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得体会 > 地层隧道地铁车站设计施工技术措施

地层隧道地铁车站设计施工技术措施

时间:2021-10-22 13:14:37 浏览次数:

 地层隧道地铁车站设计施工技术措施 摘要:轨道交通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呈现出大容量、速度快等优势,能够很好地缓解道路交通拥堵,降低城市交通压力,但在新建轨道交通过程中,容易对既有线路产生影响,这一点设计者提高重视程度。文章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设计施工难点与工法选择内容进行总结,并从变形和沉降标准、沉降控制措施、沉降控制效果与监测结果三方面,论述了设计施工技术措施。

 关键词:地层隧道;地铁车站;设计施工 1 工程概况 为了强化本次研究的针对性,本文以某城市 1 号线工程某区间为研究对象,该段位于宝安区填海区,当线路出前海湾站后,会进入城市内河以及 5 号线三好街站等车站。除此之外,1 号线右线斜交先后下穿三好街 B2 出口以及 B2 与 B1 出口之间的市政道路,左线斜交先后下穿三好街 B1、B2 出入口以及车站主体结构。5 号线三好街的建设规格为标准站,实际B1 和 B2 的出入口宽度为 5.0m,高度为 4.7m,埋深约为 4.5m。该站主体全长 224.5m,顶板覆土深度为 3.35m 左右。实际车站主体打造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连续墙,其中,标准段嵌固深度数值为 7.2m。对于三好街站进站设计,配备了 4 根钢支撑格构柱桩基础,并放置到隧道范围内,站在实际工作角度来说,格构柱桩基侵入 1 号线隧道的开挖范围为1~1.2m。对于该隧道区间施工操作的执行,主要应对的是残积黏性土,花岗岩全强风化层级中风化等也存在软硬不均等问题。对于区间地下水水位埋深,实际深度将会达到 3.5m,更为重要的是,该段地下水量极为丰富,海水也能为其提供侧向补给,导致整个车站建设与海水水力存在直接关系。

 2 设计施工难点与工法选择 2.1 设计施工难点 首先,新建 1 号线隧道拱顶与既有 5 号线三好街站主体围护结构之间的距离仅有0.957m,与底板最近距离为 8.16m,导致既有车站临时格构柱桩基存在侵入隧道的风险。其次,5 号线代表既有线路,行车间隔时间范围在 5~8min 之内。而在新建 1 号线下穿宝华站的时候,两个围护结构的最近距离为 0.957m,距离底板的距离也没有超过 8.2m。此时,如果人们在隧道开挖和爆破中没有控制好力度,围岩便会发生扰动,地下水流失的可能性也在大大提升,甚至还可能导致整个车站结构不均匀沉降,出现裂缝和渗水情况,对 5 号线列车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最后,地质复杂程度较高。从实际工作中能够看出,1 号线隧道具

 备上软下硬特点,而且存在 23m 五级围岩和 161m 六级围岩。其中,六级围岩的稳定性不强,但同样需要进行爆破操作。由于该区域的地下水资源极为丰富,进一步提升了隧道施工风险。

 2.2 工法选择 工法 1 为盾构强行通过,该工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应用能力较强的刀具进行硬岩破除,但容易出现盾构机偏压、机头上翘等问题,进而导致上方土层出现超挖现象,甚至还会引起地面坍塌问题出现。此时,盾构机无法直接破除车站中的临时格构柱。工法 2 为矿山法通过,该方法需要下压线路,强化隧道埋深,确保矿山法的合理实施。在后续工作之中,工作人员可以将线路下压 6m,将矿山法隧道拱部设置在中—微风化地层之中,最终让矿山法隧道延长到 160m,2 号吊出井深度也会延长到 41m,最终导致工期延长 6 个月,无法满足 1 号线建设工期要求。如果工作人员能够将 2 号井转移到海宾广场之中,同样也会与之前规划好的两层地下停车场产生冲突。

 3 设计施工技术措施 3.1 变形和沉降标准 该工程监控指标以及施工注意事项的确认,主要来源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施工管理办法》。当具体变形值达到最大允许值的 60%时,工作人员需要向有关单位发出黄色预警,当达到最大允许值的 80%时,应发出橙色报警。当实际数值超过控制值之后,应发出红色报警提醒,具体情况如表 1 所示。到 6.2mm,确保与实际控制标准相符。

 3.2.2 沉降控制实施实际工作面开挖工作的执行,主要是借助于 1 号线 2 号盾构吊出井,开挖形式为预留核心土环形短台阶法开挖,在开挖工作执行之前,工作人员还要开展上台阶全断面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深孔预注浆,并通过小导管注浆补强,做到联合支护。对于注浆加固范围的设定,主要是土石分界以上断面,让钻孔直径始终保持在 Φ80mm 左右,孔间距为 600mm。除此之外,该区间隧道在设计过程中,主要以曲线段为主,钻孔注浆方向为直线,为了避免钻孔与隧道方向偏离较远,一般情况下,孔深范围会保持在 10~12m,最长钻孔注浆深度会超过 20m。对于注浆加固范围的设计,尽量保持在隧道周边土体 3m 范围内。

 3.3 沉降控制效果与监测结果 在该沉降监测操作执行上,以自动化监测为主要内容,人工监测为辅。除此之外,对于自动化检测操作,可以采用徕卡 TS30 测量机器人和专业监测软件进行配合,即 Geomos软件,该软件能够做到监测数据的自动接收,在监测成果生成后,制定出具体的变形曲线。整个人工观测操作的执行,可以借助于徕卡 DNA03 水准仪和水准尺的配合,将水平位移内容呈现出来。经过认真研究后,本文选择 B2 车站出入口为试验段研究对象,对其入口通道

 之中的沉降量变形情况进行监测,明确其问题所在。从最终的监测结果中能够看出,实际监测数据逐渐稳定,其中,车站底板最大累计沉降值为-6.1mm,最大差异变形值为 3.1mm,基本上能够满足控制标准,使得 5 号线三好街站始终处于稳定运行状态。

 4 结语 综上所述,当地层比较复杂的时候,下穿既有运营车站操作如果不采用盾构法穿越,组合工法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也可以采用地层注浆措施。其次,如果是下穿既有运营车站,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根据不同区段,制定有效的施工控制措施,并对整个施工过程区段进行监测,并反馈好监测数据,为后续施工提供有效指导。

 参考文献 [1]李俊.地铁车站基坑回填与道路永久恢复一体化设计施工要点分析[J].福建建筑,2019(6):64-66. [2]赵艳,张子洋,刘济遥.富水砂卵地层地铁车站基坑施工降水试验与设计[J].西部探矿工程,2019,31(2):40-44.

推荐访问:地层 隧道 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