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城镇管理调研材料:城乡环境清洁一体化建设探索与思考

城镇管理调研材料:城乡环境清洁一体化建设探索与思考

时间:2022-06-11 10:00:03 浏览次数:

城镇管理调研材料————  

 嘉禾县城乡环境清洁一体化建设探索与思考  

   

嘉禾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2013年6月21日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在十八大报告中应时而生。党的十八大又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建设”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任务,大县城、大新城、中心集镇等城乡一体化也是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加快推进城乡环境清洁一体化建设,既是城市卫生管理模式向镇(街、区)、村庄的自然延伸,也是新形势下城镇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凝聚力量实现“和谐、幸福、美丽嘉禾”的美好追求。         

一、我县镇村环境清洁基本现状  

“铸造之乡”嘉禾县,位于湖南省南部,郴州市西南部。周边与桂阳、临武、蓝山、宁远、新田县接壤。共有13个乡镇,33个居委会(社区),242个行政村,655个自然村,土地总面积695.91平方公里,总人口40.34万人。2012年我县深入开展城乡连片环境卫生整治,近三分之一的村(社区)已经实施环境卫生清洁亮化工程,并打造了5个省级卫生村、23个市级卫生村、14个县级卫生村。据调查,已经实施环境卫生清洁亮化工程的社区、行政村都已有专业保洁队伍,并配备了垃圾桶等环卫设施和垃圾运输车辆,环境卫生状况有所改善。但是处理水平不高,生活垃圾全部采用露天堆放和简易填埋处理,有的虽设有垃圾桶、露天垃圾池,但清运不及时,池内池外垃圾遍地,严重影响村容卫生。未实施环境卫生清洁工程的村,环境卫生工作相对薄弱,无清扫保洁人员,垃圾随地乱倒乱堆,脏乱差现象严重,环境卫生面貌差距很大。  

二、镇村环境清洁存在的难点问题  

(一)村镇规划建设水平低,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部分村庄建设缺少规划或者规划编制不够完善,建设无序,管理水平低下。多数村没有生产、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等设施,村民环保意识淡漠,农户将生产、生活垃圾堆放在院内、大街上。村中街巷缺乏硬化,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  

(二)农村干部群众环卫意识不高。  

一是农村“两委”干部环卫意识淡薄,没有从思想上重视农村环卫工作,对待环境卫生检查应付了事。二是广大农村群众自身素质和环卫意识不高,存在诸多陋习。如在村口、河道、排水沟等地乱扔乱倒垃圾;在垃圾桶未满的情况下,不按照规定将垃圾倾倒在垃圾桶内,随意将垃圾倾倒在桶周围;环卫设施保护意识差,将建筑垃圾、热煤灰倾倒在垃圾桶内,导致垃圾桶破损严重。  

(三)农村保洁员年龄偏大。在已经实施环境卫生清洁亮化工程的村(社区),普遍存在农村保洁员福利待遇低,较低的保洁经费补助很难招到身强体壮的农村保洁员,目前全县农村保洁员平均年龄在60周岁,每况愈下的身体状况难以应付沉重的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制约着农村环境卫生水平的提高。  

(四)农村环卫基础设施滞后。由于农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已经实施环境卫生清洁亮化工程的村(社区),现有环卫设施不能满足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的需要。一是垃圾箱破损情况严重,影响垃圾的收集和清运。二是清扫水平不高,垃圾清运车运力不足,随着垃圾量的增加,现有垃圾清运车不能满足垃圾日产日清。  

(五)垃圾处理方式滞后。现今多数地方垃圾处理方式一直采用简便实用的垃圾填埋。近年来连续出现“垃圾围城”困境,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也日益显现。垃圾填埋场的三大弊病日益突出:一是资源浪费大。二是占地面积大。三是环境污染重。  

三、我县城乡环境清洁一体化建设的思路探索  

(一)合理规划,实现城乡环境清洁标准化  

根据党的十八大:“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要求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保部等部门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11号)等文件精神。推进城乡环境清洁工程是改善农村环境质量,解决农村可持续发展突出问题的必然趋势。  

一是组建专业垃圾保洁清运队伍。借鉴城乡垃圾处理先进经验,镇级组建专业的垃圾清运队伍,村(居)按每100户1名环卫保洁员的标准,组建了村级保洁队伍。乡镇按驻地每 9000平方米 道路1名环卫保洁员的标准组建镇级保洁队伍,并为每个乡镇配备了一辆垃圾清运车,负责驻地环卫保洁和垃圾清运工作。并承担镇级垃圾转运站日常维护管理、村庄垃圾入站量统计、考核等工作。  

二是建立完善管理机构和工作制度。各乡镇均成立由分管领导为负责人的环卫站,负责本辖区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的日常监督和考核;各村(居)明确一名村(居)两委班子成员为环境卫生专管员,负责本村(居)环卫保洁和垃圾清运工作的监督检查;同时,制订镇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将驻地和村庄道路、房前屋后、公共场所及沟渠、库塘、河道等全部纳入保洁范围,并将环卫保洁制度、卫生责任人、保洁人员职责和保洁标准等内容上墙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形成了自上而下、层层负责、高效运转的环境卫生保洁和垃圾清运网络。  

(二)强化建设,实现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  

为加快城乡环卫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建立环卫管理长效机制,着力解决乡镇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现象。2013年,嘉禾县投入资金五千余万元,在全县13个乡镇、33个居委会、242个行政村、655个自然村推行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建立完善的“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垃圾收集处置工作体系,实现城乡环境卫生质量全面提升。  

一是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嘉禾县将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和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工作列入党政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县委常委任组长,纪检、城管、环保、爱卫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领导小组,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和现场会议进行部署和调度,并在2013年5月已经政府常务会通过。同时,将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工作纳入年度绩效目标考核,加强对乡(镇)村的日常性监督检查。县城管执法局负责制定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作业质量标准和考核管理办法,每季度由纪检、城管、爱卫、环保等相关部门对乡镇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工作进行检查考核,考核采取联合检查与日常巡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各乡镇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制订考核细则和奖励政策,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强化对村庄环卫保洁和垃圾清运工作的监督考核,确保该项工作富有成效地开展。  

二是强化城乡垃圾收集处置作用。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分别在全县每个自然村兴建一个沤肥池;每个村配备1个 3m3 封闭垃圾斗(大村配2个);按照村(居)委会的垃圾量及所处地理位置,综合调配 240L 公用垃圾桶;每个乡镇配备1台用于拖运各村垃圾到乡镇中转站或焚烧炉的垃圾运输车(大乡镇配备2台);全县13个乡镇各建设1座垃圾中转站(大乡镇建设2座中转站);离县城较远的3个乡镇各建1座焚烧炉。彻底改变城乡生活垃圾乱丢、乱倒、乱堆现象,改善城乡生产、生活环境。  

三是全面激发社会的能动作用。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栏、发放环境卫生宣传资料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推行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环境卫生知识,推广基层先进工作经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增强环境意识、文明意识,努力营造全民参与、全民支持的浓厚氛围。同时,大力推行乡镇驻地“门前三包”、村庄“庭院三包”制度,开展“卫生文明户”创建等活动,把环境卫生清扫保洁、镇容村貌管理落实到每个责任单位、每家每户,促进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步入长效化和常态化轨道。  

(三)深化改革,实现环境清扫保洁市场化  

多模式抓特色,确保城乡环境卫生连片整治见实效。针对城镇地理位置、经济条件、村情民俗不同的实际,各乡镇坚持因地制宜,因村而宜,对城镇生活垃圾收集清运采取多种运行模式:  

一是乡镇统一保洁清运式。乡镇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统一配备镇村两级环卫保洁队伍和清运车辆,划片分区实施环卫保洁和垃圾清运,并实行包片一岗双责,强化层级监督管理,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位。  

二是村庄自行保洁清运式。由辖区村庄自主选聘环卫保洁人员,雇用垃圾清运车辆和垃圾清运人员,自行向镇级垃圾转运站运送生活垃圾,乡镇财政根据运输路途远近,采取基准价加运输里程的方式,确定不同村庄转运垃圾的补贴标准,并根据垃圾入站率分档次发放,对经济薄弱村还按照每户每月给予一定的额外补贴。  

三是市场化运作式。为实行管干分离,企事分家,进一步提高县城道路清扫保洁质量。2012年我县城区成功引进深圳玉禾田环境事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对新城区道路38万m2环卫清扫保洁作业实行市场化运营管理试点,道路保洁标准均按(湘建城〔2007〕124号)文件精神执行,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道路清扫保洁工作进行督查和综合评定考核。积极总结经验,把环卫清扫保洁市场化运作推向全城。乡镇、村(居)将辖区划分为若干片区,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将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业务对外承包,并根据考核情况拨付资金;对于镇级运行经费筹措,除县里以奖代补和镇级配套两块资金外,不足部分则通过向驻地沿街商铺、经济强村收取环卫费和辖区大企业赞助等方式筹措解决,而且在补助资金发放上重点向经济薄弱村倾斜,确保这项工作在每个村庄都能顺利开展起来,真正做到村村有保洁员、环境卫生有人管、生活垃圾有人清。  

(四)创新模式,实现城乡垃圾处理无害化  

放弃填埋,拒绝焚烧,走垃圾处理无害化之路,是挽救垃圾危机的必由之路,也是一条循环经济发展的科学决策。在嘉禾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资8000余万元,克服重重困难,于2012年7月建成了全省七个之一、全市第一个采用湿解加焚烧工艺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  

一是完善机制。嘉禾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是民生工程、环境工程、公益工程,嘉禾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分管城建工作的县委常委、副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建工作班子,明确责任,具体负责垃圾处理项目的建设和监督。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建立 “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跟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保证工程项目建设有专人管、专人抓、专人做。二是实行目标责任制。为确保工程保质保量达到省、市的工作要求,我们从前期准备、立项报批到工程建设等各个环节、各个阶段实行目标责任制,将工作任务具体量化。三是建立督查制度。县领导亲自组织两办督查室、县重点、县优化办定期、不定期开展督查,调度工作进展;组织召开协调会,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力促进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  

二是完善功能。嘉禾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是采用RD湿解综合处理工艺技术是目前在国内属先进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其处理工艺主要是:生活垃圾不需堆放脱水,直接将其用输送设备中消化降解、灭菌、脱水、脱臭、减量等;再经过分选后形成可燃物(RDF燃料)、营养土、金属类等,可燃物送入焚烧炉进行焚烧。营养土用于土壤改良及绿化用土,金属类可回收利用,实现了垃圾处理的资源化;焚烧余渣进行填埋。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  

三是改善民生。随着城市的扩大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环境卫生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嘉禾县无害化垃圾处理厂的建成,彻底改变生活垃圾处理的落后状况,有效保证了人民正常生活、生产秩序。目前,嘉禾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每天能消纳处理城区5.49平方公里及周边四个乡镇产生的生活垃圾约200吨。减少了垃圾填埋场地,切实解决以往仅依靠简易垃圾场消纳模式,妥善处理损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问题。为城乡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品位,保护生态环境。  

      

推荐访问:城乡 城镇 调研 清洁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