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我县农民科技人才培训状况调查报告

我县农民科技人才培训状况调查报告

时间:2022-05-28 16:56:02 浏览次数:

   

新农村应培养科技型新农民  

----对我县农民科技人才培训状况的调查  

   

    新农村建设应当培养科技型新农民,大力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计划。只有培养出一定数量的科技型新农民,才会促进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造就一大批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的科技型新农民,加快建设和谐富裕的新农村,新农村建设应当通过农广校对新农民实施科技培训计划,使之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科技型新农民、新人才。  

     --我县农民科技人才培训状况  

     近年来,我县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培养了1540名中专人才之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实现较快发展。我县通过对农民的科技教育培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程度,促进了农民学知识、学技术氛围的形成;促进了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提高了农民就业率;农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农产品品质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得到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201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预计完成9.1亿元;养蚕5.81万张,产茧942吨;猪、禽出栏分别增长8%和45%;油菜籽总产1.66万吨,粮食总产达到13万吨;劳务输出6.6万人;烤烟、蔬菜分别种植3500亩、43000亩;大瀛湖绿化治理完成工程造林5002.3亩、封山育林4137.7亩;10个新农村试点村已按规划强力推进,完成投资4000余万元。  

    农民对农业科技培训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农民通过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培训的人数在逐年增加,但是与农村人口的总量比,仍然只占很小的比例。目前,我县农民接受农广校学历教育、其它职业教育的约有1.2万人,如加上有关部门开展的培训会、现场会、“科技三下乡”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约有4万人次,也只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2%左右。在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受到专业技能培训的约有20%。以上情况说明,汉阴农民科技培训工作较滞后,如不加大农民科技培训的力度,将较大地制约了汉阴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农民科技培训的矛盾  

    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矛盾是:一是认识不到位。有关机构没有将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农民科技培训的安排布署只停留在文件上,缺乏督查落实。有的乡镇甚至认为抓国办学校教育重要,抓农民科技教育次要。有的村组干部对参加农广校学历教育,存在可参加可不参加的轻视思想。农民自身文化和技能素质较低,经济收入普遍不高,对学习技术认识不足,影响和制约了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二是缺乏办学经费。《职业教育法》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县农广校自办学以来,始终缺乏办学经费,县财政没有将农广校办学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多数农民收入不高,无力交足学杂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教学质量,使农广校中专招生一年不如一年,出现了逐渐下滑的现象;三是信息不畅。农民科技培训与市场、岗位需求等信息,不能得到及时地反馈与交流,造成培训内容单一、过时,从而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四是农广校招生困难。由于经济形势及就业形势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职业教育特别是农广校职业教育出现了滑坡,办学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特别是普通高校扩招后,由于舆论引导不当和一些乡镇调控不力,农广校扩招受到严重冲击,进入农广校学习的生源存在严重不足。  

    --培养科技型新农民的对策建议  

    提高认识,宣传引导。培养科技型新农民,核心是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既要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健康水平,增强他们的体质,更要开发智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随着汉阴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需要更多的农业科技人才、现代农民企业家,以及掌握一定先进科学技术和经营知识的新农民。因此,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努力开发农民智力,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显得十分迫切而重要。建议各级各部门,以中华民族振兴的责任感,积极建设新农村的使命感,提高认识,切实抓好农民科技教育工作;加强宣传引导,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建议有关主管部门组织电视、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新农民科技培训的重要意义,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为农民科技培训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大力拓展培训内容。建议县农广校走出学历教育的圈子,大力拓展培训内容,增设实用技术专业和课程。一是公共课程建议内容:有关农村的法律法规、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城市生活常识等培训。如《农业法》、《劳动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宪法》、《民法》、《物权法》、《治安处罚法》、《安全生产法》等;二是农业科技建议内容:根据不同岗位,设置相应的专业科目,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等;三是农民转岗科技培训内容:家政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建筑、制造、美容美发、家电维修、车辆修理等。  

    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要根据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各乡镇特色,建议农广校组织开展短期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开展灵活招生、多渠道招生、低收费招生,解决现有农民的技术空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涉及面宽,属于农民的普及培训,要按照不离乡镇、不离劳动的原则,开设短期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建议农口各局、农广校和各乡镇农业服务站,负责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  

    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农民科技培训经费不足部分,建议实行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个人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目前,县农广校每年少量的培训经费,对于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显得微不足道。建议财政部门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增加对农广校科技培训的财政投入,主要用于农村干部学历培训补贴、农民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培训教材及资料补贴、教师授课补贴、参加培训的农民补贴或奖励等培训开支。  

    加强农民就业指导。创办农民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尤为重要。为此,农广校一方面要注重毕业生的质量,使其具有真才实学;另一方面,还要强化就业指导,拓宽就业渠道。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要想方设法开拓就业市场,建立健全农民就业指导机构和农民工输出机构。农广校要采取灵活的办学模式,按需施教、按需设课。积极寻求联合办学,把农广校办大办活,为农民就业开辟一条新的途径,使农村学员真正学以致用。  

    科技型新农民培训工作,将面临许多矛盾和挑战,而更多的是希望和机遇。在新时期,我们应乐观起来、行动起来,大力开展科技型新农民的培训工作,积极建设环境秀美的新农村。  

                    

推荐访问:我县 调查报告 人才培训 状况 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