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工作总结 > 2011年经济开发区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计划

2011年经济开发区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计划

时间:2022-05-31 18:42:01 浏览次数:

2011年经济开发区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计划

    根据通知要求,现将县经济开发区2007年至2011年和2011年工作总结以及2012年工作初步安排、2012年至2016年工作目标汇报如下:
一、 五年来的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XX县经济开发区于2006年8月21日获省政府批准(筹),规划控制面积9.4平方公里,拟建成机械电子、轻纺服饰、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特色鲜明、综合配套能力较强的产业集聚区和县城扩展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做强工业、做精园区”等发展战略,在省、市、县的坚强领导下,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各项指标近几年实现翻番增长,呈现出较强的发展态势。具体表现在:1、平台建设初具规模。2007年以来,各项建设投入达7.8亿元(含征地拆迁),到目前,基础设施建成区达3平方公里,水、电、路、通信设施配套齐全。2、招商引资取得突破。目前区内已有香港、南京、上海、北京、福建及省内企业76家入驻,协议投资额达35亿元,招商引资形势良好。3、企业发展连年攀升。现入驻的76家企业中,建成投产的52家,近年来开发区工业产值接近翻番增长,预计2011年全年工业总产值可达18亿元。历年来累计实现财政总收入1.5亿元(含土地出让金)。4、社会事业不断进步。莲云小学迁址新建和莲云中学扩建均改善了办学条件。莲云卫生院的扩建提高了诊疗水平。开发区机构设置逐步健全,机关服务能力得到加强。5、政治建设不断增强。党群组织从无到有,在非公企业先后建立了6个党支部、20个工会、20个团支部、5个妇委会,构建了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了企业发展,
二、主要做法
XX县是座落于大别山腹地的纯山区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面对国家及省市县的生态环保要求,面对大交通条件差、区位优势欠缺,面对群众要求发展的强烈愿望,面对建设用地少等一系列发展难题,我们顾全大局,坚定不移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主要做法是:
(一)科学发展,建设生态园区
为响应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特色强县、生态立县”战略,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既要打造“金山银山”,又要保护好“绿水青山”。建区之初,委托省环科院编制的《XX县经济开发区整体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并获省环保厅审批通过。在具体实施中,正确面对利益取舍,采取以下措施。1、对入区项目,坚决实行“环评”一票否决。严格执行“四个不准入”,即严格禁止化工类、高耗能类、生态资源损耗类、高排放类的项目入驻,先后拒绝了类似性10多个高回报率的企业项目入驻(如武汉凯迪公司秸秆发电等项目)。2、对入区企业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环评率、环评执行率均达到100%。3、在园区建设中,做到早谋划、高定位,在建成的3平方公里起步区内,全部实现了雨污分流。
(二)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园区
本着发展依托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的思想,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
1、着力解决失地农民的安置、生活出路和养老保障难题。用“四个一”概括就是,失地农户的劳动力均安排一次就业培训,每户至少有一个人进厂务工就业(分户建档),人均耕地低于0.3亩的农户均安置有一间门面房,失地农户均享受失地农民养老保险。
2、大力建设农民安置区和开发区外来人口集聚中心,推进第三产业发展。一方面使失地农民居住条件和环境得以改善,并可积极地参与到房屋租赁、休闲娱乐、零售经营、便捷餐饮等第三产业服务中来,获得更多就业渠道;另一方面为企业节约了建设资金,为企业工人提供了较为安定的住所(廉租房),使企业员工能够安居乐业。
3、实现农民的角色转换和增收。3000多农民走进了车间,成了全新的产业工人,区内消费快速拉动,第三产业快速兴起,当地农民人均增收1500多多元。当前园区民企关系、干群关系融洽。
(三)务实创新,打造特色园区
XX县开发区立足实际,务实创新,本着走特色园区之路,创造性的开展有关工作,打造特色园区。
一是以工业平台为基础,拓展县城新区。充分发挥工业项目拉动效应,长远规划,将发展工业园区与县城拓展建设相结合,以现代工业产业为支撑,稳步推进XX县城现代化扩张的进程。
二是发挥山区优势,形成山区特色。结合山区特点和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层次规划,栉比建设,形成“园中有山,山中有园”的生态格局,创XX特色。
三是坚持集约节约用地。1、在项目的筛选上,我们求精不求大,以产能指数、财政贡献率、农民就业等为衡量标准,做精做实山区园区。2、鼓励节约用地,鼓励企业建设多层厂房,对按照规定建成2—6层的标准厂房计划予以10—80元/平方米的奖励。3、减少一次性开发,在开发区内,除在主干道旁边规划有少量商业用地外,其余全部为工业用地,目前商业用地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5%。
(四)主动理性,承接优势产业
借助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发展契机,开发区先后承接引进香港金钻公司音箱喇叭配件、上海鹈鸬集团航空旅游用品、泉州翔键制衣、泉州建踏硫化鞋、温州热交换器等项目入驻。我们以“乐于承接、善于承接、敢于承接”的精神风貌做好承接工作。
一是在战略定位上,坚定不移的走可持续生态发展之路。
二是科学规划,引导优势产业集聚。我们确定了开发区“一区四园、两轴两团”的空间结构发展布局,将机械电子、轻纺服饰、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定位为开发区主导产业,并据此明确实行功能分区,建设汽配产业基地(现有企业23家)、轻纺产业园(现有企业11家)、农副产品加工区(现有企业7家)、光伏产业园(7家)和返乡农民工创业园(4家),促进产业集聚,夯实产业基础,承接生态型产业转移。
三是加大中小型企业的支持力度。一是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按政策放贷财政间隙资金;对完成协议固定资产投资的企业及时办理土地证和房产证,等等,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二是针对当前“用工难”,全力为企业提供用工服务,为满足企业各类用工需求,会同社会劳动保障局,发布招工信息,利用春节“返乡潮”,召开现场招聘会,免费为企业组织用工5000多人次;多渠道、多措施免费培训技工3000多人次,有力促进了企业建设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三、存在的问题
回望XX开发区几年来的历程,虽然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城市配套功能较低。服务业、商业发展滞后。二是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够科学。部分企业层次低、科技含量不高。园区缺乏龙头性支柱企业,产业集群效应不强。三是开发区管理机制还需进一步理顺。区、乡合一体制需要进一步探索,在具体工作中仍需明确分工合作,整合好人力资源,切实维护和改善投资环境。四是失地农民的劳动力就业及生活出路问题依然严竣。虽然通过培训转移、推荐就业、发展三产等途径安置了部分人员,但仍有大量居民和失地农民(特别是4050人员)没有就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五是机关效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升。如何服务好客商,服务好失地农民,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四、开发区的远景目标(2012—2016年)
按照“一个高于,两个翻番”的要求,立足生态,紧抓产业转移和政策机遇,加快发展,力争2016年按照“一区四园,两轴两组团”的规划要求,完成开发区6平方公里的建设,引进企业总数达100家以上,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年财政收入2亿元以上。
 

2011年1—11月份工作情况

(一)招商引资有新突破。已入驻企业总数76家(2011年引进8家),建成投产达效共计51家(2011年7家)。今年新引进企业8家,总投资4.89亿元,其中汽车水箱、传感器、继电器、太阳能等项目科技含量有提高。全区今年已实现工业总产值17亿元,财政收入3800万元(含地出让收入)。预计到年底投产企业总数  52  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8亿元,一般性税收入库2200万元,顺利实现年初县委、县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今年实施重点工程计划投资2亿元,已完成1.855亿元,占年度计划90.49%。其中总投资1643万元的六义大桥年内建成通车,“白领公寓”、“蓝领住宅”270套16700平方米已竣工,还有360套21000平方米正在抓紧施工建设,开发区至城关排污管网工程已动工建设,卫东路二期护堤已建成,小河改道工程即将竣工。椅形安置区、司形两大土石方工程总投资约800万元正在紧密锣鼓施工。
(三)征地搬迁和环境保障工作有新进展。已安置搬迁户40户50余套,已完成新1500亩土地征用确认工作,已征地74.89亩。招聘10名退伍军人专职从事征地搬迁工作;新成立开发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已经正式开展工作;新组建了乡村两级劳动服务站,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工程的环境维护工作得到加强,当地群众通过有序、合法途径参与园区建设得到保障。
(四)机关效能建设力度加大。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服务能力提升年”活动和向霍山、XX学习活动,机关作风得到进一步转变,主动面对群众、面对矛盾,改堵为疏,变躲为找,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有效落实。
二、2012年工作初步安排
根据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市党代会精神和县十三次党代会的战略布署,开发区将继续秉承生态优先,做精园区的理念,全力做好基础设施,招商引资,征地搬迁安置三篇大文章,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坚持把园区做精做实做特。结合园区实际,拟作如下安排:
(一)新签约入园企业8家以上,投产达效总数6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5亿元;
(二)实现财政总收入8000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超3000万元;
(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1、平整场地1000亩,回填土150万方;
2、治理河道1300米,配套建设管网、绿化工程;
3、新建公租房500套,建设六义、腾云、王畈、徐铺、石关等安置区;
4、修建城市区间道路2000米,完善建成区市政设施;
5、规划建设300亩机械(迅启)工业园。
以上约合概算总投资xx亿元(不含迅启工业园)。
(四)强化征地搬迁工作,切实维护发展环境:
1、拟征地 2000 亩,完成 200户搬迁工作,确保县重大项目“机械工业园”顺利开工建设;
2、坚持公寓式安置为主,多种安置模式并存的模式,切实维护被搬迁户的合法利益;
3、优化发展环境,在依法维权的前提下,同时也要加大依法打击力度,力促多方和谐,既做到亲商、安商、乐商、富商,又使群众安居乐业,实现园区和谐稳定。
(五)进一步做好园区扩区,去筹工作,做大、做优产业平台。要真正抓住“十二五”规划实施和产业转移政策机遇,在2012年力争去掉“筹”字,使XX开发区成为真正的省级开发区,有效促进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做强做实县域经济平台。
(六)优化区、乡体制结构,从组织上保证园区快速、健康发展;
(七)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强化党员、干部队伍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理念,真正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推荐访问:经济开发区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