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对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点滴总结和思考

对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点滴总结和思考

时间:2022-05-25 19:14:01 浏览次数:

笔者自1989年7月以来,一直在农村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对20年来鹤庆县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历程有着深切的感受。  

笔者所在的鹤庆县辛屯镇属典型的农村乡镇,总面积100.9平方公里,共辖12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3.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6万人。2007年全镇地方财政总收入74.22万元。全镇现有中小学幼儿园25所(点),其中县直初级中学2所,村中心小学13所,13个自然村校点,10所村立民办幼儿园;初级中学共有25个教学班,其中辛屯初级中学13个班,义朋初级中学12个班,本学年初在校初中学生1283人;小学和教学点共计118个教学班,在校小学生2831人;在园幼儿640人。全镇7至12周岁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毛入学率97.8%,辍学率1%;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100%,17周岁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7%,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为97.8%。本学年初在岗教职工232人,其中专任教师206人;在初中任教的79人,在小学任教的127人。  

1996年我镇实现普及初等义务教育,1998年通过云南省人民政府的“两基”验收。二十年来,在鹤庆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的发展,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积极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多渠道筹措义务教育经费,调整支出结构,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保证本镇教师工资按月及时发放,加快薄弱学校和危房改造步伐,加大“保学控辍”工作力度,保证“两基”成果的巩固和提高;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实实在在提高了辛屯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特别是2004年开始国家对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和2007年开始免费提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以来,辛屯镇再次掀起相应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制定并切实落实了一系列改革与发展并举的政策措施:  

一是依法落实县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教师的管理职责。  

根据《教师法》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有关规定和精神,县教育局对县内所有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依法实行统一管理,负责教师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考核评价以及校长的选拔任用和归口管理。辛屯镇中心学校积极配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经多年努力,目前,全镇教师队伍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其中获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的89人,初级职称116人;从学历上看,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有46人,大学专科学历107人。全镇正向“初中教师本科化、小学教师专科化”的标准迈进。根据鹤庆县教育局名师建设工程标准,本镇现有符合条件的1名小学教师和1名初中教师获得名师资格;另有1名小学教师和1名初中教师获得学科带头人称号。多年来,因重视教师专业技术的提高培训,为上一级学校(鹤庆一中、鹤庆三中等)输送了20多位优秀教师人才;先后有近20人次的教师获省、州级各类表彰。  

二是坚持师德教育常抓不懈,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辛屯镇始终把师德建设摆在首位,将每年九月份定为“师德教育月”,组织各学校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县教育局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举办师德教育演讲比赛,建立健全师德考核评估机制,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  

三是通过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  

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和核编 定岗末位落聘制,精减学校领导班子职数,压缩教学人员与非教学人员比例;实行结构工资制,加大奖励工资比例,定岗定责定报酬,绩酬挂钩,优绩优酬,充分调动教学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积极探索青年教师业务成长的改革新路子,为农村义务教育及时补充新生力量,采取多种措施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四是加强农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培训工作。  

从1996年开始,鹤庆县就在全县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中实施了“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和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新任教师岗前培训;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考核训练;教师学历提高培训;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和提高培训以及高级研修,小学英语教师培训, 2006年以来重点进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辛屯镇积极组织校长和广大教师参与各级各类培训。目前,全镇农村中小学98%的专任教师普遍接受了一至两轮的专业培训,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了100%和98%,分别比1998年提高了2个和3个百分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在笔者看来,辛屯镇师训工作成效显著,教育干部和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得以不断提高,有效地促进了辛屯镇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通过多年来坚持不懈的管理体制改革实践,辛屯镇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成果日趋凸现:  

一、教育资源优化了  

10年来,先后撤并了10个自然村教学点和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南河学校),建成1所与原有的辛屯初级中学并行的农村初级中学(义朋初级中学)。辛屯初级中学负责辛屯镇西片区逢密、辛屯、新登、大登、妙登和新村等6个村委会招生,义朋初级中学负责辛屯镇东片区三合、连义、如意、双龙、南河及大福地等6个村委会招生。校点的撤并、初级中学的增办,集中办学的优势显现了,教育资源优化了。  

二、基础设施现代化了  

1、随着三合小学整体搬迁工程基本完工、南河小学教学楼投入使用,辛屯镇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一次飞跃。 “两基”工作启动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教育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们紧紧依靠村委会和当地人民群众,多方筹措资金,掀起了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全镇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除大福地、大龙溪、大登三所学校外,所有村完小的学生都进入了砖混结构的教室中学习!各学校教师宿舍、师生食堂、校园路道、厕所围墙、操场球场等基本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  

2、2003年辛屯小学、义朋中学等7所学校配备了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现代远程教育项目;随后,2005年,剩余的辛屯中学等8所中小学又配备了卫星远程教育接收播放系统,至此,全镇村中心完小以上的所有学校都配齐了远程教育系统;同时13个教学点全部配齐教学光盘播放系统;继2003年辛屯小学微机教室建成后,两所初级中学随之也配备了足以满足现代技术教育需求的微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大山再也当不住辛屯师生的眼睛和耳朵,在自己的学校足不出户,就能跟大城市的师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三、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了  

1、继辛屯小学2002年获育人环境建设州级优级校后,先后有辛中、南干弓、双龙、新登等4所学校被评为育人环境建设州级优级校;逢密学校等五所小学被评为县级育人环境建设良级校。今年,我镇义朋初级中学被授予大理州先进集体称号,同时还被大理州教育局教研室评定为课改实验示范学校。继辛屯小学获得省级文明学校称号后,辛屯中学等7所学校先后获得县级文明单位表彰;如意小学等4所学校先后被县文明办认定为“三优”单位。  

2、2006、2007连续两年辛屯镇中考成绩捷报频传:两年中考普高上线均达139人,突破百人大关,创历史新高;职高入学06年67人,07年134人,均超额完成县下达的指标。其中新办的义朋初级中学自2003年实现中考普高上线零的突破后,连续四年逐年翻番,到2007年达到62人。  

四、素质教育基本落实了  

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在学生身上,学生素质的发展是评价改革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权威性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 在培养适应社会要求所必需的各种基本素质的同时,根据自身潜能、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培养出具有鲜活个性的多样化人才,使校园的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特长充分展现,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发展。这是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多年来,辛屯镇全体教师上下同心、齐心协力,坚决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五、教育公平在同区域内基本实现了  

教育公平是衡量一个社会公平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在现实当中,最明显的教育不公平就体现在城市和农村的教育不公平,诸如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经费投入等方面的巨大反差。这种城市和农村教育的巨大反差,不仅只对广大农村学生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对从事农村教育的广大教师也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教学条件差、机会少、难以施展自己的才华等。这种不公平导致教师、学生对教学和学习都缺乏信心和希望,以至于教学质量差,学生厌学,教师想走。实现教育公平,正是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大目标之一。  

辛屯镇30年来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践,至少在本镇内基本实现了同区域教育机会的基本公平,众多“一师一校”校点的撤并,义朋初级中学的举办,极大促进了辛屯镇东、西片教育均衡、协调、持续的发展,促使政府有限的财力得到更好发挥,促使学校资源得到有效的调配,促使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步伐得到加快,促使办学效益的增大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六、教师工资领取更方便了  

自2002年6月开始,鹤庆县对农村教师工资实行“全县统筹、封闭运行”的办法,在原有工资基础上全部收归县管,县财政设立教师“工资资金专户”,每月10日前,由县财政直接将教师的工资款拨付到农村信用社,信用社再打到教师的工资卡上,每月教师凭个人工资卡领取工资。现在,我县农村教师人均月工资为1700元。截止目前,全县教师工资从没有出现拖欠现象。  

正是由于教育资源优化了、基础设施现代化了、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了、素质教育落实了、教育公平实现了,所以,辛屯镇的中小学生满意了、家长满意了、教师满意了,一句话,这里的农民满意了!  

我们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不可忽视,尤其是广大农村的教育不可忽视。农村义务教育怎么办,如何办人民满意的农村义务教育,鹤庆县辛屯镇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践,对我们将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当然,作为一线教师,笔者对所在地区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可能有更为系统和全面的理解,对改革和发展的明显效果却有着更为深切的感受。不仅如此,笔者对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个别问题还进行了浅薄的思考。在此一并提出,期在抛砖引玉。  

一、关于农村初级中学学生辍学现象的分析  

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初中阶段学生辍学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从绝对数量看,还比较多,这说明辍学问题在目前还是比较严重的。从年级上看,以初中毕业年级为最多,往往有有大规模地辍学。从性别上看,男生辍学所占比例略高于女生,与以往女生辍学为主不同,表明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有很大改观,人们对子女上学更趋现实和理性。从辍学趋势上,是基本持平,并逐年下降。  

笔者认为,造成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高校招生并轨制度改革,大中专毕业生不再分配、就业难,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动力(40%);二是在市场经济形势下,新的读书无用论滋生蔓延,导致学生对升学失去信心,加之有些家长观念落后,目光短浅,致使学生辍学经商或外出打工(40%);三是在学校内部,实施素质教育的力度还不够大,农村教师的教学观念还相对滞后,教学方法陈旧,课程过深,考试过频,加上个别教师还存在着歧视学困生现象,导致学生厌学以致辍学(15%);四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导致个别学生辍学(5%)。  

下一步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必须加大“保学控辍”工作力度。组织专家调查研究,制定符合科学发展的“控辍”措施;进一步强化政府行为,从教育内外两方面入手,切实有效地抓好控制学生辍学工作,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二、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评价制度的点滴思考  

毋庸置言,30年来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确立了以科学主义为导向的教育管理宗旨。由于科学主义强调效率意识,教育管理人员更容易与社会各界沟通,促进了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和理论化,促进了教育管理的专业化、理性化、协调合作、连贯性和 激励作用,为教育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科学主义理论导向在教育管理中的缺陷也逐渐显露。首先,它把人看成机器人、经济人,忽视了教育是一项特别需要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事业,仅仅视教师为执行命令的工具,无意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其次,科学主义理论导向缺乏对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和动态性的认识,不重视处理教育中的人的问题,在教育管理上的基调是独裁式,过份强调形式、成文的法律和规章制度等,缺乏对师生人格的尊重和对师生灵活 性的重视,其等级化、制度化的管理常常使教学僵化(应付考试),束缚了师生个性的发展。第三,科学主义理论导向过分强调教育管理和企业管理的共性,而忽视教育过程与生产过程、教师劳动与工人劳动、教育结果与工业产品的区别。虽然以科学主义为导向的管理思想首创了运用定量方法解决管理问题,弥补了过去纯定性分析的不足, 但事实上很难完全用定量的方法来分析和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情况。  

量化方法如教育调查、教育统计、教育测量成了学校进行科学管理的基本工具,成了记录、分析和比较教育产品及其成本的手段。30年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来 ,在教育管理中十分流行的岗位责任制、教师工作量的量化,标准化考试的盛行,甚至学生品德也要实行量化标准,各种统计技术、量表,使学校管理由粗放化走向了集约化之路。为保证质量和效率,竞争和淘汰成为必不可少的措施,分数和排名成为管理的主要手段,一切与此无关的兴趣活动和课外活动,便理所当然地被排除在课程之外。   

随着时间的发展,以科学主义为导向的管理思想给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明显:首先,颠倒了人和教育的关系,压抑人性、摧残儿童,把培养人当成产零件,教育严重脱离了生活。其次,由于学校教育转向考试中心主义,学校从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成为一个“筛选”的等级化机构。激烈的升学(中考)竞争导致了普遍的厌学情绪,严重影响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  

摒弃科学主义对教育管理的负面影响,确立人本主义在教育管理中的导向地位,彻底解决教育评价问题,是下阶段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课题。  

   

推荐访问:农村义务教育 管理体制改革 点滴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