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办出山区学校特色

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办出山区学校特色

时间:2022-06-20 17:35:03 浏览次数:

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办出山区学校特色

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山区农村中小学,如何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如何为振兴山区经济培养各种实用人才,我们沁水县以改革的精神办教育,从而走出了自已的一条路。

一、山区的实际情况对办学模式提出了新要求

我们金秀县的最大特点有三个:一是地面辽阔,村庄分散;二是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三是资源丰富,人才奇缺。如何办学就很值得研究。加之山大石头多,山门就爬坡,交通闭塞,信息不灵,直接影响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是全省的贫困县之一。如何适应山区需要办学,培养各种实用人才,已对改革办学模式提出了要求。

二、办好“三型”学校,加强教育改革

为了搞好山区教育,培养急需人才,我们针对沁水县山区实际,实施“科教兴县”战略,采取边实验、边总结、边提高的办法,在全县大力提倡办“三型”学校,即:综合型的复式小学、集中型的寄宿制小学、技术型的乡镇初中。

所谓综合型的复式小学,就是10个学生以下的三级复式小学(村小),提倡办成提高农民素质、为农民致富服务的综合型复式小学。最终把一个山村的几个学校、几种教育融为一体,统筹安排,统一管理,使其彼此渗透,互相贯通,协调发展。即普通教育(含幼儿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三管齐下,三种教育一齐抓,实施“农科教结合”、“村校一体”。这样做的最大好处:一是提高了办学经济效益,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减轻了农民办学负担。三校合一校,男女老少一齐教,三校开支变一校,农民负担大减少。二是发挥了学校内在优势,有利于农民素质的提高。一个综合型复式小学就成了几个山庄、十几户人家的大组合,男女老少,互教互学,“超前反刍”,共同提高。三是在一个学校实行三教统筹,就从根本上加强了职业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四是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自然地紧密地结合起来。五是综合学校担负了对农民进行终身教育的任务,使成人教育强化了计划性、系统性、实用性、长期性,把提高农民素质落实到了实处。六是参加者又是办学者,学校的许多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所谓集中型的寄宿制小学,就是小学13年级低段办村小,45年级高段实行联村办寄宿制小学。服务半径一般5公里左右,远者7.5—10公里,全县119所五年制小学,寄宿制小学就有90所,占75.6%。这样做,减少了复式小学的层次,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保证了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尤其是小学高段办成单轨和多轨制的单式班,师资力量相对集中了,学科教师配套了,能按照国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但四五年级复式教学就不行,学生小学毕业了,但没有真正达到小学毕业的程度,办寄宿制小学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特别是在上好文化课的同时,也有时间、有师资、有条件上好体育、美术、自然常识、劳动技术课,也能开展好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近两年来,各乡(镇)又都试办了1—2所包括低年级在内的寄宿制小学。办这样的寄宿制小学难度较大,只能成熟一个办一个。因七八岁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离开了父母,首先要解决好吃、玩、睡、卫生保健等问题,才能保证学习好,使家长放心。办好寄宿制小学,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一要建立一支具有特殊素质的管理队伍:校长要有统筹全局的艺术,要有社交方面的应变能力,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班主任要把温柔体贴、一专多能、忍耐持久,归结为一颗赤诚的“爱心”;后勤人员思想觉悟要高,烹调技术要强,服务态度要好。二要针对寄宿制小学的特点,采取特殊的管理办法:建立“董事会”,民主管理学校;采取有效措施,搞好学生伙食,开辟多种渠道,丰富课外生活;强化纪律教育,培养学生自治能力等。管理问题解决好了,寄宿制小学就会有效地推进山区普及义务教育。所谓技术型的乡镇初中,就是农村中学必须面向农村,为振兴农村经济培养各种实用人才。我县的做法是:一、普通初中带有专业性,认真上好劳动技术教育课,切实做到教师落实、教材落实、时间落实、基地落实。劳技课不及格者不发给毕业证书。二、教学、科研、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学生把理论知识用于生产实践,真正成为有文化、有技术的劳动者。三、实行初三分流。就是初中阶段一进入三年级,就由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方面协商决定,把学生分为回乡就业的“职业技术教育班”和准备继续升学的“提高文化基础知识班”,由学生自愿报名,分别编班就学。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有利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有利于为农村培养各种实用人才,有利于解决“3+1”难以解决的问题(经费、住房、教师等);四、进行多种形式的爱农教育,诸如:深入农村调查、往届毕业生回校模范事迹报告、成立学科研究小组、学校附设回乡学生短训班等。

金秀县通过“三型”学校,每年都要为农村输送3000多名具有一技之长的各种实用人才,为振兴沁水经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加之党的富民政策在农村的进一步落实,沁水山区在脱贫的道路上一年一大步,一步一层天,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14元,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20倍。大家都说,“三型”学校既出脱贫致富的人才,也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人才。

三、办好山区特色学校应重视的问题

1.提高认识问题。有人说“三型”教学“不正规”。我们认为,正规不正规不能只看形式不看实质。看实质,就要看山区的实际,看山区教育的普及程度,看山区农民素质的提高程度,看山区学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果只讲“正规”,山区不能脱贫致富,那再“正规”的学校也是没价值的。所以,振兴山区经济,必须办具有山区特色的学校。而要做到这一点,既要解决好群众认识问题,更要解决好“政府行为”问题。

2.师资队伍的素质问题。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办好“三型”学校必须建设一支具有“一颗红心,多种本领”的教师队伍。“一颗红心”,就是要树立扎根山区教育,无私奉献育新人的思想。“多种本领”,就是要适应山区学校需要,成为教学上的全面手,不论哪个年级、哪门学科都能拿得起,放得下。特别是单师小学,既会当校长、当教员,还会当干事、当工勤人员,身兼多职,又得多能。

3.有关部门协同、配合、支持问题。办好“三型”学校,在政府统筹下,教育部门责无旁贷,要主动进攻,农、林、牧、煤、蚕、桑等部门都要大力配合。师范院校要根据山区农村学校的需要,改革教育体制、教学内容和方法,解决好中师毕业生不愿搞复式教学、不会搞复式教学的问题。县级有关单位要从需要出发编写乡土教材。各级教研、科研部门要把办好山区特色学校列入教研和科研项目,试点、总结、推广这方面的经验。只有上下通力协作,才能使山区学校为提高全民素质,为振兴山区经济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推荐访问:素质教育 山区 办出 目标 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