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工作计划 > 2023年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4篇【完整版】

2023年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4篇【完整版】

时间:2024-05-05 12:20:03 浏览次数: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第1篇一、学生基本情况261班共有学生75人,268班共有学生72人。268班学习数学的气氛较浓,但由于高一函数部分基础特别差,对高二乃至整个高中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数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4篇,供大家参考。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4篇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第1篇

一、学生基本情况

261班共有学生75人,268班共有学生72人。268班学习数学的气氛较浓,但由于高一函数部分基础特别差,对高二乃至整个高中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数学成绩尖子生多或少,但若能杂实复习好函数部分,加上学生又很努力,将来前途无量。若能好好的引导,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要求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通过不等式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不等式的一题多证,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使学生体验到不等式、直线、圆、圆锥曲线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不等式的性质、圆锥曲线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习信念和学习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的幻妙多姿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在对不等式的性质、平均不等式及思维方法与逻辑模式的学习中,进一步培养记忆能力。做到记忆准确、持久,用时再现得迅速、正确。

(2)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3)通过揭示解析几何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直观值见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解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解析法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通过含参不等式的求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及思维的逻辑性。

(2)通过解析几何与不等式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通过不等式的一题多证,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发展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不等式引伸、推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5)通过解析几何的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能力。

(6)通过典型例题不同思路的分析,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掌握转化思想方法。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通过对个性特征的分析研究,提高观察的深刻性。

(三)知识要求

1、掌握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及证明不等式的方法,不等式的解法;

2、通过直线与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及位置关系,掌握简单线性规划问题,掌握曲线方程、圆的概念。

3、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方程、图形及性质。

三、教材简要分析

1、不等式的主要内容是:不等式性质、不等式证明、不等式解法。不等式性质是基础,不等式证明是在其基础上进行的;
不等式的解法是在这一基础上、依据不等式的性及同解变形来完成的。2016年高二下数学教学计划2016年高二下数学教学计划。不等式在整个高中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是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强有力载体。

2、直线是最简单的几图形,是学习圆锥曲线、导数和微分等知识的的基础。,是直线方程的一个直接应用。主要内容有: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线性规划的初步知识,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
斜率是最重要的概念,斜率公式是最重要的公式,直线与圆是数形结合解析几何相互为用思想的载体。

3、圆锥曲线包括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一些运用。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分别是满足某些条件的点的轨迹,由这些条件可以求出它们的方程,并通过分析标准方程研究它们的性质。

四、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不等式的证明、解法。

2、直线的斜率公式,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

3、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

(二)难点

1、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证明。

2、到角公式,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简单线性规划的问题的解法。

3、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

五、教学措施

1、教学中要传授知识与培育能力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育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2、坚持与高三联系,切实面向高考,以五大数学思想为主线,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3、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坚持启发性原则。研究并采用以发现式教学模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积极参加与组织集体备课,共同研究,努力提高授课质量

5、坚持向同行听课,取人所长,补己之短。相互研究,共同进步。

6、坚持学法研讨,加强个别辅导(差生与优生),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培育尖子学生。

7、加强数学研究课的教学研究指导,培养学识的动手能力。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第2篇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文科数学内容为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选修系列1—1两册全部内容,根据情况决定是否上一点系列3的选讲内容。

二、教学指导

1、认真研究和学习新课程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通过学习,明确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准确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难度,切实领会新大纲、新教材的意图,力求恰到好处的教学成效。

2、教学应注意突出新课程理念,要突出新课程的教学六环节,特别是情境创设、问题建构、学生活动,但反对盲目套用,要重视让学生体会、发现知识的发生过程,要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要提高数学探究能力、建模能力和交流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要求。

3、教学要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要面向全体学生,绝不能将新授课上成高三的复习课,练习要以课本为主,适当补充难易适中的课外习题,保证学生经过自身努力能基本完成。要体会教材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编写意图,更要领会《标准》和《教学要求》的精神,准确把握好“度”,切忌将选修内容纳入必修课程。

4、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从而进一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实实在在地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上下功夫。

5、要尽可能在每学期结束按要求完成教学任务,既不要提前,也不要滞后。以便于全区统一调查测试。要准确理解改革以后的高考新导向和08年广东省高考方案,使教学确实具有实效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6、系列3的课程可以按讲座形式开设,每本书开设一、两次即可,主要是布置任务以学生自学为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目的。另外,望能结合教学内容,安排适度的阅读、调研、实践等研究性学习活动。

7、月考单独出题。命题原则是面向全体学生,以课本例、习题为主,采用高考试卷模式,适当渗透高考要求,充分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8、试卷分值、试卷结构、考试时间待定,难度系数为0.60—0.65。

9、培优补差按分部要求安排。在期末对培训内容进行一次质量检测。

三、教研活动

1、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课组成员在一个办公室,每天研究讨论第二天的内容,教法。总结当天的得失之处。

2、每周四开本组教研会,集体备课并讨论研究布置下周的教育教学此文转自任务。

3、本学期每人上一堂公开课,计划上交教学处。

4、培优补差任务按轮流负责知识点的方法。培优内容为必修五,补差内容为本学期难点。

5、每个知识点的学案,单元检测,假期作业,各种考试试卷轮流出题,具体安排每周课组会上讨论通过。

6、争取做一个课题,具体内容与安排由科组合议。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第3篇

一、学生基本情况

xx班共有学生75人,xx班共有学生72人。xx班学习数学的气氛较浓,但由于高二函数部分基础特别差,对高二乃至整个高中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数学成绩尖子生多或少,但若能杂实复习好函数部分,加上学生又很努力,将来前途无量。若能好好的引导,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要求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通过不等式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不等式的一题多证,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使学生体验到不等式、直线、圆、圆锥曲线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不等式的性质、圆锥曲线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习信念和学习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的幻妙多姿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在对不等式的性质、平均不等式及思维方法与逻辑模式的学习中,进一步培养记忆能力。做到记忆准确、持久,用时再现得迅速、正确。

(2)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解析几何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直观值见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解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解析法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渗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通过含参不等式的求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及思维的逻辑性。

(2)通过解析几何与不等式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通过不等式的一题多证,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发展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不等式引伸、推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5)通过解析几何的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能力。

(6)通过典型例题不同思路的分析,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掌握转化思想方法。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通过对个性特征的分析研究,提高观察的深刻性。

(三)知识要求

1、掌握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及证明不等式的方法,不等式的解法。

2、通过直线与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及位置关系,掌握简单线性规划问题,掌握曲线方程、圆的概念。

3、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方程、图形及性质。

三、教材简要分析

1、不等式的主要内容是:不等式性质、不等式证明、不等式解法。不等式性质是基础,不等式证明是在其基础上进行的;
不等式的解法是在这一基础上、依据不等式的性及同解变形来完成的。不等式在整个高中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是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强有力载体。

2、直线是最简单的几图形,是学习圆锥曲线、导数和微分等知识的的基础。是直线方程的一个直接应用。主要内容有: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线性规划的初步知识,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
斜率是最重要的概念,斜率公式是最重要的公式,直线与圆是数形结合解析几何相互为用思想的载体。

3、圆锥曲线包括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一些运用。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分别是满足某些条件的点的轨迹,由这些条件可以求出它们的方程,并通过分析标准方程研究它们的性质。

四、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不等式的证明、解法。

2、直线的斜率公式,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

3、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

(二)难点

1、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证明。

2、到角公式,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简单线性规划的问题的解法。

3、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

五、教学措施

1、教学中要传授知识与培育能力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育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2、坚持与高三联系,切实面向高考,以五大数学思想为主线,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3、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坚持启发性原则。研究并采用以“发现式教学模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积极参加与组织集体备课,共同研究,努力提高授课质量

5、坚持向同行听课,取人所长,补己之短。相互研究,共同进步。

6、坚持学法研讨,加强个别辅导(差生与优生),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培育尖子学生。

7、加强数学研究课的教学研究指导,培养学识的动手能力。

六、课时安排

本学期共81课时

1、不等式18课时。

2、直线与圆的方程25课时。

3、圆锥曲线20课时。

4、研究课18课时。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第4篇

一、准确把握学情状况,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针对学生基础普遍较差,接受比较慢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了低起点、小步子的教学策略,狠抓双基落实,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数学情境的建立,突出数学的应用价值,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学校简单逻辑部分时,我们每天给学生出一道趣味逻辑推理题,学生普遍产生了学习逻辑的浓厚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准确把握教学的难度,凡是新教材已删除的内容一般不再补充。通过让学生亲手制做教具,利用计算机软件画函数图像等形式,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利用各章设计的“信息技术应用”专题,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强化了信息技术的教学,让学生正确认识了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关系,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2.落实培优补差措施,切实抓好分类推进

实践告诉我们,培优一定要立足学生实际,不能搞拔苗助长。为了保护优等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进度,适当为学有余力的部分学生布置一些稍微难一点的题目。通过网络,把选作题目发到学生的个人邮箱,或者直接复制到学生的U盘。引导优等生克服浮漂、急功近利、眼高手低等不良倾向,扎扎实实的夯实基础,努力培养综合、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加强个别指导的同时,帮助他们选择必要的课外学习读物,开阔了他们的知识视野,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针对学习困难生的特点,我们首先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如课堂提问时故意提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当他们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与表扬。在布置作业时,采取分层次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生适当降低要求,并根据情况给与适当的提示,遇到确实不会的问题,允许他们不交或者缓交作业,但是必须及时找老师辅导。我们还通过谈心,及时了解他们学习中的困难,特别是克服对数学的畏惧心理,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对学生个别指导时,重在解决他们会而不对的问题,向学生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对学生个别指导时,我们着重解决他们会而不对的问题,向学生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注重抓每节课的课堂训练,凡是课堂上能够完成的作业,尽量当堂完成,落实堂堂清,有效的防止课下抄作业现象,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二、.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

1.反复研读新课程标准,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对于我们来说还有许多的困惑,为了提高对它的认识水平,我们经常在一起研讨新课程标准,有时为一个有异议的问题“争论”半天(当然,只争论问题,绝不伤感情)。每次市新教材培训我们都全部参加,通过参加各级各类培训,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使我们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及课程实施建议有了更深的了解,准确的把握了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编写意图,认识提高到了新的层面。

如对双基的认识,通过讨论我们达成共识,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数学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世纪的高中数学教学有必要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内涵重新审视,以便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双基”。而被新教材删减了的繁琐的计算、人为技巧化的难题和过分强调细枝末节的内容就不能再称其为双基,克服了“双基异化”的倾向。

新的高中数学教材在数学应用和联系实际方面有很好的突破,提供了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反映了数学的应用价值,新教材中设有大量的“阅读材料”“课题学习”“社会调查”“信息技术应用”的内容,供学生选学。为了更好的体现教科书强调数学应用的理念,在例题的编排上,我们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突出数学的应用价值,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我们还结合教材提供的研究性学习和课题学习材料,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及时进行查缺补漏

新教材对授课内容作了较大的变动,如必修五中的递推数列,选修1—1,选修2—1中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及准线方程等的要求与老教材有很大的不同,

为了准确把握新教材的教学要求,我们参考不同版本的新教材和前几年老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的整编、重组,使得既重点突出,结构合理,又节省了课时。

重视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结合新授课内容及时查缺补漏。新教材已删除的对学习本学期内容没有影响的内容我们一律不再补充;
但是新教材在内容衔接上也确实存在许多明显的疏漏,如要学习选修1—1中的导数,就必须用到极限的概念与运算,可是新教材中却从来没有提及过极限,为了知识了连贯性,我们对此做了重点补充。初中所学二次函数是我们本学期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的基础,可是大部分学生忘得一干二净,我们结合新授课内容及时进行了查缺补漏,帮助学生把断了的知识链衔接好,使得后继学习事半功倍。

期中考试,我们参加全市数学统考,平均成绩的名次比高一入校时进步了十三个名次,期末考试也是用的外地试题,成绩如何要与其它学校对比之后才可知道。从期中、期末考试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如有些题目平日教学中多次讲过、练过,有的就是课本上的例题,可是照样有大部分学生不会解答,这说明我们平时的教学抓得还不够实。今后一定继续狠抓双基落实,复习时不贪多求快,稳扎稳打,重点知识反复训练,特别是加强数学思想方法与解题策略的训练,重在解决会而不对的问题。

三、坚持集体备课,做到优势互补

1.长期坚持集体备课,注重教研的实际效果

集体备课并不局限于固定的形式,分层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外作业、教法切磋、一题多解、学情分析等“一得”交流都是我们经常随机教研的话题。对于每个章节、单元,我们都要搞一次说课,主要说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说教材的前后联系、地位、作用;
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
说本单元学生应掌握的解题规律、方法、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按照"五个一"的要求进行授课,即“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测试”。真正做到了取长补短,资源共享,不搞单兵作战、闭门造车。

2.注重课堂教学设计,认真进行试题研究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对课堂教学设计和试题的研究,对新课程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每次考试都把出题作为一种教研的形式,两人分别出题,共同研讨筛选,考试后及时总结分析。加强互相听课,增进相互交流与合作,发挥团体优势,实现资源共享。

我们的集体备课也不只局限于高二数学,还把焦点对准了高考,一起对我国自1997年---20xx年共29年的高考数学试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特别是我们在单元复兴和期末复习中,将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中与我们本学期教学内容有关的试题分类分题型汇编,并从中精选出适合我校学生解答的基本试题添加到复习学案之中,学生感到自己也可以运用学过的知识解答高考试题,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了复习效率。

3.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用好“Z+Z”智能教育平台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新高中数学课程较好的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把信息技术应用融入到数学课程的各个相关部分,在本学期学习的两个模块中就有十几个“信息技术应用”的实例。

为了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我们在新课程的使用过程中尽量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在保证笔算训练的前提下,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我们把“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作为备课组本学期的教研课题来研究,使用Z+Z平台及超级画板、几何画板等工具,制作了大量实用的动画课件,使用“Z+Z”提供的各种作图、动画功能解决了许多复杂的应用问题。在圆锥曲线、线性规划教学过程中利用自做的动画课间加强直观教学,起到了非常好的直观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第5篇

一、准确把握学情状况,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针对学生基础普遍较差,接受比较慢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了低起点、小步子的教学策略,狠抓双基落实,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数学情境的建立,突出数学的应用价值,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学校简单逻辑部分时,我们每天给学生出一道趣味逻辑推理题,学生普遍产生了学习逻辑的浓厚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准确把握教学的难度,凡是新教材已删除的内容一般不再补充。通过让学生亲手制做教具,利用计算机软件画函数图像等形式,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利用各章设计的“信息技术应用”专题,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强化了信息技术的教学,让学生正确认识了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关系,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2、落实培优补差措施,切实抓好分类推进

实践告诉我们,培优一定要立足学生实际,不能搞拔苗助长。为了保护优等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进度,适当为学有余力的部分学生布置一些稍微难一点的题目。通过网络,把选作题目发到学生的个人邮箱,或者直接复制到学生的U盘。引导优等生克服浮漂、急功近利、眼高手低等不良倾向,扎扎实实的夯实基础,努力培养综合、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加强个别指导的同时,帮助他们选择必要的课外学习读物,开阔了他们的知识视野,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针对学习困难生的特点,我们首先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如课堂提问时故意提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当他们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与表扬。在布置作业时,采取分层次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生适当降低要求,并根据情况给与适当的提示,遇到确实不会的问题,允许他们不交或者缓交作业,但是必须及时找老师辅导。我们还通过谈心,及时了解他们学习中的困难,特别是克服对数学的畏惧心理,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对学生个别指导时,重在解决他们会而不对的问题,向学生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对学生个别指导时,我们着重解决他们会而不对的问题,向学生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注重抓每节课的课堂训练,凡是课堂上能够完成的作业,尽量当堂完成,落实堂堂清,有效的防止课下抄作业现象,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二、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

1、反复研读新课程标准,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对于我们来说还有许多的困惑,为了提高对它的认识水平,我们经常在一起研讨新课程标准,有时为一个有异议的问题“争论”半天(当然,只争论问题,绝不伤感情)。每次市新教材培训我们都全部参加,通过参加各级各类培训,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使我们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及课程实施建议有了更深的了解,准确的把握了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编写意图,认识提高到了新的层面。

如对双基的认识,通过讨论我们达成共识,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数学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世纪的高中数学教学有必要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内涵重新审视,以便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双基”。而被新教材删减了的繁琐的计算、人为技巧化的难题和过分强调细枝末节的内容就不能再称其为双基,克服了“双基异化”的倾向。

新的高中数学教材在数学应用和联系实际方面有很好的突破,提供了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反映了数学的应用价值,新教材中设有大量的“阅读材料”“课题学习”“社会调查”“信息技术应用”的内容,供学生选学。为了更好的体现教科书强调数学应用的理念,在例题的编排上,我们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突出数学的应用价值,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我们还结合教材提供的研究性学习和课题学习材料,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及时进行查缺补漏

新教材对授课内容作了较大的变动,如必修五中的递推数列,选修1—1,选修2—1中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及准线方程等的要求与老教材有很大的不同,

为了准确把握新教材的教学要求,我们参考不同版本的新教材和前几年老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的整编、重组,使得既重点突出,结构合理,又节省了课时。

重视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结合新授课内容及时查缺补漏。新教材已删除的对学习本学期内容没有影响的内容我们一律不再补充;
但是新教材在内容衔接上也确实存在许多明显的疏漏,如要学习选修1—1中的导数,就必须用到极限的概念与运算,可是新教材中却从来没有提及过极限,为了知识了连贯性,我们对此做了重点补充。初中所学二次函数是我们本学期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的基础,可是大部分学生忘得一干二净,我们结合新授课内容及时进行了查缺补漏,帮助学生把断了的知识链衔接好,使得后继学习事半功倍。

期中考试,我们参加全市数学统考,平均成绩的名次比高一入校时进步了十三个名次,期末考试也是用的外地试题,成绩如何要与其它学校对比之后才可知道。从期中、期末考试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如有些题目平日教学中多次讲过、练过,有的就是课本上的例题,可是照样有大部分学生不会解答,这说明我们平时的教学抓得还不够实。今后一定继续狠抓双基落实,复习时不贪多求快,稳扎稳打,重点知识反复训练,特别是加强数学思想方法与解题策略的训练,重在解决会而不对的问题。

三、坚持集体备课,做到优势互补

1、长期坚持集体备课,注重教研的实际效果

集体备课并不局限于固定的形式,分层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外作业、教法切磋、一题多解、学情分析等“一得”交流都是我们经常随机教研的话题。对于每个章节、单元,我们都要搞一次说课,主要说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说教材的前后联系、地位、作用;
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
说本单元学生应掌握的解题规律、方法、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按照"五个一"的要求进行授课,即“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测试”。真正做到了取长补短,资源共享,不搞单兵作战、闭门造车。

2、注重课堂教学设计,认真进行试题研究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对课堂教学设计和试题的研究,对新课程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每次考试都把出题作为一种教研的形式,两人分别出题,共同研讨筛选,考试后及时总结分析。加强互相听课,增进相互交流与合作,发挥团体优势,实现资源共享。

我们的集体备课也不只局限于高二数学,还把焦点对准了高考,一起对我国自1997年———20xx年共29年的高考数学试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特别是我们在单元复兴和期末复习中,将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中与我们本学期教学内容有关的试题分类分题型汇编,并从中精选出适合我校学生解答的基本试题添加到复习学案之中,学生感到自己也可以运用学过的知识解答高考试题,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了复习效率。

3、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用好“Z+Z”智能教育平台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新高中数学课程较好的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把信息技术应用融入到数学课程的各个相关部分,在本学期学习的两个模块中就有十几个“信息技术应用”的实例。

为了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我们在新课程的使用过程中尽量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在保证笔算训练的前提下,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我们把“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作为备课组本学期的教研课题来研究,使用Z+Z

平台及超级画板、几何画板等工具,制作了大量实用的动画课件,使用“Z+Z”提供的各种作图、动画功能解决了许多复杂的应用问题。在圆锥曲线、线性规划教学过程中利用自做的动画课间加强直观教学,起到了非常好的直观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第6篇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全面落实学校提出的质量年的相关要求,按照教务处和教科室的计划部署,我们教研备课组全体教师将齐心协力积极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充分利用陈校长主张创建的教学研究平台,发挥集体的作用,加强教学研究,推动课程改革,促进校本教研,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踏实走好每一步,使每一节课更具实效性。在提高每一个人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积极参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认真做好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二、工作目标

1、全组成员精诚团结,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弘扬一种同志加兄弟姐妹的同仁关系,力争使我们高二数学教研备课组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优秀集体。

2、组员之间相互学习,不拘形式不拘时间地点的加强交流,互相之间取长补短,与时俱进,教学相长.3、在日常工作当中,既保持和优化个人特色,又实现资源共享,同类班级的相关工作尽可能做到基本统一。

三、具体工作及主要措施

1、教学方面:这学期的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难度有所加大。在教学内容方面,理科需要完成选修2—2、选修2—3、选修4—5三部分内容,其中选修4—5为选考内容。面对如此复杂的课程,必须发挥全体教师的智慧,按照课改要求和目标认真研究,恰当灵活的使用教材,紧贴高考,使课程目标真正落实到位。每位教师上完课之后需要思考三个问题:我这节课上得如何?通过听课有谁的课比我还优秀?怎样上这节课更好、最好?并在教案上做好记录,为以后的教育教学提供参考。在练习册的处理上,尽量自编习题,以基本题为主,重点在中档题上。做错的问题要抓落实,每周统一搞一次错题回顾,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在课堂上,每位教师都要重视板书,因为学生的书写不规范部分来源于教师的板书,每节课最低有1~2题在书写上力求规范。

2、教师方面:根据学校的具体部署认真落实:①认真组织参与“有效课堂”活动,积极听课、评课,并且积极听取其他老师的意见,认真改进课堂教学上的薄弱环节。②积极参与备课组的教学资源的建设,提出独特的见解,积极参与测试和练习题的编拟,努力探索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③研修新课程对于我们教师的要求和影响,按照新课改要求,及时做好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工作。④在认真落实教务处的工作要点的情况之外,鼓励每位教师就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体会或教训,认真总结,在参与教研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够写成论文,最后能够与本组其他的教师共享。

3、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做到三定四统一,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统一进度、统一授课内容、统一课堂练习、统一布置作业。并将备课记录上传到教学研究平台上,供教师随时交流。具体内容为:(1)总结上周授课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所有教师共同交流,为下一周教学开拓思路。

(2)讨论下周教学内容的具体事宜。除有中心发言人外,按照事先部署的分组任务,分别交流下周内容的课标要求、高考试题定位、重难点的确定、教材处理、课堂练习及作业布置情况。同时认真做好记录,对于一些认识分歧比较大的地方,认真讨论,达成共识。

(3)最后就当前的教学及工作情况,请备课组各成员相互交流,提出建议,说出不足,并由备课组长记录整理,为以后的教学计划或集体备课的适当调整提供第一手宝贵资料。

以上几点就是我们高二数学组在本学期的工作计划,代表我们全体高二数学备课组教师的`工作打算,我们一定能够落实好学校交给的任务,并能够按照自身的特点和所教班级的具体情况认真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希望在我们全体教师的努力下,能够抓住高三备考的有利战机,使学生学习与能力双丰收!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第7篇

一、指导思想

以教学大纲,考试说明,教材为依据,进行高二年级的教学工作。立足我校学生实际,在思想上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知识学习上侧重双基训练,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知识迁移、归纳拓展、综合运用等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此基础上,完成上级和学校下达的各项任务。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主要学习两部分内容:完成第十一章三单元空间直线和平面,第四单元空间两个平面;
第十二章排列组合和概率。

三、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大纲,联系本校实际,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2、认真做好上学期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以及本学期每次的测试试卷的质量分析,对试卷要认真评讲,找出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3、学生平时作业要认真批阅,帮助学生找出错误原因,督促学生订正错误,以便对学生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找出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方法上存在的缺陷。

4、认真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针对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的现实,从基础概念,基本方法入手,夯实双基,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做到精选例题,讲解到位,及时练习,精心批阅,督促改错。

5、利用早自习和晚自习,针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第8篇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学期学校教务处及教研室的工作方针与计划,以提高数学学科教学质量为核心,全面提高教师个人业务水平,努力做到:求真务实、保质高效,力求突破,促进全组教师的全面发展。

二、工作要点

1、传达学校精神,落实工作计划

学期初,利用备课组会议,传达、学习本学期校教学工作计划和教研组工作计划,做到上情下达,每位教师都了解工作计划和目标。

2、本学期工作重点

开展互帮互学,促进教师发展。加强常规教学的规范性和实效性,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学术交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工作措施安排

1、认真开展集体教研活动,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学术交流。做到活动有内容、有记录,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精心设计准备好中心发言人的发言;

2、继续组内听课、评课活动,促进教师间的交流;

3、做好期中、期末、月考评测及分析工作;
做好本学期教学总结工作。

四、具体工作

1、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习。

以学习新课标为主要的学习内容,组织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2、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要以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和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努力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本学期要继续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主,提倡发现性学习、参与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

3、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

例题的选择,习题的配备与要求,可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实际,灵活处理。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尽可能做到每节课后教师要反思教学过程,及时地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重视“二备”和反思,要从深层次上去考虑自己的教学工作。

4、发挥备课组的集体作用

集体备课,教案基本统一。每次备课都有一个主题,然后集体讨论,补充完善。同时,根据各班的具体情况,适当进行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标准,让学生学会并且掌握,不搞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教案应体现知识体系、思维方法、训练应用,以及渗透运用等,要对重点、难点有分析和解决方法。备课组要做到资源共享,反对个人主义。作业要求分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完成相应的作业,并注重作业反馈。

五、一些固定工作安排

(1)每周的周四下午参加数学组的教研活动,每周的星期五下午第4节为固定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每次活动都有一个主题,都有一个中心发言人,都有文字记录。

(2)每位教师每周至少听一节同科目或同科组的课,鼓励多听。

(3)每周面批学生作业一次。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第9篇

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05财会(3)班数学,所选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职业教育中心编著的《数学(基础版)》。该教材是在原有职业高中数学教材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教育部新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试行)》重新编写的,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基础:

“大纲”对传统的初等数学教育内容进行了精选,把理论上、方法上以及代生产与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知识作为各专业必学的基本内容。根据“大纲”要求,把函数与几何,以及研究函数与几何的方法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

2.降低知识起点

多数中职学生对学过的数学知识需要复习与提高,才能顺利进入中职阶段的数学学习。这套数学教材编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高中职学生的数学素质,使多数学生能完成“大纲”中规定的教学要求,以保证中职学生能达到高中阶段的基本数学水准。

3.增加较大的使用弹性

考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的多样性,各对数学能力的要求也不相同,教学要求给出了较大的选择范围,增加了教学的弹性。教材中给出了三个层次:一是必学的内容分两种教学要求(在教参中指出);二是教材中配备一些难度较大的习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去做,培养这些学生的解题能力;三是编写了选学内容,选学内容主要是深化基本内容所学知识和应用基本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注重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每章专设应用一节,列举数学在生活实际、现代科学和生产中应用的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5.注重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工具的能力

在“大纲”中,要求培养学生使用基本计算工具的恩能够里。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使用计数器的技能,所以在新教材中增加了用计数器做的练习题。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技术。

教材内容:

本学期使用的是第二册的教材,内容包括:平面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概率与统计初步。

每章编写结构:引言,正文(大节、小节、联系、习题),复习问题和复习参考题,阅读材料(数学文化)等。除个别标注星号的选学内容外,都是必学内容。

学生情况分析及教学对策:

05财会(3)班是我刚接手的班级,因而对学生的情况并不是非常熟悉。从总体上看,该班的学习中坚力量主要在一小部分的女生,其他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在要学习的学生当中,普遍表现出底子薄、基础差的特点,对以往知识的缺漏非常多。因而在教学过程当中,及时补遗、查漏补缺尤为重要。知识引入环节我设置旧知识补遗,先回顾新课所涉及到的旧知识点;对学生的要求以能处理简单的操作题为主。另外,舒适的环境对学生的情绪也有挺大的影响,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渗入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讫月日

教学内容

教时

执行情况

1

8月28日至9月3日

学期准备工作

2

9月4日至9月10日

8.1(1);
8.2(2);
8.3(2)

5

3

9月11日至9月17日

8.4(2);
8.5(2);
8.6(1)

5

4

9月18日至9月24日

8.7(1);
8.8(1);
习题(1);
8.9(2)

5

5

9月25日至10月1日

8.10(1);
8.11(1);
8.12(1);
习题(2)

5

6

10月2日至10月8日

国庆放假

7

10月9日至10月15日

8.13(3);
8.14.1(2)

5

8

10月16日至10月22日

8.14.2(1);
8.15(3);
习题(1)

5

9

10月23日至10月29日

习题(1);
第一章复习(2);
9.1(2)

5

10

10月30日至11月5日

9.2(1);
9.3(2);
9.4(1);
9.5(1)

5

11

11月6日至11月12日

期中考复习

5

12

11月13日至11月19日

期中考试

13

11月20日至11月26日

9.6(1);
复习(2);
9.7(1);
9.8(1)

5

14

11月27日至12月3日

9.9(1);
9.10(2);
9.11(2)

5

15

12月4日至12月10日

习题(2);
9.12(1);
9.13(2)

5

16

12月11日至12月17日

9.14(1);
9.15(1);
9.16(2);
9.17(1)

5

17

12月18日至12月24日

9.17(1);
习题(2);
9.18(1)

5

18

12月25日至12月31日

9.19(2);
9.20(1);
9.21(2)

5

19

1月1日至1月7日

9.22(1);
9.23(3);
9.24(1)

5

20

1月8日至1月14日

9.25(3);
习题(2)

5

21

1月15日至1月21日

期末复习

5

22

1月22日至1月28日

期末考试

23

1月29日至2月4日

期末结束工作

24

2月5日至2月11日

期末结束工作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第10篇

一、教学内容

高中数学所有内容: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抓数学的通性通法,即教材与课程目标中要求我们把握的数学对象的基本性质,处理数学问题基本的、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以不变应万变,使数学学科的复习更加高效优质。

研究《考试说明》,全面掌握教材知识,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全面复习。把握课本是关键,夯实基础是我们重要工作,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我们目标。

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既要关心《课程标准》中调整的内容及变化的要求,又要重视今年数学不同版本《考试说明》的比较。结合上一年的新课改区高考数学评价报告,对《课程标准》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探求命题的变化规律。

二、学情分析

我今年教授两个班的数学:(20)班和(23)班,经过与同组的其他老师商讨后,打算第一轮20xx年2月初;
第二轮从20xx年2月底至5月上旬结束;
第三轮从20xx年5月上旬至5月底结束。

三、具体措施

(一)同备课组老师之间加强研究

1、研究《课程标准》、参照周边省份20xx年《考试说明》,明确复习教学要求。

2、研究高中数学教材。

处理好几种关系:课标、考纲与教材的关系;
教材与教辅资料的关系;
重视基础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3、研究xx年新课程地区高考试题,把握考试趋势。

特别是山东、广东、江苏、海南、宁夏等课改地区的试卷。

4、研究高考信息,关注考试动向。

及时了解20xx高考动态,适时调整复习方案。

5、研究本校数学教学情况、尤其是本届高二学生的学情。

有的放矢地制订切实可行的校本复习教学计划。

(二)重视课本,夯实基础,建立良好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体系

课本是考试内容的载体,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学生智能的生长点,是最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三)提升能力,适度创新

考查能力是高考的重点和永恒主题。教育部已明确指出高考从以知识立意命题转向以能力立意命题。

(四)强化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模式,一种思想。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也是高考数学命题的显著特点之一。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层次上的概括提炼,它蕴涵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中,能够迁移且广泛应用于相关科学和社会生活。在复习备考中,要把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每一章、每一节、每一课、每一套试题中去,任何一道精心编拟的数学试题,均蕴涵了极其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果注意渗透,适时讲解、反复强调,学生会深入于心,形成良好的思维品格,考试时才会思如泉涌、驾轻就熟,数学思想方法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的始终,因此在进入高二复习时就需不断利用这些思想方法去处理实际问题,而并非只在高二复习将结束时去讲一两个专题了事。

(五)强化思维过程,提高解题质量

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要充分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解数学题要着重研究解题的思维过程,弄清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意义和作用,注意多题一解、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
一题多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一题多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深刻性。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构建知识的横向联系,又养成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六)认真总结每一次测试的得失,提高试卷的讲评效果

试卷讲评要有科学性、针对性、辐射性。讲评不是简单的公布正确答案,一是帮学生分析探求解题思路,二是分析错误原因,吸取教训,三是适当变通、联想、拓展、延伸,以例及类,探求规律。还可横向比较,与其他班级比较,寻找个人教学的薄弱环节。根据所教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组题进行强化训练,抓基础题,得到基础分对大部分学校而言就是高考成功,这已是不争的共识。

四、教学要求

第二轮专题过关,对于高考数学的复习,应在一轮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利用专题复习,更能提高数学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这一阶段,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应试技巧,不要重视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需配合着专题的学习,提高学生采用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换元等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针对选择、填空的特色,学习一些解题的特殊技巧、方法,以提高在高考考试中的对时间的掌控力。第三轮综合模拟,在前两轮复习的基础上,为了增强数学备考的针对性和应试功能,做一定量的高考模拟试题是必须的,也是十分有效的。该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1、强化知识的综合性和交汇性,巩固方法的选择性和灵活性。

2、检查复习的知识疏漏点和解题易错点,探索解题的规律。

3、检验知识网络的形成过程。

4、领会数学思想方法在解答一些高考真题和新颖的模拟试题时的工具性。

五、在有序做好复习工作的同时注意一下几点:

(1)从班级实际出发,我要帮助学生切实做到对基础训练完成,加强运算能力的训练,严格答题的规范化,如小括号、中括号等,特别是对那些书写像雾像雨又像风的学生要加强指导,确保基本得分。

(2)在考试的方法和策略上做好指导工作,如心理问题的疏导,考试时间的合理安排等等。

(3)与备课组其他老师保持统一,对内协作,对外竞争。自己多做研究工作,如仔细研读订阅的杂志,研究典型试题,把握高考走势。

(4)做到有练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纠。

(5)课内面向大多数同学,课外抓好优等生和边缘生,尤其是边缘生。班级是一个集体,我们的目标是水涨船高,而不是水落石出。

(6)教研组团队合作。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博采众长,对工作是很有利的。校长一直强调团队精神,所以我们要在竞争的基础上合作,合作的基础上竞争,合作也是我校的优良传统。我们几位老师准备做到一盘棋的思想,有问题一起分析解决,复习资料要共享。在工作中,教师间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7)平等对待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宗旨是教出来的学生不一定都很优秀,但肯定每一位都有进步;
让更多的学生喜欢数学。力争以严、实、精、活的教风带出勤、实、悟、活的学风。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第11篇

一、指导思想:

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二、教材特点:

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具有亲和力、问题性、科学性、思想性、应用性、联系性等特点。高二下学期必修3有三章(算法初步;概率;统计);选修2-3有三章(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统计案例);选修4-5(不等式)。

必修3,主要涉及三章内容:

第一章算法初步

1、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如,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等问题),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如,三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等问题),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

2、基本算法语句。经历将具体问题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的过程,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3、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

第二章概率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进一步了解概率的意义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2、通过实例,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3、通过实例,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4、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包括计算器产生随机数来进行模拟)估计概率,初步体会几何概型的意义(参见例3)。

5、通过阅读材料,了解人类认识随机现象的过程。

第三章统计

1、随机抽样、能从现实生活或其他学科中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统计问题。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参与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

2、用样本估计总体。通过实例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在表示样本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参见例1),体会他们各自的特点。通过实例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标准差。在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初步体会样本频率分布和数字特征的随机性。形成对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初步评价的意识。

3、变量的相关性。通过收集现实问题中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作出散点图,并利用散点图直观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经历用不同估算方法描述两个变量线性相关的过程。知道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选修2-3,主要涉及三章内容:

第一章计数原理

计数问题是数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是解决计数问题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也称为基本计数原理,它们为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提供了思想和工具。是学习排列、组合和概率理论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良好素材。

1、重视基本概念教学,正确区分分类与分步,通过具体问题情境和实际事例,让学生不断感悟和总结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并能应用两个原理解决问题,分类要做到不重不漏,分步要做到步骤完整。

2、在分析排列、组合应用题时,应充分利用列举法和树形图进行分析,让学生从直观,感性上理解问题,辨别排列与组合问题,总结规律,探究快捷解决问题的途径。

3、通过实例,总结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能根据具体问题的特征,选择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或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含义。

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学生将在必修课程学习概率的基础上,学习某些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及其均值、方差及内容,初步学会利用离散型随机变量思想描述和分析某些随机现象的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概率模型的作用及运用概率思考问题的特点,初步形成用随机观念,观察、分析问题的意识。

1、随机观念贯穿于这部分内容的始终。首先要认识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对刻划随机现象的重要性;其次掌握超几何分布、二项分布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应用广泛的概率模型。

2、通过实例,理解所有的概念,避免过分注重形式化的倾向。教学中不应简单从抽象的定义出发,机械地模仿,得出概念。重点是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均值、方差、正态分布的概念。

第三章统计案例

学生将在必修课程学习统计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讨论,了解和使用一些常用的统计方法,进一步体会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想,认识统计方法在决策中的作用。

1、教学中应该通过生活中详实事例理解回归分析的方法,其步骤为通过散点图,直观地了解两个变量的关系,然后,通过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模型,最后通过分析残差,相关指数等,评价模型的好坏。

2、教学中应用实例分析总结得出独立性检验的意义,并且认真体会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路,类似于反证法,会用类比的思想方法得出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步骤。

3、回归分析注重步骤和过程,鼓励学生经历数据处理的全过程,要尽量使用统计图直观展示两个变量的关系,培养学生对数据的直观感觉,有条件的学校要利用统计软件画散点图、进而直观判断它们是否线性相关,然后在线性相关前提下尝试用线性回归模型来拟合,最后还通过相关指数和残差分析来判断拟合效果。

选修4-5,主要涉及一章内容:

第一章不等式

在本专题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重要的不等式都有深刻的数学意义和背景,例如本专题给出的不等式大都有明确的几何背景。学生在学习中应该把握这些几何背景,理解这些不等式的实质。主要考察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这也是我们讲课的重点。本专题特别强调不等式及其证明的几何意义与背景,以加深学生对这些不等式的数学本质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回顾和复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基本不等式。

2.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并能利用绝对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证明以下不等式:

(1);

(2);

(3)会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求解以下类型的不等式:

三、教学任务

高二下学期的授课内容为必修3和选修2-3及选修4-5,必修3和选修2-3的前两章在期中考试前完成(约在5月1日前完成);选修2-3第三章及选修4-5在期末考试前完成(约在7月10日前完成)。

四、教学目标

提高数学设计探究性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建立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开放的课堂教学运行机制,使教学设计真正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建立中学数学探究性课堂教学设计的多元化评价机制。提高教师对探究性数学教学设计的评价能力掌握科学的评价方法,推动中学数学探究性课堂教学向前发展。

五、教法分析:

告知教学目标,讲述;板书或由问题引入等引起注意,激发兴趣。复习旧知识,提问;小测验等激活原有知识。呈现新知识,设计先行组织者、图表;教师讲授;指导学生自学;提供直观教材等选择性知觉新信息。

六、学情分析:

1、学习兴趣与基础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调查,我发现班上有一半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问其原因,大部分都说数学太难,学不懂,老师讲的都不明白,基础太弱,导致课堂上无所事事。这样越来越对数学没有兴趣。

2、学习习惯

少部分学生有主动学习的行为,比较喜欢上数学课,学习热情也很高,和老师讲常交流。但仍有大部分学生学习懒散、学习习惯差,粗心大意、书写不认真,不愿思考问题,上课开小差,依赖老师讲解,

依赖同学的帮助,作业抄袭等等不良现象。

七、教学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了解到学生目前的学习情况,大部分学生对初中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好,利用自习课或课余时间为他们补充初中知识的盲点,加强基础知识。同时在上课的时候,以基础简单题目为主,争取让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2、加强合作学习。对于班级出现的两极分化情况,发动成绩好的学生带动基础薄弱的学生,促使大家共同进步。

八、教学进度安排

高二下学期

算法初步(必修3)9课时

概率(必修3)10课时

统计(必修3)8课时

计数原理(选修2-3)10课时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选修2-3)15课时

统计案例(选修2-3)3课时

不等式(选修4-5)5课时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第12篇

一、学生基本情况

xx班共有学生75人,xx班共有学生72人。xx班学习数学的气氛较浓,但由于高二函数部分基础特别差,对高二乃至整个高中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数学成绩尖子生多或少,但若能杂实复习好函数部分,加上学生又很努力,将来前途无量。若能好好的引导,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要求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通过不等式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不等式的一题多证,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使学生体验到不等式、直线、圆、圆锥曲线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不等式的性质、圆锥曲线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习信念和学习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的幻妙多姿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在对不等式的性质、平均不等式及思维方法与逻辑模式的学习中,进一步培养记忆能力。做到记忆准确、持久,用时再现得迅速、正确。

(2)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解析几何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直观值见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解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解析法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渗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通过含参不等式的求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及思维的逻辑性。

(2)通过解析几何与不等式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通过不等式的一题多证,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发展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不等式引伸、推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5)通过解析几何的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能力。

(6)通过典型例题不同思路的分析,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掌握转化思想方法。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通过对个性特征的分析研究,提高观察的深刻性。

(三)知识要求

1、掌握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及证明不等式的方法,不等式的解法。

2、通过直线与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及位置关系,掌握简单线性规划问题,掌握曲线方程、圆的概念。

3、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方程、图形及性质。

三、教材简要分析

1、不等式的主要内容是:不等式性质、不等式证明、不等式解法。不等式性质是基础,不等式证明是在其基础上进行的;
不等式的解法是在这一基础上、依据不等式的性及同解变形来完成的。不等式在整个高中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是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强有力载体。

2、直线是最简单的几图形,是学习圆锥曲线、导数和微分等知识的的基础。是直线方程的`一个直接应用。主要内容有: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线性规划的初步知识,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
斜率是最重要的概念,斜率公式是最重要的公式,直线与圆是数形结合解析几何相互为用思想的载体。

3、圆锥曲线包括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一些运用。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分别是满足某些条件的点的轨迹,由这些条件可以求出它们的方程,并通过分析标准方程研究它们的性质。

四、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不等式的证明、解法。

2、直线的斜率公式,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

3、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

(二)难点

1、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证明。

2、到角公式,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简单线性规划的问题的解法。

3、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

五、教学措施

1、教学中要传授知识与培育能力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育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2、坚持与高三联系,切实面向高考,以五大数学思想为主线,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3、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坚持启发性原则。研究并采用以“发现式教学模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积极参加与组织集体备课,共同研究,努力提高授课质量

5、坚持向同行听课,取人所长,补己之短。相互研究,共同进步。

6、坚持学法研讨,加强个别辅导(差生与优生),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培育尖子学生。

7、加强数学研究课的教学研究指导,培养学识的动手能力。

六、课时安排

本学期共81课时

1、不等式18课时。

2、直线与圆的方程25课时。

3、圆锥曲线20课时。

4、研究课18课时。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第13篇

一、学生基本情况

261班共有学生75人,268班共有学生72人。268班学习数学的气氛较浓,但由于高一函数部分基础特别差,对高二乃至整个高中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数学成绩尖子生多或少,但若能杂实复习好函数部分,加上学生又很努力,将来前途无量。若能好好的引导,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要求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通过不等式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不等式的一题多证,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使学生体验到不等式、直线、圆、圆锥曲线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不等式的性质、圆锥曲线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习信念和学习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的幻妙多姿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在对不等式的性质、平均不等式及思维方法与逻辑模式的学习中,进一步培养记忆能力。做到记忆准确、持久,用时再现得迅速、正确。

(2)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解析几何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直观值见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解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解析法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通过含参不等式的求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及思维的逻辑性。

(2)通过解析几何与不等式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通过不等式的一题多证,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发展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不等式引伸、推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5)通过解析几何的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能力。

(6)通过典型例题不同思路的分析,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掌握转化思想方法。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通过对个性特征的分析研究,提高观察的深刻性。

(三)知识要求

1、掌握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及证明不等式的方法,不等式的解法;

2、通过直线与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及位置关系,掌握简单线性规划问题,掌握曲线方程、圆的概念。

3、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方程、图形及性质。

三、教材简要分析

1、不等式的主要内容是:不等式性质、不等式证明、不等式解法。不等式性质是基础,不等式证明是在其基础上进行的;不等式的解法是在这一基础上、依据不等式的性及同解变形来完成的。不等式在整个高中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是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强有力载体。

2、直线是最简单的几图形,是学习圆锥曲线、导数和微分等知识的的基础。,是直线方程的一个直接应用。主要内容有: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线性规划的初步知识,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斜率是最重要的概念,斜率公式是最重要的公式,直线与圆是数形结合解析几何相互为用思想的载体。

3、圆锥曲线包括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一些运用。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分别是满足某些条件的点的轨迹,由这些条件可以求出它们的方程,并通过分析标准方程研究它们的性质。

四、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不等式的证明、解法。

2、直线的斜率公式,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

3、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

(二)难点

1、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证明。

2、到角公式,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简单线性规划的问题的解法。

3、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

五、教学措施

1、教学中要传授知识与培育能力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育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2、坚持与高三联系,切实面向高考,以五大数学思想为主线,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3、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坚持启发性原则。研究并采用以“发现式教学模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积极参加与组织集体备课,共同研究,努力提高授课质量

5、坚持向同行听课,取人所长,补己之短。相互研究,共同进步。

6、坚持学法研讨,加强个别辅导(差生与优生),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培育尖子学生。7、加强数学研究课的教学研究指导,培养学识的动手能力。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第14篇

一、学术条件分析

五班73人,二年级八班70人。这两个班是高二理科班的第三个班。大多数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低,甚至很多学生害怕数学。但是他们还是有一颗学好数学的心,也想融入到日新月异的数学世界中去,甚至想在每一次考试中领先。有鉴于此,通过正确引导,教学中适当调整难度,降低起点,一小步一小步,就能取得好成绩。

二、教学计划

1、加强自学。

(1)加强教材的学习。课本是一切教学的起点,也是考试的归宿。任何一个数学知识点都会从课本上找到类型题或者类似的题或者它们的影子。教学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直接决定于教材能否被透彻理解和专题研究。也决定了学习课本的必要性。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由于生活环境、面对的对象、自身知识的局限等原因,自己的视野和起点有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也有限。所以多读一些教学参考书,吸收别人的经验,取长补短,对于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刺激性大有裨益。

强化课程改革意识。新课程改革全面展开,其精神和思想具有独特的时代性、前瞻性和科学性。因此,加强新课程改革知识的学习,理解新课程改革理念,增强新课程改革意识,是时代和发展的需要。因此,要积极参与新课改的培训,把握新课改的精髓,并应用于实践。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知识代谢。

认真参与小组备课。珍惜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充分利用这次集体备课的机会,向同龄人学习自己的不足或不擅长,积极落实小组内的各项安排,落实课时要求。

增强听课意识。根据学校的要求,积极参与新课改年级的课堂听力活动,听取老师的意见,发现亮点,记录亮点,积累亮点,点亮亮点。

2、把握课堂教学主战场,激发师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1)加强新课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每一节新课的开发都有其现实意义、价值和趣味性。充分挖掘这些知识可以起到很好的启动作用。

(2)选择一些例子。对于能学好的同学,就不说了;
对于经过讨论能够解决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
对于在老师指导下完成的学生,慢慢地、仔细地讲,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听得懂,学得好。我不说超出学生承受范围的话。

课后认真布置作业,这是课堂教学的反馈。作业质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学效果。所以作业安排需要科学,分层,多样化,知识点要全面。

3、做好课后辅导。

(1)充分利用晚自习给每个学生耐心、细致、全面的指导。让学生积累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利用自习课的时间,找到需要帮助的同学进行辅导。如果你不会背公式,掌握公式,交作业,就会被勒令补课。

4、做好作业和考试反馈。

t:2em;
text—align:left;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和考卷,老师进行批改,总结共性问题,发现个性问题,有针对性的给以反馈,及时消除困惑。

5、规范作答,养成良好习惯。

现在学生的数学答卷,条理不清晰,逻辑混乱,因果颠倒,这是基础不扎实的表现,更是一种思维的缺陷。因此,现阶段抓好规范答题,有助于学生良好数学思维的养成,避免将来高考失分和日后生活的凌乱。

6、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普及数学价值规律的应用。

兴趣是的老师。数学难,数学烦,难在何处,烦在何方?找到原因,对症下药,通过课堂,移植中外数学趣味知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通过多媒体,降低数学思维难度等等都是提高学生兴趣的好方法。

推荐访问:高二 工作计划 下学期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4篇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汇总14篇)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