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工作总结 > 县市场监管局工作总结6篇

县市场监管局工作总结6篇

时间:2022-07-02 19:21:01 浏览次数:

【篇一】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市场监管部门深化改革推进结构性调整之年。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以服务为己任,以监管为核心,以执法为手段,持续推进改革调整,深入开展示范创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营造宽松平等的准入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现将20xx年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围绕重点,服务市场主体繁荣发展。

1、降低准入“门槛”,激发市场创业活力。

推进登记制度改革,实行双承诺双告知制度。持续深入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注册制度便利化,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前置改后置从78项扩展到191项,前置审批项目减少到48项,放宽经营范围登记,充分激发创业热情。今年,全县共新增市场主体5053户,同比增长106%。在降低“门槛”的同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重点改以往的“宽进”为“严管”,研究出台《关于推进“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建立双随机抽查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文件,防止监管真空,防范监管风险。6月份以来,正式推行推行双承诺双告知制度,加强企业信用建设,目前已对360户企业和520户个体工商户进行了双告知双承诺提醒,使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确保无事故。

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推行“三证合一”、“五证合一”、“一照一码”。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胆减权,充分放权。通过多次调研,以及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按照“一表登记、一窗受理、一站服务、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核发一照”方式,于今年10月8日,发出我市首份“五证合一”营业执照,极大简化审批流程,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投资创业热情。目前正积极筹备个体工商户两证合一工作,预计将于12月1日正式启动实施。今年来,共发展私营企业774户,注册资本305595万元,新发展个体工商户4083户,注册资金29602万元,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24户,注册资金11698万元,新发展家庭农场133户,注册资金5980万元。办结股权现出质登记8件,出质股权20xx2万元,为企业融资28142万元。

简化企业办事流程,开通网上名称核准服务。积极探索和开展名称网上登记和全程电子化登记,于今年8月,正式开通网上名称核准服务,利用信息化手段延伸登记注册窗口,方便广大企业和群众简捷办理名称预先核准申请,有效简化企业办事流程。本县内企业和个人都可以登录淮安工商局网站申请企业名称预先核准业务,网上名称预先核准的开通,改变了以往窗口口头查询,窗口办理的传统做法,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为办事人提供网上企业名称重名自助查询功能,大大提升查询服务和前台受理登记效能。办结名称预先核准2055户。完成企业年报17273户,年报率达92.1%。受理移出经营异常企业申请951户。

2、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围绕品牌创建目标,制定品牌扶持计划,有重点的帮扶企业做好申报工作。组织22户“三名”商标企业负责人参加市商标知识培训,增强企业创牌意识。今年,新申报6件江苏省著名商标、5件市知名商标;16家企业拟申报江苏省名牌产品,11家企业新获得淮安市名牌产品,7家企业市名牌复审通过;1家企业新获淮安市质量管理奖。完成8家企业申报质量信用等级aa和aaa。组织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申报市长质量奖,启动县长质量奖申报工作。帮助具有申报中国驰名商标条件的协诚科技,做好申报的相关工作;帮助江苏宝翔体育器材有限公司、神华药业注册马德里国际商标4件。共帮助企业查询商标1000余件,商标注册申请423件。为鼓励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我们督促并及时兑现对企业商标品牌方面的补助。目前,我县共有14家企业25个产品获得省名牌产品称号,省名牌产品数量全市第一。

3、发挥标准引领作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以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标准研制为切入点,加快建立健全产业标准体系。今年共帮助13家企业制修订企业标准48个,完成新注册条码12家、条码续展24家,受理3家企业采标5个;指导和帮助县行政服务中心省级标准试点项目通过考核验收。组织召开6家承担项目单位标准化项目推进会,帮助县政法委、常胜动力、协诚科技和金莲纸业联系省标院专家对承担项目进行指导。指导县行政服务中心省级服务标准试点项目以95分的高分通过考核验收;帮助12345平台高评价通过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中期验收;帮助金湖县人民检察院申报的为民服务标准化试点成功立项,是江苏省首家检察系统获批的标准化试点。前往开发区、金南镇和银涂镇,调研20xx年标准化项目;帮助江苏堃阳设备有限公司、江苏华夏仪表有限公司申报江苏省高新技术自主创新标准化试点、帮助江苏大明华工贸有限公司申报江苏省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指导江苏海投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申报农业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帮助金湖县残联的康复中心申报江苏省服务标准化试点,目前,已经做好材料准备工作。近三年,我县标准化项目共9个,已完成验收2个,目前在建7个,居全市第一。目前,已经与省标准化研究院达成意向,在金湖成立标准化工作服务站,将是苏北地区唯一一家工作服务站。(全省目前仅1家)

4、提升计量服务能力,加快计量监管体系的建立。

今年,受理计量合格确认两家。巡查仪表企业16家,帮助6家企业取得计量器具许可证。帮助1家企业创建3a计量测量管理体系,帮助1家企业获取淮安市首家气体报警阀计量器具许可证;帮助1家企业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截止目前,申报计量合格以上确认的单位有65家。医疗卫生机构、供电、供水、供气等行业计量管理体系建设率均达85%;开展3次计量专项检查,定量包装抽样检定覆盖全县米面油、电线电缆等产商品,按照上级下达计划抽检率100%,商品标识合格率100%,净含量合格率100%,商品包装合格率75%,生产经营场所定量包装秤、电子秤检定率、合格率均为100%。对全县企业在用计量器具开展强制检定,共检定贸易结算计量器具3120台件、安全防护计量器具1210台件、环境监测计量器具208台件;开展“两免费”检定。对全县60家卫生医疗机构的752台件计量器具及城镇18个集贸市场的810台件计量器具免费检定。

5、借助示范创建平台,提升商品交易市场。

紧抓国家级卫生城创建复评审及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城等契机,我局先后投入资金十余万元,对黎城、虹桥、新街口等城区农贸市场的卫生环境、经营秩序、车辆管理等开展了全面集中整治,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全县有3家菜市场、9家超市被列入市“透明放心菜市场建设”创建工程,我们也争取到县政府46万元的项目资金,用于硬件设施改造、建立农产品快速检验室,以及以奖代补奖励创建工作突出的单位。通过一系列创建活动,以点带面推进了全县市场软硬件升级和长效管理。今年,我县创省级文明市场1个,市级文明市场2个。

二、紧盯热点,严防死守安全底线不放松。

1、扎实推进食品安全监管。

加强食品安全日常监管。以省食品安全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为契机,加强对五小经营单位整治,逐步健全完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全面推广落实“三分监管”工作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管等级及巡查频次。截止日前,巡查食品生产企业50家次,录入三分监管系统50户。严格市场准入,今年以来,已发放新食品经营许可证(餐饮服务类)472份、食品生产企业许可证12份、流通领域食品经营许可证300多户。加强法定抽检和快速检测两种的食品监督抽检工作。全年监督抽检法定抽检15次,累计达1000多批次;速检测12000批次。开展学校食堂提升改造和整治。严格学校食堂餐饮服务许可标准,开展为期两周的学校食堂专项检查,共检查54户次,检查覆盖率100%。目前,全县学校食堂量化检查平均4次以上,城区300人以上的a级率达100%,全县学校食堂a级率达84%,全面消除c级学校食堂,位居全市前列。狠抓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开展食用植物油、畜类肉制品、食用农产品等专项检查,抽检92个批次,6个批次不合格,均已立案查处;开展重大节日市场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检查52家生产企业和1800多户食品经营者,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20份,立案查处2户;开展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专项检查,对江苏赛欧信越消泡剂有限公司涉嫌违法生产食品添加剂一案,移交查处;开展餐饮服务无证经营专项整治。抓紧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契机,集中对全县城区的878家餐饮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完成了对无证小餐饮的整治工作,积极防控餐饮环节食品安全风险。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做到每月一次巡查,目前,全县校园周边食品经营户均有明显标志,以区别其它食品经营者;开展农村食品安全“扫雷”行动,重点检查校园周边食品经营户和旅游景区食品生产经营户,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户800多户,农贸市场28个,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34份。立案查处1起。截止10月底,全局共查办食品案件18件,罚没款50万元。做好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以餐饮集中街区、城乡结合部等为重点区域,做好对承担任务的餐饮单位评估检查、食谱审查等工作,确保重大活动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今年共完成对县“两会”、中高考、荷花节、马拉松赛事、国际青少年手球夏令营暨全国中小学生手球锦标赛、苏皖莲湘舞邀请赛等重大食品安全保障10多项,负责赛事保障总人数近4000人,150余餐次,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件。

2、强化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监管。

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召开药品零售企业监管工作会议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约谈会,进一步明确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对药品生产企业及特殊药品的监管,对神华药业有限公司基本药物生产和质量管理作风险评估,对企业实施gmp情况进行1次跟踪检查,2次基本药物生产飞行检查;对全县30多家医疗机构的冷链管理的药品、诊断试剂,医用氧,无菌植入性医疗器械等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对6家医疗器械批发企业开展质量管理规范实施情况专项检查;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强化对保健食品“四化”管理,在全市率先推进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受权人制度。全年检查药械(保化)生产经营企业224家次,处理药品批发企业预警信息55起,药品抽样送检110批次,实施基药现场快检102批次,合格率100%。突出等级分类监管。培育药品经营企业诚信意识,不断更新监管单位药品安全质量信用档案,将d级单位列为重点监督检查对象,增加其日常监管次数和针对性抽查抽验频次,督促其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严把市场准入关。今年来受理零售药店变更44家,受理二类医疗器械备案、变更39家,核发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2家;零售药店许可发证、换证9家;配合省市局对神华医药有限公司互联网交易进行现场指导和审查。

3、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构建安全监管网络。强化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安全监管网络体系,加强重点单位、重点场合、重点设备安全检查和特种设备生产企业,厂内机动车辆、电梯、气瓶等专项整治,督促使用单位落实隐患整改,保持特种设备安全平稳态势。今年来,组织安全检查55余次,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70多家,对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下达指令书56份人;开展小锅炉专项整治。召开专项整治会议4次,通过排查摸底、落实检查、集中整改、总结验收,截止10月底,淘汰更新2台蒸气锅炉;拆除7台蒸汽锅炉,更换为有机热载体锅炉;拆除3台浴室蒸汽锅炉,更换为常压热水炉;对24台不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的,也进行了技改。到目前,全县注册在用的锅炉121台,全部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开展叉车、气瓶、起重机械安全专项整治。共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65份,责令整改59份,对重大安全隐患、限期整改未到位的,立案查处。到目前,共立案查处6件。组织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培训。与市质监局协调,先后举办司炉工、叉车作业人员、起重机械作业人员、电梯管理人员培训6期,591人考取上岗资格证书。

4、确保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加大取证后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重点产品监督抽查、消费品专项抽查、合格率较低产品跟踪抽查、风险产品随机抽查相结合的监督检查制度,不断扩大质量监督的覆盖面,提高质量监督事中事后监管的有效性。今年指导8家企业新取得工业生产许可证;加强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的证后监管,对52家企业进行许可证巡查。加强对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产品的质量抽检工作。对流通领域商品,包括钢筋、眼镜、服装、成品油、消防用品等28类商品开展三次质量抽检,共计138批次。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36批次的商品质量抽检,有12批次不合格,全部移交立案调查,查处率100%。第二、三阶段商品质量抽检仍在进行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举办卓越绩效管理讲座和内审员、质检员培训班,为企业培养质量管理人员120多人,为企业提升整体质量管理水平解决了人才难题。

三,突出亮点,创新服务发展和监管新模式。

1、优化服务发展新理念。

面对改革发展新形势,需要市场监管部门调整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年初,我局立足自身职能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项目优势等,通过多次走访调研,有针对性第制定并实施“十、百、千”助企工程,即:“十企攻坚,百企强基,千员培训”,切实为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今年以来,仅举办各类培训班就达48期,培训2436人次,为企业的发展破解人才短缺的瓶颈。为县政府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江苏中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江苏华电金湖能源有限公司、南山饲料淮安有限公司、江苏嘀嗒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设立登记提供最优质的全程指导服务,为我县5家拟上市企业成立股份有限公司,拟新三板上市,神华药业香港主板上市出谋划策,提供最优质快捷的帮办服务。

2、建立透明安全共治新模式。

充分发挥“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在监管中的应用,积极构建食品安全透明共治监管新模式。全力推进透明安全餐饮工作。在去年8家试点单位的基础上,今年,我局逐步在全县学校食堂、大中型、小微型社会餐饮服务单位阶梯式的广泛推广透明安全餐饮监管。截止目前,全县所有的49家学校食堂、10家机关食堂、201家各种类型社会餐饮服务已经基本开放运行,在全市处于前列。建设透明放心菜市场(超市)。作为列入市政府的“十大为民工程”的透明放心菜市场创建,全县共有12家单位参与,其中农贸市场3个、超市(连锁超市)9个。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质量安全放心为目标,以检测准入为核心,以信息化为支撑,以公开透明为特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严格落实菜市场开办者主体责任,管理部门依法监管责任,加快构建菜市场治理体系,不断提高全县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先后协助、督促12家创建单位对经营区进行全方位升级改造。通过争取,政府拨付专款46万元用于透明放心菜市场建设。到目前为止,城区3家菜市场、3家超市做到了市场经营透明整洁,农产品来源追溯透明,快速检测公示透明,经营者信用信息公示透明,监管信息公示透明。在9月底市创建领导小组考核验收中,3家优秀、3家达标。建立透明合格生产平台和追溯系统。运用“互联网+生产监管模式”,实施对食品生产全过程管控,为全面建设淮安透明食药监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目前,全县共10家食品生产企业加入透明合格生产平台和追溯系统建设。着力推进透明流通食品系统建设。9月,我局在全市率先推行食品流通领域透明流通食品电子追溯系统建设工作,重点强化食品批发企业加入该系统试点单位,并派专人上门辅导。目前,全县共有10家食品批发企业的基本信息均录入透明流通食品系统平台,部分企业可开具销售凭证“壹票通”。目前,“三个透明”已在全县推广,相关学校食堂、大型社会餐饮单位和大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已分别在“淮安·透明安全餐饮”、“淮安·透明放心菜市场”平台上线运行。

3、建立事中事后平台实施联动监管。

为了确保市场准入“门槛”降低,监管不降低,8月中旬,我局牵头率先在全市正式启动了事中事后监管平台建设。健全组织网络,出台《县政府关于推进“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双随机抽查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和实施方案,不仅明确本部门的分类监管责任清单,还积极主动与地方政府沟通,与相关部门协调,落实相关事宜,建立部门联动监管联席会议制度。请南京星网公司开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软件,并落实软件安装、调试、培训等相关事宜。目前,全县已有36个部门参与到此项平台的建设和运用中,建立了信息互联共享机制,初步实现市场监管部门、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及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实时传递和无障碍交换,进而把握监管风险点,将证照衔接、监管联动、执法协作等方面的制度措施有机贯通,支撑事中事后监管。监管信息资源的跨部门共享,打破了政府监管信息资源的“孤岛”。截至目前,我局通过平台推送市场主体信息34024条,相关许可部门已上传市场主体信息202条。该局还建立联动监管工作qq群,负责平台运行的技术指导、业务讨论以及部门工作交流等事宜。10月,全市工商系统推进事中事后监管暨“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会议在金湖召开,会上对我县的此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4、建设96333电梯应急处置平台。

由市质监局承办、管理的96333电梯应急处置平台,于6月5日正式运行,我局参与提供辖区内的在用电梯基本数据、信息。全县划分6个救援网格,5家电梯维保公司参与应急救援,截止目前,对检测合格的635部在用电梯内已张贴緑色96333应急救援标识。我局先后组织开展20次模拟应急救援演练,5家维保公司救援人员,都能在规定的时间赶到现场,及时处理相应的问题。

5、确保计量惠民示范县创建顺利通过验收。

3月,金湖被确定为全市首家创建省级计量惠民示范县建设县,我局牵头,相续出台全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任务分解表。在全县创建活动动员大会上,22个责任部门和乡镇与县政府签订责任状,进一步明确责任,细化任务;组织并邀请专家对各成员单位的联络员和计量管理员、计量内审员进行业务培训,达350人次;向社会各界聘请第一批33位计量监督员,加强宣传和监督;加大对创建单位,特别是卫计委、城管局等重要单位的指导力度,创建小组先后80余次前往各成员单位进行现场指导,按照考核规范要求,制作展牌模板,供各成员单位参照。并单独对加油站、医院和餐饮行业进行指导培训,对现有材料进行查漏补缺。目前,创建惠民示范县验收准备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着,力争12月顺利通过验收。

5、深入推进食品安全城市创建。

狠抓目标责任落实。组织牵头召开全县食品安全工作会议暨省级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动员会,与各镇各部门签订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书,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职责分工和进度安排。县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省级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并听取我局关于创建江苏省食品安全城市工作的情况汇报,进一步明确各相关单位的职责任务,加强指导和督查。加强食品安全抽检工作。制定全年食品安全抽检计划,覆盖食用农产品、食品生产、流通、餐饮、食盐、消毒餐具、生活饮用水以及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等各个环节1428个批次,目前县财政抽检经费已下拨到位,抽样计划正按序时进度落实。强化创建工作考核。县政府出台《金湖县食品安全考核办法》,将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纳入各镇各部门的综合目标考评体系,确保创建工作责任落到实处。凝聚合力全面推进。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动员各镇、各相关部门、食品生产经营者、从业者、社会公众等多方力量参与到创建中来,进一步督促各相关监管部门依法履职、企业依法诚信经营,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确保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四、紧抓特点,打造安全有序的市场秩序。

1、严格行政执法打造有序环境。

我们将执法重点锁定在民生热点、难点上,聚焦到危害社会稳定、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安全以及被社会媒体曝光的违法案件上。先后组织开展了垄断行业、商业贿赂、食品和药品安全,违法传销、保健品虚假广告的等重点行业和重点品种的专项检查活动,以及肉制品、卤制品、低压电器、食品非法添加、药品违规购进等多项整治行动。组织全县种子市场、农资、房地产广告等专项检查和整治活动,查处大案要案。严厉查处涉案金额超过千万元的消泡剂虚假标注违法案件,以及3.15晚会曝光的不合格葵花籽油案件等。根据举报,查获江苏圣迪雅集团有限公司涉嫌传销案件,并对其违法行为依法做出罚款180万元的行政处罚,案件已移送公安机关。截止目前,共立案116件,已办结案件103件,完成罚没款入库373万元,暂存款11万余元,合计384万余元。

2、开展专项整治净化市场环境。

加大广告治理力度。加大药品违法广告的查处力度,查处了系列违法药品广告案件;强化媒体及户外广告监管,组织企业人员参加新《广告法》学习和培训。对房地产户外广告开展专项整治,分别制定房地产广告和互联网金融广告整治方案。今年广告经营资格备案登记26户。查处广告案件3件。强化网络市场监管。对全县326个企业网站网店开展红盾网剑专项行动,开展网络商品检测,实地检查164个责令企业删除违法商品信息113条,立案查处违法网络案件20件,责令整改网站36个;开展网上亮标工作,通过对全县网站的清理、审核、统计、注册、亮标等工作,清理无法打开、链接错误等无效企业网站530个,实际有效企业网站334个,现有287个已通过审核,完成率85.92%,位于全市首位。目前,已亮标62个,125个即将完成亮标的准备工作。金湖的网络亮标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得到了市局的充分肯定。10月,淮安市网络市场专项整治暨网站亮标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我县召开,我局在会上作了关于企业网站亮标工作经验介绍。开展企业“守合同、重信用”建设。组织申报新发展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1户,市级重守企业6户,将对市级重守企业71户进行复查。开展大理石市场整治。为改变我县大理石经营点分布散乱及噪音粉尘扰民等状况,我局牵头实施“城区大理石划行规市”为民实事工程。目前已完成选址,场地工程招标等工作。预计场地在12月建成,届时我局将会同其他部门组织经营户参加场地招标、有序进入新场地。

3、维护消费者权益确保消费环境。

加大宣传力度。借助媒体、发放宣传资料、培训班等平台,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5.20”世界计量日等活动日,组织开展送法进社区、“法制长廊”等普法宣传活动,发放手册1000余本。开展12345以及12315、12365、12331等投诉举报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有效提高投诉举报热线的知名度,增加了公众共同参与监管的积极性。

强化维权力度。与淮安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举办“3.15”大型广场咨询宣传活动。推进“放心消费创建”工作,10家企业被评为2015年度诚信经营先进单位,10家企业被评为2015年度消费维权先进单位,8家企业通过省级放心消费先进单位验收。今年受理职业投诉举报人举报件49件;共受理“12345”、“12331”投诉495件,处理率100%,满意率100%;受理“12315”举报平台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810件,处理率100%,满意率97%;依法规范查处“诉转案”、“举报案”处理率100%,满意率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8.3万元。

五、打牢基点,积极打造高效廉洁市场监管队伍。

1、加强学习教育活动。

今年,我局将打造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干部的要求和“两学一做”活动紧密结合,我带领党委成员率先示范,坚持每月集中学习制度。干部职工周一学习从成立延续至今,通过业务能手集中授课、外请专家专题培训、电教视频培训、网络培训、局领导上党课等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类教育培训。先后共组织各类型培训班、讲座近60期,大幅度提高了队伍整体的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开展以爱心帮扶、无偿献血、“党员妈妈”、道德讲堂、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为载体的文明创建活动,让每一位干部职工参与进来,充分展现出市监部门优良的精神风貌,展现出市监人的文明风采。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作风建设“常态化”。出台《20xx年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计划》、《深化“两为”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以制度管人,制度约束人;开展廉政教育活动。邀请县检察院、县纪委等部门领导、专家到我局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和渎职,以及党风廉政等专题讲座。通过讲座、观看电教片等形式,强化党风廉政教育;落实“两个责任”标准化。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专题会议,明确党风廉政建设的党委主体责任和纪检监察组监督责任,逐级签定责任状。在班子分工中,明确“一把手”强化对五项重点权力监管职责的主体责任,真正落实监督执纪问责;开展“小五长”专项整治。加大对干部日常行为的监督,已发出《督查通报》18期,发布每周廉政提醒37期。初步实现“以教育提升全员拒腐意识,以制度规范全员廉政行为,以管理监督全员遵纪守法”的目标;创新“四联四防”深化风险防控。今年,我局在全系统开展联系纪委、检察院、法院和机关工委,防控廉政风险、渎职风险、执法风险和党性缺失风险的“四联四防”特色工作。初步实现“以教育提升全员拒腐意识,以制度规范全员廉政行为,以管理监督全员遵纪守法”的目标。在1-3季度全县软环境和效能建设测评中,我局在16个重点执法部门中名列第一,局稽查大队在全县25个基层重点执法单位排名第一,行政许可服务科和检验检测中心在全县26个服务企业科中排名均在前三。

20xx年工作计划

20xx年我县市场监督管理工作,要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有关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改革的精神,认真把握改革中的新趋势、新特点、新要求,贴紧地方经济发展重点任务,化解难题,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强化我县食品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特种设备运行使用安全、百姓用药品安全方面事中事后监管,营造辖区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认真履职,为推动地方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新动力。

20xx年我县市场监督管理工作指导思想是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省、市、县党代会议精神,紧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放大商事制度改革政策效应,尊重各类主体发展意愿,全面提升市场主体经营活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我县产业高端化、高技术化和服务化发展。剑指民生需求热点,聚焦消费投诉痛点,贴紧舆论焦点,以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为抓手,大力实施“亲商助企”工程,“品牌提质”工程,

“诚信约束”工程,确保我县食品、产品质量、特种设备运行使用、百姓用药品安全环境,强化市场主体管控能力。

20xx年我县市场监督管理工作总体思路是

创新管理、优化服务、放管结合,围绕“活力、秩序、安全”三大目标,着力推进市场主体准入高效便利化、市场主体经营规范诚信化、监管部门事中事后监管履职现代化。

一、放大简政放权、商事制度改革政策效应,进一步释放市场主体创业、经营活力。

(一)继续简政放权,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以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为着力点,全面落实“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探索试行“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宽松便捷、更具创新活力的制度供给。我们要总结、借鉴好的做法,继续实施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开放企业名称库、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及时推进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与税务登记证整合,根据权利清单进一步推进网上行政审批登记改革工作,全面提升行政审批、许可效率和群众满意度。加强内部信息互通,促进行政审批、许可与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有效对接。在去年10月1日全面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我局积极发挥牵头部门作用,强化与税务局、人社局、统计局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全力推进改革。新的一年,我局还将进一步优化相关许可事项申请材料和表单,主动适应“互联网+”新要求,完善网上登记系统,探索实施市场主体登记全程电子化行政许可,使市场主体从名称核准到提交登记申请,审核通过发放电子营业执照,再到电子档案存档,全面实现无纸化操作,启动电子营业执照发放,加大电子营业执照发放的比例。在完善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上。一月份,将商请出台政府层面的《金湖县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暂行办法》。通过一址多照”登记注册,允许“住用商”办理登记注册,使市场主体住所资源得到有效释放。同时对我县全域旅游的发展定位,针对部分旅游景点(地区)存在诸如“农家乐”登记难、个别“住用商”办证难等问题进行研究,破解登记的瓶颈制约。适时出台《金湖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许可流程规范》,推进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加强对基层分局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实现行政审批标准化管理,提高行政审批透明度和工作效率。

(二)优化服务质量,进一步打造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服务发展新理念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扎实推进“管、放、扶”政策举措的落地生效,年内出台《金湖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服务企业助力大众创业工作实施意见》。全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树立新形象。通过政务服务质量的优化,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服务地方发展新理念。深化标准强县,实施质量强县,驱动产业升级。根据产品升级换代和块状产业发展需求,支持、引导企业以参加标准化会议提升主导产品采标率等方式,通过制定实施企业标准、联盟标准,进一步上升为地方、国家或行业标准,进一步推进企业产品标准备案,抢占产业话语权,立足自身职能,为企业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采取推进登记制度改革、引导转型升级、搭建融资平台、实施商标战略、规范经营行为、减免收费事项等多项举措,促进企业顺利准入、快速发展。积极宣传登记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的改革舆论宣传氛围。推进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简化经营场所登记手续,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积极推进注册登记便利化,完善服务流程,压缩办理时限,下放登记权限,进一步放宽市场主体准入,增强内生动力。开辟绿色通道,推进转型升级“强企”。畅通登记渠道,对申请“个转企”的个体工商户,简化登记办理程序,最大限度地保留原个体工商户字号名称中的字号和行业特点,前置审批许可仍在有效期内的延续使用。搭建融资平台,助推企业融资“活企”。针对我县中小型企业资金缺口大、难于正常运转的实际问题,主动与各大银行联系,协调质押贷款事宜,并定期召开银企座谈会,引导银行发挥集聚效应开展融资,推动建立社会化为企融资服务体系。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评选活动,认真开展合同争议行政调解工作,及时解决合同纠纷。

(三)启动“品牌提质”工程,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服务经济创新发展

深化品牌强县,助力提质增效。一是深入推进金湖制造品牌建设。以金湖制造品牌建设为引领,出台实施《关于推进金湖制造品牌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以点带面,并争取在全市层面出典型、出成果、出经验。按照三年培育计划,积极推进培育工作,争取更多企业参与金湖制造标准制订,更多产品纳入省级认证产品目录。二是大力实施争创“三名商标”工程,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实施品牌战略促进经济发展的意见》,在商标发展上,要把握好扩量、提质、维权、助企、富民工作,把重点放在商标提质和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应用上,助力我县特色农产品做强做大,真正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名牌产品推荐认定上,要向县属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真菌和支链氨基酸系列产品、特色水生蔬菜等产业倾斜。“品牌提质”工程要以名品建设、打造亮丽金湖名片为核心,着力提升我县名牌创建水平,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驱动力。强化品牌营销,运用多种手段推进企业名牌创建、发展、保护、交易活动,支持企业依托品牌知名度的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利润空间。推进品牌自主培育、开放引进与合作嫁接,以多元举措扩容金湖品牌库。

(四)全力以赴服务民生各项工作。全力以赴牵头抓好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积极落实创建“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工作职责,制定落实大理石市场搬迁整治、废旧物资回收点长效管理机制,在职责范围内主动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积极参与扶贫攻坚战略。按照工作进度,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项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进一步明确农贸市场监督管理职责,建立农贸市场综合治理长效机制,提升农贸市场监管水平。

(五)实施“亲商助企”工程,服务企业,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今年,我局将在我县工业方面的高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服务业方面的旅游休闲、电子商务、健康养生等产业,农业方面的高效园艺、规模畜禽、特色水产、休闲观光农业、水生蔬菜产业、滩涂野生资源产业、创意农业、特色农业等方面启动“亲商助企”工程。在该工程的实施中将侧重于确定的走访对象,深入企业现场办公,送政策惠企业,送服务解难题。让优惠政策真正惠及到企业,把关爱企业落到实处,为企业做好“联络员”和“指导员”。针对同一行业企业集中召开座谈会、约谈会,适时了解企业需求,认真解答企业咨询以及反馈企业提出的合理诉求和建议,充分准备解决方案或收集有关信息供企业参考,拓展走访深度。从对法律法规及优惠政策的了解、市场主体的准入、企业经营现状、对市场监管部门和政府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等方面进行走访问卷调查,收集建议、意见,及时解答企业咨询,为企业解难。大力宣传、解读系列优惠政策,我局出台的支持、促进中小微企业的措施、特别是拟上市企业、招商引资企业、域外回归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等扶持措施,提高政策知晓度与影响力,让各类市场主体广泛受益。主动征求企业需要市场监管部门服务的项目,特别是在市场准入、转型升级、扩股融资、品牌创建、权益保护,标准认证、质量提升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在大走访中了解到的企业的困难与需求,实行“一企一策”,指导帮助企业充分利用好政策。对职能范围内的问题,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跟踪办理、限期解决。需要上级及相关部门研究解决的,及时上报请示;不属于职能范围的,主动协调有关部门解决,积极主动为企业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继续扶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落实“个转企”优惠措施,继续优化动产抵押、、商标权质押、股权质押登记服务,努力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深入抓好非公党建工作,推进民营经济关工委工作。

二、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扎实推进事中事后监管现代化

市场监管部门面临监管内容综合性强,监管领域广泛,监管过程完整的特点。以“问题引导监管”来提升有效监管效率,探索通过“问题引导”将事前防范、事中监管、事后处理,集检查、维权、办案的新型监管模式,由粗放型监管向精细型监管转型。新的一年,我们将坚持服务发展主线,坚守安全底线。牢固树立“监管是首要职责”理念,以食品、商品质量、特种设备安全和药品药械为监管重点,保障民生民安。努力营造我县食品、商品质量、特种设备、药品药械四个方面的安全环境。

(一)以德治促进法治,立足

“放活”,面向“管好”,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全面实施“诚信约束”工程。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按照“宽进严管”要求,逐步改变以往“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建立事中事后监管的基本制度,逐步完善覆盖事前、事中与事后等主要环节的全过程市场监管体系,初步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媒体和公众等多种主体共同参与的综合性市场监督管理格局。一是实行企业年报公示制度。企业年报公示制度是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加强事中事后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是实现行政监管与信用管理双约束的有力举措,其本质上是简政放权,切实为企业减负。二是实行“双告知、双承诺、双随机”制度。登记部门及时对辖区内登记的各类市场主体涉及到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的,大力推行实施“双告知”制度,即一方面主动做好前端引导和服务,对各类市场主体履行好告知义务,另一方面积极协助其他审批部门推进改革,以实现与审批部门的有序衔接。理清市场监管职责,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切实履行市场监管职责,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防止出现监管真空。三是扎实开展“死户”企业专项清理工作和企业年报抽查工作。加大对年报公示信息的抽查力度,切实保障年报信息的真实性,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通过进一步完善“双告知”推进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实现监管部门信息互通、交换和共享,加强部门间协作形成合力,为优化监管流程、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供信息支撑。四是将监管和服务有机结合。正确处理履行监管职责与服务发展的关系,通过制定和实施政策、法规等强化市场主体监管。五是抓信用监管以治本,体现约束力。细化政策措施,认真制定随机抽查工作细则,强化抽查结果运用,实施联动监管。采用及时网络推送和书面抄送的办法,向其他审批部门和相应业务主管部门告知市场主体经营状况,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是强化企业信用监管的基础。全面推行“双随机”抽查,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进一步完善联合惩戒工作机制,落实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制度。全面落实《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做好年报的总结和年报信息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推广行政违法行为提示清单经验,制定“行政违法行为提示清单”。坚持做到市场监管不“监管不缺位、执法不错位和履职不越位”

(二)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要进一步生产加工环节提高食品质量。严格执行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制度,加强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加大对获证企业的监督管理,督促企业按照获证条件依法组织生产,对小作坊实行区域监管责任制和质量安全承诺制度,严厉打击无证生产、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行为。在食品安全透明体系建设中,要注重“名厨亮灶”工程的推进,年内将制定出台《金湖县餐饮服务名厨亮灶建设指导规范》,运用、借鉴市食药监局开发的软件,采用视屏技术,使名厨亮灶信息、终端用户与监管平台之间无缝衔接,着力打造具有金湖市场监督管理亮点的互联网+名厨亮灶(透明体系)监管模式。网络订餐改变的只是消费习惯和服务模式,网络虽然是虚拟的,但食品安全保障是现实的,我们要把网络订餐监管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要制定辖区网络订餐及配送监管制度,明确监管人员定期检查第三方平台线上经营户的营业执照及食品经营许可证是否齐全,建立第三方平台定期约谈、自查、整改工作机制,在实行食品二维码信息追溯管理,规范网络订餐行为确保消费者饮食安全方面作出积极探索和尝试。在全面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全县餐饮单位台帐,对全县餐饮单位实行分类管理;认真组织开展专项整治督查活动,督促餐饮单位落实进货索证制度,将城乡结合部及村街小餐饮全部纳入监管。在各小餐饮单位规范整顿的基础上,分成两种情况对待,基本符合发证条件的发放临时《餐饮服务许可证》,不符合发证条件的实行备案登记,对备案登记的小餐饮加强管理、督促改造提升,一年后符合发证条件的进行“转正”,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严厉查处无证照和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加工食品行为。借助市食药局目前已经开通的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平台,对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部分学校食堂餐饮食品加工操作情况实行远程电子监控。做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分类监管工作。扎实开展好餐饮服务单位的量化等级评定工作,建好餐饮服务单位的电子监管信用档案,对餐饮服务单位实行分类管理,节约监管资源,突出监管时效。扎实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加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风险排查,扩大监督抽检覆盖面,推进快检在监管工作中的应用。严厉打击餐饮服务环节非法添加、使用非食品原料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对学校食堂、企事业单位和建筑工地食堂实施全覆盖监督检查。加强原料采购、使用环节监管,严格落实采购查验、台账登记和索证索票制度和经营者主体责任,严防不合格食品及原料流入餐饮服务环节。积极开展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培训工作。继续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全力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建立完善食品安全预警机制、救援机制和应急管理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形成部门响应、属地管理的纵向机构体系和信息共享、分工协作的横向协作体系。

(三)、全力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强化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以质量强县为主导,健全质量发展长效机制,促质量强县建设持续深化。继续推进政府主导、部门监管、行业自律、企业主体四位一体责任体系。进推进市场反溯机制,建立健全市场买样,加强产品质量风险监控。着力推进服务企业助力众创活动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为市场主体提高专业化实用化技术指导和帮扶。以实施工业产品事中事后监管为重点,探索完善工业产品及食品事中事后监管机制,继续开展工业产品获许企业的分类监管,食品及相关产品分级监管,全面开展获证企业监管督查。进一步推进认证执法监管体系建设。严肃查处认证违法行为。围绕强制性产品认证,开展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督促获证企业严把认证质量关键控制点。严厉查处无证生产、销售和假冒伪造认证标志、证书行为,进一步落实自愿性认证领域监管机制,确保认证质量。通过狠抓问题产品,整顿一批企业、规范一个行业、带动相关产业。选取试点企业实行首席质量官制度,推动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发动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省、市名牌产品称号,做好申报指导工作。通过推进质量强县、质量强企、质量强业等工作,大力推进质量强县活动的开展。抓好企业管理,夯实企业质量基础。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国际先进的管理模式,逐步完善各项技术基础工作以及质量管理、标准化、计量等体系的建设。对实行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加强监管,做好准入工作。通过做好企业质量普查和建档工作,建立企业数据库,对生产实行许可证管理产品的企业实施动态管理。鼓励企业积极推行贯彻卓越绩效等先进管理方法,真正实现全县企业管理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大幅提升、企业逐步做大做强。围绕质量兴县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我们要注重抓好企业基础工作,努力夯实质量兴县工作基础,着力提升企业质量技术、管理水平,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加强全员培训,提高员工质量责任意识和素质。今年全县获得质量工程师资质人员数量不多,今后尚需进一步督促和引导企业人员积极参与全面质量管理教育活动和参与培训考试,提高质量工程师的比重和数量。

(四)、全力维护辖区特种设备安全。着力围绕群众关注热点设备、易发生事故领域完善工作机制、开展专项整治,确保辖区特种设备安全。加强对危化品、医药化工等行业压力容器、锅炉以及人员聚集公共场所电梯,自动扶梯等易引发重特大事故、重大影响设备的隐患排查。着力解决一些行业和领域的突出问题和安全隐患。强化落实安全监管责任,通过日常监督检查及各类专项检查,保持对特种设备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倒逼企业提高特种设备安全责任意识。积极主动推进县镇政府落实属地安全监管责任,加大基层监管队伍建设力度。开展危险化学品领域特种设备整合整治,重点突出对危化品相关企业用于生产、存储压力容器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着力降低发生重大事故和重大影响事件的风险。严格特种设备监管。今年除例行检查外,还要抓好对电梯、锅炉等特种设备监察和隐患治理,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隐患等进行重点督查,着力防范系统性安全风险。

(五)加强药品、保健食品监管能力建设。突出抓好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增加药品安全监管的“数字化”含量,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对信息员的培训和指导,确保信息员履职到位。加大药品、保健食品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全力做好药品经营许可证换证认证工作。立足全品种监管目标,着力实现对全县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药品远程在线实时监控。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监管网络,全面落实村级药品信息员制度,着力构建县、镇、村一体,行政监督与技术监督相结合、专业队伍与兼职队伍相结合的无缝隙监管网络。强化药品流通领域整治。一是继续严格市场准入,守住药品进入市场的第一道关口。鼓励支持连锁经营,进一步规范药品购销渠道,坚决杜绝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二是进一步规范流通秩序,确保流通、使用环节药品质量的有序、可控。重点围绕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严格gmp\gsp检查标准,对达不到gmp\gsp认证标准的经营企业要坚决取消其经营资格。进一步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严格执行药品经营“六个不准、一个必须”规定(即不准经营假劣药品、不准超范围经营、不准出租转让柜台、不准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不准销售冒充药品的非药品、不准违规发布药品广告,必须开具规范的销售凭证),全面提高药品经营质量。三是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药品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继续开展无证经营、中药饮片、特殊药品、非药品冒充药品、虚假违法药品广告专项整治行动。四是全面做好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工作。深入开展打击保健食品、化妆品专项整治行动,继续加大对减肥、缓解体力疲劳、辅助降血糖类保健食品和宣称美白、祛斑、染发类化妆品的整治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添加、虚假宣传、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启动保健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加强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风险监测。建立药品和医疗器械企业经营不良行为记录,并向社会公布。推行更加严格的产品召回制度。加大违法药品医疗器械广告查处力度,开展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质量专项检查,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药品安全应急管理,完善药械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和完善药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日常监管档案。

(六)进一步加强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在三月底前全面完成综合检验检测中心维修改造的基础上,加大硬件设施的技改投入。加强民生计量监管,对加油机、加气机、计价器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加强对法定强检计量器具的日常监管,以确保计量检定工作的公信力。选择社会关注热点和问题反映比较集中行业的计量器具为监管重点,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专项检查,依法查处使用弄虚作假、未检定或不合格器具的违法违规行为。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和各分局在各自辖区做好农贸市场快检和快检结果市场公示工作。积极发挥食品快速检测仪快速、机动、高效的市场过滤预警作用,震慑不法经营者,提升市场监管部门的形象,净化市场消费环境。继续开展集贸市场与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强检计量器具免费检定工作,开展计量专项监督检查,促进民生计量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完成集贸市场与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年度工作任务。

(七)抓行政执法以治标,体现震慑力。坚持以民生为导向,民意关注为引领,要以反不正当竞争、变相传销、流通领域重点商品和服务质量监管、网络商品交易行为监管等为重点,加大对假冒伪劣包括互联网领域的侵权假冒行为的打击力度,净化辖区经营秩序。有针对性地加强执法监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业务考核,提升执法监管人员的积极性、综合素养和执行力,进一步增强综合监管和整体履职能力,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下进一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需要。继续保持围绕社会关注、百姓关心的领域,严查医药、旅游、农资等领域的商业贿赂,确保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质量。同时加大对金融、水、电、气、通讯、交通、房地产广告等关系民生的行业限制竞争行为的查处力度,为社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八)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加强依法行政工作的检查指导和目标责任考核,确保落实有计划、量化有标准、工作有质量。法规科要做好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报备,强化依法决策。案件办理部门要继续执行说理性执法文书,坚持行政执法案件集体审理、法制审查制度,加大行政执法案卷评查、通报和整改的力度,完善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工作机制。高度重视职业打假人举报、投诉案件的受理、查处工作。对行政争议事宜,要加强外部沟通、内部联动,最大限度减少行政风险,健全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与行政调解、和解的行政争议解决机制。

(九)致力和谐民生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继续抓好大维权工作机制落实,不断完善

“一会两站”规范化建设,强化消费教育引导工作,努力打造12315服务品牌。深入开展“消费、和谐”消费观,普及、提高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意识、投诉意识。及时处置上级转办、12345交办、消费者上门投诉、现场投诉的消费纠纷,不定期在辖区主要媒体发布消费警示,对损害生命健康的产品、服务和不法经营信息及时公开曝光,营造安全的放心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深化3•15进社区、进学校、进市场(商场)活动,加强基层维权网络建设,突出在校青少年和老年重点消费群体。进一步增强广大消费者科学合理消费、依法维权的意识,切实减少和防范重大或群体性消费纠纷的发生。加强投处中心自身消费维权能力建设,畅通消费纠纷投诉和违法行为举报渠道,加强消费争议行政调处和投转处的违法行为执法查处力度。

三、强化内部管理,推动争先创优,打造廉洁高效的形象工程。

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继续抓好制度建设,完善考核办法。加强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建立立体、分层的教育培训体系,坚持专业培养原则,争取在三年内实现系统50%以上监管干部具有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特种设备等与监管任务相对应的知识能力。继续抓好干部职工廉政教育和廉政及履职风险防控,以“四联四防”工作方法,促进全局惩防体系建设。联动县纪委建立岗位廉政教育和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机制,重点防控廉政风险、防止“懒、散、庸”,促进全局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联动县人民法院建立依法行政工作机制,重点防控执法风险,促进全局依法行政建设;联动县人民检察院建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重点防控渎职风险,促进全局质效提升建设;联动县机关工委建立党员教育长效机制,重点防控党性缺失、丧失风险,促进全局党员干部发挥率先垂范作用。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全面贯彻廉政规章制度,及时排查履职风险隐患,认真做好规范执行上级政策规定的督查、检查、巡查,严防履职风险。

【篇二】

20xx年,石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十九大提出的“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要求,紧扣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强监管,重安全,创机制,抓作风,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提高科学监管的能力和水平,全力服务全县发展大局。

20xx年主要工作

一、坚持服务发展主脉,立足职能主动作为

(一)市场主体有序发展。围绕创优“四最”营商环境,我局按照国务院、省、市、县要求,全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继续全面推进注册资本认缴、先照后证、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实施简易注销改革,助推大众创新创业,有效地实现了全县市场主体增量提质。截止20xx年10月18日止,全县实有企业1301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36户;个体工商户6866户。

20xx年新增企业281户,增长27.5%;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4户,增长7.7%,个体工商户687户,增长11.1%。办理预先核准企业名称305户,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各类业务847件(含“三小”),办理股权出质登记6件,担保债权1480万元;配合司法机关进行股权冻结35起。

(二)商标名牌服务积极推进。20xx年全县核准注册商标147件,兑现省著名商标、市知名商标及新注册商标奖励款16万元。帮扶石台县惠诚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阿慧”商标申请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为3家公司办理注册商标质押登记,贷款金额330万元。培育推荐3家企业申报省名牌产品。

(三)不断强化标准化引领作用。开展硒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工作;为企业申报市工业经济转型发展奖励资金8万元。组织我县在建标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省级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单位参加省质监局组织的相关培训工作,并督促醉山野省级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按进度推进。

(四)强化计量检定。一是完成了所有计量标准设备的量值溯源工作。二是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实行备案承诺制度,对已经备案的,按周期开展检定;未备案的,依企业备案申请适时开展,截至目前,共计检定锅炉使用单位、液化气站、加油站和各大企业压力表、衡器、燃油加油机等强检计量器具423台(件、次)。三是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实行委托检验制度,依企业申请,检定各企业化验室在用的包括温湿度设备、电子天平、砝码、分光光度计、浊度计等计量器具375台(件、次)。四是新建了3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电导率仪检定装置、浊度计检定装置和ph计(酸度计)检定装置。五是进一步推进民生计量工作,对城关农贸市场和商场超市在用电子计价秤和全县各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在用的血压计开展了免费检定。

(五)按时完成企业年报信息公示。完成各类市场主体20xx年度信用年报7411户,其中:内资企业974户,完成率87.6%;外资企业6户,完成率86%;个体工商户6144户,完成率93%;农民专业合作社287户,完成率88%。

(六)做好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全年共上门走访联系村25次,包户干部入户走访达210人次。县局主要领导赴七都村召开扶贫工作座谈会,共同研究探讨扶贫工作。同时建立县市场监管局扶贫工作微信群,及时发布有关信息、规定、通知等;举办扶贫工作业务培训班,邀请县扶贫办领导授课,讲解相关政策。

(七)扎实推进非公党建工作。全面落实省市县对非公党建的各项部署和要求,建设了4个非公党建信息采集站;完善了全县非公党建基础档案。同时,组织茶城支部开展标准化建设;组织个私支部、二建支部到期换届工作;在各乡镇开展党员经营户“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活动以及“红领”示范街创建前期工作。

二、坚持保障安全主责,筑牢民生安全防线

(一)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一是联合县教体局、民政局开展学校食堂、敬老院食堂食品安全执法检查;二是组织全县农村集体聚餐活动120名厨师参加免费体检。三是开展食品经营许可现场核查,共核查50家;四是做好高中考、重大活动及省市领导来我县调研等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9次。五是开展食品监督抽检工作,抽检食用农产品240组、餐饮36组、小作坊食品57组。六是组织开展元旦春节期间、“春风行动”、学校食堂、校园及周边“五毛食品”、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和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国庆中秋期间食品经营环节、小饭桌等各类专项整治及“双随机”抽查。七是快速推进食品安全民生工程建设。9月底,全面完成2个基层所食品检验室建设任务,1-10月份全县检测各类蔬菜、畜禽肉、水产品,米、面,油等17940批次。

(二)强化药品安全监管。一是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日常监管,强化重点品种、重点环节专项整治。开展“春风行动”、中药饮片、终止妊娠药品、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无菌及植入性医疗器械、美容美发行业经营使用化妆品专项检查等工作,同时联合县卫计委开展了疫苗专项检查工作。二是完成全年药械抽验任务116批次,其中基本药物和高风险药品抽验43批次,药品流通环节监督抽验45批次,执法抽验20批次,生产环节抽验4批次,医疗器械抽验4批次。三是收集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20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20例,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10例。

(三)狠抓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一是召开全县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会议,与63家使用单位签订《特种设备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二是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综合检查和整治11次,检查特种设备420余台次,填写《特种设备现场安全检查记录》175份,下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7份,发现事故隐患296处。现场查封设备2台,立案1件。三是检测锅炉13台,压力容器25台,电梯83台,大型游乐设施8台,场内机动车46台,占应检设备的100%。四是联合石台县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开展燃气管道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四)严抓产商品质量安全监管。截止目前,共抽检产品22组,合格20组,涉及的产品有复合硅酸盐水泥、混凝土普通砖、刨花板、一次性竹筷等。抽检商品39组,合格22组、不合格17组,涉及的商品有家用电器、复合肥料、电线电缆、食品相关产品、儿童服装、农膜、成品油、钢筋、烟花爆竹等。对不合格产(商)品已立案查处。配合国家、省、市局开展产品、商品监督抽查。

(五)开展多样化市场专项整治。开展了“两节”市场打假、公用企业限制竞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商标专用权、“民用三表”、定量包装商品、成品油市场、格式合同条款、网络市场交易、固体废物大排查、强制性产品认证、农资市场、虚假广告、无证无照、“质检利剑”、打击传销、非洲猪瘟防控等16项专项检查。做到专项整治有计划、有过程(痕迹)、有总结、有报表、有信息、有案件。截止目前,共办理一般程序案件105件。

三、强化宣传培训,推进社会共治

(一)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一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局把此项学习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在保质保量地完成县委党校集中轮训任务的同时,做好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干部教育培训、支部

“三会一课”学习。二是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12331投诉举报日、5·20世界计量日、综治宣传月、法律“七进”、安全生产月、世界认证认可日、安全用药月、质量月等12次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宣传展板、发放科普读物、接受群众现场咨询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三是每月通过移动短信平台,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发送各类宣传短信6000条。局机关办公楼设置led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知识,工作简报专门设置“科普宣传”版块。适时在县局网站发布消费警示、维权案例、科普小知识等。同时建立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信息,截止目前,更新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65期。

(二)分门别类举办培训班。举办食品药品安全“四员”培训9期、特种设备培训6期、药化培训2期、反不正当竞争法培训1期、企业信息公示培训2期、扶贫工作业务培训1期。食品药品安全学校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培训21期。

(三)加大信息宣传力度。在本局网站发布各类信息、文件

800余条,并同步发布到政府信息公开网。在省市局、县委、政府网站及《中国食品安全报》、《新安晚报池州时讯》《池州日报》、《工商文汇报》等各级各类新闻媒体报刊上发表信息185篇。编印工作简报10期。

(四)畅通投诉举报网络。充分发挥12315、12331、12365投诉举报平台作用。截止目前,共受理消费者投诉77件,其中,受理职业打假人投诉举报达20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1万余元,接待来访和咨询500人次。

四、坚持提能增效主题,巩固提升市监形象

(一)注重干部培训教育,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制定了20xx年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每月开展1次全员干部教育培训,通过系统内干部职工轮流授课的方式,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促使干部职工自律自学和素质提升。同时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班,努力提高业务能力。编制学习交流专刊10期。

(二)认真谋划,强化目标管理。制定了20xx年市场监督管理工作要点,在此基础上,又分别出台了党建、食品药品监管、特种设备监管、稽查执法、市场监督检验、精神文明创建和科室重点工作等一系列计划安排,并汇编成册,每项工作计划都有具体措施、完成时间和具体要求。建立了内部管理考核体系,针对机关科室、直属机构、派出机构分别制定考核细则,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制定了督查工作方案,完善调度、督查、考核、奖惩机制。

(三)建章立制,规范机关管理。严格执行机关考勤、公务出差、公务接待、执法用车管理等制度,坚持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纪检组和监察室不定期开展效能督查活动,并就督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使全体职工进一步增强作风效能自律意识。

(四)加强党风廉政和效能建设。召开全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层层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开展集体谈心谈话活动;严肃工作纪律和作风,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通过电子显示屏、廉政短信、领导上党课等形式,提醒干部职工严肃自律,廉洁奉公。

20xx年工作计划

20xx年总体工作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求真务实的作风,科学合理的方法,围绕“一个中心、两大服务、三项建设、四大安全、五项重点”工作,努力营造宽松平等的准入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和风清气正的人文环境。

一、围绕“一个中心”

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多措并举,强化各领域市场监管,推进“质量强县”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又好又快、高质量发展。

二、深化“两大服务”

(一)全力服务市场主体。围绕“放管服”的工作要求,坚持以商事制度改革为主线,推动落实各项重点改革任务,进一步推进注册登记便利化、简易注销登记、“证照合一”和电子营业执照改革,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管理水平。

(二)全力服务民生。适时开展多样化惠民利民活动。一是积极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日、5.20计量日、质量月、食品安全宣传周、安全用药宣传月等活动,免费提供惠民服务。二是加强“民用三表”监管。三是开展计量器具免费检定活动。四是加强维权服务站点建设,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三、加强“三项建设”

(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是继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的学习,深入持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二是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练什么的原则,加强培训,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实效,为监管、服务提供更多、更强、更有力的执法力量。三是建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药化、特种设备5支专业化队伍,加强培训,落实监管责任,提升监管能力。

(二)加强党风廉政和作风效能建设。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努力营造“人人思廉、人人促廉”的廉政文化氛围。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各项制度。强化督查问责力度,对重点工作、重要事项进行制度化、常态化的督查问责,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同时丰富机关文化活动,着力打造一支“为民、务实、高效、清廉”的干部队伍。

(三)加强法制建设。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及时组织对新法新规的学习、宣传。继续加强对行政执法重点环节的监督,扎实开展案件核审、行政指导和案件检查等重点工作,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加强法制员队伍建设,通过案件评查、复杂疑难案件讲评及核审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法制员队伍水平。

四、严抓“四大安全”

20xx年,我局将开展“双落实、双提升”(即落实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提升监管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监管年活动,保障“四大安全”。

(一)严抓食品安全。继续推进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结合“双随机”工作机制,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强重点时段、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品种、重点环节的监管。加强重大活动和节日期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进一步推进食品安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和“社会共治”局面的形成。

(二)严抓药械安全。强化药品生产企业日常巡查,贯彻落实药品gmp,确保药品生产质量安全。继续开展药品监督抽验和药械化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加大药械流通“双随机”检查,不断强化药械经营环节质量监管,持续规范药品医疗器械经营行为。突出重点品种、重点环节监管,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提升药械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和质量风险防控能力。

(三)严抓特种设备安全。持续开展特种设备大排查大整治大督查专项行动。突出重点时段、重要节日、重大活动前的安全检查。全面落实特种设备隐患排查“一单四制”工作,及时制定重大隐患清单,实施隐患整治交办制、台帐制、销号制和通报制。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查处违法使用特种设备行为。通过宣传、培训、服务和监管,进一步提高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思想认识,切实落实其主体责任管理水平和操作技能。

(四)严抓产商品质量安全。加强产商品的监督抽查,推进监督抽查与执法查处的有效衔接。组织开展多样化市场专项整治。充分利用检测机构的技术力量,逐步推动综合执法和技术执法有机结合,提升执法办案水平。

五、强化“五项重点”

(一)强化“四大战略”实施。稳步实施质量、商标、名牌和标准化战略。加大商标注册服务和名牌培育力度,协同多部门开展质量品牌促进活动和质量强县工作。强化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起草申报工作。

(二)强化证照管理。在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行动中,加大市场主体证照检查和指导力度,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提高办照、亮照、悬照率,清理“僵尸”企业,为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打下良好基础。

(三)强化企业信用公示。要扎实做好年报公示工作,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完善年报工作机制,确保年报率进一步提高。落实“双随机”抽查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年报公示信息,即时信息抽查工作规范,严格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管理,发挥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作用,推进多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落实到位。

(四)强化打假治劣力度。继续开展元旦、春节期间“双打”专项行动,实施政企联手打假,打击商标侵权违法行为。将打假贯穿于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行动中,建立打假常态化机制,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多管齐下保护知识产权。

(五)强化市场规范管理。加强茶叶市场、农贸市场、农资市场、成品油市场、网络交易市场等各领域市场监管,规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强化规范经营自律意识,打击霸王条款、欺行霸市、掺假使假、不公平交易等违法行为,净化市场环境,维持良好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篇三】

一、20xx年工作回顾

20xx年,我局坚决贯彻县委县政府及省市局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凝心聚力,奋发作为,扎实有序开展各项工作,努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宽松平等的准入环境及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实现了“十三五”市场监管工作的良好开局。

(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大局

圆满完成g20峰会维稳安保任务。组织开展了“三大一严”、餐桌安全治理、“跑腿”类企业整治、批量火柴实名销售管理、打击防范传销、平安护航安全生产等专项整治,圆满完成了各项隐患排查清除任务。我局2位同志被评为省食药局护航g20先进个人,1位同志被评为省质监局护航g20先进个人,1人被评为市质监局护航g20先进个人。

扎实推进“三城联创”工作。作为“三城联创”的主力军,市场环境专项组和创新网格的牵头部门,积极搭建“两项机制”,对内把这项工作作为压倒一切工作的重中之中来抓,实行“领导挂帅,区域负责,全局参与,包干任务”的“责任包干制”,对外实行专项组和网格各责任部门对当月工作进行量化认领并提出下个月的任务清单的“工作清单制”。全年共开展大小专项整治21次,出动执法人员5000多人次,投入各项资金110万元。

全面推进“六边三化三美”。继续牵头开展“六边”区域违法广告治理工作,制定《“六边”区域违法广告交办机制》,完善协同管理长效机制,全年共整治落地灯箱广告495处,拆除违法广告牌723块,清除牛皮癣6423处,查处广告案件6起,罚没款3.25万元。

推动市场主体发展及转型升级。一是实施“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建立小微企业培育库,确定112家小微企业为重点培育对象;加大政策解读和宣传,编制并发放“你成长,我服务”小微企业政策宣传册1000册。全年新增小微企业303户,其中八大产业小微企业79户,完成任务数的131.67%。“景宁畲艺坊服饰有限公司”被评为省小微企业“成长之星”。二是持续推进“个转企”,完成个转企32户,其中转为有限责任公司的有26户,转公司制比率81.25%,二次转型2户,累计完成个转企315户,达到三年目标任务数的162%,落实“个转企”财政补贴资金近80万。三是开展银企对接服务活动,向人民银行报送101家企业名单,已对接60家企业,贷款金额11401万元;继续推行“助保贷”,向7家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共计1360万元。

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指导帮助各类市场主体申请注册商标,商标注册数量稳定增长。目前,全县有效注册商标数1174件,其中新增注册商标398件,同比增幅51.3%。推荐畲山凤、畲乡等2件商标申报省著名商标,推荐云中大漈、雅景、畲珍源等3件商标申报市著名商标。全县现有司法认定驰名商标1件、浙江省著名商标9件、丽水市著名商标16件;开展商标质押工作,帮助景宁畲族自治县惠明茶业公司以“惠明”商标权作为抵押,从中国银行景宁支行获得商标权质押组合贷款1400万元。

实施“三强战略”。一是推进质量强县建设,推动出台《景宁畲族自治县质量与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建立大质量工作机制;开展“质量月”活动,联合各部门开展广场宣传、专场晚会进社区、进乡镇,有奖质量知识竞赛等活动,举办专场晚会9场,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0余起。二是推进品牌强县建设,加大“浙江制造”品牌培育力度,浙江青风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获评浙江名牌产品,成为我县首个浙江名牌产品(工业类),畲艺坊服饰有限公司获评丽水名牌产品,浙江青风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被列入丽水市20xx-20xx年“浙江制造”品牌重点培育企业;引导4家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超额完成质量强县考核任务指标(2家)。三是推进标准强县建设,成功申报国家级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该项目为我省首个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领域的标准化项目,也是我县首次承担国家级标准化项目;通过省级畲族特色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县项目评估验收,制定46项县级地方标准规范和25项企业标准;浙江青风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起草的《食用菌多功能单元式空调机组》项目列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20xx年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实现景宁企业在行业标准制定上的零突破。

推进商品交易市场提升发展。一是推进县中心菜市场提升改造,目前已完成市场的初步设计,预计投入资金1000万元,临时过渡市场的选址、设计、资产评估等工作也已完成,预计投入资金200万元。二是推进城北农贸市场创建放心农贸市场,对照“五个放心”的标准要求,投入20万元,在软件提升、规范管理等方面开展创建,目前已完成创建。

(二)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深化“五证合一”、“两证整合”、“先照后证”、实缴改认缴、经营场所放宽、简易注销等改革举措。办理“一照一码”营业执照1342份,“两证整合”营业执照201份,登记“一址多照”16户,“一照多址”1户,网上审批20件,简单注销26户;办理股权质押登记13件,被担保债权数额1838.62万元;办理股权冻结15件,解冻5件。

扎实推进信用监管工作。一是落实企业信息公示制度,企业工作年报率95.82%,全市排名第3,自然年报率91.98%,比上年减1.51%;个体工商户年报率87.81%,同比增3.53%;农专社年报率75.27%,同比增4.94%。二是强化信息抽查核查事中事后监管,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不定向抽查年报公示企业40家,完成15危化品经营企业行政许可信息公示情况定向抽查。全县共有173家企业,22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被列入了经营异常名录。

(三)紧扣民生福祉,牢守安全底线

紧抓食品安全。一是推进浙江省食品安全县创建。抽调5人集中办公,并争取到1200余万元创建专项经费。二是实施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提升改造。我县44家小作坊均已全部完成改造提升工作,其中非发酵性豆制品店15家,熟肉制品店11家,粮食加工品店17家,烘烤类糕点加工1家,实现备案登记率100%,拨付补助资金71.2万元。6月3日,丽水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现场会在我局召开,以此将景宁打造成为全市样板。三是开展阳光厨房建设。新建阳光厨房10家,其中学校食堂5家、大中型餐饮单位2家、熟食类制售1家、敬老院2家。全县共建成阳光厨房27家,食堂阳光厨房建设率达58.7%,超额完成年度“阳光厨房”建设指标,荣获2015年浙江省阳光厨房建设先进单位。四是紧抓餐桌安全,全县共有餐饮服务单位701家,小餐饮等级公示率达99%以上,74家重点餐饮单位实现色标管理,色标管理覆盖率92.5%。五是开展“三大一严”专项行动。全县共出动执法2269人次,定量抽检472批次,涉及51个品种产品,不合格6批次。排查重点风险隐患数8个,约谈违规企业43家;查处违法行为23起,关停非法违法企业2家,行政立案19起,移送公安部门5起,刑事立案1起。六是试点智慧监管系统。作为智慧监管工作试点县在全市率先开展餐饮智慧监管,“市场监管通”软件餐饮智慧监管模块正式投入使用。

紧抓药品安全。一是开展专项检查,开展注射用透明质酸钠、疫苗、胶囊等专项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928人次,检查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232家次,举报投诉3起,立案查处涉药案件15起,回复政协委员提案1起。二是开展药品抽验及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完成药品抽样57批次,其中不合格5批次,立案5起。评价性抽样9批次,快检车快检抽样120批次,医疗器械省级抽样3批次,药品不良反应86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15例。

紧抓特种设备安全。一是推进智慧监管系统的应用,设备上线率达96%,严重隐患整改率达100%。二是开展专项检查,先后开展了自动扶梯、大型游乐设施、露天使用起重机械、高风险压力容器锅炉、叉车、液化石油气充装等专项检查,排查各类安全隐患312项,隐患整改率100%。辖区全年未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三是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大监管机制,推动成立县特种设备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下发《景宁县关于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意见》,并于8月1日召开了首次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四是建立健全电梯应急救援联动机制,联合公安、消防等部门下发了《景宁县电梯应急救援110联动机制实施方案》。

紧抓质量安全。对辖区主要产品生产单位进行逐家走访调查,排摸生产单位21家次,实现重点产品监管全覆盖;配合检验机构严格按照抽样规程开展监督抽查工作,共抽查产品36批次,合格36批次,合格率100%。全县质量安全形势良好,未发生负有监管责任的重大区域性质量安全事故。

(四)健全监管体系,打造民生市监

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和快速检测体系。购置了100套电子秤、pos机等设备,景宁城北农贸市场及鹤川临时菜市场溯源建设已经完成,共安装溯源电子秤71台,中心菜市场需等提升改造完成再安装,预计数量在100台以上;县城三个农贸市场均建立快速检测室并对公众免费开放,配备专人负责检测,全年共开展定性检测9006批次,不合格23批次,不合格产品均已做好后续处理。

建立食品药品检测体系。一是推进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建设,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通过资质认证,确认检测项目达到232项,成为目前丽水市县级通过资质认证的检验检测机构中通过认证项目参数最多的机构。二是紧抓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检测报告录入食品安全监测资源整合共享及预警平台5552批次,完成任务数的111.04%,其中定量检测459个批次,完成任务数的142.99%,不合格食品34批次,合格率99.39%,不合格食品处置率100%。

完善社会共治体系。一是进一步落实食安金融惩戒机制。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食安金融联合信用工程的指导意见》,实现食安惩戒系统实施主体全覆盖,共录入食品安全不良信息72条,信用惩戒系统应用不良信息信用受限9人,其中降低授信额度4人,金额30万;提高利率3人,金额42万;拒贷2人,额度51万。二是进一步推行食品责任保险工作。截止目前参保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达35户,参保金额6万余元,保险金额超3500万;32家学校将食品安全责任险列入校方责任险项目,保额高达32000万。三是进一步规范基层监管网络。目前9个乡镇(街道),14个(村)社区已完成创建工作并通过验收。

构建计量保障体系。一是推动卫生局在全市率先将计量管理工作纳入医疗机构的绩效考核,提高医用计量器具受检率。二是对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共检定2717台(件),其中天平62台,水表1965只,衡器445台,压力表91只,加油机101枪,血压计53台。三是开展计量“四进”活动,对县城内在用计量器具进行免费检定,共检定347台,受检率100%;对22家乡镇卫生院在用的医用计量器具进行强制检定,共检定144台(件),为医疗机构节省4.5万元。四是顺利通过计量授权到期复查考核和扩项,新授权开展水表、克组、毫克组砝码、酸度计、电子血压计等5项检定项目,新购置价值80多万元的计量检定设备。五是开展水表检定业务,并承担水表首次强制检定和到期轮换工作,共检定水表1965台(件),检定更换率68.2%,填补了我县社会公用水表检定的空白。

构建消费维权体系。一是加大消费维权力度,全年受理举报投诉56起,调解成功率100%,举报查处率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50万元,其中大案15起,涉案金额1023.58万元。二是联合大漈乡政府全面推进大漈农家乐放心消费示范区创建,落实经营者首问制度,已有16家农家乐签订协议,并交纳8万元先行赔付基金。三是在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建立全县首个金融消费维权服务站、金融消费维权教育基地。四是积极应对职业打假人投诉举报,共受理职业打假人投诉举报31起,该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五)严格监管执法,提升市场规范

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执法。一是巩固“省级无传销县”成果,保持打击传销高压态势。二是开展重要领域专项执法行动。开展网络市场专项执法行动,查处网络案件10起,为历年之最,并查办了首起炒信(刷单)案件;开展“三大一严”专项行动,查获食品违法案件15件,移送公安1起,线索3条,查获违法食品550公斤,罚没款5.39万元;重拳打击商业贿赂,查办1起品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案,罚款1万元。全年共立案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案96件,其中大案13件,移送公案1起,罚没款30.09万元。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积极开展“六五”普法工作,获得全省“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荣誉称号,是我县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也是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唯一获得省级先进的单位;不断提升案件质量,在市县法制办的案件质量评查工作中,连续三年均有优秀案例和100分案件;自市场监管局成立以来,我局连续三年保持投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零败诉。

(六)强化基础建设,夯实监管基石

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进一步增强。举办“两学一做”强动力,深化“六小”促发展—说说身边事,夸夸娘家人新媒体演讲大赛,选拔推荐6名党员参加县里的比赛,1人获得一等奖,1人获得二等奖,3人获得三等奖,1人获得市二等奖,1人获得市三等奖。

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履行“双岗双责”,自觉扛起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巡查,严格规范履职,切实做到“两个风险一起防、两个安全一起保”。

深入推进非公党建。设立党建专项资金,以全面深化“六小”工作法为抓手,有效激活企业党建的内动力,在年初召开的全县两新组织“六小”工作法提升推进会上我局党委就此作了典型发言。

二、20xx年的工作任务

20xx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干好“一三五”的收官之年,做好市场监管工作责任重大。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根据省市局的部署,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要求,持续推进“深化改革、优化服务、强化监管”三位一体工作布局,进一步当好“四个员”,努力打造“市场监管铁军”,为“和美景宁”建设再立新功。具体工作任务:

(一)围绕“促发展”,在服务县域经济上下功夫

助力“全域旅游”发展。结合市场监管职能,集中100天时间,同步打响城镇环境脏乱差整治攻坚战、小城镇综合治理农贸市场建设攻坚战、行政审批服务提速攻坚战、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攻坚战、h7n9禽流感防控攻坚战、违法广告治理攻坚战、学生用纤维制品专项治理攻坚战等七大战役。

积极培育市场主体。要持续推进“小微三年成长计划”和和“个转企”工作。20xx年不仅是第一轮“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新一轮小微企业发展的谋划之年。我们要更好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全面落实省、市推进“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各项工作举措,及时更新小微企业梯次发展名库,并跟踪落实服务举措,全力以赴推进小微企业成长。

深入实施商标战略。一是指导帮助各类经营主体申请注册商标,实现商标注册总量进一步增长,重点开展“商标品牌走进景宁民宿经济”活动,进行民宿经济商标品牌集中宣传及“一对一”帮扶,争取民宿商标有较大突破。二是根据《关于发挥工商职能加大力度支持景宁畲族自治县加快发展的意见》文件的精神,积极利用省局的特殊关爱,发动企业申报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省知名商号、地理标志证明(集体)商标,重点做好“惠明”商标地理标志商标申报及要求撤销千峡湖旅游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申请的20个有关“千峡湖”商标两项工作。

狠抓“三强一制造”。一是深化标准强县建设,推进标准化+农村改革,重点抓好国家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标准化试点的建设工作;标准化+生态服务业,以畲族歌舞团、畲族博物馆、绿道等为重点组织申报省、市级项目,积极探索农旅融合标准化工作;标准化+生态精品农业,组织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的申报、立项和验收工作,加强惠明茶地理标志产品的监督管理工作,有效提升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标准化+生态工业,加快浙江制造标准的培育工作,以浙江青风环境有限公司、浙江浩南精密电子有限公司为重点企业,争取制定1项浙江制造标准。二是深化质量强县建设,引导企业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全面质量管理、质量损失率统计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重点开展畲族产业质量提升工作,推动形成政府推动、市场带动、企业主动的质量工作格局。三是深化品牌强县建设,按照梯度培育、逐年推进的目标,深化“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与培育,推进浙江青风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市级培育企业制定创牌计划;将畲族歌舞团、龙凤民族服饰有限公司、畲族博物馆等列为重点培育单位,逐步提升畲族产业知名度。

(二)围绕“推改革”,在激发市场活力上下功夫

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一是进一步提升市场准入便利化。加快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深化“五证合一”、“两证整合”、“先照后证”、实缴改认缴、经营场所放宽等改革举措,缩短审批时限、加强审批效率,努力实现单一登记业务办理“零跑动”。二是进一步强化市场“出清”。继续做好清理吊销长期未经营企业营业执照和企业、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工作,对名存实亡的“空壳主体”进行集中清理。进一步放宽适用条件,简化办理流程,加大企业简易注销力度。逐步推进长期吊销未注销企业清理工作,切实破解“僵尸企业”退出难问题。

继续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持续深化企业信息公示,严格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管理,持续推进信用分类监管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年底前实现市场监管领域执法事项全覆盖,并积极推动跨部门联合检查。20xx年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合作社年报及公示工作要求在6月30日前完成,并且全省全市每月排名,务必完成任务。

(三)围绕“保安全”,在筑牢安全防线上下功夫

继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一是继续推进浙江省食品安全县创建,力争在20xx年5月顺利完成创建工作,建立餐厨废弃物集中收集、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体系,规范处置餐饮服务单位餐厨废弃物;二是继续推进阳光厨房建设,完成红星街道示范街的阳光厨房创建,打造“阳光餐饮一条街”;三是继续推进智慧监管系统建设,不断扩大智慧监管使用范围,提升监管效能;四是全面推进小餐饮提升改造,不断巩固全省小餐饮监管前列成果;五是继续推进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资质认证工作,争取于20xx年3月31日前取得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合格证书(catl),认定的参数达到200项以上,12月通过县级检验检测资源整合项目验收。

继续加强药品安全监管。以“风险评估、风险管理”为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涉药企业监管力度,查办一批药械大要案。进一步提升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能力,做到及时收集掌握重大安全预警信息,努力提高安全预警水平。

继续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一是充分发挥乡镇(街道)、行业主管部门属地监管及行业监管职责,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对特种设备“三非”、“两超”、“一无一违”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二是以《电梯安全使用监管服务手册》和电梯维保公示制度为抓手,推动电梯使用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三是对辖区老旧、故障率较高的设备组织开展风险评估,并采取使用、维保单位为主,政府补贴的多方出资模式提高辖区风险设备安全责任投保率;四是发动电梯业主开展电梯安全责任保险,采取政府以奖代补的形式开展,提高广大群众电梯使用安全。

继续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制定和组织实施20xx年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计划,积极探索区域监管工作机制,提高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以区域性龙头企业、民族传统文化企业为重点企业,开展县级“民族文化产业质量提升”专项质量监督抽查工作,保障民族文化相关产品质量安全。严格把好工业产品(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关,进一步加强纤维质量监督工作,做好质量信用信息平台信息录入工作,依法公开质量监督抽查、质量违法违规案件等信息。积极促进质量信用信息在金融、保险等领域运用。

(四)围绕“维秩序”,在营造公平市场上下功夫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以法治方式和法治程序化解疑难问题,加快建设法治市监。整合基层执法监管力量,加强局所、所所协调联动,强化与外部特别是公安部门的执法联动机制,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重点查处事关民生领域、社会关注度高的侵犯知识产权、违法广告、虚假宣传、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

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执法。以查违法、办大案为重点,全面树立监管权威。重点突破商业贿赂、公共企业限制竞争、侵犯商业秘密、传销等,及时有效发现和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在查办案件的总量上明显提升,在案件质量上抓出成效。

(五)围绕“惠民生”,在保障民生福祉上下功夫

继续抓好农贸市场建设。一是推进县中心菜市场提升改造,在原造纸厂区块建成临时过渡市场,对中心菜市场以三星级市场进行提升改造,完成中心菜市场产权私人股份的置换回购;二是继续开展农贸市场溯源体系建设,在中心菜场提升改造完成后,对其开展溯源体系建设工作,全面形成“源头可溯、过程可控、风险可防、责任可究、公众可查”的食品安全溯源体系;三是推进乡镇农贸市场建设,逐步在镇所在地规划建设二星级农贸市场1个,有条件的乡所在地规划建设一星级农贸市场1个。

继续加大消费维权工作力度。建立健全促进放心消费的机制,在打响“放心消费在景宁”品牌中积极作为。一是要探索建立放心消费创建工作的协调机制和评价考核体系。积极落实将要出台的消法实施条例和浙江省实施办法,组织开展“消法进万企入万家送万人”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推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三年行动计划。二是建立12315系统与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相适应的外部协调机制,推动“诉转案”工作。

继续强化民生计量监管。一是继续开展“计量四进”工作,对集贸市场在用电子秤、台秤等强检计量器具进行免费检定,对乡镇卫生院在用的血压计、b超、心电图、心电图仪等医疗器具进行周期免费检定。二是开展水表、燃气表、停车计时装置、加油机等专项检查,落实经营单位定期检定和到期轮换制度。三是加强部门联动,联合卫生计生局、环保局、综合执法局等加强医用计量、环境计量、电子停车计价器等重点计量器具的监管。

继续推进合格评定工作。一是加强检验检测机构证后监管,继续开展检验检测机构日常巡查工作,督促各检验检测机构规范运行;二是加强认证市场监管,加强对3c和有机产品等重点产品认证监管,加大对质量、环境、能源自愿性认证行为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非法行为。

(六)围绕“强基础”,在打造市监铁军上下功夫

全面提升监管能力。根据工作实际需要,进行食品、药品等法律法规、执法技能、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干部队伍能力,培养一批懂法律、善监管、能执法、会办案的业务骨干。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要认真贯彻从严治党的新部署新要求,以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为着眼点,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努力打造一支勇立潮头的畲乡市场监管铁军。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把党建工作与市场监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

【篇四】

20xx年,县市场监管局紧紧抓住深化改革、助力发展、维护安全、保障民生等重心,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强化效能,全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落实,取得积极成效。

一、20xx年度工作总结

(一)适应改革新常态,紧抓服务取得有效提升

1.推进商事改革,简政放权落实到位。全面启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完善五大机制、做好六大结合为简政放权加码,实施“最多跑一次”事项115项,率先实现“最多跑一次”行政审批类事项全覆盖,领跑全县各审批部门;推出“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审批模式和客服云总机平台服务,完善证照联办、口头申报、简易退出、网上登记、同城通办、容缺受理、证照速递等便民措施,助力审批服务少跑路;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降低住所、经营范围等准入门槛,持续优化我县投资创业环境;与农商银行签订政银框架合作协议,推进改革全覆盖。截至目前,通过电子化登记平台网上办理业务7132件,口头申报4373件,换发“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1315张,证照联办609件;新登记企业708家,个体工商户1730家,注销企业199家、个体户901户;6864件行政许可、1715件行政确认、4044次公共服务实行了最多跑一次。

2.强化协同发展,品牌质量实现突破。整合品牌、质量、标准三方资源,以企业品牌服务“一对一”、“质量月”活动等为抓手,提高企业抓质量、创品牌、制标准的积极主动性。质量建设方面,深化卓越绩效导入行动,组织企业参加卓越绩效管理培训;动员5家企业开展县政府质量奖评审,其中4家顺利通过现场评审,指导威邦科技公司申报市政府质量奖,争取实现市政府质量奖零的突破。品牌建设方面,建立完善创牌培育库,加强重点创牌企业的指导培育力度,新增注册商标件558件,走访无牌规上企业32家,指导申报63家次,新申报省名牌1只、复评2只,市名牌1只、复评1只,4类产品的生产企业被列为“浙江制造”品牌重点培育对象。将驰名商标和“浙江制造”作为推进品牌建设的重中之重,做到申报指导有力、追踪跟进及时、衔接助推得力,指导2家企业申报“浙江制造”。今年,“浙江制造”标准《水性氟树脂不粘涂料》正式发布实施,“磐五味”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行政认定为驰名商标,均实现零的突破。标准化建设方面,完成规上企业采标和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调查工作,规上企业采标98家,采标率达68.3%;完成20xx年度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统计上报工作,非畜禽类农业、畜禽类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分别达66.37%、73.3%,同比提高0.87%、5.3%;指导35家企业70项标准平台公开,帮助企业制订标准2项。

3.助力转型升级,企业成长取得实效。打好“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收官战,进一步明确11个大项15个小项的季度和年度目标任务,重新细化并落实考核标准,截至目前,成长计划中的9项指标已超额完成市下达的目标数。完成60家小微企业成长指数编制调研工作,组织企业开展小微企业成长之星评选活动,1家企业荣获小微企业成长之星。大力开展“守重”企业的培育工作,推荐公示aa级13家、aaa级3家,信用建设的基础更加扎实。通过开展“百名店小二、服务再出发”活动,根据收集到的192家次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开展指导帮扶。发挥个民协会、市场党支部的作用,抓好非公党建工作,协助开展“放心消费”、浙八味特产市场禁硫宣传与中药材鉴别等活动,取得较好效果。

(二)守牢监管最底线,严保安全取得坚实成果

1.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动监管体系改革。统筹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年报公示、市场主体冗余清理、“双告知”工作。建成行业检查专项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涉及3021家检查对象、77名执法人员,制订抽查事项清单35项,部署开展137家企业双随机抽查,目前已完成10家企业的试验性抽查工作。20xx年度企业、个体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分别完成3959家、9938家、354家,工作年报率分别达98.9%、99.92%、99.78%,将未年报的302家企业、97家农专社和609家个体个体户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完成77家企业、84家农专社、118家个体户的查无列异核查工作。清理市场主体冗余提升市场活力,完成2013年至2015年期间两年内未年报企业的清理任务,引导补报4家、注销13家,依法吊销营业执照118家,依职权注销24家。同时,全面跟进“双告知”部门联动,共推送1154家企业1198条信息,部门审批处理条数1133条,占推送数的94.57%。

2.强化食药安全治理,落实食安创建任务。推动落实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餐饮服务单位主体责任,推进“阳光厨房”建设,开展5条示范街和11家示范小作坊创建指导和整治提升工作;实施推进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参保单位397家,保费23.16万元,保额xx亿元;新建“阳光厨房”2家,学校食堂阳光厨房建设率100%,小作坊建档率和登记率95%,小餐饮等级公示率达95%以上;加大创建主题宣传,开通食安磐安公众号,关注人数达1.4万人,制作创建宣传公益短片,增设食药安全科普宣传栏220余块,通过食品安全宣传周、食药安全进社企等活动,印发宣传资料6万余份;着力加强基层责任网络建设,组建县乡两级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队伍和食品安全志愿者服务队各20支,标准完成建设食品安全工作站101个,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站42个,19个乡镇食安办已通过市级验收;加强重点领域和热点食品的检验检测,并通过传统媒体和网络平台及时公布检测结果,共定量抽检流通、餐饮环节食品1005批次,餐饮具94批次。在药械监管方面,开展参茸类产品、梅雨季节中药饮片质量等10项专项检查行动,检查药品生产批发零售企业52家、医疗机构122家,完成药品抽检50批次,中药材6批次,医疗器械2批次;加强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分别收到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180例、17例。深入推进春安、百日攻坚、两禁一超、金剑·秋风等专项整治行动,出动执法人员4756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主体7839家,发现并整改风险隐患61个,立案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77件,已结案66件,移送公安4件。在市平安创建安全感满意度调查中,我县食品药品安全公众满意度为90.03%,再列全市第一(在20xx年底省食安办组织的满意度测评中为72.84%,列全市第一)。

3.强化特种设备监管,守牢安全生产阀门。强化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期间特种设备监管的针对性,加大对旅游景区、商场超市、医院、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气体充装单位、危化品企业的检查,共出动监察人员345人次,检查企业140家次,发现重大隐患下达指令书40份,完成整改37个。紧抓重点环节、领域,开展场机及低压容器、起重机械、危化品及危化品相关特种设备等专项整治行动,对需要上牌的83台叉车、16台低压容器进行集中检验登记,拆除、停用低压容器登记44台,落实7台燃煤锅炉的淘汰工作,拆除土质简易锅炉5个,查处特种设备类案件4件,罚没款63000元。组织特种设备安全培训2期,参训操作人员200余人次。组建电梯应急救援队,提升救援能力,目前已开展应急演练1次,出动救援6次。开展风险分类管控、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双重预防机制和安全管理台账规范化试点工作,已有9家单位提交分类评价报告。

4.强化重点领域监管,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强化“打传规直”监管,加强广告行为的监管,发放责令改正通知书7份,立案查处违法广告案件3件,罚没款25000元;以保护商标权为重点,切实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立案查处商标侵权案件13件,已结案4件,罚没款70000元,移送公安1件,同时以商业秘密保护为载体,为企业提供服务,成立3个商业秘密保护联络点。以成品油、冻肉制品、化妆品等为重点,切实开展好打击走私工作,认真摸排冷冻库、油库等基础数据,摸排到油库信息21个、冻库信息14个;积极参与红盾网监“靶点行动”,立案查处7件,已结案6件,罚没款57649.5元,移送公安1件。

(三)立足保障高目标,勤护民生取得良好成绩

1.提升维权效能,优化消费环境。组织开展3·15消费维权日、计量日、阳光纤维进社企等活动及消费维权培训,提升民生计量服务和维权能力,设立金融消费维权服务站4家,新招募消费维权义工15名。受理投诉举报339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62万元。落实“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组织88家经营单位申报无理由通货承诺,建申报省级放心示范商店51家,示范网店6家,示范餐饮13家,推荐上报9家单位申报市级消费者信得过单位。

2.强化智慧监管,提升保障能力。提升保障技术支撑,完成智慧监管智慧中心建设,单兵系统操作培训有序开展;检验检测中心二期建设竣工,能力验证考核成绩优异,检测覆盖275个项目,全检覆盖57个产品,强化市县技术合作,金华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磐安分院设立;快检机构实现乡镇、放心农贸市场、市场监管所全覆盖,定性快检13890批次;开展快递公司、加油站、蔬菜市场等民生领域计量检定活动,检定各类计量器具1030台件。开展美发行业集中整治和化妆品集中抽检,遏制行业无序经营的乱象,共立案查处违法行为7起,责令改正25家。结合投诉热点和消费数据,先后开展纤维制品、桑蚕鲜茧等执法检查行动,巡查许可证企业实现全覆盖,完成省级定检10批次,抽查食品相关产品21批次,不锈钢厨房用具、农资、学生用品、成品油等热点产商品质量抽检49批次,加大抽检后处理力度,依法处理不合格产品商品14批次。食品从业人员全部实行线上培训和上机考试,培训考试208期3448人。

3.推进民生工程,提升群众福祉。支持老城区拆迁改造工作,全力推进安文菜市场迁建工程,新安文蔬菜市场主体工程提前4个月结顶,目前完成投资4370万元,争取提前进入装潢阶段,干部职工签订拆迁承诺书140份,排查拆迁区内217家市场主体基本情况,上门动员5户干部家属承诺拆迁,提前完成老城区单位搬迁;组织468人次参加小城镇环境集中整治,参与对接11户美丽庭院、1条美丽公路的指导规范工作。牵头完成药博会招商、布展、嘉宾接待等工作,成立药博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抽调6名专职人员组建组委会办公室,组织召开会议20余次,走访行业协会、相关企业、药企药商征求筹办意见,制定各类方案37个,统筹招商193家,展出工业产品2298件,参茸产品500余个,中药材、中药饮片标本300余个;组织参加违搭违建、药博会沿线周边环境卫生等整治行动,整治违搭违建80余处,排查周边经营主体102家;驻点酒店保障就餐人数保障5000余人次,快餐配送1250份,巡查展厅、特色街4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400余人次,接受咨询60余次,处理投诉举报4起。持续推进禁硫整治,磐安、海曙两地在信息互通、技术交流、关注标准、协同打击、建立机制等方面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合作备忘录,共同携手打击滥用硫磺熏蒸中药材行为;推进农村家宴中心建设,规范农村红白喜事就餐行为,共指导农村集体聚餐报备519餐次,就餐5.3万人次,现场指导598人次。

(四)发扬系统好作风,实抓履职取得显著成效

1.保障、培养齐推进,能力、活力双提升。全面推进基层所规范化创建工作,申报创建四星级、三星级、规范级市场监管所各1家。推进“四个平台”建设,厘清市场监管平台工作机制,明确乡镇派驻联络员。探索培训新途径,通过研讨、论坛、夜学、竞赛等载体,干部集中学习30次,参加各类培训考试721人次。同时,对年轻干部实行轮岗机制,完成团委换届、青年突击队调整,系统活力获升华。

2.教育、督查一手抓,党风、作风双提升。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进党员集中日活动,惠民办事、完善党员志愿服务10余次,开展“看义乌学浦江,市场监管工作怎么干”现场活动,对标先进找不足。开展党风廉政常态化教育,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落实“一岗双责”,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大会

2次,专题党课3次,通报廉政典型案例8次,廉情约谈党员干部191人次,开展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督查2次。

3.活动、工作有结合,文化、精神双提升。通过组织参加联谊、气排球赛、品茶学艺等活动,开展“四个你我”行动,探索创新红色讲堂、青年论坛、党建+示范点等载体,打造系统文化品牌,展现良好的市场监管精神面貌和系统文化。

二、20xx年工作思路

(一)持续推进改革,改善发展环境坚持不懈。商事制度改革不止步,提升“多证合一”营业执照换发速度,尽快实现全覆盖。加快“最多跑一次”改革进程,探索落实准入创新和便利举措,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及成本,推动登记审批提速,争取实现13个审批部门30个事项全部开展“证照联办”。完善市场主体快速退出机制,扩大企业、个体户简易注销覆盖面,助力破解僵尸户挤占市场资源问题。

(二)充分总结提升,推动企业转型好上加新。要打好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收官战,强化6项未完成指标的提升工作。筹备谋划实施第二轮三年成长计划,做好小微企业成长的创新机制研究调研,助力小微企业完成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改善小微企业发展环境,解决突出问题,促进小微企业更快更好发展。

(三)积极寻求突破,力争品牌质量齐头并进。指导6家企业质量管理工作,做好国家总局质量考核准备。对照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示范点建设要求,督促有关部门完成市政府在产品、工程、服务、环境四大示范点建上对我县下发的考核指标。落实市县政府质量奖现场评审工作,加强企业卓越绩效培训,年底完成卓越绩效标准导入企业8家。深入开展浙江制造标准制订,完善《多用途吸尘器软管》、《指甲油》材料的上报工作,争取年底前列入浙江制造标准制订计划,做好水性氟树脂不粘涂料浙江制造标准认证工作。指导示范街区的立面改造、旅游景区标志标识等标准化工作,为特色小镇、一号产业提供品牌支持。

(四)紧抓创建契机,提升食药安全势在必行。对照省级食品安全的创建要求,切实补齐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的短板,力争到年底,全面完成211条创建考评任务。通过开展“食安杯”气排球赛、“最美协管员”评选、组织食药安全监管人员培训、应急演练等方式强化继续推进创建宣传教育,完善建设县级食品安全科普基地。持续开展餐桌安全治理、农村食品安全治理、两禁一超、学生饮食放心工程、农村用药安全、食品欺诈及虚假宣传等专项整治行动,提升食品药品安全,助力食安县创建。

(五)立足事中事后,维护市场环境公平有序。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推进137家企业抽查工作,跟进“双告知”部门联动,督促审批部门及时处理告知信息,提升处理率。开展特种设备日常巡查和不定期监察,巩固完善监管网格和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杜绝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加强液化石油气钢瓶管理,11月底前全面落实实名登记,建立可追溯体系。严抓产品商品质量安全,深化电缆、防火行业等重点产品认证企业的监管力度,落实检测后处理和企业约谈制度,确保不出现质量安全事故。加大平安综治工作力度,以“平安磐安”建设、护航十九大等工作为抓手,持续加大对事关民生安全、市场稳定的打传规直、广告治理等工作的力量投入,对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

(六)革新维权举措,促进民生保障精益求精。围绕消费者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创新维权机制,完善维权平台,促进消费维权源头治理,以“放心消费”创建为抓手,加强消费知识宣传和成果展示,壮大消费维权义工等第三方评价队伍,推动经营者自律,实现社会共治;重点推进示范型放心景区创建,设立全域旅游监管分局,助力全域旅游发展。发挥检验检测、智慧监管中心技术效应,持续开展民生计量、食药检测等工作,及时整治损害民生利益隐患。

(七)狠抓队伍建设,打造监管铁军坚强有力。顺应新形势要求,加强系统队伍的法治建设、基层基础建设和干部综合素质建设,推进星级规范化基层所创建,强化履职保障。通过开展师徒结对、业务技能竞赛、志愿服务等活动,强化业务能力和系统文化建设,提高实战技能和执法水平,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干部。围绕两学一做学习常态化、制度化建设,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推进廉政制度建设,加强正风肃纪检查,落实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和党风廉政、作风效能主体责任。

【篇五】

(一)在服务转型升级上不遗余力

一是扎实抓好“最多跑一次”改革。梳理39项主项,93项子项的“最多跑一次”清单和17项“易错易漏清单”并公布。率全市之先推出微信“在线预约”和“一键取号”,662家(名)企业和群众通过预约成功办理证照。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设立“商事登记”综合受理窗口,打造“八个一”标准化样板窗口,推出证照快递送达,“最多跑一次”办件量达31682件。试行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制和商事登记无偿导办制。积极落实招商引资、南麂基金岛、宠物小镇企业证照即办制,对于材料齐全的当场给予办理,今年共有373家企业从中受益。对268家未开业企业和无债权债务企业实行简易注销登记,畅通企业退出渠道。办理个体工商户同城通办66起。通过“工商企业通”办理营业执照102份。“最多跑一次”工作成效得到省工商局、县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二是全力扶持小微企业成长。充分发挥小微办职能,助力市场主体培育,全县新增小微企业2881家,完成“个转企”248家,新增八大产业小微企业989家,均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畅通小微企业动产抵押、股权质押、商标权质押和债权转股权融资渠道。开展小微企业民企“双对接”活动月,组织科技指导和金融服务系列活动10余场。浙江恒齿传动机械和浙江艾叶文化2家企业分别被评为省、市小微企业“成长之星”,水头小微企业党群服务中心获评市服务小微企业十大优秀平台,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圆满收关。

三是持续推进“三强一制造”。源飞宠物、瑞德森及万联电器3家企业获评县长质量奖。力邦合信、炜冈机械及豪中豪3家企业获“品”字标“浙江制造”标准制定立项并发布1家,实现我县“浙江制造”团体标准零的突破。“红景天”养老机构申报市级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获立项。牵头平阳县按摩器具协会制定按摩器具产品标准体系。新增导入卓越绩效管理企业12家。新增企业自我声明公开标准数290个。新增省名牌产品2个,市名牌产品10个。主动对接国家质检总局等上级局,成功助力我县国家级家用保健电器具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获准创建。

(二)在保障民生安全上筑牢屏障

一是在“四品一械”监管上严查重处。以省级食品安全县创建为抓手,切实发挥创建办在沟通协调、进度通报、部门会商、创建自评、台账归档等工作上的牵头作用,全方位推进食品安全整治提升,做好迎接市级初评准备。开展食品安全排雷“百日攻坚”行动,查处各类违法行为387起,9个重点隐患清单全部整治到位,1件案件列入全市“百日攻坚”行动十大典型案件。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顺利整合提质搬迁并通过省级验收。创建3条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严管街。新增“阳光厨房”23家,创建“在线阳光厨房”14家。推进“千万学生饮食安全工程新三年计划”,学校食堂量化分级b级以上数量均超额完成省、市任务。开展城郊结合部和农村地区药店诊所药品质量集中整治等专项行动。今年共查处各类食药案件104件,其中移送公安10件。开展“平安三率”大提升专项行动,多渠道多形式开展食药安全正面宣传,全县群众食品安全总体满意度为79.95%,较20xx年62.96%有明显提升。

二是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上把好“红线”。分季度向属地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通报隐患,进一步落实特种设备属地监管责任和生产使用单位主体责任。开展简易升降机安全专项整治并承担整治办日常工作,对全县网格排摸上报的552台非法简易升降机进行分类整治,整治成效获温州市质监局领导批示肯定并作为先进工作典型在全市推广。完成全县在用乘客电梯96333应急处置中心建设并运行,实现我县电梯突发事件“快速响应,快速派遣,快速救援”。全县特种设备隐患治理率、注册登记率、定期检验率均为100%,全县未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三是在民生实事工程创建上抓好抓实。改造提升13家农贸市场。昆阳联东和鳌江柳下菜市场成功创建智慧农贸市场。完成3家农贸市场免费检测室创建,专门安排流动检测车对23家未建检测室农贸市场开展巡回定性抽检,农贸市场食品快检达43808批次,合格率达99.8%。开展计量惠民,全年共检定、校准各类计量器具1.48万余台件,对全县所有加油站加油机实施计量检定,对6家农贸市场商贸衡器实施免费检定。县质检院实验室成功搬迁,开展“服务企业助力众创”活动,全年共为企业减免检测费用48余万元,帮扶解决技术难题10余个。

(三)在市场维权维序上重拳出击

一是细之又细抓公共安全隐患整治。结合“四无”整治及十九大维稳安保任务,强化无证无照特别是对无照加工小作坊、危化品经营活动等的监管,关闭取缔无照经营、且不符合整改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2781家。开展打击成品走私和非法加油站点整治行动,查获涉嫌无照经营的油品127.40吨。

二是严之又严抓事中事后稽查监管。严查不正当竞争、商业贿赂、商标侵权、虚假广告等违法行为,各类公平交易案件结案192件,其中万元以上大要案为126件,成功办结一起商业贿赂案记省集体三等功。开展市场监管领域企业“双随机”联合抽查,对390家企业做到“一次抽查、全面体检”,有效杜绝任性检查、多头检查和重复检查,进一步优化企业营商环境。严格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管理,配合做好违法失信企业联合惩戒。做好清理吊销长期未经营企业营业执照和个体工商户依职权注销,对2828户无效经济户口实施“市场出清”。

三是实之又实抓消费维权环境净化。开展“放心消费在平阳”活动,全县111家企业作出无理由退货承诺。组织消费义工开展消费体验,创建放心商店48家,放心网店28家。指导平阳万达广场创建放心消费示范购物中心。对2689件消费投诉、举报及信访件做到依法处理反馈。县消保委获省消保委组织先进集体。

(四)在铸造市监铁军上培本固元

一是不折不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一岗双责”。认真部署开展“敢担当,强执行,优环境”作风建设活动和“千人评议”活动,“不敢为”、“不会为”、“不想为”的作风顽疾得到明显改善。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县委关于作风建设的决策部署,主动配合县委巡察组开展基层站所作风巡察活动。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思践悟。

二是持之以恒提升队伍执法能力。开展执法能力全员轮训,通过“送培训”下基层、专家授课、骨干讲课、以案释法等方式,开展专题培训10期,受训人员达696人次。通过推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创新开展案件网上审核,实施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等,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对142起案件启动案审会进行集体讨论,举行案件听证3次,积极应对行政复议16起,行政诉讼7起,今年无败诉案件。

三是多方宣传提升部门良好形象。综合运用微信、报纸、电视及食药、质量宣传活动各类载体,全方位、多角度、广覆盖开展宣传。邀请“两代表一委员”、新闻媒体、市民监督团、行业协会代表等参与市场监管各项活动,提高他们对市场监管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开展“铸市场监管铁军”系列活动,努力打造一支纪律严明、作风优良、能力过硬、奋发有为的市场监管铁军,提升社会影响力。

【篇六】

半年来,我局积极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以深化改革为统领,以服务经济发展为主线,以强化市场监管为抓手,不断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着力抓好服务升级、管理创新、市场安全和队伍建设,全面贯彻执行上级各项工作部署,市场监管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现将半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聚合力、助升级,服务发展质效提升

一是稳步推进“放、管、服”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深化。以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宗旨,继续落实推进“多证合一”、“一址多照”、“一照多址”、简易住所登记等各项改革举措,全程电子化登记改革全面实施。上半年共完成企业名称预核准11542件,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0642家(其中企业2053家、个体工商户831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75家),完成变更登记2920件、注销登记1057件、迁入登记69件、迁出登记61件、备案登记105件、股权出质5件。对实施未开业或无债权债务的企业实施简易注销程序,继续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最多跑一次”

改革,做好网上登记和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的推广应用,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大力发展各类市场主体,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截止20xx年6月28日,已完成企业简易注销75件、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1280件。

全面推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工作。完成事中事后综合监管系统“一单两库”录入工作,共录入检查项目7项,执法人员174名,监管对象208家,推动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执法检查,实现了对企业“一次抽查、全面体检”。

二是“商标、品牌、质量、标准化”工作有序开展。半年来,全局在“商标、品牌、质量和标准化”工作上都取得了良好成绩。制定了名牌产品培育计划,培育6家企业6个产品申报安徽名牌,培育12家12项产品申报阜阳名牌产品;对11家企业14个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进行了年审工作;对4家3c认证企业进行了监督检查;对4家工程类检验检测机构和临泉县市场监督检验所进行监督检查;组织3家企业开展阜阳市市市长质量奖申报、评审、卓越绩效导入工作。以质量强县为契机,我局牵头促成成立了临泉县质量发展委员会,大力推进品质承载工程。

标准化工作喜结硕果。根据我省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要求,为更好地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加大示范区示范引领作用,做好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立项工作,按省市局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征集20xx年度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备选项目。按照征集对象及条件和工作要求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和县农委的推荐和实地调研下,遴选报送安徽省临泉县家乡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作为我县省级农业标准化标准示范区培育对象。并帮助指导安徽阜阳宝鼎粮油有限责任公司参与制修订了一项国家标准,突破了我县的标准化工作对国家高标准研制的新成果。

三是助企强企成效显著。积极开展中小企业帮扶工作。通过股权质押、动产抵押等方式,帮扶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办理股权出质登记8笔,助企融资xx亿元;办理动产抵押登记3笔,助企融资6000万元。

1.守底线、强监管,筑牢民生安全防线

一是强化食品监管。

1.加强食品“三小”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食品安全条例》,加大对小作坊政策和资金扶持。指导各镇开展食品小作坊调查摸底和食品摊贩备案管理,按照省市局要求食品小作坊产品目录,采取提升一批、整改一批、取缔一批的工作思路开展食品小作坊、食品摊贩和小餐饮集中整治行动,使食品三小经营资质合法化、管理规范化。已按照要求录入安徽省备案许可登记系统640家,其中,核发小餐饮信息卡632家,小作坊加工登记证8家。

2.推行风险量化分级管理,全力推进餐饮单位“353”后厨改造提升工程,采取以奖代补形式改造餐饮单位后厨和农贸市场。健全完善主体监管信用档案,又打造了3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创建示范街(放心消费示范街区),发放奖补资金100万元,新验收命名“明厨亮灶”工程示范单位142。

3、加强农村集体聚餐备案管理,规范操作流程。制定了《关于印发临泉县农村集体聚餐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明确临泉县农村集体聚餐管理职责和备案现场指导的通知》,进一步明晰了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监管部门的农村集体聚餐职责,规范了农村集体聚餐备案、指导流程,将农村集体聚餐活动(含50人以下)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全县已举办农村厨师培训66场次,培训人员3312人次;在日常监管中,基层两员加强对农村厨师监管,全县实行农村厨师持有两证上岗制度(即持有有效培训证和健康证方可承办宴席制度),全县备案现场指导农村集体聚餐4327家次,没有发生Ⅲ以上食品安全事故。半年来,全县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向好。

二是狠抓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年初制定《关于印发20xx年临泉县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和《关于开展临泉县20xx年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的通知》,推动全县特种设备安全联动监管和责任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坚持日常监察、重点检查和专项整治相结合,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力度。开展了大型游乐设施、液化气充装、电梯、燃煤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设备“百日除患铸安”等专项行动。督促指导各基层所对全县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进行监管和巡查,实行局所联动,联合各乡镇(街道)在庙会期间对大型游乐设施进行拆除。在3.15、安全生产月期间,广泛发动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积极与省、市特种设备特检中心联系,对全县在用特种设备进行检验,目前,全县在用特种设备的数量分别为:电梯1470台,厂内机动车辆22台,锅炉、压力容器1841台,压力管道45千米,天然气管道51千米。与此同时,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我局牵头组织落实电梯应急救援平台建设。并于今年4月份组织相关成员单位至河北、河南两地考察学习有关先进管理经验。目前,相关方案已提交县委、县政府审核,正着手筹备建设事宜。

三是保障“三品一械”安全。积极开展了对药品、医疗器械专项检查。一是开展“食药安全春风行动”。此次“食药安全春风行动”整治活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300余人次,检查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药店260家,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48份,立案28家。检查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诊所157家,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19份,立案查处15家。检查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企业供59家,其中下达责令整改或限期整改的18家。

二是开展全县药店和医疗机构药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本次专项整治活动,全县共检查药品经营企业360家,要求现场立即整改65家,给予限期整改120家,立案查处的53家。检查医疗机构395家,给予现场整改的102家,限期整改的43家,立案查处的36家。有力地净化和规范了全县药械市场,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群众用药用械安全。

三是指导督促开展药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工作。半年来,全县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985份,完成市局年度考核任务比率为39.5%;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270份,完成市局年度考核任务比率为67.5%。

(三)抓重点、净环境,市场秩序规范稳定

一是扎实推进“双打”工作。20xx年元旦、春节期间,我局共检查各类市场经营主体4656户次、批发市场27个次、集贸市场211个次、经营者仓储地25个次、立案各类假冒伪劣经济违法案件715件、结案644件、案值52.9万元、罚款95万元、依法查扣涉案物品包括文王贡酒、种子酒等白酒367瓶、鞋子13双、电视5台、王一牌净水机8台、海南小天鹅洗衣机1台等。同时,通过“3.15”、“食品安全周”、“安全用药月”等活动,大力宣传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知识,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广泛宣传打假成果。

二是积极开展打击传销工作。我局将中心城区、街道、社区及城乡结合部、待拆迁区域(拆迁区)等区域纳入重点整治地区。认真开展了以“拉人头”、团队计酬、收取入门费等方式,以及假借直销、特许经营等名义进行异地聚集型查处工作,坚决取缔以“微商”名义实施的违法传销犯罪活动和以“虚拟货币”、“爱心慈善”、“旅游互助”等为幌子的网络传销犯罪活动。

充分利用12315投诉举报工作平台,加大社会共同监督力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同时严格市场监管,加大巡查工作力度和频次,按照网格化监管模式,责任到人,不留死角、彻底排查,通过排查,在我县没有发现有传销活动发生。

三是扎实开展企业信息公示工作。强化企业年报服务,认真做好宣传普及、咨询解答、操作指导等工作,完成企业年报工作。内资企业年报率为95.81%,外资企业年报率为95%,个体户年报率100%,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率98.46%。半年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市场主体12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的市场主体58户。

(四)多举措、重实干,维权惠民扎实有力

一是切实做好消费维权工作。成立临泉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并在各乡镇(街道)设立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由各乡镇、街道的人大主席或分管市场监管工作的负责人担任,负责本乡镇、街道消费维权工作;3月15日上午,举办了纪念“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活动大会,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等分管领导出席会议,县消保委常务理事单位、县直有关部门和企业代表7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发布了20xx年度十大消费维权调解案例和十大打假典型案例;加强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工作。截止目前,共接待消费者咨询1千余人次,受理投诉案件168起,结案168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0.5万元。

二是持续强化集贸市场长效管理。完成集贸市场快检室建设,每天开展食品快检。加强集贸市场日常监管,加大对集贸市场的日常巡查力度,巡查监管和执法情况及时总结。

(五)抓创建,补短板,合力攻坚促提升。

大力争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全面压实,层层落实,从严落实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压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强化食品安全保障。防控结合、消除隐患,全面提高食品安全防范能力,当前我局正全力以赴投入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民生工程项目进展顺利,各基层市场监管所、农贸市场食品快检室已陆续建成投入使用;谭棚、单桥、姜寨等3个市场监管所办公业务辅助用房即将开工建设,所有这些工作都将极大地促进我县市场监管能力的提升。

(六)优素质、求效能,三项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高。通过举办多场内容丰富多样的业务培训、专题讲座,提高了干部队伍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通过抓制度建设,尤其是《临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xx年规范性文件资料汇编》的出台和实施,做到了管理全局事务用制度,规范各项行为有规程,促进全局工作高效规范运行,有效提升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能。

二是党风廉政与作风效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年初制定并开展系列学教活动,尤其是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扎实稳妥地开展了系统全体干部职工春训活动,从加强党风廉政与作风效能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培训。通过学习,增强了全体干部职工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贯彻执行上率先垂范,不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效能建设,切实在市场监管领域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三是法治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调整局案件审理委员会,严格案件核审,执法监督得到有效落实。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以市场监管工作重点为切入点,积极宣传普及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知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答复、应诉稳妥有效;积极推进信息公开公示制度,按照应公开悉数公开要求,通过临泉县人民政府网及时准确地公布我局权责清单,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我局虽然在强化市场监管、牢守市场安全底线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层执法力量薄弱。各基层市场监管所普遍存在人员少、年龄偏大、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虽然近两年开展了人员招录,但与全面履行市场监管职能的要求相距甚远,解决起来有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干部薪资增幅迟缓,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

二是技术支撑手段有待加强。虽然目前我县集贸市场和基层所设置了食品快检室,但由于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经费短缺,作用发挥有限,技术手段的滞后影响了行政执法效能的有效提升。

三是经费保障有待加强。一方面限于地方财力,财政预算增幅缓慢,加上商事制度改革、经济整体下行等因素的影响,非税收入大幅降低,另一方面食品检测、行政执法、法律宣传等日常监管成本大幅提升,两者矛盾导致工作推进受到较大影响。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我局工作的总体部署是: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以确保市场安全和队伍安全“两个安全”为底线,加强市场监管,全面落实依法行政,着力营造安全、有序的市场环境。

一是持续强化“两大”安全。以确保市场安全和队伍安全“两个安全”为底线,以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产品质量安全、消费安全等为重点,全面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市场上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牢守市场安全底线;同时,强化队伍建设,以“十九大”

精神学习为契机,提升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强化执法执纪监督问责和廉政教育,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对不依法、不守规、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格确保队伍安全。

二是扎实深化“一项改革”。持续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多证合一”、“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全程电子化登记,切实提高便利化服务水平,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时全面实现“事中事后”监管模式,坚持简政放权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相统一,从“重审批、轻监管”转变为“宽准入、严监管”,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三是有效提升经济发展环境。加大重点领域执法检查力度。组织开展专业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切实加强专业市场安全管理。继续围绕优势、特色和支柱产业,加强商标、名牌培育力度,引导企业争创知、著、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继续推进技术标准战略实施,重点推动行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新兴产业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起草。扎实做好助企融资等服务工作。继续依托动产抵押、股权出质、商标权质押登记,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加强合同指导与帮扶工作,通过重守企业创建,进一步提高企业诚信意识,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推荐访问:工作总结 县市 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