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对糖膏两种进料煮方法的再度认识

对糖膏两种进料煮方法的再度认识

时间:2022-05-10 11:00:02 浏览次数:

摘  要:用保持吸收与蒸发平衡和母液多糖膏特殊对流规律的基础知识,论述在煮糖膏怎么样才能连续进料。关健词:连续进料; 条件; 间歇进料; 分段煮水; 煮糖; 甘蔗糖厂 1 是哪些主要原因使甲膏能连续进料煮上?甲膏纯度高、吸收快,只要煮上操作控制得比较好,无需中间煮水,就能连续进料煮满。几乎没人对这一结论不认同。如果我们全面分析一下甲膏的煮糖操作控制条件,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把事物个别现象当作事物本质来认识的错误。 1.1   甲膏虽然是纯度最高、吸收最快的煮制品,但所进糖浆的浓度一般为55~60°BX,当糖浆纯度为84AP以上时,进料浓度为60~65°BX。同时,煮甲膏所用的加热蒸汽压力﹟1效为0.02~0.06Mpa(表压,以下略),﹟2效为0~0.02MPa。那么,当煮上甲膏中低容积进汽压力为0~0.02MPa,中高容积进汽压力为0.02~0.04MPa,对于已经收少母液的爽手甲膏来讲,只要保持母液浓度和糖膏浓度适中不变稀,在进料煮上中,就能让糖膏始终保持爽手状态,而不会发生母液多对流吸收不良问题。对于问题不太严重的母液多甲膏来讲,在进料煮上中,做到合理的母液偏浓控制,就会逐步收少糖膏的母液,最后把糖膏煮爽手。       如果仅是进汽压力按照以上的规范,但进料浓度比以上规范高5~7°BX,或仅是进料浓度按照以上的规范,但进汽压力比以上规范高0.02~0.04 MPa,就算进料前糖膏很爽手,轻者也会在保持母液和糖膏浓度不变的进料煮上中,越煮上母液越多。重者即使在进料煮上中,让糖膏和母液越煮越浓,也必然会发生越进料煮上母液越多的问题。当然就更不可能用母液合理偏浓控制的进料煮上方法,去逐步收少糖膏的母液。      由此可见,用合理的进汽压力、合理的进料浓度、合理的进料速度,让进料煮上中的糖膏,始终保持爽手和对流吸收良好,才是甲膏用连续进料方法来进料煮上得以实现的主要原因。母液多糖膏特殊对流规律发现后的专门试煮证明:只要满足了这个前提,不但任何煮制品都可以用连续进料方法去煮,而且煮得既快又好,还更好煮。 1.2            以上甲膏这煮法,一直把它叫做连续进料、逐步浓上煮法,是不够准确的。因为它的母液始终是适中的,如果操作控制到家,母液还略有偏稀。是因为越煮上母液越少,才使糖膏越煮越浓。故应叫做连续进料、逐步收紧浓上煮法,才是准确无误的。 2        间歇进料、分段煮水煮法到底错在哪里? 2.1    本来很爽手的进料煮上糖膏,虽可以停下进料来给它煮水,却不可以再收少它的母液。尤其是丙膏。否则,糖膏会在尚未煮够立方数前使母液量少到和糖膏浓到足以放糖的程度,成为提前煮成的糖膏。提前煮成的糖膏,若还要继续煮上,首先要进行煮稀打散。提前煮成的丙膏,煮稀打散后,要保证没有结硬了的团粒,就算是很高手的老师傅,也不敢打保票。所以,进料煮上中的爽手糖膏,不但没必要,而且还不允许再煮水收少它的母液。不难看出:始终足够爽手、且对流吸收良好的进料煮上糖膏,本身就要求连续进料。 2.2    就是因为让糖膏母液多对流吸收不良问题,在进料煮上过程中,周期性地发生,才要分段煮水。这应该是针对有存在问题的煮法。 既然能用合理的进汽压力、合理的进料浓度、合理的进料速度,来确保它始终保持爽手和对流吸收良好的满意状态。那么,就必须老老实实地承认,无论是甲膏还是丙膏,在进料煮上后才出现的母液多对流吸收不良问题,无可争辩地证明是主观原因而不是客观原因造成的。 2.3    甲、乙、丙膏假如在刚进够料时,都刚好走偏到母液多对流吸收不良,把它们煮水到爽手,甲膏要用20分钟以上的时间;湿种乙膏要用60分钟以上的时间;套种乙膏要用45分钟以上的时间;丙膏则要用150分钟以上的时间,前期还必须兼用提高汽压、强化对流的方法来协同。它不仅仅说明了糖膏的液位越高、纯度越低,就越要防止进料煮上中出现母液多对流吸收不良问题。更是十分明确地告诉人们,糖膏的纯度越低,就更要用始终保持爽手的连续进料、逐步收紧浓上的煮法去煮。就越不能用放任走偏的间歇进料、分段煮水的煮法去煮。 3 间歇进料、分段煮水的煮法包含“走偏有理”的错误认知 3.1    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乙、丙膏纯度低、吸收慢,但我厂多名2002年以前参加工作的老煮糖工,在笔者指导下,试用连续进料、逐步收紧浓上煮法去煮乙、丙膏的时候,结果发现:只要操作控制到位率高,让糖膏始终保持爽手和获得直起直落的良好对流吸收,吸收速度、煮上速度比甲膏慢得并不多。原因是它们的砂粒小和砂粒多、结晶面积大,因纯度低而吸收慢得到了较令人满意的补救。一旦出现母液多对流吸收不良问题,因纯低对流难、吸收慢就会翻几翻地凸显出来。既然乙、丙膏是由熟练煮糖工来煮的,却把糖膏主要状态参数一再走偏到母液多、对流吸收不良,甚至母液多到严重对流吸收不良地步,排除在操作控制存在问题之外,还说成是客观原因造成的。以至只讲治不讲防,不就是认为“走偏有理”吗? 3.2    正是因为把进料煮上糖膏一再出现母液多对流吸收不良问题、甚至母液多严重对流吸收不良问题,排除在操作控制存在问题之外,使煮上糖膏一再煮出问题、甚至严重问题来,然后现再一次次用煮水的方法去解决。到头来真的能缩短煮糖时间吗?真的能煮好糖膏吗?但通常看到的实际情况是:用偏高的进汽压力;偏高的进料浓度;偏快的进料速度;给母液多对流吸收不良糖膏继续进料或提前进料;提高汽压强化对流、然后给母液多对流吸收不良糖膏、甚至给母液多严重对流吸收不良糖膏强行进料等方法去拔苗助长,被当作非常正确的做法来坚持。这不但明显降低了糖膏的结晶率,同时也显著地增加了煮糖时间。再联系到这种煮法,导致煮糖工的操作控制水平,长期停留在仅会判断和控制稀浓的初学阶段。就没有理由不认为与“走偏有理”的长期误导有直接关系 4 必须确立连续进料、逐步收紧深浓上煮法,是所有煮制品进料煮上最科学煮法的主导在位 4.1     上世纪六、七十提出来的连续进料、逐步浓上煮法,和它在丙膏煮制中一而再、再而三在广泛试行,经过了几十年的再实践、再认识,终于清楚地知道:任何糖膏,如果想连续进料,首先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确保进料中的糖膏所有状态参数,始终处于令人满意的、起码是不至于较明显走偏的良好状态。并把它作为连续进料的前提来首先强调。任何不及时解决糖膏母液多问题的勉强进料,都被坚决反对。所以,今天的连续进料、逐步收紧浓上煮法与过去所主张的不管糖膏是否爽手,先连续进料煮满,再煮水收爽的所谓连续进料,不但有本质上的区别,而且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4.2     用合理的进汽压力、合理的进料浓度、合理的进料速度,使进料煮上糖膏的所有状态参数,都得到不至于较明显走偏的满意控制。有了这个前提,不但足以保证连续进料得以实现。而且也足以证明:它是所有煮制品最科学的进料煮上煮法。应该有理由成为各煮制品进料煮上的主导煮法。 4.3    这一煮法,对煮糖工的责任心特别是操作控制技术水平,提出的要求看起来好象相当高。但实际上,学会调准合理的进汽压力、合理的进料浓度、合理的进料速度,却比学会解决糖膏母液多对流吸收不良问题还要容易。用这一煮法煮乙、丙膏,反而感到更好煮,原因就在这里。5.  讨论 5.1   我厂多次试煮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对于确实爽手的糖膏来讲,从汽鼓面到额定容积, 甲膏汽压力由0MPa逐步提高到0.02~0.04MPa, 乙膏汽压力由0MPa逐步提高到0.03~0.05MPa,丙膏汽压力由0MPa逐步提高到0.08~0.10Mpa为合理的进汽压力。糖膏直起直落进行良好对流的抛起高度,中低容积为500~800㎜,中高容积为300~500㎜。不能在这个汽压范围内直起直落进行良好对流的糖膏,除氨气及排水不良外,绝大多数是母液多对流吸收不良糖膏。 5.2     在以上汽压范围内,按照以上标准进行直起直落良好对流吸收的糖膏,在进料煮上过程中,只要保持母液过饱和度适中,在进料煮上过程中,不出现越进料煮上母液越偏多,或越进料煮上母液越偏少问题,就是合理的进料浓度。我厂的初步结论是:乙膏进甲稀,合理浓度约为60~65°BX;乙膏进甲原,合理浓度约为55~60°BX;乙种进甲稀,合理浓度约为63~68°BX;乙种进甲原,合理浓度约为58~63°BX;丙种进甲稀,合理浓度约为67~72°BX;丙种进甲原,合理浓度约为58~63°BX;丙膏进乙蜜,合理浓度约为53~58°BX;甲膏回煮甲稀,合理浓度约为50~55°BX。      合理的进料浓度,和种子纯度、砂粒硬度、进料纯度、物料粘度、砂粒大小、甚至汽压高低等多种因素有关。必须根据吸收与蒸发实现平衡的具体情况来具体决定。故明显偏高的进汽压力和明显偏高的进料浓度,必然导致进料中的糖膏不可避免地出现母液多对流吸收不良问题,绝对是有害无益的。长期以来,推荐把各种糖蜜都稀释到70°BX来给各煮制品进料,是非常值得认真地重新探讨的。       正是因为左江糖厂对“走偏有理”和“原本理应的煮法,”不容切磋地进行认真的拨乱反正, 用连续进料、逐步收紧浓上煮法,作为主导煮法来煮所有煮制品,虽只有一个半月,但乙膏乙蜜纯度差由历年的26~29AP,增大到现在的29~33AP; 乙膏煮糖时间由以往的5~6小时缩短为现在的2.5~3.5小时。废蜜重力纯度累计到12月底为36.11GP。比本厂历年和周边厂及本集团兄弟厂历年、今年的39.0±0.50GP约低2GP,丙膏煮糖时间比以往缩短约1个多小时。正是因为比原先预料还要成功,才使我们进一步弄清楚:在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还无法避免糖膏在进料煮上过程中,主要状态参数一再走偏的低水平阶段,间歇进料、分段煮水确实是很正确的应变。但更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使连续进料、逐步收紧浓上煮法逐步得到完全实现,才能把低纯度糖膏煮得更好。反思过去,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过去我们虽一直在讲要进一步煮好乙、丙膏,却连到底是“走偏有理”还是“走偏有过”都没弄清楚;并把“针对有存在存在问题的煮法”当作“原本理应的煮法”。说明我们无论在业务上还是在管理上,确实是不够到家的。

推荐访问:糖膏 进料 两种 再度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