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中央经济工作精神解读明年战通胀五大着力点

中央经济工作精神解读明年战通胀五大着力点

时间:2022-05-27 13:00:02 浏览次数:

中央经济工作精神解读 明年战通胀五大着力点  

   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1年经济工作的重要部署之一。为此,持续两年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转向“稳健”;“确保农产品(17.73,-0.19,-1.06%)有效供给”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第二大任务。  

  相关人士指出,以上两大举措将在抑制通胀方面直接发力,而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形成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等措施,也将成为2011年应对通胀的重要着力点。  

  调整货币政策收窄涨价之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我国货币政策继2008年“从紧”和2009年、2010年“适度宽松”后,再次回归长期实施的“稳健”。  

  “货币超发是推动物价上涨的最根本因素。”中央政策研究室秘书长赵涛说,当前物价上涨,反映了“适度宽松”货币供应量造成的流动性过剩滞后影响已显现。缓解通胀压力,要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逐步把货币供应量增速回落到合理水平;同时要控制新增贷款规模。  

  过去两年,我国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超过17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达到71万亿元,成为全球货币供应量第一大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幕当日,央行年内第六次、月内第三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会议闭幕第二天,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要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管。  

  经济学家周其仁认为,除了稳定货币供应增速,还需采取“水多了加面”的方式,动员更多资源进入市场,例如允许农村集体土地合法交易、开放医疗服务市场等,以消化超发的货币。  

  完善汇率机制扩大进口规模  

  2005年汇改以来,“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首次公开出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文件中。此外,本届会议首次将“扩大进口规模”提至平衡宏观经济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高度。  

  赵涛说,顺差扩大是导致人民币超发的重要原因。力缓通胀压力,要稳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加汇率机制的灵活性;通过扩大对重要原材料、先进技术和设备等的进口,适当减少贸易顺差。  

  我国在经济企稳回升后即继续推进汇率改革,今年6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升值约3%。同时,我国贸易结构日益平衡,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已从 2007年10.6%的峰值降至2009年的5.8%。央行副行长易纲日前表示,我国在未来三到五年会尽力将这一比重降至4%。  

  “更多利用汇率手段遏制通胀,不仅可以降低总体物价水平,还可以让不同类别产品的相对价格更加合理,可谓一箭双雕。”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斌说,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有利于促进制造业产品价格和能源价格充分下降。  

  多位专家认为,我国适度温和的汇率调整是资本流入冲击下的主动选择。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可能包括丰富当前的货币篮子,引入今年以来升值较快的新兴国家货币,以抵消更多潜在风险;逐步从参考一篮子货币,转向直接盯住一篮子货币,从而确定相对稳定的汇率波动幅度。  

  确保农产品供给削弱涨价推手  

  食品价格长期主导物价走势。2001年至今,CPI累计上涨22%,其中食品价格累计上涨62%。因此,历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提到保障农产品供给,本届会议更是将“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确定为明年经济工作第二大任务。  

  “成本上涨使农产品价格上涨成为长期趋势。”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饶育蕾说,增加供给,是稳定农产品价格的根本措施;切实降低流通成本,是当前农产品价格调控的着力点。  

  无论是国务院日前出台的稳定物价16条,还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出要搞好市场流通体系建设。近日,上海一群大学生将蔬菜车开进小区,尝试“农社对接”,市场上2.8元的芹菜只卖1.5元。菜价比市场整体便宜三至六成,尚有余力提高农民利润。可见,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潜力巨大。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国主要水利设施基本修建于30多年前,目前近半水库处于病险状态,因水利设施老化损坏每年减少有效灌溉面积300万亩。袁隆平院士说,明年经济工作把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既是当前稳定农产品供给的一剂良药,也是关系粮食安全的长远之计。  

  住房“双轨”供给淡化房价负担  

  当前,房价已成为公众不折不扣的关注焦点。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逐步形成符合国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关2011年住房供给的表述。会议首次将“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并列提出,并以“公租房”代替了2006年以来屡次提及的廉租房和经适房。  

  “从会议看,公租房已被认定是保障房的主要形式,这是寻租空间较少、解决城市‘夹心层’住房的很好方式。”北京大学房地产业研究所所长陈国强说,两套供给体系可以覆盖所有人群,其中保障性住房体系将成为未来住房政策的核心环节。  

  住建部表示,2011年计划安排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比今年58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规划翻了近一番。北京市住建委表示,未来5年本市计划新建或收购各类保障性住房100万套,占住房供应总量的60%;保障性住房将向“以租为主”转变。  

  “房价作为资产价格之一,其波动只是对市场的反应。房价不是问题,无房可住才是问题。”华讯商业地产俱乐部顾问高东旭说,当前年轻人对房价的高度关注与不满,体现了我国住宅市场以商品房为单一供给主体的体制性缺陷。建立“双轨”供给体系,是我国房地产市场建设的根本任务。  

  多位专家指出,随着住房供给体系的完善,2011年房价可能趋于平稳。不过,要真正形成住房供给“双轨”体系,还有待尽快出台住房保障法,并将保障房供给作为各级政府考核“硬指标”之一。  

  改革收入分配缓解通胀压力  

  2004年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几乎每年要提“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过,“要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却是今年首次出现,而且是作为“加大改革攻坚力度”的任务之一,而不是像往年一样作为扩内需或改善民生的举措。  

  会议同时提出,逐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研究推进在一些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改革试点。  

  “明年物价上涨压力仍存,让居民收入跑赢CPI,是应对通胀的根本办法。”北京工商大学教授胡俞越说,从会议看,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有望尽快出台,税收调整有望成为方案的重要内容。  

  我国个税起征点当前为2000元,是2009年平均工资的73%。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杨志勇建议,在物价不断上涨情况下,应当建立个税起征点与CPI的联动机制。  

  我国对工业部门征收增值税,对服务业征收营业税。由于增值税具有不同环节抵扣机制,而营业税不存在抵扣,服务业承担的税负比工业要高。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王朝才说,服务业营业税转增值税,有利于降低服务业成本。考虑到营业税主要是地方税,增值税收入75%归中央,增值税征收范围改革试点可能会先从铁路、国有银行总行等集中缴纳的营业税入手。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福重等专家认为,增值税率为17%,名义上由企业交,实际转嫁给了消费者,抬高了商品价格水平。如果能适当降低增值税率,相当于增加居民收入。  

   

 不出市场预期,昨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显示,“宽财政、稳货币”将成为明年宏观调控的主要思路,“调结构”和“防通胀”则成为明年的两大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议要求将“稳定价格水平”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从会议释放的信息来看,“积极稳健、审慎灵活”、“不盲目追求高速度,全面加强价格调控监管”、“把好流动性闸门”等成为政策重点。  

  而备受关注的个人所得税、房产税改革等话题,则呈现出不同预期:个人所得税改革可期,而房产税改革前景并不明朗,会议报告未涉及该话题。  

  宽财政  

  会议提出,明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继1998年我国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再现“一松一稳”的调控组合。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昨日在第一财经2010金融峰会上指出,通过现在货币政策的调整,可以明确认识到我们处于“后危机时代”。在新的阶段上,货币政策趋于稳健的同时,中央的信号非常鲜明,就是财政政策还要继续积极,这是符合逻辑的。积极财政政策的特征就是“扩张性”,这是在公共风险(财政赤字比例)可控的前提下进行的。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配合,是为了照顾明年多元的宏观经济目标,同时也为明年平稳健康的发展起到相互配合相互对冲的作用。因为明年经济会比较复杂。”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告诉本报记者,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有几点考虑,一是目前我国经济增长虽然在逐渐走向正常增长的通道,但是仍然面临着外部环境的较大不确定性;二是在“调结构”的宏观经济目标下,财政政策是比较可以发挥作用的政策工具;三是2008年以来的“四万亿”投资刺激计划并没有完全结束,仍然需要财政政策支持。  

  在财政政策方面,会议提出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定增长、改善结构、调节分配、促进和谐等方面的作用;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下决心压缩一般性支出,厉行节约。  

  “明年的财政政策在表述上仍然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从内涵上来讲有很大的变化,财政政策的支出重点将从更多的偏向投资转向偏向民生和消费。”财政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告诉本报。  

  对此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昨日在上述峰会上指出,以前我国的财政支出更多用于投资性支出,形成了较多国有资产,现在建议部分出售这些资产,一方面减轻债务负担,另一方面扩大公共支出,增加公共支持。  

  稳货币  

  而货币政策的选择则更加稳健。会议指出,将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更好服务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刘尚希告诉记者,国家选择稳健的货币政策,是要将货币政策回归到常态上来。此外,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向“稳健”的选择更多的也考虑到物价上涨的压力。  

  刘元春认为,从目前的政策取向和通胀压力来看,明年M2增速可能会偏紧一些。“主要是信贷投放可能会更紧一些,一是信贷投放管理上可能会更加强化,另一方面是信贷规模也会有所收窄。”  

  “明年上半年物价上涨压力会比较大,但是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逐渐起作用,以及下半年的翘尾基数效应,明年下半年物价可能会有所回落。”张永军判断。  

  对于物价管理,此次会议特别提出,合理确定发展目标,更加注重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切不可盲目追求高速度。要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综合施策、重点治理,保障民生、稳定预期”的原则,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全面加强价格调控监管工作,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要加强财政、货币、投资、土地、贸易、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明年工作安排中明确提出要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专家认为,在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已酝酿多年且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的背景之下重新提及此点,意味着明年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将会出台。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最早酝酿于2004年,由国家发改委就业与收入分配司负责起草,在2007年至2009年间前后举行了6次征求意见讨论会,却一直没有出台。  

  发改委就业与收入分配司副司长纪宁近日参加“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在线交流,在解释收入分配相关方案迟迟未能出台的原因时表示,这是由于收入分配的问题涉及面广,既是民生问题,又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特征,所以必须着眼长远、统筹考虑。  

  一位参与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草拟的专家表示,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说到底就是要“调结构”,要明确到底动谁的奶酪,要处理好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的确要考验政府的勇气和决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明年六大项主要工作中,有四项涉及初次分配及再分配领域的具体措施,包括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等方面。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分析,明年“十二五”规划将要正式颁布,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中央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收入分配改革的大政方针,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了明确要求,因而明年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肯定会出台。  

  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则对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并不乐观。他认为,目前整个社会,包括高中低收入者对于收入分配改革的诉求方向并不一致,比较混乱。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可能还没有达成共识。  

  “在收入分配改革中,并不只是政府是改革主体,企业、社会组织、劳动者都是改革主体。现在的问题关键是,改革主体意识比较差,很多人都有‘看客’心理,等着‘被改革’,或者等着‘搭便车’,这是比较让人担忧的事。”杨宜勇说。  

  他同时强调,即使现在方案没有出来,一些事情也在做,一些政策也在推进之中。因此,收入分配改革与其说需要一个方案,不如说更需要一个机制,包括工资协商集体谈判机制在内的机制一旦建立,合理增长就会成为一种现实。  

在国际金融危机阴霾未散、世界经济结构处于深度调整的关键时期,在我国即将开始新一个五年的重要时刻,10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谋划了“十二五”开局之年的经济发展。

  从会议透出的信息看,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调结构、稳物价、保民生、促改革,中国经济在新的一年将呈现出转型的新取向。

  一条鲜明主线

  让转变发展方式贯穿始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无论是总体把握,还是具体部署的六项工作,都体现了转变发展方式的鲜明特点。

  今年来,一些行业产能过剩严重,部分能源品种出现紧缺问题,再加上针对中国的出口贸易摩擦迅速增多,使得转变发展方式变得更加紧迫和必要。

  另一方面,世界经济结构面临新的调整,资源环境的压力正在转化为巨大的创新动力,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领域革新蓄势待发。转变发展方式,也决定着中国能否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谈到转变发展方式这个大课题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研究所所长汪同三说:“最核心的是调整经济结构,这样才能找到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增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新一年经济结构调整,是一种全面深度的调整。从三次产业看,需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做强工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从“三驾马”看,需要扩大消费、优化投资结构、增创外贸新优势。从城乡区域看,需要推动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形成城镇化发展新格局。这些调整,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关系到转变发展方式的成败。

  “扩内需,重点要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条件、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汪同三强调,提升老百姓的消费能力根本上是要提高收入,健全保障。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被视为经济新增长点。“这有利于我国发展自主创新,向价值链高端转移,但要注意防范泡沫。这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要点。”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室主任张晓晶指出。

  一个基本取向

  用积极稳健政策化解复杂局面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并未结束。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甚至有反复的可能。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明年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有可能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影响了我国稳定和扩大出口。输入性通货膨胀,加剧了稳定国内物价的难度。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潜存着一些难以预见的风险。这使得明年宏观经济调控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

  与过去两年相比,明年一方面要维持一定增长速度,另一方面要应对不断加大的物价压力,同时要搞好结构调整,宏观调控的目标正由以往相对单一变为逐渐多元。这也决定了宏观调控政策需要更有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是“积极稳健、审慎灵活”,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由两年来的‘适度宽松’转向‘稳健’,引人注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在当前流动性过剩、通胀预期居高不下的背景下,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意在让经济运行的货币环境回归常态,保持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

  就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幕当天,央行宣布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是今年以来第六次也是一个月内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凸显了当前货币政策的“稳健”特征。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所长高培勇认为,“货币政策的基调变了但财政政策基调不变,也是基于当前复杂形势的科学判断。”财政政策可以发挥在稳定增长、改善结构、调节分配、促进和谐等方面的作用。

  一项紧迫任务

  把稳定物价摆在更为突出位置

  最近几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逐月上升,11月份CPI同比上涨5.1%,通胀压力较大。影响物价的因素,明年仍将继续存在。稳定物价,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宏观调控的紧迫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如果流动性偏高,同时大量流动性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将可能导致资源错配,不但损害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还可能严重影响居民福利,稳定物价具有稳定经济全局和保障民生的双重意义。

  未来物价的走势,不容乐观,但“不会出现恶性通胀”,这是张晓晶的判断。

  他表示,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产品价格会呈上涨态势,资源、土地、工资、利率等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是大势所趋,也会推动物价上涨。但由于国内工业品整体供大于求、粮食连续丰收,加上货币政策正在进行调整,未来不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

  刘元春认为,实现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货币政策的调整必须得力。从中长期看,加强农业等薄弱环节投入,通过改革收入分配机制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缓解物价上涨对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人群的压力,也是必须着手进行的一项工作。

  物价问题,涉及民生,影响稳定,关系全局,须臾不可放松。稳定物价,政府有条件也有能力,关键在于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

  一套民生规划

  为人民群众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

  当前,通货膨胀压力较大,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改善民生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十二五”开局之年,在改善民生上要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安排的重点包括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这些领域存在的问题,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在住房政策方面,会议提出,明年要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形成符合国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而在会议召开之前,有关部门已宣布明年计划安排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1000万套,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收入问题是制约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扩大的要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这引起了专家们的关注。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认为,可以采取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对低收入群体补助力度等措施。

  另外,扩大涉农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范围,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加快公立医院试点改革,加快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等,都体现了保障民生,尤其是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取向。

  张晓晶说:“这些保障民生的积极举措,体现了经济增长要更多惠及民生,也是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需要。”

  一种强大动力

  以改革开放加快经济转型

  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体制机制的弊端造成的。发展方式转而不快,关键在于改革有待进一步到位。

  张晓晶表示,改革的着力点,在于深化激励和评价体系改革、要素价格市场化和财税体制改革。

  例如增强消费拉动力,关键在于缩小收入差距、提升消费能力,而资源、工资、利率等要素价格市场化和财税体制改革又是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基础。“这些改革领域相互关联,应全面推进。”他说。

  在新的一年,推动收入分配、财税、金融投资体制和资源环境等关键领域改革,可以建立起约束和激励机制,让地方、企业更加自觉地转变发展方式,使经济转型的成果更加巩固,发展的局面更有活力。

  2011年,我国将迎来入世十周年。目前我国出口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累计吸收外资1.06万亿美元。但是,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一些国家在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投资环境等问题上,频繁施压,制造贸易摩擦。

  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认为,拓展国际经济合作空间,继续稳定和拓展外需,出路在于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等方面下工夫。新华社电

  控通胀、防衰退、调结构2011年继续找平衡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吕天玲

  见习记者孙蕴佳

  昨日,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一些权威专家,专家们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详细解读未来经济的走势,多数专家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实际上是定调了2011年宏观调控要在控制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衰退和不放松经济结构调整之间寻找最佳平衡。

  核心议题———把遏通胀放在突出位置

  中央党校校委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教授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针对多种因素抬高国内商品价格,增强了通胀预期,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抑制消费品价格上涨的措施。这样的背景下,稳定物价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期间备受关注。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称,现在的通货膨胀太高了,一定要以稳定物价为重要目标,因为这对社会、对老百姓、对整个市场的稳定是最集中的。

  对于明年物价的走势,很多专家都表示乐观。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王宇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我国经济面临通胀和稳定增长的双重压力,但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渐复苏和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配合,明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和可控的通胀率。

  “相信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在发挥作用,特别是明年把抑制通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能够把物价上涨的势头压下去,实现在通胀较低的情况下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表示。

  王宇指出,中央已经明确提出了,从适度宽松回归常态走向稳健,通过货币政策和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这样通胀问题在明年也能得到抑制。明年中国还会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率和可控的通胀率。

  经济定调———

  取向积极稳健、审慎灵活

  中国人民大学财经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接受采访时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实施意味着我们经济的发展已经回归到了正常的状态。在正常的状态之下,就是要维持相对较高的发展速度。同时出口也将在绝对量上保持增长趋势。

  而近期很多人士更是热衷于谈论未来货币政策如何“稳健”,甚至有人提到未来货币量的增速问题。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不要机械地将“稳健”去对应具体的货币量增速和信贷增速的指标。如讨论广义货币M2增速是要回到15%还是17%,其实意义不大。

  刘煜辉撰文指出,保持稳健和回归常态,是回归常态的“宽”,而不是意味着2003年以来的货币口径的“宽严”尺度的逆转。

  改革重点———

  再提收入分配改革

  明年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出了要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的方案,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中国社科院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实现中国经济战略性转型重点就是要扩大消费需求,如果收入不能增长,这个肯定是要受到很大阻碍的。”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教授认为,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已刻不容缓。在收入分配改革中,处于初次分配环节的企业薪酬制度无疑是异常重要的基础性环节,它既直接决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也会影响到投资者的收入水平和政府财政的收入水平,并必然波及到再分配。

  原劳动部副部长王建伦认为,当前在国民收入方面应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积累和分配的关系,当前国家积累得较多,提供给国民收入分配的部分太少,这种状况应进行合理地调整。二是要处理好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分配的关系。三是要处理好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的关系。初次分配中出现的不公平,如果想要用二次分配调整,是很难调整过来的。

  人民日报今日发表社论

  凝聚共识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据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认真总结今年及“十一五”时期经济工作,科学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部署明年经济工作,对于统一全党认识、凝聚全国力量,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论称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交织,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问题并存,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互联,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这就必须准确把握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

推荐访问:着力点 通胀 五大 经济工作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