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重读《给教师的建议》

重读《给教师的建议》

时间:2022-06-06 15:49:01 浏览次数:

重读《给教师的建议》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素质。教师的素质如何才能提高,教师的观念如何才能改变,或者说,和时代相通的先进教育理念,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念,不断学习的进取意识从哪里来?最根本的方法是从学习中来。而对教育专家著名者是一线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最便捷的方式,是帮助教师提高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名师培养的基础工作,这一观点是许多优秀教育专家的共同思想。特别是在本人再次阅读了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后,更加深了对这种观点的认同。  

一、教师应该把拥有并阅读书籍作为教育生命的核心。  

   教师可能一生平庸,但你若能努力追求,就能成为一个优秀教师或教育专家甚至是出色的教育家。成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难。魏书生初中毕业,但成就了很大的事业。培养魏书生的是书籍,苏霍姆林斯基自己是这样叙述的:“我私人的图书馆里,有几间房子和走廊里,从地板直到天花板都摆上了书架……有成千上万的图书……我每天不读上几页,有时不读上几行,我是无法活下去的……”  

苏氏认为,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真正的教师一定是读书的爱好者。他说:“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虽然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是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  

难能可贵的是。苏霍姆林斯基通过个广泛阅读,拓宽了知识视野,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充实了自己的教育思想。成就了自己的伟大事业。他一生共完成了《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和青年校长谈话》《公民的诞生》《帕夫雷什中学》和《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等40多本理论著作。此外,还发表了600多篇论文和1200多篇儿童读物。1977年苏联有关部门把他的教育著作汇编成《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文集》出版。目前,全世界已用了30多种文学翻译出版了他的教育著作。他的教育著作既有理论,又有实际,被人们誉为“活的教育家”“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只要你对教育工作感兴趣,只要你能够坚持读书学习,勤奋实践成功的大门一定会向你敞开,在这里我们借用一位教育专家的话共勉:一句是“多一些书卷气,少一些烟酒味”;第二句是“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  

苏氏认为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知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知识,应当是沧海一粟。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教师建立起自己的藏书,使之成为自己的老师。每天去向它们请教。那么,“每过一年,你的科学知识变得更丰富。工作若干年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用终身的时间来准备的。  

有人说: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读书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意义是,不读书的教师会论为简单的劳动力,而一个简单的劳动力想要得到别人们的尊重则是很难的。过去年代,我国社会最崇拜的人是教师,天地君亲师。比如孔子,孔子是名教师,更是教育家,思想家。他的那种高山仰止的大家风范,千载而下,皆令人叹为观止。而当代教师的地位为什么低下?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回避的的就是“教师”和“人师”的区别问题。许多家长对教师的不恭就是源于教师形象和言行的不雅,教师对待学生教育方式和能力得不到家长和学生的认同。真正的“人师”是神圣的,真正的教师应该是不可替代的。  

奥苏贝尔在他的《教育目的》一书中说:“理想的消失是人类努力失败的可悲证明。在古代学校里,哲学家们渴望传授的是智慧,而现在的学校,我们降低了目标,教授的是学科,从神圣的智慧—这是古人向往的目标,沦落到学校教材知识,—这是现代人追求的目标,标志了多少世纪以来教育上的一种失败。”作为教师,请扪心自问,我有没有沦为一个简单的劳动力?  

二、学习是提升教育的理念和引动能力的基础。  

  读书可以提升教育的理念和信念,学习是一个教师教育能力的提高的必由之路。读书是学习的主要内容。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理想的江河。爱好读书应该是教师的职业习惯,如同军人喜爱武器,孩子喜爱玩具一样,教师的第一至爱应该是书籍。只读教材和教参两本书的教师无论如何不能称之为优秀教师。那么读教育名著,与大师对话,和名师交流,拜专家为师,以学者为友,学什么?学习大师们的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但更重要是学习他们不迷信权威的创新精神,学习他们不懈追求探索的人生境界和献身事业的人格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学习内容转为积淀为已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才能提升自己和事业的境界。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特级教师陈成龙老师多次说过,读书能改变人生匮乏、贫弱、苍白的状态,读书能改变我们的精神、气质和品格;读书能够不断增长职业智慧,且充满创造和乐趣;读书能彻底改变教师孤独、麻木的精神状态;读书能促使教师历史性地思考人生;可见读书是教师丰厚的文化底蕴的基础。  

在读书的基础上,我们要重在观察与反思,观察与反思应该是学习的高层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孔子的话高度地概括了学习与思考的辨证统一关系。事实上善于观察与反思是人走向成熟,有思想、有见解的开始。我有两个同学就是典型的从学习中进步的:一位是福安二中的李铃川,从教书起一直勤于学习,其年被评为宁德市十佳优秀教师,现在的成绩和能力令人刮目相看;一位是屏南一中的周圣贤,从教书开始,勤于钻研,从教以来从来没有在晚上12:00前睡觉,日积月累,遂成名师。本校苏丽斌和林瑞娜两位老师也是勤于学习的榜样,还有,教务处的董伏银主任笃学善思,是我们学校最有学问的老师。  

学习还有真实情感的表露和记述,表露和记述是知识的内化,重构的重要形式,是文化含量提升,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是能力增强的表现。学习还包括参与一些有益的教育活动。我们应该用健康的心态,用做学问的精神,本着交往互利互惠的双赢的原则,在不伤害他人形象和利益的前提下,积极投身到各种活动中去,展示自己,表达自己。“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说的是交住的可贵,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也蕴含着这个道理。  

教师的学习深深的决定着自己教育能力的提高,也能影响和带动学生的爱好和社会的风尚。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当学习成为教师的第一至爱的时候,喜欢读书便会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这一届高三钟键老师的班级为什么好,每天不断变化的话题就是体现学生精神世界的明珠。从一定意义上,教师的学习爱好,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校风,而校风决定着育人能力的强弱,决定着教育质量的优劣。现在的中考、高考语文题无不显示出这一特点。跳出题海,跳也书海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三、当教师,要在实践中深刻认识什么是学生,认识什么是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伟大,不仅是教育理论家,更是一个教育实践者,他在强调了教师自身的学习积累的同时,更重视对学生的研究,不仅有抽象的理论,更深入到每一个学科,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教学环境的探讨。首先他有一个正确的学生观,知识观、教育观。  

(一)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苏氏认为:为什么在小学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不可教育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在学校我生活的最主要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  

他认为每一个学生对教材感知、理解、识记的快慢不同,在记忆中保持的时间和牢固程度均不同。事实上儿童时期对教材感知、理解、记忆不佳的学生,后来取得更大成就的现象是“很正常的事。”他认为“可以把教学和教育的所有规律性都机械地运用到他身上的那种抽象的学生是不存在的。也不存在什么对待学生都一律适用的在学习上取得成就的先决条件。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而言,满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而言,及格就是了不起的成就。关键是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厦门一中的任勇校长在介绍自己教学经验时,举了一个例子,一个教师看起来非常习以为常的东西,可能就是一些学生(甚至是成绩好的学生)障碍,如:他在讲几何时,用A表示三角形上某点时,学生就问他:点A是什么?这里就需要教师的真诚帮助了,而不能简单否定学生的学习能力。  

保护和培养每一位学生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教师应当善于确立,要通过怎样的途径,要经历什么样的阻碍和困难。才能引导儿童接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水平,以及怎样才能在每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具体体现地实现教学大纲的要求。  

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  

这就是说,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都应采取个别对待的方法。这与我们“因材施教”和“循循善诱”的教学原则和传统理念是英雄所见略同。  

(二)知识是目的也是手段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教学的目的是想方设法让儿童掌握知识,这种知识的记忆不是呆板的,而是“活的”。他说:“我千真万确地深信,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在他们那里常常变成了不能活动的“货物”,积累知识好像就是为了“储备”,而不能“进入周转”。知识没有加以运用(首先是用来获取新的知识)。在教育实践中,在许多教师看来,知识这个概念就意味着能回答提出的问题。这种认为就促使教师对学生的脑力劳动和能力做出片面的评价,谁能把知识储藏在记忆里,一旦教师要求,就立刻能“倒”出来,那么这个学生就是有能力,有知识的学生。在实践中我们有意无意的强化了这种评价,其结果就是:知识好像脱离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了他们的智力兴趣,掌握知识对学生来说变成了一件讨厌的、令人苦恼的事,最好能够尽快的摆脱它。我认为,这说是我们今天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这是死磨硬压教学产生的结果。  

那么苏氏的“知识”概念是什么呢?他说:“知识——重读 建议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