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浅析安全文化建设

浅析安全文化建设

时间:2022-06-14 12:14:01 浏览次数:

1.引言

1.1选题背景  

一直被推崇的工业文明,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也严重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其根源就是西方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的危害,这种观点是和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观念格格不入的。中国古人一再强调“敬天命”,这个“天命”,并不是宗教里的上天,而是指尊重自然规律。如果不敬天命,一味鼓吹什么“与天斗、与地斗”那么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正如老子所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也就是说大自然是不讲什么道德观的,如果自然规律被打破,那么首先遭殃的是人类自己。现在遭受的频发的自然灾害,不就是人对自然的过度索取而引起的吗?而在伟大的自然面前,人类显得何等脆弱与渺小!而这诸种冲突当中,又以人自己内心世界的冲突为最根本的原因。正是人们无尽无休的、合理、不合理的欲望,对财富的贪婪追求,才导致了各种各样的矛盾与冲突,导致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人类社会的不和谐,这种躁动恰恰就是影响安全的最根本原因。所以老百姓用最通俗的话来说明心态与安全的关系:那就是“天燥雨,人躁祸”。天一闷热,就快下雨了,人如果一烦躁,就可能要生祸端了。所以在整体躁动的今天,要想减少事故,就需要大家把躁动的心静一静。什么是让人心静的良方呢?文化,尤其是中国古老的文化。无论是儒家学说、老庄学说,还是释家的学说,乃至《易经》里都有不少让人们冷静思考的有益思想,有让人们辩证思考安全问题的观点。  

1.2选题意义  

     安全文化在安全生产、生活,在职业卫生环境保护,在综合减灾防灾等方面,正被社会和公众逐步了解和重视,对保护人民的安全与健康,保障社会稳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十年来,中国安全文化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绩,特别是企业安全文化、大众安全文化、减灾防灾预防文化的传播、实践和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安全文化建设得到国家有关政府部门的关注和支持,已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3应用前景  

首先本题将从全局上分析安全文化建设的发展情况,从而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和方案。其次有一定参考作用,最后希望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2.安全文化的定义与内涵

2.1安全文化的定义  

安全文化的首创者——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给出了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在许多有关安全文化的论文和材料中,常常看见诸如“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倡导安全文化”、“普及安全文化”、“学习安全文化”等字样,这些实际上将安全文化看做一种人们对安全健康的意识、观念、态度、知识和能力等的综合体,与安全文化的观点不谋而合。

2.2安全文化的内涵  

    安全文化是一种价值观,是安全理念的总和,是安全意识形态的理论概括。安全文化是伴随着人类劳动生产的发展而产生的,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来说,文化是人类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并能为后人继承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安全文化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表述:(1)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在向自然界获取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中,为维护自身免受意外伤害而创造的各类物态产品及形成的意识形态领域成果的总和;(2)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与物态的总和;(3)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标准的总和,是保护人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当然,由于对文化的不同理解,目前对安全文化的内涵有许多种表述,这是理论发展过程中正常现象。

2.3安全文化的特征  

2.3.1安全文化的实践性  

安全文化源于实践,同时也指导实践。安全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来自于人们的生存理念与安全理念之下对自然与社会长期认识,适应和履行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改造了客观世界,又改造了主观世界,正是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

2.3.2安全文化的系统性  

   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安全文化作为现代安全管理的延伸和扩展,也具有很强的系统特征。安全文化强调文化建设的整体性,追求系统的协调和发展。同时,安全文化运用文化手段将安全的最终目标化为社会的价值系统,并通过价值系统的运动实现目标。

2.3.3安全文化的人本性  

    安全文化的核心就是“以人文本”、实现人的安全价值。在创造文化的三要素中,人是根本。人在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五个层次上的需求,形成了安全价值体系的需求和观念观念。

2.3.4安全文化的全面性  

  安全文化内涵丰富,几乎涉及了各个领域,涵盖了包括组织、个体在内的所有对象。安全文化在解决社会实践中的各种安全问题时,充分调动社会实践主体的积极性,强调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参与和控制。

2.4安全文化在中国的演变及发展  

中国安全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人类诞生之初,渊源流长。为了生存、繁衍和发展,人类祖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对付灾害与猛兽的经验,找到了维持人类生命运动生存的方式,并不断创造保障活动的安全环境。这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生理的需求和安全的需要,正因为人类不断地解决物质需要和保障其活动的安全需求,才有了当今的人类社会。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历程,实际上是人类文化繁荣的过程。探索和研究文化、安全、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及其与科技、与其他文化的关系,对推动中国的安全文化建设是十分重要的。由于人类对安全及灾害认识的深化,人类对安全或灾害的认识经历了无知、盲目、被动的阶段,才发展到局部有知、有意识的、系统的阶段,经过世代的创造、继承、优化、发展,而不断繁荣的,对中国安全文化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2.4.1原始粗放的农业到小农经济发展时期  

     从人类钻木取火、农奴社会、封建王朝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历了石器、木器、青铜器和铁器时代,四千多年前,我国制陶技术达到很高的水平,揭开了炼铜技术的秘密。冶炼和采矿安全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安全文化的繁荣。湖北铜录山的古矿冶遗址考证;春秋战国时,李冰父子防洪治水,闻名中外的都江堰分洪工程;北宋建筑学家喻皓(公元989年)设计和施工梵天寺塔和开宝寺灵威木塔的研究; 北宋孔平仲的《谈苑》中对水银中毒的记载;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对铅中毒的写照;1637年,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对矿内瓦斯和顶板的安全技术及矿定安全工程的雏形,有详尽的描写。由于人类对安全的认识从无知、被动,到局部有知,随之安全文化也逐步萌发、丰富和发展,以满足人民生活低水平的需求。

2.4.2 销售工业的兴起到工业发展时期  

     18世纪工业革命后,中国也历经了蒸汽机时代、电子时代、原子时代革命浪潮的冲击和发展时期,从落后的农业国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当代工业水平的强国。随着中国工农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大众对安全和健康的标准,对人的生命价值、劳动和休息的权利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建国40余年执行的劳动保护政策、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科学技术学科的建立,一系列劳动保护法规和职业卫生标准的颁布和执行,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和作业条件,成为符合时代发展的大众的安全要求,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又把安全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二战”后武器和科技的较量,使火箭弹制控及宇航技术达到了新水平,和平利用原子能技术得到空前发展,对我国的国防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与此同时火箭、导弹、卫星、航天飞机的失控及美国三哩岛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灾难性事故,又毁坏了人类创造的文明。2.4.3市场经济建立和初步发展时期  

中国推行改革开放以来,工农业发生巨大变化,从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往集约化、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经历高速增长的同时,伤亡事故也随之上升,并出现三大特点:(1)非生产性意外伤亡事故死亡人数大于生产性事故死亡人数。(2)事故频发的场所,以交通、家庭、公共设施、娱乐休闲地主为,从生产领域转向生活、生存领域。(3)关心生产、生活、生存领域的安全,保护大众在从事一切活动领域的安全与健康,成为当代安全文化建设的新内容。  

然而对安全的认识由局部的、系统的安全正转向以安全系统来实现,由生产领域扩展到人类生存和活动的一切领域,人类对风险和灾害的认识,从局部有知到开始自觉、自律、自护互救,提高人民的安全素质已成为大众的需要,这就标志着中国安全文化建设进入大众安全文化的新时期。

   

   

   

   

   

   

   

   

   

   

   

   

   

3.安全文化建设的措施

3.1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就是要在企业各个方面、所有活动、一切时空过程中营造一个强大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全体员工在这个氛围中,行为被潜移默化地规范在所崇尚的安全价值取向和安全行为准则之中,用安全文化造就具有健康完美的心理程序和安全伦理道德、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行为取向和文明生产秩序的现代企业员工队伍,从而降低人为造成的安全事故发生率。一般来说,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从四个方面进行。  

     一是精神层面。安全文化说到底就是企业员工的行为方式(习惯)的选择和行为结果的统一,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抓住问题的本质,就可以抛开繁烦的“文化”定义,从中解脱出来。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对造就优秀的行为结果至关重要。企业安全文化,离不开员工的认知,离不开员工的努力,离不开员工的奋斗。而企业安全文化,既可以肯定员工的价值观念,也可以改变员工的价值观念。因此,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只有激发员工自发的主观能动性,把保证生产安全变成自觉行动,才能达到确保生产安全的目标。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安全气氛,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建立制度、认真落实、开展活动、采取激励措施等方法来转变员工的安全价值观。利用文字、影象、声音等各种传播途径,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企业领导和员工共同信守安全基本准则、信念、安全价值和标准。  

    二是制度层面。制度层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中间层,主要是指对企业组织和员工的安全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它主要规定了企业成员在共同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安全行为准则。如: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检查制度、教育制度、及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等一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实践证明,安全管理仅靠文化的影响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制度建设来强制规范和约束。  

三是物质层面。物质层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最表层部分,是企业创造的器物文化,是精神层(核心层)的载体,他所折射出的是企业的安全生产理念、思想、作风和意识。如:安全生产设备、装置(自动保护开关、液位开关)及防护器件、消防器材、仪表、报警系统等等。  

四是法律层面。安全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要健康稳定地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做保障。当人们还没有认识到安全的规律和重要性时,既人的认识落后于已被证明了的安全生产现实时,安全法律法规作为规范和强调推行先进安全文化的手段,更显得十分重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既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加强法律法规方面建设对于整个安全文化建设可以保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保证安全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企业安全文化的精神层、法律层、制度层和物质层是互为表里不可分割的整体,精神层是制度层和物质层的思想内涵,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制度层和法律层制约和规范着物质层和精神层的建设,是企业安全文化的骨架,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无从谈起;物质层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外在表现,是精神层和制度层的物质载体,他所表现的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程度。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本,任何人在组织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都具有双重地位,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例如:如某人在从事某项劳动,其劳动对象即是管理对象,而劳动者本身又受制于组织的管理,而管理过程的每个环节的主体又都是人,人与人的行为是管理过程的核心,也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落脚点。  

3.2安全文化建设的原则  

    以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为目标发展和建设安全文化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对安全文化建设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建设完善的安全文化体系,其指导原则应当是坚持“以人为本”,以集体主义为核心,以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安全生产为目标。

3.2.1 安全文化建设要以“安全生产”为目标  

    安全生产状况实质反应了国家的文明程度。实现我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提高,既要依靠必须的物质基础,更有赖于提高全民的安全素质。因此,必须通过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致力于提高安全文化水平,通过增强安全意识,促进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

3.2.2 安全文化建设要以“以人文本”为中心  

    安全生产的实践主体是人,安全生产本身是对人的生命权益的维护,人的意识如何,安全文化素质高低直接作用于安全生产具体工作。只有“以人文本”,启发、引导、强化社会成员的安全意识,做到自主安保、遵章守纪,落实安全职责。所谓“预防为主”,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宣传教育,增强人的防范意识,从被动到主动。

3.2.3 安全文化建设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  

   安全文化是文化科学的重要对象之一,安全文化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要不断丰富和完善,不断融入新的内容;安全文化与其涉及的领域将不断发展。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继承必须与发展创新相结合。

3.3安全文化建设的注意事项  

3.3.1安全文化建设之安全机制      

安全机制是安全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有利于调动职工安全生产积极性,有效控制事故,实现安全生产良性循环的管理手段。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约束规范安全作业行为,并强化业务技术演练,狠抓安全教育培训、宣传激励及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共担机制、安全检查评比机制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就是为了突出以安全第一责任者为核心的安全保证作用,达到对安全生产的超前预防和控制。实践证明,安全机制是保证安全生产的治本之举。而安全机制无论多少,如何样地科学合理,其关键还是在严密实施,严格检查,严肃奖惩,严格落实上,离开了这个“严”字,再好的机制也是一纸空文。

3.3.2安全文化建设之重点     

 从安全工作的主体看,人是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防止事故发生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和行动的计划者、执行者、控制者,但往往也是事故的引发者、责任的承担者、后果的受害者。从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来看,发生事故的因素有人、设备工具、管理指挥、作业对象和生产环境。人是其中最活跃、最难掌握的因素。因此,安全文化强调人的因素,强调内因在保证安全上的主导作用。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在人的安全意识、安全责任感、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防护能力,这就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安全意识的强弱,对安全生产有直接的影响。因为设备的缺陷、作业环境中的事故隐患,归根到底要依靠人及时发现和处理。而人的行为又是受思想意识支配的。安全意识强的人,必然会严格地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正确地作业。反之,安全意识淡薄的人,则往往忽视安全、违章作业招之事故的发生。所以,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强化安全意识,把培养员工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环节来抓,这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

3.3.3安全文化建设之源动力    

    员工素质的高低决定一个企业的发展前景。提高员工素质,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源动力和归宿点。有了素质高的员工,安全文化的品位就高,安全意识就强,生产技能和自身防护能力就好。员工文化技术素质低,安全知识缺乏是发生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努力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专业技术素质和遵纪守法素质,创造持久稳定的安全生产局面,正是安全文化建设所追求的目标之所在,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源动力。

3.3.4安全文化建设之事故心理       

实践证明,我们必须把研究员工事故心理纳入重要位置。安全工程专家海因里希说过,88%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在这些人的因素当中,很大一部分是个性心理特征的原因,如:情感、态度、意志、精神状态、注意力等原因。也就是说是由思想麻痹、注意力不集中、判断不准确等心理因素造成的。因此在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之时,必须把研究员工事故心理纳入重要位置。

3.3.5  安全文化建设之思想教育      

  按照行为科学的观点,人们在进行安全思想教育时,对受教育者本身大脑皮层是外来因素的刺激,而这种刺激能起到多大作用,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教育者大脑皮层的兴奋程度,高则强,低则弱。由此可以看出,枯燥的、单调的教育会导致麻木或者厌烦,而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本身就会增强教育效果,为此,进行安全思想教育,可采取理性灌输法、情感启迪法、心理调试法、电化教学法、身教法、案例解剖法、活动熏陶法等多样化的形式进行。

3.4安全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3.4.1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需要员工全员参与的动态管理过程,在创造良好的、安全的作业环境和制定自我约束的管理体系,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规范其作业行为,减少违章引发的事故,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营造企业“关注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对推动企业安全管理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另外,安全文化对职工产生影响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利用安全思想意识指导其行为,从而达到安全决策和安全操作的目的。因此,必须重视安全文化对企业安全发展的重要作用。

3.4.2 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管理的基础  

安全工作要落到实处,必须要坚持规范化管理。首先,要真正落实安全责任制,形成良好的安全机制,达到长效管理,把安全工作和管理人员、员工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形成责、权、利的共同体。其次,着眼一个“实”字,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管理”,突出抓好对事故预防的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安全专责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就是履行好安全监督职能,注重实效,减少形式主义,突出严、细、实的工作作风,确保每项制度都能落到实处,包括制度中的细节也要时时保证得到落实,把事故消灭萌芽状态,使企业经济效益不受损害,是安全管理的首要目标,避免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减弱其危害性,安全工作才真正发挥作用,实际上这所蕴涵的也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安全文化。另外,我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坚持以提高安全意识为出发点,狠抓违章为落脚点,很煞快车风和违规停靠及不按标志、标线行驶等违章行为,从而保证了安全工作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进行。

   

   

   

   

   

   

   

4影响安全文化建设的因素

4.1理论研究不够深入  

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一项新的安全管理方法,目前参与研究的人员还不够多,致使有关安全文化建设的著作,特别是通俗易懂的著作较少,可供借鉴的有效活动模式更少。由于没有系统配套的理论作支撑和典型成功的经验为榜样,直接影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4.2没有形成统一认识  

安全文化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学术研究方面,百家争鸣有利于完善学科体系,统一思想认识,但经过一个时期之后,仍观点众多,有的人主张广义安全文化,有的人则强调狭义安全文化,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难以说服人,且容易造成思想上混乱和认识上模糊,如部分作者给安全文化下的是广义定义,但在具体论述中又持狭义的观点,学术界尚在争论,很难推广应用。

4.3渗透力不强,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在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活动形式单一,不能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不能与企业形象建设、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对外宣传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实践中形成特色模式,推出安全文化品牌。企业安全文化渗透力不强,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影响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4.4实践活动不够规范  

  企业安全文化是近十来年才提出的,由于其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未能引起政府及有关安全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从政策上引导;未能成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表4可以看出,所有企业都没有制定3至5年安全文化建设规划。目前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多数是自发的,没有外来工作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主客观条件发生变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会受到影响。安全文化实践活动凭企业领导的主观行事,致使企业安全文化实践活动不够规范,内容不够丰富,工作不够连续。

   

   

   

   

   

5.安全文化建设的误区

5.1 思想认识不到位  

浅析 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