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在视察全市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民政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视察全市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民政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时间:2022-06-23 16:07:01 浏览次数:

同志们: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计划安排,今天组织对全市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民政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视察,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全市服务型民政建设工作情况,总结经验,明确任务,强化措施,进一步提高全市民政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动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今天,我们实地察看了市直及兰山区、河东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部分民政民生基础设施及窗口服务单位;刚才,又听取了市民政局局长姜新利同志的工作汇报。视察组各位同志对相关情况进行了点评,提出了许多有见地、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我都赞同。通过一路看、一路听,我的感觉同大家一样,一方面,通过视察对全市服务型民政建设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近年来全市各级民政部门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线,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民政为目标,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全市民政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可以说成效显著、成绩斐然,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加快以民生建设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另一方面,通过视察也深切地感受到,我市民政系统各级班子、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都非常强,精神状态都非常好,民政部门的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越来越规范,为民服务职能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无论是业务工作还是队伍建设都在以往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新的进步。概括全市服务型民政建设工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民本性。民政工作虽然分散多元,但贯穿于整个民政工作的主线之一,就是服务。在建设服务型民政中,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坚持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民政职能的重心转到服务上,深化、细化各项为民服务举措,充分体现了民政为民的宗旨意识。同时,主动贴近人民群众的需求,从满足人的需求出发,注重为了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展人、依靠人,充分体现了民政工作的人性光辉和人间大爱。全市广大民政干部职工始终心系群众,用心了解群众需求,诚心诚意为群众服务,通过建立联系困难群众制度,近三年全系统共结成帮扶对子530对,累计帮扶款物500多万元,帮助联系点和所联系的困难群众家庭解决各类具体问题800多件次,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增进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

二是规范性。高度重视服务制度建设,推动服务型民政建设靠制度约束、用规范管理、依标准服务,不断优化民政为民服务的制度环境。围绕低保资格审批、救灾物资发放、优抚待遇、退役士兵就业安置、殡葬管理服务、慈善资金使用等方面的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使为民服务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形成了科学规范的服务标准体系,推进了为民服务的法制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为确保服务型民政建设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专门出台了考核指导办法,明确了考核范围、标准、程序、方法及奖惩措施,形成了有效推动建设服务型民政建设的评价、激励和约束机制。

三是基础性。把打造民政服务品牌、完善服务平台作为基础性工作,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吸纳社会力量,各类民政服务品牌和服务平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比如“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低保服务品牌、“民有所求、我有所为”专项社会救助服务品牌、“统筹城乡、关爱老人”养老服务品牌、“以四动促四化”双拥社会化服务品牌等,在有效维护服务对象切身利益的同时,也打造了和谐民政、为民谋利的良好形象。注重民政民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了养老服务工程、福利服务工程、军需军供工程、优抚对象医疗服务工程、减灾救灾工程、福彩大厦等一批重大民生建设项目,初步构建起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保障有力的民政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民政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

四是创新性。把加大创新力度作为建设服务型民政的重要推动力,积极改进为民服务的薄弱环节,不断探索新途径、丰富新载体、创造新办法,努力提供符合人民群众所需、所盼的服务。这一点突出体现在“经营民政”工作模式中。全市各级民政部门通过创新性地对人才、政策、资源、文化等民政工作各个方面和领域的经营,实现了民政工作的决策科学化、管理规范化、运作市场化、效益最大化和服务优质化,走出了一条经营民政的新路子,有效发挥了民政部门的社会兜底作用,推进了传统民政向现代民政的转型,增强了民政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是实效性。让群众受益,使人民满意,是民政工作的根本目的。通过开展服务型民政建设,我市先后涌现出一大批社会影响大、人民群众满意的服务窗口、优质服务品牌和优秀服务标兵,为民政对象提供了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系列服务,真正让人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全市城乡低保对象达到了42.36万人,年发放低保金xx亿元;困难群众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医疗等方面的诉求全部列入社会救助范围;2012年全市农村低保保障人数占农村人口的比例达到5.4%,保障覆盖面居全省首位;优抚医疗保障人数、农村医疗救助人数和争取上级救灾资金数均居全省第一位。我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获“三连冠”,市委书记张少军被评为2012年度“全国双拥人物”;市民政局先后被授予“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等荣誉称号。

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证明了市民政局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团结和谐,凝聚力、号召力、推进力都很强,组织管理能力、驾驭全局能力、指挥协调能力都很强,工作有魄力、领导水平高;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临沂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思想过硬、工作过硬、作风过硬,是一支民生为先、无私奉献、创新实干的队伍。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民生建设的进一步加强,社会各界对民政工作的重视程度、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广大群众对民政工作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加强基层社会管理服务等方面对民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民政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民政,就是要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工作要求,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以提高民政公共服务与管理水平为核心,以用心服务、公平服务、依法服务、创新服务为基本要求,进一步健全民政公共服务政策和管理制度体系,把为民服务作为突破口和着力点,以服务来统揽和引领各项工作,努力提供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民政服务,全面推动民政工作创新发展。借此机会,我代表视察组提几点建议:

第一,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来定位和推进民政服务。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民政对象作为服务的起点,尊重民政对象的体面尊严,保障民政对象的合法权益,把服务型民政建设落脚到“人”,真正体现民政为民的核心价值取向和人文关怀精神。坚持服务为先,就是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和愿望出发,端正服务态度,摆正服务位置,扮好服务角色。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需求,按照上级部署安排,继续组织实施好“温暖救助?阳光低保”、“情系灾民?倾心相助”、“阳光安置?和谐军休”、“助老恤孤”、“爱心收养”、“惠民殡葬”等系列服务工程,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把社会的关爱送到群众身边。要坚持用服务的意识设计管理,在社会组织、区划地名、婚姻登记、收养登记、殡葬管理以及其他民政事务管理工作中,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努力推动民政行政管理向服务转型;要大力加强民政队伍建设,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增强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本领,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清正廉洁的民政工作队伍,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民政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第二,要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运作,以制度引领民政服务。发展民政服务必须靠制度明晰服务内容、拓展服务领域、规范服务程序,以制度提升服务实践经验、引领服务发展的方向。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要按照公平、透明的原则,在为民服务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建立严格规范的程序,让工作人员有所遵循、有所约束,防止人为因素影响公平服务。要着重加强社会救助的规范化建设,在救助标准制定、资格确认和补助金发放等方面,做到程序合法、规范运作、公开公正;要坚持从最急需入手、向高层次发展,认真研究确定基本公共服务和保障标准,建立完善公共服务和保障标准的科学制定、动态调整、自然增长机制,确保公共服务和保障水平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协调一致、同步提高。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敬老院、殡仪馆、救助站等基层民政服务“窗口”单位,要及时公开政策依据、职责范围、业务流程、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积极推行“一条龙”、“一站式”等便民服务措施,保持良好的服务环境和服务秩序。

第三,要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着力提升民政服务质量。问政于民方知得失,问需于民方知冷暖,问计于民方知虚实。全市各级民政部门、每一名民政工作者都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以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需求为导向,用心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用心了解困难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查找问题中寻找破解服务难点的思路,将改进民政服务与解决贫困群体、受灾群众、孤老残幼、优抚对象等服务对象的实际困难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丰富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流程,完善服务手段,提升服务质量。要积极搭建方便群众反映情况、表达意见的平台和载体,认真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人民群众的真实诉求,努力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制定政策、完善制度、推进工作的依据,做到人民群众有所盼、有所求,民政部门就有所应、有所为。要围绕为民服务重点工作进展、热点难点问题解决情况,加大跟踪检查和督办落实力度,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以实际效果惠及于民。

第四,要坚持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大力发展科学便利的社会服务。近年来,国家关于社会服务的发展定位正在进行重大调整,2011年国家统计局参照联合国统计署的统计序列,将民政工作的主要内容归类到社会服务目录;《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也将民政工作的主要内容归类到基本社会服务大类。以社会服务统领民政工作是今后发展的基本方向。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要积极顺应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将民政服务工作更好地融入到社会服务中,以发展社区服务为基础,以福利服务、救助服务、社会组织服务、优抚服务和地名、婚姻、殡葬等专项社会事务服务为支撑,加快构建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的社会服务体系,发展符合临沂实际、顺应群众期盼的社会服务,切实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

第五,要坚持政府主导、齐抓共管,加快民政为民服务的社会化进程。民政工作的服务对象在基层、工作重心在基层、政策落实在基层、成效体现在基层。各级政府要围绕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民政,强化组织领导,明确任务要求,严格落实各项推进措施;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从政策、资金、项目、土地、规划等方面,积极参与、支持民政事业发展;各级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主动与相关部门单位沟通交流,争取支持配合,努力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共同推进的长效机制。要注重发挥市场作用,大力发展慈善和福利彩票事业,完善社会捐赠制度,协调落实金融、税收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发展民政公共服务,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辅助的民政资金筹措机制。要按照科学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的原则,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加快推进各类民政基础设施建设,规范管理,精心运营,创新服务,加快完善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保障有力的民政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民政,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构建和谐社会大局。希望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拼搏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开创民政工作新局面,为推进民生改善、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和谐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推荐访问:视察 服务型 民政 座谈会上 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