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工作总结 > 山西民间艺术“黎侯虎”的产品价值与发展探析(7篇)

山西民间艺术“黎侯虎”的产品价值与发展探析(7篇)

时间:2024-05-24 09:40:02 浏览次数:

篇一:山西民间艺术“黎侯虎”的产品价值与发展探析

  

  文化艺术研究

  AStudyofCultureandArt山西民间艺术“黎侯虎”的产品价值与发展探析杜林丽(中北大学,山西太原030023)摘要:民间艺术品是民间人文精神的具象化符号,是地域文化的缩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表征。黎侯虎作为山西民间艺术的重要载体,历经多年文化洗礼,世代传承,具有深远而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本篇文章将从黎侯虎产品价值及发展现状方面进行梳理研究,进而对其未来的产业化发展方向进行路径探析。关键词:黎侯虎;民间艺术品;产业化发展一、黎侯虎的产品价值(一)文化价值人们对民间艺术品的价值认同,最根本来自对其背后的文化认同及历史传承的认同。黎侯虎的文化硕源分为两个版本:一是源于黎候古国原始的图腾文化和民间崇拜;二是源于金虎镇宅保平安的神话传说。故黎城县自古便有利用虎形象驱邪避害,安宅消灾的文化信仰,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黎侯虎逐渐摆脱了初始的敬畏和崇拜心理,也不再突出其在军事战争中的象征意义,而是转向当代世俗生活且渗透到日常的方方面面。黎城人民用不同的材质和形态制作黎侯虎,保佑孩童健康,寓意多子多福,寄托长辈的无限期望。这些美好意喻使其成为一个代表性文化符号,反映了当地人民最朴素的真善美,承载了民众的共同期望,寄托着黎城百姓思想底部的精神信仰和文化认同。(二)经济价值黎侯虎是在民间生活中衍生的艺术,其作为承载民众文化内涵和自身需要的符号商品具有寄托美好生活愿望,滋养民众精神世界的功能,这为黎侯虎在文化市场提供了良好的需求基础。其次,黎侯虎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也满足了人们对民间玩具的审美需求。在市场经济日益成熟的今天,艺术产品进一步呈现市场化,黎候虎作为山西民间艺术的代表性产品,无论用于装饰美化还是作为礼物、旅游纪念品或收藏品,人们对它的需求都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客观存在体现了其巨大的经济价值。二、黎侯虎的发展现状1998年,黎侯虎被国家邮电局定为虎年生肖邮票,2008年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奥运会期间,黎侯虎在北京地坛公园展出15天。2010年,一万只黎侯虎进入上海世博会作为赠送品。现如今,黎侯虎更是凭借自身特有的文化优势和艺术魅力在商业形态和文化传承中扮演一定角色。但这不意味着黎侯虎的文化市场走向成熟,目前其产业化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一)创作主体方面起初,布老虎仅仅是黎城县百姓女红的一部分,传承人高秋英将其带入重要转折点。1997?年,高秋英创作的黎侯虎入选国家虎年生肖邮票,之后名声大噪,她也成了黎城县的人大代表和长治劳模,开始和县妇联合作,开办培训班,传授制作技艺。2008?年李小梅被确定为新一代的代表性传承人,为黎侯虎开启了公司经营模式,并将培训体系进一步规范和扩大。但这并未实现黎侯虎创作主体的稳定和繁荣。作为手工艺品,黎侯虎制作工序繁杂,耗时冗长,且创作者需要漫长枯燥的训练才能掌握娴熟的技艺。在传承方式上,其主要通过祖辈们的心手相传,传承渠道狭窄;在传承属性上,创作队伍多为教育程度不高的老手艺人,年轻艺术家后备力量不足,高水平的专业化人才更是寥若晨星。这些都导致了黎侯虎创作主体的数量和质量严重稀缺,使得黎侯虎的产量受限,传承受阻,影响其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二)产品方面创新是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条件下文化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黎侯虎目前已具备了规范的文化识别性和品牌性,但在视觉呈现上相对单一,缺乏周边延伸和元素创新能力。制作材质及呈现载体过于守旧,未曾跟随时代发展作出相应突破。(三)市场发展方面生肖邮票发行后,黎候虎形象和规格得到标准化的统一,传承人高秋英在当地开办黎侯虎布艺专业合作社,市场初步呈现规范化的运作形态。之后新一代传承人李小梅成立黎城县红石民间工艺有限责任公司,自此开启了黎候虎?“公司+农户”的市场运营模式,拓宽了黎侯虎的市场功能和发展方式。但在现代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发展环境下,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如:公司规模小,保持单打独斗,未形成抱团的合力,更是少有跨行业的投资和经营,资源整合与营销能力欠缺,缺乏市场活力和耐受力等。(四)政府扶持方面近些年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势头突飞猛进,体现在其数量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的显著成效上。在此过程中,政府做作者简介:杜林丽(1994年11月-),女,汉族,山西省运城市绛县,研究生(非全日制),中北大学学生,艺术设计。213

篇二:山西民间艺术“黎侯虎”的产品价值与发展探析

  

  天工|2021年第7期基于山西区域文化的黎侯虎吉祥物形象设计胡新雨中北大学艺术学院[摘?要]以山西黎侯虎作为设计出发点,针对山西区域文化进行IP吉祥物形象设计,对其文化起源、艺术特征、设计诉求、IP研究框架、设计过程进行多方面、多层次探究。山西的众多文化遗产也需要被推广与传播,将山西区域文化作为扩散点,用设计的力量打造山西文化品牌。[关键词]区域文化;黎侯虎;IP;形象设计;山西[中图分类号]J528???????????[文章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7556(2021)7-0102-02?本文文献著录格式:胡新雨.基于山西区域文化的黎侯虎吉祥物形象设计[J].天工,2021(7):102-103.图1?晋剧小虎???图2??花鼓小虎???图3?二青会小虎三晋大地,人杰地灵,民间美术的发展也拥有悠久的历史。民间文学、民间曲艺、民间手工艺制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便拥有754项。近年来,山西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各大高校也在进行山西文化产业设计的教育,传播三晋美学文化,因此提升民间美术的文化包装性便成为重要的风向标。一、黎侯虎的IP形象概述(一)黎侯虎IP的概念IP(IntellectualProperty)译为“知识产权”,广义上的IP是指那些被普罗大众所熟知的、可被开发的、潜力巨大的文学或艺术作品。黎侯虎便是可以代表山西民间美术的经典IP吉祥物形象,可以采取多种艺术创造,挖掘山西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故事,汲取三晋文化重要代表元素,并进行元素设计,从而获得流量,创造文化与经济价值。[1]黎侯虎的主体造型呈中心对称,整个老虎体态圆润、颜色鲜艳,活泼可爱。其四肢呈短而粗的柱状,稳稳地立在地面并且有向外撇的特征。它的五官主要采用彩色细线进行缝制,鼻子为叶片状,并用细线缝制成叶片脉络的纹样;眼睛为水滴状,在周边用细线缝制放射状纹样装饰;在虎头处呈鼓起的形状,缝制“王”的图形文字。整个黎侯虎形态圆润饱满、俏皮灵动,既有山西民间美术的古朴,又有虎虎生威的灵动生气。[2](二)黎侯虎民间美术与山西区域文化属性的结合基于山西地域文化的黎侯虎IP形象是提炼山西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元素,并进行创意灵感结合,笔者设计了晋剧小虎(如图1)、花鼓小虎(如图2)、二青会小虎(如图3)三款不同文化属性的形象方案。笔者认为,地域文化吉祥物的设计要基于其文化关联、社会热点、文化属性等不同角度,最终呈现的吉祥物形象不仅要体现地域文化,更要传播其文化价值和美学特征。[3]我们可以多挖掘其历史文化、制作技艺、推广手法、民俗特征,设计制作成黎侯虎诞生地为山西省黎城县,是以“布老虎”的制作形式被大众所熟知,并且历史悠久。作者简介:胡新雨(1999—),女,山西太原人,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102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设计创作的吉祥物既能传播山西文化,又能体现现代设计的创新。二、基于山西区域文化的黎侯虎吉祥物形象的设计需求(一)传播山西民间艺术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山西的地域文化是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晋大地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着其独特的美学意义。山西还是华夏文明的摇篮,黎侯虎发源于山西省黎城县,因古时的黎侯国为名,是黎城劳动人民手工技艺的结晶。早在商周时期,虎就成为民俗图腾,后历经数千年演变与发展,一步步形成今日我们所见的黎侯虎。(二)政府支持文化旅游产业,此IP形象也遵从山西文化特色与社会发展新热点2020年11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出台了文旅产业文件《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山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对于山西文化产业,要认真审视发展现状,正确面对困难问题,科学把握发展机遇,积极探究数字经济背景下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显得重要而紧迫[4]。(三)传播山西技艺文化的区域形象展示黎侯虎的制作工艺包含刺绣、剪纸、书画、草编等众多民间工艺形式。它的造型可爱质朴,易吸引广大年轻群体与儿童,可以让易受传播的群体对山西文化产生兴趣,进而推动山西传统文化的宣传与推广。在产生宣传影响力之后,开展文旅建设也就显得格外重要,这样既能跟随主流政策促进山西文化创意产业建设,也能推进民间传统艺术的发展进程。三、黎侯虎吉祥物形象设计研究本次黎侯虎的吉祥物形象设计分为前期调研、黎侯虎特征提炼再设计、山西地域传统文化元素与IP形象结合、IP设计场景应用四个步骤。如图4,首先前期为调研阶段,分为黎侯虎民间美术分析、IP形象资料调查、山西文化种类整合三部分。针对黎侯虎的商业价值、文化价值、制作工艺、民俗特点等进行市场调查,分析其特征。在黎侯虎特征提炼再设计中,要分析其制作工艺、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造型与工艺特征四个部分,通过总结特征提炼文化符号,使设计的吉祥物形象与众不同。在与IP形象结合方面选取了晋剧、翼城花鼓、二青会志愿者三种文化元素,体现山西人文形象。场景应用方面主要是模拟商业场景与文化宣传场景,其目的是为了推广山西优秀民间文化[5]。四、黎侯虎吉祥物设计展示黎侯小虎的设计主要以黄色和红色为主,绿色、棕色、白色、蓝色则作为点缀色,眼睛部分为水滴形,采用红、白、粉三种颜色做不同的叠加处理,鼻子部分采用叶状,头顶的“王”字更显示了黎侯虎威风凛凛的感觉[6]。作为“中国第一虎”,它在民间也被老百姓认为有镇宅、生财、赐福等含义。五、结语黎侯虎是山西省民间手工艺品的瑰宝,当代社会文化产业的发展之路离不开IP吉祥物的设计。当今山西也越来越加大地域文化的开发力度,其时代感与传承性也变成了黎侯虎吉祥物设计的主要基调。晋善晋美,传播山西地域文化也成了新一代山西青年的奋斗目标。参考文献:[1]周承君,宋雯.基于地域元素与五行文化的山西省域IP形象设计[J].设计,2021,34(3):155-157.[2]赵胜男,张萌.浅析民间工艺黎侯虎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2020(5):131.[3]高星,邢颖.基于地域文化的IP活态转化路径研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7):131-133.[4]张焕文,杨凯旋.数字经济背景下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分析[A].中国民主同盟山西省委员会、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数字时代山西高质量发展论坛”论文集[C].太原中国民主同盟山西省委员会,2020:6.[5]袁玲.山西黎城黎侯虎形象的设计分析与应用[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7(2):93-97.[6]赵楠.民俗玩具“黎侯虎”在吉祥物设计中的应用与实现[J].现代装饰(理论),2016(6):9-10.图4(编辑:刘莉琴)103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篇三:山西民间艺术“黎侯虎”的产品价值与发展探析

  

  山西黎城黎侯虎形象的设计分析与应用

  袁玲

  【摘

  要】山西黎城黎侯虎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全国众多布老虎形象中比较独特并得到稳定传承的一种.本文从黎侯虎历史渊源及文化内涵出发,从设计的角度对黎侯虎的造型工艺和色彩两方面了分析,并对黎侯虎本身周边产品设计和基于黎侯虎形象的衍生产品设计两个方面进行了文创产品设计解读.研究认为,对于黎侯虎周边产品和衍生产品的再设计,有利于改形象的传播及传承,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并体现黎侯虎形象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和艺术魅力,为现代设计提供了文化支持和设计方向,有利于体现出设计的民族性和特色化,对促进黎城地区乃至山西省文化的传承和民俗经济发展具有推动的作用.

  【期刊名称】《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00)002【总页数】5页(P93-97)

  【关键词】黎侯虎;设计分析;文创产品

  【作

  者】袁玲

  【作者单位】太原工业学院,山西太原,03000【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J522.21.黎侯虎历史起源

  山西黎城黎侯虎是山西省省级和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国众多布老虎形象

  中比较独特并得到稳定传承的一种。我国商周时期,汉族人以老虎形象作为图腾,因此在我国汉族人聚集的地区形成了多种老虎的形象,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演变及发展,也受到纯手工制作的工艺过程影响,布老虎的形象仅仅山西地区就有很多种。1998年,高秋英老人所做的布老虎形象经过层层筛选被国家邮电局入选成为虎年邮票形象。目前所指的黎侯虎一般默认为高秋英传承人手工制作的黎侯虎。2008年6月7日,布老虎(黎侯虎)经国务院批准入列成为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2.黎侯虎发展现状

  黎侯虎第一代传人高秋英老人年事已高,而且因为其他私人原因移居他处。对于黎侯虎的制作和传承带来了不小的影响[1]。2008年高秋英亲传弟子李小梅被确定为长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010年被确定为山西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因而李小梅成为继高秋英之后的第二代黎侯虎传承人。李小梅积极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事业中,为了扩大黎侯虎的影响力。李小梅引入商业,成立了黎城县红石民间工艺有限责任公司。目前通过网络也可以购买传人供应的黎侯虎。

  但尽管如此,黎侯虎的传承和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大的困境。首先,传承人群体较小,生产量小,光靠手工制作很难满足市场需求,而采用机械化制作又会失去纯手工制作的传统意蕴。其次,传统的交易模式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尽管成立了对应的公司,但是对于黎侯虎本身的宣传力度很小,也缺乏周边产品的开发,没有很好的建立并传播黎侯虎品牌。

  1.山西黎侯虎形象造型分析

  目前,市场在售的传人制作的普通号黎侯虎一共有6种尺寸,体积从小到大依次为6号、5号、4号、3号、2号和1号。每种尺寸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本文如未加特殊说明,提到的相关参数均以5号黎侯虎(图1)为依据。

  五号黎侯虎整体长17.5mm,宽11mm,高16.5mm,由于纯手工制作,每只黎

  侯虎的尺寸会有细微区别,整体尺寸相差不超过5mm。黎侯虎按照制作整体性主要由虎身、虎耳、虎鼻、虎眼、虎嘴、虎尾和虎身装饰构成。黎侯虎肢体造型胖、短、粗,体现出一种敦厚、健壮的姿态;同时虎头成稍微上扬的态势、眼睛瞪大、耳朵向两侧直立、牙齿外漏又体现了一种向上的虎虎生威的态势;再者,黎侯虎眼部的睫毛刺绣、嘴角的胡须以及虎尾尖部的一小缕毛又带给人一种喜感,极具亲和力。整体造型圆润,全身没有锋利的尖角和外漏的硬刺,符合民间玩具设计的造型及制作法则,同时也反应出民间朴实无华、简约大方的精神。

  2.山西黎侯虎形象图形元素及相关工艺分析

  黎侯虎形象除整体的虎身形象外,全身还利用多种传统的民间图样。而黎侯虎的公母性别正是由这些图案的不同来区分。图案的呈现主要采用了粘贴、刺绣和缝制三种手法,不同的图案采用了不同的制作工艺来呈现(图2)。

  虎身图案。黎侯虎虎身的装饰纹理采用的是旋风图案。虎身的左右两边各两个,在虎身缝制完成充填完成之后采取纹样粘贴的方式贴到虎身上面。整个图形由六个叶片构成,六个叶片朝同一方向扭转,有一种沿顺时针旋转的动感,体现了老虎本身的灵动气息。

  虎背图案。黎侯虎虎背的图案有两种,一种为长条形状带圆形突出分支的图案,另一种则为长条形状带圆形凹槽的图案。虎背的图案是区分黎侯虎性别的元素之一,带圆形突出分支的为公虎,带圆形凹槽图案的为母虎。两种虎背图案由同一块布料裁剪而成,分别缝制到不同性别老虎的虎背上,类似中国传统的八卦阴阳图形,体现了山西人民对于传统阴阳调和相辅相成的大统思想。

  虎额头图案。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老虎为万寿之王,黎侯虎也不例外,黎侯虎的额头也利用粘贴的方式贴有王字图案,该王字图案与传统汉字“王”的笔画形象稍有区别,最上一横稍长,第二横和第三横稍短。同时该图案部分被老虎睫毛及耳朵遮挡,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感觉,也从某种方面表达了山西人民的内敛不张扬的个性。

  虎眼图案。黎侯虎的眼睛一共有四层,采用层叠缝制的方式与老虎脸部结合。底下的三层采用符合中国传统的“丹凤眼”的图案,最上一层的眼珠则采用的金黄色的圆形亮片来传达老虎眼神中的灵气。同时圆形亮片的缝制也区分了老虎的性别,母虎的眼珠缝制过程中直接从眼珠的中心开始向四周发散,而公虎的眼珠缝制的时候在中心部分留出来一个小圆形,有一种定神的效果,将公虎的英气体现的淋漓尽致。除了眼睛之外,黎侯虎的眼部还有睫毛、眼睑和眉毛的细节,眼睑的眉毛有两层展开的花瓣图案构成,上睫毛利用刺绣的方式绣在眼睑上,母虎上睫毛有10根,公虎上睫毛有11根。下睫毛也是采用刺绣的方式绣在虎脸上眼睑的下方,母虎下睫毛有7根,公虎下睫毛有9根,在制作的过程中刺绣的针数和位置都是严格按照要求来执行的。

  虎嘴图案。黎侯虎的虎嘴由三层布料构成,最底层是嘴的外形,中间层是虎舌,最上层是虎牙。虎牙一共有八颗,左右两边的第二颗牙齿往上,其余牙齿往下,老虎的威严感呼之欲出。虎嘴的左右两侧还有细丝的胡须,同时嘴的两侧还粘有传统的表现老虎纹理的花型图案。

  虎耳造型。黎侯虎的虎耳也是有三层布料构成。后面两层采用粘贴的方式连接着前面一层,采用的是经过硬化处理的硬质布料,利用布料的硬度交错形成倒置的、中空的立体桃心的形状。三层布料最后又采用刺绣的方式整体缝制到一起并固定到虎头上,耳朵中心还利用细线缝有散开的耳朵绒毛。

  虎尾图案。黎侯虎的尾巴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后缝制的一步,除了是老虎的一部分外,同时还起到遮挡虎身接缝的作用。采用了S型来表现尾巴的动感,同时也利用经过硬化处理的布料保持了老虎尾巴的挺拔。

  虎爪图案。黎侯虎虎腿在制作过程中直接采用的是类似圆柱的造型,为了体现老虎虎爪的形态。在虎腿的底部粘贴了虎爪的图案,每只虎腿上粘贴一个,共四个。

  3.山西黎侯虎形象色彩分析

  黎侯虎主体配色有红色和黄色两种。辅助颜色包括黑色、绿色、蓝色、玫红、橘色和白色。

  红色是中国传统色彩之一,是国旗的主色也是中国的象征色,象征了吉祥、喜庆与激情[2]。在主体颜色为红色的黎侯虎身上,红色主要用在虎背、虎舌、虎眼从下往上第二层、虎尾、虎耳最外两层。在主体颜色为黄色的黎侯虎身上,红色主要用在虎肚、虎嘴、虎舌、虎眼的最底层和虎尾的花纹线、睫毛的线条处。

  黄色作为中国国旗的唯一辅助颜色,象征着辉煌、希望与动感。在主体色为红色的黎侯虎身上,黄色主要用在虎肚、虎嘴、虎眼最底层和眼珠缝线处。在主体色为黄色的黎侯虎身上,黄色主要用在虎背、虎耳内外层、和虎尾处。

  黑色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颜色,象征了高贵、庄重、稳定和严肃。在两种配色的黎侯虎身上,黑色都是用在了黎侯虎虎身的花纹、虎背花纹、虎爪花纹和虎眼从下往上第三层上。

  绿色是一种极具亲和力的颜色,由黄色和蓝色混合而成,即具有蓝色稳重陈静又具有黄色的绚丽和明朗。绿色在黎侯虎身上用在鼻子、眉毛和睫毛及虎尾装饰线条的尾部,很好的起到修饰的作用。

  蓝色是中国传统工艺中常用的颜色之一,象征了理性与沉静。黎侯虎身上用到的蓝色为深蓝色,更给人一种神秘感。蓝色在黎侯虎身上用在虎嘴两边的须状装饰、老虎的眼睑、耳朵的中间层和虎尾的须状装饰部分。

  玫红色具有红色的艳丽视觉感,又具有紫色的神秘。在黎侯虎的身上只用在上睫毛的刺绣、虎嘴的缝线和耳朵刺绣部分。玫红色用得少但是精。

  橘色也是一种温暖并明快的颜色。在红色主体的黎侯虎身上用在鼻子的刺绣、尾部刺绣和耳朵须状装饰上。在黄色主体的黎侯虎身上用在鼻子的刺绣和耳朵的须状装饰上。

  白色在黎侯虎身上使用得极少,两种颜色老虎的虎牙、老虎屁股封口部分选用白色,公虎眼睛从下往上的第二层也采用的白色的布料。

  结合黎侯虎的历史渊源与发展现状,经过对于黎侯虎形态的造型工艺及色彩分析,总结了如下两个黎侯虎形象文创产品设计的大方向供设计人员参考。

  1.黎侯虎周边辅助产品设计

  笔者通过网络购买了山西黎城红石民间工艺有限责任公司销售的5号黎侯虎两只,但从所购买的黎侯虎周边辅助产品来说,对于黎侯虎形象的宣传是远远不够的,首先黎侯虎身上没有任何特殊的标签标示其特殊性,光从外形来说很难杜绝仿制。其次外包装,笔者购买回来的黎侯虎仅用简单的透明礼品袋包装,外加丝带封口,仅悬挂一张能表明身份的黎侯虎简介标签(图3)。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体和在售工艺品,其精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黎侯虎的文创产品设计,首先可以从黎侯虎周边辅助产品设计开始。

  黎侯虎的外包装设计。目前,黎侯虎的消费群体除了少部分购买自用以外,大部分消费者购买都是用于送礼,而且在全球一体化发展的现代社会,也有不少出国人士用于外交送礼。因此,能够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必不可少,且包装贵在精致而不在精贵。

  黎侯虎的周边宣传设计。为了更好地宣传黎侯虎,发扬中华的传统文化,适当的宣传设计也是很有必要的。周边宣传可以包括黎侯虎介绍标签、黎侯虎主题明信片、黎侯虎主题贺卡、黎侯虎主题书签等等。并且利用统一的设计元素来使周边宣传系列化、整体化。

  2.基于黎侯虎形象的衍生产品设计

  故宫的文创产品开发目前是国内主题文创产品开发相当成功的案例之一。黎侯虎形象的文创产品可以借鉴故宫文创产品的开发模式,开发一系列相关的文创产品来适应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消费需求的顾客层。以下几种具体设计方向仅供设计人员参考。

  装饰产品设计。以黎侯虎形象为主要元素的家居或者个人装饰品设计。利用黎侯虎原来的形象采用不同的材质处理作为居家装饰品。提取黎侯虎的形象元素再设计,再设计的对象可以是小挂件、首饰、数码产品周边等等。

  玩具产品设计。结合黎侯虎的形象进行再提炼,设计开发新的主题玩具,宣传黎侯虎形象的同时,给子孙后代了解新传统文化的机会。

  餐具设计。结合黎侯虎身上的不同图案开发一系列可以单独出现又可成组出现的餐具套装。

  本文从黎侯虎历史渊源及文化内涵出发,从设计的角度对黎侯虎的造型工艺和色彩两方面进行分析,并对黎侯虎本身周边产品设计和基于黎侯虎形象的衍生产品设计两个方面进行了文创产品设计解读。对于黎侯虎周边产品和衍生产品的再设计,有利于该形象的传播及传承,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并体现黎侯虎形象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和艺术魅力,为现代设计提供了文化支持和设计方向,有利于体现出设计的民族性和特色化,对促进黎城地区乃至山西省文化的传承和民俗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相关文献】

  [1]李超.新时期以来长治黎侯虎的制作工艺及其传承[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63-66.[2]曹田泉

  王可.设计色彩[M].上海

  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3]王婷婷

  施建平.彝族太阳纹样的设计分析与应用[J].丝绸2014(51):43-47.[4]王珍慧.中国传统虎图腾文化与民间布艺[J].美与时代2008(08):98-100.

篇四:山西民间艺术“黎侯虎”的产品价值与发展探析篇五:山西民间艺术“黎侯虎”的产品价值与发展探析

  

  山西特色手工艺品

  平遥推光漆器

  应县木塔模型

  按比例微缩制作的《应县木塔》工艺品,材质有桃木和红酸枝。收藏、馈赠、家居摆设、商务会议集一体的特色工艺品。

  平阳木版年画

  上等木料经数千道工序、精雕细刻的高超技艺加工制作而成,是镇宅、平阳木版年画是伴随着年节民俗而产生的一个大众文化品种。早在宋金时,山西的平阳(今临汾)、绛州就是我国木版印刷的中心,曾诞生了大量的经典性年画作品,成为民族文化的符号。平阳年画是黄河流域的炎黄子孙传承下来的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文化遗产。山西平阳木版年画不但是民间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而且在中国绘画史上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研究华夏文明史极其宝贵的艺术珍品。

  太原玉雕

  太原玉雕历史悠久,雕刻工艺精致、细腻,所用原料石质精美,产品品种多样,它既是太原古老文化的象征,又是太原人民智慧的结晶。太原玉石资源丰富。近处,娄烦县产玉石,晋中地区盂县产绿软玉、刚玉;远处,晋南夏县产碧玉,临汾乡宁产玛瑙,这是太原玉雕能够从古至今沿袭发展的重要原因。

  太原玉雕,根据天然玉石资源因料取材,因材施艺,在玉雕大师们的精工刀刻下形成了色、形、态俱佳的工艺美术产品

  近年来,近年

  来太原玉雕有了新的发展,在表现名胜古迹、花卉、人物等方面,工艺大师们既继承了太原玉雕的传统手法,又在这一基础上大胆创新,精心雕刻了许多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玉雕新产品。

  云冈佛像木雕

  檀香木做成的云冈佛像旅游产品不但体现了浓厚的山西旅游文化内涵,更是宣传和扩展山西旅游知名度的最佳形式,加之云冈大佛具有护佑平安的美好寓意,是广大游客十分喜爱的旅游纪念佳品。

  高平手工地毯

  高平手工地毯以手工织做为主要生产手段,各种高档真丝地毯美观大方,经久耐用,是时尚、高档的现代产品。

  黎侯虎

  黎侯虎,发祥于山西黎城县,因黎城古称黎侯国而得名,是黎城民间手工技艺的一朵奇葩。黎侯虎起源于商周时期以虎为图腾的民间风俗,后经过3000年历史演变,逐步完善定型于今天集故事、草编、刺绣、剪纸、书画于一身的独特造型,被誉为中国第一虎。

  黎侯虎已成为当地的一种民俗文化,深深地植根于黎城人的生活中,赋予了赐福增寿、镇宅祛邪、安家生财等民俗功效,寄寓着百姓祈福避邪的美好愿望,形成了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鲜明的民俗特性和特定惯例。

  浮山剪纸

  浮山剪纸历史悠久,遍布全县各地,并流行于晋南一带,其花样繁多,除窗花、礼花外,十二个月“桥花”串连起来,用于儿童生日庆贺,颇有地方特色。1993年浮山县被文化部誉为“民间剪纸艺术之乡”,2006年被山西省文化厅授予“山西省民间艺术之乡”,2004年在中国第六届民间艺术节上荣获银奖。

篇六:山西民间艺术“黎侯虎”的产品价值与发展探析

  

  ?遗?西中国第?虎——?西黎侯虎黎侯虎,衍?于黎侯古国。2006年,黎城境内发掘西周古墓群时,出?了?只做?精美的??虎,由此完整诠释了黎侯古国虎?化的美妙传说。历史传说早在2700多年前的商朝,黎城是?个?国,称黎国。《左传》记载,商纣王为了向各诸侯国逼进贡品,在黎国举?了?次威武雄壮的阅兵仪式,但东夷?领拒贡?叛商。当时,商朝?将没落,西伯见商朝?数已尽,便纠集数?国兵?讨伐商纣。但灭商必先灭黎,由此发?了历史上的“西伯戡黎”。西伯从陕西沣??带出兵,由周?王亲征挂帅,?先伐黎。不料,激战数?,折戟损兵,久攻不下。正在进退两难之际,?谋?献计?:不能得胜,皆因黎国有?只上天赐予的??虎。此虎灵???,遇?不焚,遇?不化,是保佑??的神物。如不夺其宝物,恐战之难胜。周?王听闻后,挑选了?位武艺?强的勇?假扮成黎民百姓,潜?黎国君府将??虎盗出。果然,没??,黎国?败,黎民?灵涂炭,黎国国君流亡他国。

  ?虎盗出。果然,没??,黎国?败,黎民?灵涂炭,黎国国君流亡他国。黎国灭掉没多久,周?王与那位献计的谋?就相继辞世。民间?时传说,周?王盗取??虎有违天意,是上天的报应。周武王闻听后,不得不忍痛割爱,将黎国的镇国之宝“完璧归赵”,并将流亡别国的黎国国君请回,封为黎侯,改黎国为黎侯国。?此,黎侯国在??虎的保佑下,国泰民安,富庶强盛。黎国国君死后,??们出于对国君的敬仰和崇拜,将??虎作为国君的随葬品?殓,以求国之富强、民之平安。正是这个传说,使历史上以“虎”为图腾的黎侯古国,繁衍出如今的?遗杰作——黎侯虎。民俗?化——黎侯布虎?千年来,当地百姓为了纪念黎侯国君和镇国之宝??虎,?不同材质制作各种虎,从开始的造型简单、制作粗糙,逐渐演化到今天的集故事、布艺、?塑、书法、剪纸、草编于?体的黎侯布虎;形象从原来的凶煞强悍演变到今天的憨态可掬、喜?吉祥。

  黎城民间不论豪门富户,还是贫民百姓,婚娶贺庆、开业盛典,黎侯虎乃必备之品。尤其是?孩满?时,孩?的姥姥必将亲?缝制的黎侯虎放到?孩的怀中,以祝福?外甥像虎?样健壮,从?有虎?,到?有胆识。所以黎侯虎在民间被赋予赐福增寿、镇宅祛邪、安家?财等民俗功效,成为祝贺喜庆、馈赠亲友的最佳礼品,成为?种深深根植于黎城寻常百姓家的民俗?化。传承发展黎侯虎伴随着古黎?明,?过了数千年的漫漫长路。它集?川之灵秀、汇??之精美、融历史之精髓,以诗?般的神韵、画?般的明丽,在古黎?化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闪烁着特有的丰富内涵。

  1998年,邮电部发?“戊寅年”特种邮票。邮票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会长、中国当代摄影协会会长、邮电部邮票印制局?艺美术师王虎鸣先?设计。“黎侯虎”虎虎?威,在“?东虎”“秦岭虎”等众多对?中脱颖?出,成为虎年?肖邮票图案。其原型取?黎城县黎侯镇赵家?村?驼?然村农家妇??秋英之?。邮票内容丰富多彩,印制美观精致,设计风格独特,充满了浓郁的民间风情和古朴的乡??息,充分体现了北?民间传统?化的美。1998年1?5?,戊寅年?肖邮票?发式在布?虎?产基地黎城县?驼村举?。从此,黎侯虎通过中国邮资邮票这个品牌登上了华夏?化的殿堂,风靡全球。

  黎侯虎这个民间??艺品有着?种内在的争强韧性和进取的秉性。2008年,黎侯虎带着远古先民的历史真象,带着华夏?民由崇拜演化为?命、婚姻的象征物和保护神的神秘感,带着浓浓的地域传统民俗?化特征,带着民间艺术家的聪明才智,?进当代?的视野,跻?国家?物质?化遗产名录,并被确定为北京奥运会民间?艺参展品。2010年,黎城布?虎??进上海世博园,登上了世界级盛会的?雅之堂。如今,黎侯虎已成为黎城县旅游?化的标志性符号,黎城县被?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化艺术之乡”。从西周时代的远古?化到今天以创新发展为主的现代?明,历经数千年的?化积淀,?过沧桑坎坷的?化苦旅,以黎侯虎为代表的古黎民间艺术,犹如从太??汩汩奔出的?条艺术长河,其流淌的纹路、舞动的姿态和隽永的?韵,显现出了民间创造的独特禀赋和匠?。

篇七:山西民间艺术“黎侯虎”的产品价值与发展探析

  

  布老虎看家护院,山西的黎侯虎被誉为第一虎,这个老虎啥来头?

  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黎侯镇、停河铺乡一带的民间老虎布艺。(王建安

  摄影)

  山西省黎城县黎侯虎的形象敦厚、健壮、憨态可掬。(王建安

  摄

  影)

  黎城县位于山西省长治市东北部,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是太行革命老区。(王建安

  摄影)

  人的喜爱。(王建安

  摄影)

  如今集观赏、收藏、馈赠功能于一体的“黎侯虎”受到越来越多

  黎城当地方言“虎”、“福”谐音,嫁娶庆典喜庆活动,大家相互赠送布老虎。(王建安

  摄影)

  做布老虎是太行山里世代延续的一项民间习俗,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农村地区,许多农村妇女一般都会做老虎鞋、老虎帽以及布老虎玩具。而在山西省长治市的一个县,当地农村妇女加工制作的布老虎却被誉为“中国第一虎”,且在嫁娶庆典喜庆活动时,大家都会相互赠送布老虎庆祝。这个老虎啥来头?

  黎城县位于山西省长治市东北部,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是太行

  革命老区。黎城历史悠久,文明史长达5000多年,是古黎侯国所在地,“黎民百姓”、“洗耳恭听”等成语故事,女娲补天、蚩尤争天等神话传说和许由洗耳、燕王争雄、西伯戡黎等历史典故均产生于此。

  黎城县西关村西周古墓出土的文物表明,早在商周时期,黎城人即以虎为崇拜对象,虎形器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崇虎信仰相沿成俗的表征,黎城民间使用木雕石刻、草编纸剪的虎形器物或图案已是普遍现象,其中形态样式最为丰富、地域文化特色和民俗艺术价值最为突出的当数世代传承的黎侯虎。黎侯虎是流行于山西省黎城县黎侯镇、停河铺乡一带的民间老虎布艺,因黎城古称“黎侯”,故名“黎侯虎”。

  1998年,山西长治市黎城县妇女高秋英缝制的“布老虎”被国家邮电部选为虎年生肖邮票图案。从此,“黎侯虎”走进了千家万户,“黎侯虎”被誉为中国第一虎,誉满华夏。黎侯虎制作时先以染色的棉布缝纫成虎形,再用贴布、彩绘、挂穗等手法进行装饰。以高度概括手法塑造而成的黎侯虎造型生动,昂首直立,威风凛凛,以艺术的直观方式寄托了民众扶正祛邪、万事如意的美好祈愿。

  黎城当地有给出生的小孩“望满月”的习俗,在满月那天,由孩子的姥姥拿上布老虎,放到小孩怀中,寓意小孩像虎一样健壮,然后小孩母亲再把布老虎放在小孩的身旁,虎头朝向小孩身体,寓意这只“虎”能护佑孩子健康成长。

  黎侯虎乡土气息浓郁、地域特色鲜明,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丰富的民俗内涵。黎城县当地方言“虎”、“福”谐音,嫁娶庆典喜庆活动以及重大节日,民间有相互赠送布老虎庆祝的习俗。此外,黎侯虎讲究雌雄配对,雌雄的区别在于虎脊的纹饰。由整块布料剪成一阴一阳、阴阳相合的波纹状,分别贴于雌雄两虎背上,从而区分其雄雌性别,表达了民间传统的阴阳结合、生生不息的生殖繁育观念。

推荐访问:山西民间艺术“黎侯虎”的产品价值与发展探析 民间艺术 探析 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