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工作总结 > 审计局创新工作总结

审计局创新工作总结

时间:2022-06-05 08:28:01 浏览次数:

XXX审计局创新工作情况小结  

   

为了逐步实现审计监督的三个“转变”,增强审计机关在计算机环境下查错纠弊、规范管理、揭露腐败、打击犯罪的能力,维护经济秩序,促进廉洁高效政府的建设,更好地履行审计法定监督职责,提高审计工作效能。审计局党组充分认识到“科技强审,提高效能”的重要性,更加重视和强化审计信息化工作,提出“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提高审计效能,提升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改革创新工作思路。通过加大计算机技术培训力度,将审计业务和计算机运用结合起来,推动我局审计信息化建设、审计项目质量和审计工作的科学发展进程。现将改革创新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创新项目实施工作责任落实情况  

(一)成立机构,提供保障。审计局成立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改革创新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部署、组织、协调。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活动情况收集、信息交流、日常协调和检查督促工作,制定改革创新活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局党组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保障,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二)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局长是本单位开展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改革创新活动第一责任人,亲自抓;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抓,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责任落实到位。把活动开展情况作为年度考核各科室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  

(三)加强宣传,树立典型。充分运用报刊、审计专网、审计信息等媒体,广泛宣传开展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改革创新活动的重大意义,宣传活动进展情况、好的做法经验和成效,进行正面引导,在全局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二、创新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我局高度重视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为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提升审计质量,在信息化建设中,强化领导,以计算机审计培训为抓手,以计算机软硬件配置为条件,夯实信息化建设基础,在审计方法创新、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等方面取得新成效。  

(一)以电子政务网为平台,积极推进两级互联建设。全地区审计机关在自治区审计厅、地区行署的大力支持下,成功部署了OA系统,建成了OA系统地区、县(市)审计机关的两级互联建设。通过两级互联,形成了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和信息共享平台。所有行政、业务文书,包括审计项目档案以及审计简报、审计报告等审计成果,都按规定要求全面数字化,并实现电子信息检索、分类和统计。加强公文和审计业务电子档案归档工作,完善电子档案资料库,实现审计资源共享和利用。建立和完善了计算机管理及安全保密的相关制度和责任体系,制定了《XXX审计局计算机管理办法》等制度,进一步加强保密管理工作,杜绝泄密隐患,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  

(二)以提高计算机应用技能为重点,着力推进计算机审计工作深入发展。我局坚持把计算机审计工作纳入全地区审计信息化建设总体布局统筹考虑和安排,积极开展计算机审计人才培养,加大计算机审计考核力度,推行计算机审计技术普及与应用,计算机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先后选派年轻、创新能力强的2名审计人员参加自治区审计厅组织的计算机中级培训,先后组织了2次AO运用、联网审计、计算机方法等内容的运用培训;我局在对局机关和各县市综合目标考核中,加大了计算机审计应用的考核权重,明确要求实施的所有审计项目全部运用AO进行审计。还将计算机审计纳入优秀审计项目评选的必要条件,在出台的综合量化考核办法中规定,凡是未进行计算机审计的项目不得被评为优秀审计项目,制度办法的规范管理有力的推进了计算机审计工作的深入发展。  

(三)以提高审计人员素质为核心,实现审计视频会商系统“三级联通”。按审计署“金审工程”二期规划中对审计会商系统建设的明确要求,我局高度重视,在地区本级联合部署视频联网系统。在自治区审计厅的技术指导和支持下,短时间内完成了设备采购、会议室建设、设备安装调试和人员培训等工作。该系统借助政府电子政务网平台,与审计署、自治区审计厅审计会商系统互联,实现审计署、自治区、地区审计机关“三级联通”。审计会商系统的开通,有利于全地区审计机关及时、方便、快捷的接收上级审计机关的各种会议和现场业务培训,大大的节约了审计机关的行政成本,同时也为提高审计干部队伍的素质拓展了广阔的空间,标志着XXX审计信息化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该系统自启动以来,已收看收听审计署、自治区审计厅举办的各类培训9次,累计参训人员达437人次。  

(四)推广应用计算机审计,审计信息化成果丰硕。我局要求能够利用计算机审计的项目,必须应用计算机进行审计,并应用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开展审计业务。我局今年开展的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农村中小学布局审计调查、住房公积金专项审计都利用计算机进行深入分析数据,对比业务数据、财务资料以及相关部门外部数据,查找出违反政策规定的数据记录等,从而大大提高了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发挥了新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提升审计工作质量的作用。  

三、创新项目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人才队伍薄弱,应用效率偏低。我局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应用水平低、操作流程生、资源使用率低以及设备维护能力差。对技术人员来说,既要掌握软件支撑环境,又要娴熟掌握操作技巧和流程,还要熟悉相关业务知识,具有非常大的工作量和难度,同时,专业出身的计算机技术人员相当匮乏,而既懂计算机又精通审计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更属凤毛麟角,而且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相当快,基层从事信息工作的人员 “再充电”的机会也不多,基层信息工作相当被动。   

(二)系统软件功能模块未得到全面应用,资源利用率偏低。随着“金审工程”二期建设竣工验收,我局通过加强考核,狠抓应用等方式,强力推进“金审二期”两大系统。但是一味地规范操作,围绕着《审计管理系统》进行机关事务的处理,围绕着《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开展审计项目的实施,容易造成审计人员思维的禁锢,流程的僵化,造成软件功能模块不能全面应用,效能不能充分发挥。  

针对以上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解决: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面对目前的形势,我局首先理清思路,进一步统一认识,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革新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充分利用各类应用系统的数据资源,进行综合分析,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判断趋势,作出决策。其次是岗位人员要从思想根源上统一认识,主动加强应用,重视操作质量,提高数据利用分析能力,逐步形成全员应用、全面应用、全程应用的氛围,以应用促管理。  

(二)在学习培训上下功夫。培养一批既精通审计技术和审计管理,又掌握信息化技术,具有信息化思维能力的审计人才,是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我局转变思路,在提高大部分审计人员和审计管理人员信息化知识素养上下功夫,培养业务骨干,使信息化建设和审计事业发展有一个比较坚实而且长效的基础。首先领导带头,作出表率。领导干部迎难而上,极易带动其他审计人员。其次是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队伍素质。采取因人施教、因需施教、分类培训、分层培训和目标考核的办法,将审计业务学习与操作流程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理论指导操作、操作落实规范的目的,不断提高岗位应用水平和能力。最后是后续教育要有保障,要保证每年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后续教育,并加大计算机审计培训的内容和力度。  

(三)全面掌握,熟练运用,切实提高,切实保证系统功能充分应用。一是加强审计人员对专用审计软件应用技术的培训力度,使审计人员尽快掌握专用审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尽快熟悉信息系统各个模块的功能和作用。全面了解AO系统和OA系统交互及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方法、内容、步骤。二是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要鼓励审计人员在进行计算机审计的过程中,在保证能够熟练操作系统的基础上,不要仅仅拘泥于按照流程规范操作,对系统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和作用,要善于摸索,及时总结,开放思维,勇于创新,确保系统各功能模块得到全面应用,效能得到充分发挥。   

   

      

   

   

XXX审计局党组  

二〇一二年七月二十七日   

推荐访问:审计局 工作总结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