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工作总结 > 2013年乡镇劳保所工作总结

2013年乡镇劳保所工作总结

时间:2022-06-14 16:00:02 浏览次数:

2013年乡镇劳保所工作总结

    201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承下启上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在XX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关心指导下,在三个社区劳动保障站及八个农村村委会的配合下,XX镇劳动保障所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按照上级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积极务实地认真开展好各项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思想学习方面:
    按照镇党委政府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各项学习制度,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在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八大”精神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劳动就业的法律法规,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并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提倡学用结合制度,注重政治理论学习与劳动保障工作实际相结合。
    二、工作完成情况
    (一)宣传方面
    指导三个社区保障站及八个农村村委会搞好辖区内各项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使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等一些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用召开会议,张贴信息等方式,大力宣传劳动招工、劳务输出情况。并通过对《劳动合同法》和《促进就业法》的广泛宣传,在用工单位及就业者双方引起了很好的反响,增强了他们对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不断减少劳动纠纷,较好的维护了劳动力市场秩序。
   (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2013年,我镇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890人(注:3-16周岁在校学生未包括,由学校录入。),比上年增加328人,其中0-3岁儿童及其他未成年普通人群156人,特殊人群1442人,非从业城镇居民成年人普通人群292人,共收到医疗保险基金20440元,比上年增长5390元。
    (三)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及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及城镇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切实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有利于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经济自立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减轻其子女的经济负担,避免和缓和因经济利益引发的家庭矛盾,对加快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3年,由于行政区划调整,由永春乡划入我镇7个行政村,现我镇共辖8个农村村民委员会,3个社区居委会,135个村(居)民小组。全镇16—59周岁应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为11146人,实际参保人数为9782人,其中缴费人数为9599人,共收缴参保金 1240500元,其中新参保人数176人,补缴人数133人,残疾、五保人数为183人。全镇16—59周岁应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人数为382人,实际参保人数为331人,其中缴费人数为320人,共收缴参保资金118600元,其中新参保人数24人,补缴10人,残疾人员15人(残疾人员中缴费4人)。日常工作中,按照流程,对年满60周岁符合领取国家养老保险金的老人,及时上报上级部门,向其提供准确信息,以确保到龄养老金的正常发放。同时,对死亡或其它需注销人员信息,也及时核实、上报,以确保国家利益不受损失。对前来咨询的群众作耐心细致的讲解,使群众对国家的这一惠民政策有更深入的了解。由于人数增加,每月年满60周岁应享受待遇人员大幅度增加,死亡注销人数也随之增加,工作量明显加大。2013年,共上报到龄人员180多人次并发放存折240多本(其中重开户存折59本),上报死亡注销人员80多人次,发放丧葬补助140多人次,发放丧葬补助费50000余元。但在工作过程中,我们仍然本着尽职尽责,对参保人员负责,对工作负责的态度,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工作。在工作中抓紧一切时间,对参保登记的情况进行认真核对,做到不漏输一人,输入的缴费基数准确无误,保证了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
(四)、生存认证工作
2013年5月县新农保办组织人员到我镇进行城乡社会居民养老保险领取待遇生存认证,我镇劳动保障所全体职工到各个村庄进行逐个核实,亲自见到老人。在村干部的协助下,顺利完成了八个村112个村民小组的生存认证工作。同时,我们也向村民宣传了自2011年7月起年满60周岁的老人死亡后国家给予600元的丧葬补助费,不满60周岁的参保人不幸死亡后可退回已交的养老保险金,并告诉他们如何办理相关的材料。同时也对那些死后不及时上报的行为,提出了严重警告,严格要求多领的部分必须退回。
    (五)劳动用工检查工作
2013年我所着力解决城镇用工单位劳动合同签订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真抓实干、努力工作。XX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劳动合同的签订对全县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促进社会和谐、推进全镇实现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3年共签订劳动合同208人624份(注:部分大型企业自己到劳动局签订劳动合同)。
    (六)劳务输出情况
我镇16-59周岁农村劳动力有10506人,其中外出打工人数为2106人。我镇2013年农村劳动力转移1043人,比上年增加387人。千方百计着力解决我镇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转移困难的问题。同时,协助社保局结合当地实际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技术技能提升培训,老师耐心细致的讲解及解答使参加培训的人员感觉受益匪浅,学有所用。
(七)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推动和谐社区建设
      1、加强城镇企业退休人员社区居住情况的调查工作。截止2013年全镇共有企业退休人员226人,其中XX社区103人,白鹤山社区67人,南路社区56人。从2009年1月1日起,我镇对企业退休人员进行了社区社会管理、属地管理,以社区为单位,建立了人事信息档案,在县局的领导下,开展走访慰问及参加死者的追悼会等工作。并在新年来临之际,召开新春座谈会。使这些对企业做出重要贡献的老同志真正感觉到社区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认真做好家庭情况调查登记工作,包括永春划入七个村,全镇总户数为10290户,户籍人口31687人。其中农业人口5739户,20548人,非农业人口4551户,11139人。2013年上报零就业家庭户数为37户,入户调查11户。努力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为进一步作好我镇劳动保障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认真完成镇党委、政府交办的一切工作任务。
在认真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对镇党委、政府交办的一切工作任务,我也同样做到不折不扣执行,认认真真对待,保质保量完成。如我镇“深入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千名干部下基层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活动,县乡两级人民代表的换届选举以及村两委换届选举,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等工作,我都积极参与,认真对待。
四、牢固树立窗口服务意识。
在工作中自己始终以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单位形象为已任,牢记为人民分忧,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窗口服务意识,对来办事人员以及来访人员做到礼貌在先,以诚相待,热情服务。
五、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首先,保障所在人事管理,制度管理及运行机制等方面均不成熟,从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工作效率。
    其次,在本职业务知识学习方面有所欠缺,对我镇劳动和社保对象没有更深入的了解。
再次,宣传力度不够及对所辖社区及村委会劳动和社保工作指导、培训力度有待于加强。
第四,工作业务量大,办公人员不足;经费困难,新农保工作开展后,在材料的填写、收集及费用的征收及上交过程中工作费用支出较大,增加了镇村两级的费用和负担。
六、今后工作打算
今后,我们将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学习、加强管理、加强监督、加强保障,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业务能力强、服务意识好、觉悟素质高”为奋斗目标,不断提高保障所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为开创XX镇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新局面努力工作。
一是坚决完成镇党委政府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二是加大社会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的宣传力度,动员符合条件的人员积极参加相关保险,充分发挥劳动保障员的作用,积极开展社会保障工作。针对全镇社会保障工作实际,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指导下,保质保量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为广大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XX镇劳动保障所
                             二0一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推荐访问:劳保 工作总结 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