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陈陟云:从浪漫吟咏到理智抒写

陈陟云:从浪漫吟咏到理智抒写

时间:2022-06-09 10:21:01 浏览次数:

陈陟云:从浪漫吟咏到理智抒写  

晴朗  

读陈陟云的诗得益于网络的便利,不得不感谢现代化网络的发展拉近了人们的距离。纵然远隔于千里之外,也仅用鼠标的敲击就可走近那些触动心灵的诗句,那些语言的精华,人类精神实际的极致。就这样,经由朋友的推荐,进入陈陟云的博客。一下子就被他清丽又不失睿智的诗句吸引了。  

在《一生不变的爱情》中他这样写道:“那时/他是一张新鲜的纸,洁白,脆薄/有着青草的味道。飘过时/她俯身,在捡与不捡之间,动了三下指头/便是三十年”  

“时光的铜锈落满她的两颊/重逢时,他是一张色彩斑斓的纸,坚韧,厚实/却被沧桑挤皱,被风花雪月压下深痕/她眯起眼,恍惚间,眨了三下眼皮/又是三十年”  

“时光的补丁遍布了她的脸/她扳动念珠,如扳动源源不绝的憾念/窗台,一张灰黑的纸轻轻飘临/伸手而接,满手灰烬”  

这首诗用诗歌特有的洗炼纯粹的语言,把一段用一生的时光来体味,却一步步错过以至错过了一生的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两个人的爱情,一生不变,可谓矢志不渝,与时下一些人喜新厌旧、见异思迁的爱情相比,他们的爱是专注的,执著的,始终如一的。但他们这种一生不变的爱情却并未成为传奇和佳话。“那时/他是一张新鲜的纸,洁白,脆薄/有着青草的味道。”那是在属于他们的年轻时代,“她俯身,在捡与不捡之间,动了三下指头/便是三十年”。那时,也许因为羞涩,因为迟疑,因为拿不定主意,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而错过。“时光的铜锈落满她的两颊/重逢时,他是一张色彩斑斓的纸,坚韧,厚实/却被沧桑挤皱,被风花雪月压下深痕”。这是他们的人到中年,“她眯起眼,恍惚间,眨了三下眼皮/又是三十年”。那时,因为瞻前顾后的思索,因为种种现实的考虑,因为肩负的责任等等,那些阻挠我们的表达,阻碍心灵靠近的东西,他们重逢却又只能又一次地错过。“时光的补丁遍布了她的脸/她扳动念珠,如扳动源源不绝的憾念/窗台,一张灰黑的纸轻轻飘临/伸手而接,满手灰烬”。时光如白驹过隙,沧海桑田,青春已逝,那时年老的她回忆起当年,只有满心的遗憾,满怀的伤感。因此这两个的爱情,虽则一生不变,但却只能留下满腹的悔意和些许怀想,一次次地错过,这一错过一生的时光便已翩然而逝了。其实,不仅仅对于爱情,关于职业、婚姻、关于我们未来命运的东西,那些美好,不都曾被我们一次次地错过吗?  

偶尔的机会得到了一本陈陟云从前出版的诗集《在河流消逝的地方》,这本出版于2007年的诗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至2006年的诗歌,可以看出,他的早期作品大多倾向于浪漫,富于激情,以自然景观和对风花雪月情感的吟咏为主色调,毋庸置疑,作为和海子同时代的诗人,未名湖清洌的水滴曾拂动过诗人善感的心灵,湖畔的绿茵下曾徜徉过诗人渴慕的背影。年轻时我们曾有过的那些绮丽梦想,一些想要认识想去了解想去观察的会让心灵触动的东西,在这里,有热烈激昂的情感,有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那些原始纯粹的美曾一次次感动过我们的心。可以看出,其2008年以前的诗歌大多是这一风格的体现。  

在《寄给远方的三片枫叶》中,他写道:“你还会记起吗?记起/那八月的黄昏,那林间的静谧/那是最后告别的时刻/清凉的月光终于洒向了相思树枝”。可以想像,在八月有着清凉月光的黄昏,在静静地林间,一对相恋的人儿执手告别,告别了一段经历一段感情,那是何等的凄清迷蒙,何等的让人肝肠寸断?但是,在作者的笔下,这一切又是那样的美丽哀婉,虽然是告别,却于优美的林间荫下,于清丽的月光之下,一切都是那样的安详寂静,仿佛在为这一切做铺陈。若干年后,他们还会记起那段让人回味无穷的感情,那些曾经的拥有。这告别,与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哀伤的告别相比,却又多了一些浪漫,多了一些美好,多了一些憧憬。  

在《英雄项羽》中他写道:“我不曾倒下/倒下的只有那同历史一样连绵不绝的山峦/倒下的只有那用无数尸骨垒成的代代帝业/我拔剑挥动的姿影/依然是气盖山河的铿锵姿影/我头颅运行的曲线/依然是气贯长虹的优美曲线”这首诗以项羽自刎乌江的历史为背景,却没有一代英雄败走麦城的无奈,读上去有着十分豪迈和壮阔的英雄气慨和情怀,让人感觉荡气回肠,欢畅淋漓。诚然,在历史的长河中,从来都是胜者为王败者寇,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虽然最后的帝业以失败而告终,却终不失其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该是其英雄本色的最真写照。  

而其近期的作品,因为年龄,因为阅历,在经过了一些世事变迁之后,他的作品与早期相比,更多了几份理智,几份成熟,几份思索。可以说,读他的作品,是一个从“浪漫吟咏”到“理智抒写”的过程。在《深度无眠》中他写道:“活着,永远是一滴泪/死亡,无非是一滴血/这样的时代,还有什么骨头/可以雕刻自己的塑像?”“活着,永远是一滴泪”这泪,也许是欣喜的泪,也许是悲伤的泪,也许是激动的泪,也许是安慰的泪,饱含着人生的五味杂陈。这泪,也许是《金锁记》里七巧眼角那一滴未尝拭擦,任由它风干的泪?但是,活着,就有一种感觉,有百感交集的人生百味。每个人都会把悲喜品尝于心。“死亡,无非是一滴血”,一滴血是我们生命的构成部分,一滴血就足以让生命从此进入永恒冰冷旷日持久的沉默之中。但这几句诗中最重要两个字是“无非”,这两个“无非”,道出了太多的无奈,太多的凄凉,太多的感慨,隐含的意义是“只此而已”。那么我们生命的终极意义何在?接下去作者说:“这样的时代,还有什么骨头,可以雕刻自己的塑像?”在一个一些人追求物质,崇尚物欲享受的时代,在一些人为了蝇头小利不惜坑蒙拐骗的时代,还有多少有骨气的人,用来雕刻起一个“大写”的“人”字?一些人的雕像一经雕刻,恐怕只是用沙堆起来的一个泥塑,遇水而化,遇风而逝,这样的生命无非是一滴血而已。  

陈陟云的近期新作长诗《前生今生》更是把这种理智抒写发挥到了极致。在《前世今生(第八章)之一》中他写道:“ 薇,故乡的姿影,像狂风舞动的长发/扯拽着你的面容。相爱的泪水/只为相守的这一刻。活着,仅仅是辨识/那一缕从死亡反射过来的微光/记忆并无外形,遗忘却套着厚厚的躯壳/在一个秋天,故乡以落日和水滴交融的形式/迎来田间小路陌生脚步的呢喃”。故乡,那是我们藏着我们最初的梦想和期待的地方,是我们一次次魂牵梦萦的地方。远离了故乡人们,生存,是以死亡的对立面而存在的,也许有过太多的遗忘,但终究我们还是会忆起,故乡,每个人来时的地方,“以落日和水滴交融的形式/迎来田间小路陌生脚步的呢喃”多么美丽的画面,故乡的落日,故乡清冽的水滴,故乡田间小路上,走着曾经熟悉现在却为陌生的脚步。霎那间,那些关于故乡的回忆汹涌而至,那些我们再也回不去的无忧童年的再也无法返回的纯真时代,却早已离我们渐行渐远。  

读陈陟云的诗,无论是早期的浪漫吟咏还是近期的理智抒写,都是关于生命、关于感情、关于人生最真实的反映和描绘。读好诗,如饮琼浆玉液,如食美味佳肴。尤其是在当今这样一个充满诱惑、文学尤其是诗歌日益衰落的时代,那些优秀的诗人和他们的创作,就更显得难能可贵。只愿能读到他更多更高层次的作品。  

   

推荐访问:吟咏 抒写 理智 浪漫 陈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