经过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历届班子的不懈努力,现在**正处在由前工业化时期向工业化转变这样一个阶段,而这个转变的速度和程度就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方式,如果能够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科学、合理、高效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县就会成功实现由前工业化阶段向工业化转变的重大历史性突破。第二个转变,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生存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解决温饱问题。发展型社会是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尽管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但社会温饱问题总体得到解决,发展的目标开始逐步聚焦于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成员消费结构等方面均表现为不同的特征。
生存型社会与发展型社会的结构特征
  消费结构特征 经济结构特征 社会结构特征
生存型社会 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均GDP低于1000美元,以温饱为特征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需求是整个消费需求的主体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比较高,工业、服务业的比例较低,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的要求低 多数社会成员从事农业,社会贫困发生率较高,社会分化不明显
发展型社会 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特征的消费需求多样化,基本物质需求比例明显降低 农业比例较小,工业、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的需求较高 多数社会成员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由于市场和分工的拓展,社会群体开始分化
按照以上理论分析**县经济社会状况,目前,**县整个扬黄灌区经过近二十多年到三十年的扬黄灌溉,群众已经有了较为稳定的收入,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但山区群众的生存现状依然不容乐观。2009年**人均GDP仅为770美元,农业比重很大,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基本属于生存型社会发展阶段。但是,经过“十五”和“十一五”两个规划时期发展,在国家开发西部政策、资金的支撑下,**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工业经济开始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城镇化率也在逐年提高,尤其是近两年来,我们一直在下大力气解决山区群众的生存问题,随着生态移民工程的顺利推进,8万多群众已经从大山深处搬了出来,生活的各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由过去的保稳定、保吃粮、保饮水到现在的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和特色产业。因此可以判断,**县正在开始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而这个转变关键也在于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三个转变,由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向现代社会管理模式转变。随着中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必将进一步加快,农村社会管理模式必将会由单一的传统型社会管理向现代型社会管理转变。**县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经济社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国内生产总值稳步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有所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社会各项事业进一步发展,但是总体上欠发达的经济社会状态没有根本改变。考察**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既要看到这一基本事实,更要注意潜在的已经出现的发展势头。这种势头集中体现在工业经济蓄势待发,特色农业方兴未艾,基础设施正在大力推进等方面。特别是从目前**生态移民工程所建的惠安新村、韦州新村来看,卫生室、治安室、小超市、网络通讯等等都具备了,这是几年前根本不敢想象的。由此有理由判断**县社会管理模式正在由传统管理模式开始向现代社会管理模式转变。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过程中,靠传统的发展方式,完全跟不上时代的需求,跟不上人民群众建设现代生活的需要。因此,促进这一转变,也必须靠转变发展方式。第四个转变,由跨越式发展的准备阶段向跨越式发展转变。跨越式发展是自治区关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方针,也**县委、政府目前工作的主轴。综合以上分析判断,**县正在由跨越式发展的准备阶段向跨越式发展转变。
综上所述,**县已经站在了这个新的起点上,具备了这样一个条件,而支撑这四大转变的根本,或者说,这些转变的程度如何、综合效应如何,关键在于大的资金投入,关键在于大的建设项目的带动,关键在于工业、商贸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根本上就在于发展方式的转变。可以说,这些转变既是**县科学发展道路上的重大历史机遇,也是“一道坎”,冲得上、拿得下、撑得住,后面就顺利。否则,将错失难得的历史机遇,今后发展的困难将更大,**的事业可能功亏一篑。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既是经济任务,也是政治任务。
2、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唯一的选择
第一是从根本上解决“县穷民贫”问题的选择。近几年**县的经济发展保持了较快速度,但县穷民贫依然是最大的县情。全县除羊绒产业外,工业几乎是空白,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服务业层次不高,自身发展能力十分有限。截止2009年底,全县人口约39万,占宁夏全区的6.3%、吴忠市的29.81%;国土面积4662平方公里,占全区的7.02%、全市的23.1%,而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低于全区、全市平均水平。
2009年**县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区、全市平均水平对比情况
指标 单位 ** 全区 占全区
比重(%) 全市 占全市
比重(%)
人口 万人 39.34 625.2 6.3 130.8 29.81
面积 平方
公里 4662.16 66400 7.02 20200 23.1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20.17 1334.56 1.5 185.89 10.85
地方财政一般
预算收入 亿元 0.62 111.5 0.6 12.3 5.04
农民人均
纯收入 元 2914.36 4048 72 4390.7 66.4
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元 9792.01 14025 69.8 12649 77.4

在全区常规考核的山区八县区(**)中,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县处于中间状态。2009年,GDP增速排名第二,财政收入增速排名第三,农民人均纯收入绝对数排名第六,增速排名第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绝对数排名第八,增速排名第一。
2009年**县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与其他县(区)比较(单位:亿元、%)
地 区 地区生
产总值 地方财政一
般预算收入 农民人均
纯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绝对数
(亿元) 增速 绝对数
(亿元) 增速 绝对数(元) 增速 绝对数(元) 增速
全 区 1334.56 11.6 111.50 17.4 4048.00 10.0 14025.00 8.5
盐池县 19.69 12.4 1.53 23.3 3288.00 9.5 11366.00 13.1
**县 20.17 15.0 0.62 26.1 2914.36 11.9 9792.00 13.1
原州区 35.36 14.7 0.66 18.1 3005.00 14.9 12900.00 9.1
西吉县 20.99 14.4 0.33 18.4 2943.70 13.6 10693.64 10.0
隆德县 9.42 14.5 0.24 20.1 2959.00 13.6 10117.00 10.8
泾源县 6.07 11.6 0.22 13.4 2725.70 12.4 10389.00 9.7
彭阳县 16.09 17.2 0.60 64.2 3046.00 14.4 10372.00 9.5
海原县 17.04 14.6 0.52 88.6 2640.00 12.3 10335.00 7.6
由于历史背景和自然条件两方面的原因,**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全国建制县范围内不仅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甚大,与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也很明显。人均GDP占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农民人均收入占56.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57%。
2009年**县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国、全区、全市平均水平比较(单位:元)
指标 ** 全国平均水平 全区平均水平 全市平均水平
人均GDP 5127.1 25125 21346 14212
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4051.9 16845.7 18008.06 12510.4
农民人均纯收入 2914.36 5153 4048 439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792.01 17175 14025 12649
如前分析,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特别是“十五”和“十一五”两个规划期的发展,**县在经济建设、社会事业诸多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是由于历史的、资源的原因,总体上仍处于落后状态,不仅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落后于全区平均水平,可以说是宁夏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常规式发展很难改变这种落后状态。消除这些巨大的差距,不拖全区、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后腿,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的需求,都必须依靠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二是完成扩权县任务的选择。2009年底,自治区下发了《关于在吴忠市开展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将**确定为全区仅有的两个区直管县改革试点之一。《意见》明确提出,试点县要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确保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主要指标高于全区同类县域经济发展平均水平;到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要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为推进宁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按照自治区要求,最近,我们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初步测算和规划了**县到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主要是:
——实现经济实力新跨越。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43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3.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000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2亿元,年均增长14%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五年累计180.1亿元,年均增长25%;工业增加值达到16.5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3:46.5:30.5,科技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城镇化率提高到40%,优势特色农业、新型能源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比重大幅提高。
——社会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文化体育事业取得进一步发展。
——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接近全市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6000元和5000元,年均增长均达到10%以上,城镇失业率不断下降,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实现应保尽保。总人口控制在42万人以内。
——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全县森林覆盖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和污水处理率继续提高,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节能减排和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
实现这些目标任务,靠传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难以实现。因此,必须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既要依托传统优势,更要注重挖掘和发挥后发优势。而后发优势一般有五种类型,资源型后发优势、机遇型后发优势、科技型后发优势、传导型后发优势、干预型后发优势。**县发展优势既有资源后发优势,又有机遇后发优势,但是最重要的后发优势是“干预型后发优势”。 **县脱贫和发展,必须依靠政府强有力的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充分利用和发挥政府“干预”的后发优势,只有这样,**县本身具备的“资源型后发优势”和西部大开发“机遇型后发优势”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自治区把**县确定为全区仅有的两个区直管县改革试点之一,在政策使用、行政权力、项目报批、资金支持等方面赋予**县充分的权力。这一举措从理论上讲,正是属于政府干预型的后发优势。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完成区直管县改革试点工作任务的有效途径和现实需要。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考虑
综上所述,经过深入研究和反复论证,我们初步确定,**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思路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充分把握扩权强县试点的战略机遇,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自治区《关于在吴忠市开展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来宁夏视察要求,将“发展产业、增强财力、恢复生态”作为第一要务,以强化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和新能源产业为重点,打造绿色产业体系;以主体功能区建设为突破口,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格局和生态体系;以西部特色城镇化为导向,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以统筹协调和多元化投入为手段,构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以实现城乡、区域和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发展城乡社会事业;以“苦练内功”与争取外援相结合,构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内外环境和政策支撑体系。当前,主要是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从传统种植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以农业增效为根本,重点加强对现有产业潜力的挖掘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采取绿色生态化生产和捆绑营销模式,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现代旱作农牧业。按照农业标准化、产业化、信息化、商品化的现代农业发展理念,重点发展特色农业、旱作节水高效农业、设施农业、清真牛羊肉产业和马铃薯、红葱等。
二是从地方特色产业向优势产业转变。主要通过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为地方企业构建良好的融资平台,同时加强对外部龙头企业的引进,采取联合经营的合作方式,如羊(牛)绒、皮革、**圆枣、清真食品用品制造等。通过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与外部企业建立订单式的采购合同,鼓励县域内企业联合,成立联合体,采取捆绑营销的发展模式。
三是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着力围绕红色革命圣地,浓郁回乡民族风情,从宁夏旅游的大框架内寻求突破口,重点加强红色景区建设、民族生态恢复、民族产品生产等几方面进行切入,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民俗旅游、西北生态体验旅游。结合回族风情和红色旅游区建设,集中力量打造“中国回乡”正宗回族(清真)饮食品牌。同时,推动金融保险、科技服务、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特别是发挥阿语人才集中的优势,大力发展阿语翻译服务产业。
四是从农业大县向新能源产业大县转变。充分发挥风能、太阳能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和风电机组零部件制造、风电整机制造、风电场运营产业。加快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能源乃至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
五是从城乡区别建设向城乡一体化转变。在加快县城新区开发建设和旧城改造步伐的同时,着力抓好河西、丁塘、王团、韦镇、下马关、预旺等中心集镇建设。特别是结合生态移民工程,全面启动下马关新区建设,切实提升综合服务功能。配合太阳山工业园区开发,大力推进韦州城镇建设,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生态转移和产业转移,使**县城镇化水平从现在的25.4%,到2014年达到50%以上。
三、抓好“两大任务”,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市委、政府做出招商引资和上争项目资金“两大任务”的战略部署,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也是转变发展方式最直接、最有效的抓手。目前,对**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紧紧扭住项目建设这个关键,突出抓好上争项目资金和招商引资“两大任务”。
一是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培育工业经济发展新的突破口。紧扣国家和自治区产业发展方向,紧紧依托太阳山(**)工业园区,充分发挥风能和光热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风能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同时,不断延长以风电机组零部件制造、风电整机制造、风电场运营为主的风能产业链条,争取使这一产业成为工业经济求突破和县域经济大发展的引擎。目前,已编制完成了《**县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并与中广核集团签约了总投资5.8亿元的3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与浙江天洁集团、大唐集团、国电集团、华电集团签约了总投资达147.5亿元170万千瓦的风力发电项目。中广核、天洁、大唐等公司已启动科研。
二是着力推动羊绒产业升级增效,使这一老产业焕发出新活力。积极适应市场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充分发挥“中国国际山羊绒集散城”这一品牌优势,在羊绒工业园区和羊绒企业扩规模、提层次、深加工上下功夫,为做大做强羊绒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是下大力气抓好羊绒产品深加工项目引进工作,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综合效益。
三是突出发展旱作节水高效农业和设施农业,切实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紧紧抓住自治区建设“三大示范区”、实施“三个百万亩”高效农业工程的机遇,着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和设施农业。大力推广春秋覆膜、节水补灌、枣薯间作、枣瓜间作等旱作节水农业模式,抓好全区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县工作,建成万亩全膜起垄玉米沟播种植及万亩枣薯枣瓜间作示范基地。引进宁夏伊品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建设伊品玉米筒仓中心。扩大灌区复种面积,引进蔬菜深加工企业,提升农产品综合效益。加快科技进步,提升科技含量,突出建设农业科技示范方点,不断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和综合效益。
四是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争创全区养牛大县。充分发挥**清真品牌和群众肉牛养殖经验丰富、具有一定基础的优势,鼓励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种养模式,突出发展黄牛养殖业。大力推广农作物机播机收、适时收获和玉米秸杆青贮氨化处理,改进饲喂方式。积极协调金融部门,通过土地产权担保、农户联保等方式,构筑银行、政府、农户、合作社“四位一体”的农村信贷风险防范体系,加大对养殖户信贷支持力度,力争年内实现农村人均1头牛,牛饲养总量达到30万头,争创全区养牛大县。年初,研究出台了《关于创建全区肉牛产业大县的意见》。近期,又制定完成了《宁夏良种肉牛繁育基地县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准备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
五是突出抓好**圆枣产业,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充分发挥**圆枣种植经验丰富的优势,总结近两年来的成功经验,按照“扩大种植面积、加强田间管护、推进产品升级,培育销售市场、增加种植效益”的思路,认真贯彻落实陈建国书记关于加快**圆枣产业发展“三个注意”(要注意引进适合**生长的新的优良品种,提高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要注意引进深加工企业,搞加工增值;要注意研究建立收购、保鲜、储运一条龙的物流体系,把全县的大枣卖到世界各地去。)的重要批示,坚定信心、排除万难、持之以恒地抓好**圆枣这一特色产业。力争到2011年全县种植**圆枣50万亩,到2020年实现全县人均百棵枣树的目标,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
六是强力推进新区开发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搭建更加坚实的平台。按照“一河两城、相向发展,建设新城、提升老城,功能互补、适度超前,规划先行、加快发展”的原则,大力开发建设新城新区,城区功能定位以行政办公、文化教育、新型定居及生态休闲为主。力争到2010年底新区建设框架基本形成,争取经过二到三年的努力,使新区各主功能区建设基本完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搭建更加坚实的平台。
七是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业,切实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充分发挥**民族特色和清真品牌优势,依托县城新区开发建设,重点抓好清真牛羊肉、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等批发市场和乡镇集贸市场建设,力争把**建设成具有一定集聚效应的清真食品和民族用品集散城。建立集住宿、饮食、金融服务为一体的原绒批发交易市场。建立集仓储、商检、打包、出口、代理外汇结算为一体的仓储式羊绒商贸物流交易中心。建立羊绒制品交易一条街,组建羊绒制品交易区。同时,切实治理和优化政务、司法、金融环境,不断改善交易环境,全力做好企业服务工作,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着力营造大招商、招大商的浓厚氛围。

推荐访问:我市 经济发展 发言 中心组学习 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