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关于城中村改造全程加强城市化规划建设管理的几点建议

关于城中村改造全程加强城市化规划建设管理的几点建议

时间:2022-06-10 15:49:01 浏览次数:

城中村改造是一项惠民利民工程,是农村城市化和城市建设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年年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开始对城中村进行重点改造。改造后的城中村在空间上、文化上、经济上、行政管理上完全实现城市化。全程加强新型社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已成为当前急需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把城中村改造的实事办实,好事办好,我们对城中村改造中加强新型社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进行了认真探讨,建议如下:  

一、突出整体,着眼全局,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城中村改造是对各村的整体改造,由于受资金等各方面原因的影响,目前双桥区开工建设的8个村的改造任务主要由各村负责组织实施,改造工程分地块规划建设,各村的改造没有统一的整体性规划。因此,建议:(一)应突出整体性。城中村改造应结合全市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总体规划,科学制定各村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实现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全覆盖。(二)应科学合理编制规划。按照“一步规划到位,分期分批实施”的原则要求,着力抓好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以及道路交通、生态景观、商业布局、小区设计、建筑单体等立体规划,使各项建设有据可依。在规划时,应注意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的衔接,特别是要考虑有利于新市民长远发展生计的第三产业发展规划,不要让今天的规划成为明天发展的障碍,更不能让“今天建,明天拆”的现象发生。(三)应突出规划的权威性。规划编制完成后,应按照“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一张蓝图绘到底”的要求,加强规划审批管理,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从现在开始,对建设项目进行严格控制,严禁一切违章行为,真正做到不符合规划的不审批、不建设。  

二、统筹兼顾,打造精品,确保建设项目整体质量  

双桥区城中村改造开工建设的8个村10个地块,回迁楼正在由不同的开发商实施建设,改造工程的质量监管应该加强,改造工程的项目布局、建设质量、基础设施配套应该严格把关。因此,建议:(一)量力而行,打造精品。城中村整体改造,项目建设涉及方方面面,重点工程计划的制定需慎重,应树立精品意识,充分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做到量力而行、宁缺毋滥。建设项目一旦确定,就应牢牢把握工程质量这一主题,高标准规划,足额投入,加强工程建设监管,严格按照规划的各项指标进行验收,确保工程高质量、出精品。(二)统筹兼顾,关注整体。在关注主体建设的同时,必须统筹好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一应统筹好建设和维护,既要保证工程建设足额投入,又要切实降低使用成本,维护、修复工作及时到位,减少维护费用。二应统筹好地面和地下建设,要把看不到的容易忽视的地下建设摆上重要的位置,重点抓好地下管网建设。三应统筹好项目主体建设和配套建设,在把好主体建设关的同时,要抓好绿化、公厕、垃圾中转、污水排放和处理、小区配套、道路、便民市场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三、改革体制,重心下移,确保城市管理的高质量  

城中村改造后,因居民(村民)的生活习惯、自身素质、生产生活需要等因素,城市管理的任务会更重,管理难度会更大。因此,建议:城中村改造后其城市管理体制应在现有城市管理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下移管理重心,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在城市新型社区管理中的作用,推行属地管理。同时应将城市管理人员充实到街道、社区,在街道、社区设立相应机构,明确职责分工,这样既便于及时了解情况,又便于常效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再者,应理顺管理体制,明确执法主体。应进一步明确国土资源、城建、城管等相关部门的职能,理顺各个部门的责任、权力和利益关系,避免有利的事情争着管,没利的事情都不管的现象发生。对于一些职能交叉扯皮问题,应通过专向集中整治,提高联合执法效果。  

四、注重保障,强化教育,切实加强新型社区管理  

城中村改造后,形式上村变为居,农民转变为市民,但使农民真正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惯,切实融入城市生活还需要一个大的转换过程,建设新型社区、培育新市民、建立新生活、构筑新体制等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做。建议:(一)处理好集体资产。应将原集体资产按公平的原则量化到每个村民,然后拨出一块集体资产作为村民农转非以后参与城镇社会保障的资金交付,使村民消除后顾之忧,从制度上保证农民尽快融入城市居民之中。剩余的集体资产改造为规范的股份制企业,股份可以选择分红,也可以转让,让村民自由选择与股份企业的关系。同时改造的各村应着眼长远,预留一部分土地,结合全市城市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谋划好长期受益的项目,或招商引资,或自行开发,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培育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同时也要多形式为村民就业和创业创造条件,解决新型市民长远生活出路。(二)完善相关保障措施。对“村改居”原农民应切实落实市民待遇。在劳动就业方面,凡在劳动就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而没有就业的,享受免费职业介绍服务和职业培训等政策。对原农村救助对象和城市低保对象,应给予政策性照顾。凡符合市区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范围和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应享受居住地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待遇和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在计划生育政策方面,从农民转为居民之日起, 3年内应继续享受农村计划生育政策。(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居民素质。一是教育提高。应以开办文明市民学校等各种形式,有步骤地对城中村改造后的居民进行深入广泛、长期的文明行为、社会公德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居民文明素质。二是宣传促进。应大张旗鼓地宣传先进人物和先进单位的先进事迹,弘扬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激励广大居民向先进看齐,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从身边做起,争做文明市民。三是环境陶冶。应通过加强城市管理,营造优美生活环境和文明氛围,使人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春风化雨,点滴入土,逐步告别不文明行为和习惯。四是参与养成。通过开展“十佳好儿媳”、“亲情无限”、“五好家庭”等精神文明活动,使人们在参与中逐渐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增强公德意识、责任意识,养成关心市容市貌和城市形象的良好习惯,自觉遵守城市管理法规,自觉参与城市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自觉同不文明行为作斗争。五是约束强化。应通过加大执法力度,查处不文明行为和违章行为,使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的良好习惯和行为,通过管理和约束得以规范、巩固和强化。(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应通过组建居民(村民)乐队、秧歌队、舞蹈队等文体队伍,设立“农家书屋”,举办书法、绘画、根雕等比赛活动,丰富居民(村民)文化生活,满足居民(村民)的文化生活需要。

推荐访问:城市化 规划建设 全程 城中村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