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关于汉川市企业“招工难”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汉川市企业“招工难”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22-05-30 14:00:02 浏览次数:

汉川市就业局调研小组  徐勋伟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趋缓,并经过“十一五”的持续努力,我市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好转,用工呈现恢复性反弹。部分行业、企业相继反映“市场招工难”、“订单回暖愁招工”等,引起了我市政府部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重视。  

为全面掌握汉川市企业“招工难”问题的现状、成因,我们试图从企业自身出发,研究作为用工主体的企业出现“招工难”的决定因素,揭示其与招工难的关系,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一、汉川市“招工难” 的现状及思考  

(一)汉川市“招工难”的基本现状    

1. 近两三年“招工难”问题在八成企业中不同程度出现  

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地处“武汉城市圈”核心层的机遇,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发展产业集群,不断推进新型工业化,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在我市落户。调查显示,汉川市68.4%的企业近两三年“经常出现招工难问题”,23.5%的企业“偶尔出现招工难问题”,仅有8.1%的企业表示“近两、三年未出现招工难”的情况。反映出大部分的用人单位近两三年不同程度遭遇“招工难”困扰。  

                                          2. 纺织缝纫、食品医药、金属制品“招工难”现象较为突出  

据调查统计,我市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40多家,若要实现满负荷生产,现缺工人近1.5万人左右。其中纺织、服装、制鞋企业类急缺工6000人左右,银鹭、达利两企业年后均有新生产线上马,急需工人近3000人。其他食品加工企业如福源等食品企业缺工近2000人,福星金属制品和药业公司缺工近2000人,康欣木业、合兴包装等企业缺工近1500人。  

3. 企业最难招的工种以普通劳动力和技术工人为主  

从2011年春季汉川劳动用工洽谈会用工需求统计的结果来看,结合调研数据,在具体难招的工种上,48.9%的企业表示难以招到普工,而26.8%的企业表示难以招到技工,两者累计百分比达到了75.7%。表明近2-3年,人力资源市场上持续出现劳动力短缺的现象,主要是技能型人才和普通劳动力的短缺。  

   

      

4.走访企业个案  

(1)湖北康欣木制品有限公司位于汉川经济开发区新河工业园内(货场路),占地300余亩,公司现有员工300余人,注册资本壹亿圆人民币,总投资2.3亿元,主要生产集装箱底板、建筑模板、实木复合地板、家具板、装饰板、包装箱、托盘架等产品,年生产能力9万立方米,产品畅销国内外。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自从2005年“十一五” 规划后,企业发展较快,就感觉招工存在难度。以前招工是劳方找资方,现在是资方找劳方还要说好话。今年节后,按原计划他们要招800员工,到3月初还有400—500的缺口。公司免费提供住宿,伙食搭配合理,公司补助,价格便宜,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新员工进厂后有7天试工期,试工合格公司签订试用合同,试用期为1-3个月,试用合格后公司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享受公司的各项福利待遇,办理养老保险、城乡医疗保险,工作满一年的员工,每月享受50元的企龄工资,工作满两年以上的员工享受100元企龄工资。公司每月安排休息3天,员工通过自己的努力,正常收入在2000元左右/月,部分优秀员工可拿到3000元左右/月。即便如此,但仍然未能缓解招工难问题。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表示,招聘难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汉川的厂家太多,员工选择余地大,出现企业之间相互“抢工”现象。二是现在的员工比较有自己的个性,有更高需求,不愿从事苦累脏活,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  

(2)湖北福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大型企业、A股上市公司。作为汉川本土的龙头企业,现有员工5210人,资产总额72亿元,净资产36亿元。2008年,完成营业收入32亿元,实现净利润3.3亿元,出口创汇3500万美元。公司已形成金属制品业、房地产业两大核心产业。通过金属制品公司人事主管介绍,过去招聘普通工人基本不愁,而近两年招聘难,尤其是招聘一线生产工人难已经成为了事实。企业采取三班倒的运作模式,生产生活条件都有改善,普通生产工人实际工资从比以前提高了10%,每月可拿到2400-2500元左右,但是仍然招不满。其原因,一是企业属于金属制造生产重工业,虽然全部是机械化操作,但是劳动强度还是较大,利润率比较低,与现在员工的期望有距离;二是周边无人可进,加上外地人对福星科技的不了解,随着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用工需求形势严峻。  

(3)汉川达利食品有限公司表示,扩大生产线后缺工1000人左右,如果要从“两班倒”12小时改成8小时工作制的话,缺工近2000人。从2011年春节到3月份总计招了1000多人,已经上班的只有500-600人左右,并且在留下的600人中有一部分还在观望,工人流动性很大空间。  

(4)际华三五零九纺织有限公司始建于1950年,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五零九工厂。自2004年以来,公司在吸收和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基础上,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以新品引领市场,主导产品形成纯棉高支高密产品、竹纤维家纺产品、功能性服装面料和功能性纱线三大系列。该公司总共在岗职工有2300多人,现在缺工总数达200人,缺口率在10%以上。据了解,公司“招工难”从“招女工难”转为“全面难”。工人月平均工资在1500左右,采用的是“四班三运转”的工作机制,每月有7-8天的休息时间,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法律法规进行生产。之所以缺工是由于工作环境相对其他行业如银鹭等较次,工资待遇方面没有绝对优势,同时,与汉川民营企业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从客观上造成缺口较大。  

相对于招工形势相对严峻的上述企业来说,新河镇永和安门业的状况较好。该公司表示只要企业不投入新设备,不扩大生产规模,招工压力并不大,到目前为止缺工近150人。永和安在汉川城关是第一块牌,具有14年历史,作为民营企业,以销定产,人员得到逐步补充,招工压力并不大。  

   

(二)汉川市“招工难”的原因分析  

根据调研反映的情况,形成汉川市“招工难”问题的主要和深层原因表现在:  

1.经济发展快,行业间竞争加大,区域性招工难问题严重  

近年来,随着汉川市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不少企业纷纷落户汉川,而市周边劳动力有限,工人就业机会增多,择业余地很大,各行业、同行各企业出现相互“挖人”现象,对劳动力的需求的竞争形势严峻。受沿海及上海、深圳、武汉等大城市经济大发展影响,我市很多民工流向“长三角”、“珠三角”、武汉等地,因为这些地方经济发展快,劳动力需求量大,而且工资收入、劳动条件等更有吸引力。此外,我市大部分年轻民工向往大城市,认为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宁愿出去闯荡,开阔眼界,也不愿留在本地打工。  

2.新生代劳动力升级,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劳动力就业不稳定  

80、90后新生代劳动力逐渐成为劳动力资源的主流,他们有自己的理想和独立的个性,个人需求不同于他们的父辈。由于社会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基本的生活保障不再成为他们的追求。他们一方面不急于就业,另一方面择业比较现实,只要是企业工作环境较好,生活方便,工资低一点也愿意。这些新生代农民工对自身价值、生活质量的要求更具现代性,在劳动权益保障方面更明确,且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多人不愿再从事最基层的操作工等辛苦的普工工种。因此,80、90后劳动力成为企业用工最不稳定的因子。  

3. 企业数量增加,生产规模扩大,用工需求不断增加  

由于我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和融入武汉城市圈步伐不断加快,全市今年已有240家规模以上企业(占总数84.6%)新上了生产线,加快扩规扩能,用工需求大幅增长。新增劳动力与企业用工存在较大缺口。以纺织企业大镇马口镇为例,在劳动保障所我们了解到,马口现有纺织企业63家,总锭数130万锭。其中有十几个企业在扩锭,扩锭总数20万,按照每一万锭需工250人计算,因扩锭生产需要的工人在4000-5000左右,加上原来的1500人缺口,仅马口镇纺织就缺工5000—6000人。  

4. 企业工资水平、劳动强度与农民工期望值存在距离  

据调查,目前,我市民工的月平均工资一般在1500元左右,虽然说企业为留住工人做了一系列努力,在福利待遇、生产生活条件、文体活动等方面都有较大改善,但是农民工更多地关注到手的钱有多少,很少考虑各种保险,缺少长远意识。与沿海地区相比较,月平均工资1500没有优势,外面的世界更精彩,机遇更大,更具吸引力。加上我市有些企业工作时间较长,劳动强度较大,造成相当一批招进来的人留不住。如银鹭、达利、福源等食品加工企业实行2班制,每天工作时间达11个小时;福星钢线绳的钢帘线生产车间工人工资有的可达近3000元,但由于劳动强度稍大,部分员工吃不消。  

5. 宣传不到位,信息不畅,招工渠道不宽  

企业招工,主要是通过张贴广告、报刊媒体宣传、内部引荐、委托职介机构招工等形式,招工渠道不宽。据调查,很多企业都是以内部职工引荐为主,主要通过部分员工春节假日回家,带同学、亲戚、朋友等到工厂上班。用工与就业缺乏高效、便捷的信息对接。有的村组因信息闭塞,难以及时准确了解到企业招聘信息,对于外地人来说,连汉川都不了解,就更别谈到汉川上班。由此,造成企业用工与劳动力就业“梗阻”。  

6.企业生产特点不同,需求工种不同,造成同种工人结构性紧缺  

在汉川,有些企业存在结构性招工难现象,如马口、庙头的纺织企业和开发区、马鞍等地的服装加工企业,全部需要招收女工,对女工的大量需求使女工供给困难。有些企业生产工艺简单,技术含量低,如康欣木业,主要工作是从事树皮修补,生产工艺极为简单,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工资实行计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从事一种简单的工艺会使工人厌倦,难以留住青年劳动力。  

   

(三)汉川市破解“招工难”问题的政策措施  

劳动部门解决“招工难”问题的政策措施:  

1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劳动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每个乡镇和社区配备电脑,在全市各乡镇各村聘请劳动保障工作专干和劳动就业服务信息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零距离“的就业信息、求职申请、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培训申请、技能鉴定等服务,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最便捷的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2、加强企业用工信息发布力度。通过电视台,电子显示屏、汉川就业信息网、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所及时更新发布用工信息。去年在汉川电视台开设了24期《就业广场》,常年用电视飞播免费为企业发布用工信息。开办了汉川就业信息网,将我市劳动力市场信息与省外用工信息网络对接,利用现代化网络发布用工信息。劳动部门还经常通过在《孝感日报》的《汉川信息》专版集中刊发汉川市企业的用工情况。  

3、搭建用工服务平台服务企业用工需求。为了缓解企业用工难,汉川市每年都由市政府组织、劳动部门承办大型企业用工招聘会在四场以上,专场招聘会多场。市劳动部门积极联系周边县市劳动、农业部门,邀请他们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来我市就业,各乡镇发动村组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求职。今年正月初十在汉川体育场举办了“春风行动”大型用工洽谈会,共有120家用工单位进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5000多个,组织进场求职人数近16000人。4300多人当场达成用工意向。较好的缓解了我市的用工难。  

4、开展劳务协作引进外地劳动力赴我市就业。我们加强与孝感、云梦、应城周边县市劳务协作联系的基础上,在前两年与贵州黔西、大方、织金和巴东等县市建立劳务协作关系。把我市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及时向协作县市传递,通过协作单位组织劳动力来我市就业。为了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劳动就业部门还和企业一道,一起赴外地劳动部门招聘员工。今年2月份,劳动就业部门帮助沉湖福星科技在恩施州宣恩县引进了就业人员100多人。  

5、开展“七个一”的就业服务活动。为了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促进市域经济发展,劳动就业部门在春节前后对外出务工人员开展“七个一”的就业服务活动。主要内容有:送出一份致全市返乡人员的慰问信、赠送一套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发放一张中国移动电话充值卡、集中开展一批促进返乡人员回乡就业宣传活动、举办一场返乡务工人员和用工单位就业对接座谈会、组织一次参观用工单位活动、举行一场大型招聘会。通过“七个一”活动的逐渐开展,加深了外出农民工对家乡企业的了解,多数人愿意留在家乡试一试。春节前后的这一举措为企业真情挽留住了部分农民工就业。  

6、开展技能大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职业技能培训,不仅能有效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还可以将非劳动力或潜在劳动力转化为现实劳动力。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对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的岗前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的自身素质和就业技能水平。按照“以需定培,长短结合,就地转移与输出转移并重,职前培训与职后培训并举”,实行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培训实效。  

   

企业解决“用工难”采取的主要措施  

1、提高了员工的待遇。我市境内的所有企业基本上能够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开足工人工资,节假日加班,都能按标准补助。目前,我市企业月平均工资可达到1500元以上,与沿海部分企业持平。企业普遍为职工办理了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扩覆人数逐年上升。  

2、改善了员工的生产生活条件。一些企业对有毒有害的、不安全的设施,尽量剔除,并增加了一些有利于职工队伍健康的安全防护措施,大部分企业为了增强对员工的吸引力,努力改善了员工的住宿和生活条件。例如马口镇的纺织企业普遍在职工宿舍安装了空调热水器,员工每班工作8小时,职工生活费给予补贴,饮食讲究营养搭配。车间采取了一定的防署降温措施。银鹭集团生产车间有全自动化设备,员工公寓内设备齐全,应有尽有。  

3、采取了一些人性化的管理措施。根据调查,我市现在大部分企业增加了娱乐休闲设施,经常组织职工文艺晚会,开展为职工过集体生日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断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福建达利有卡拉OK厅、网吧、羽毛球室、乒乓球室、图书阅览室、健身娱乐设施齐全,均对员工免费开放,增加了对员工的吸引力,使员工虽身处工业园,却有置身闹市的感觉。  

4、建立了员工激励机制。像马口镇的纺织企业为吸引员工稳定就业,对表现好、工作效率、出勤率高的员工设立全勤奖,给予一定的奖励。每年春节后按报到的时间分设不同的年度奖金,员工按照工作年限设有工龄奖。康欣木业表示每天开早会,加强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对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晋升。  

   

(四)汉川市解决“招工难”问题的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用工形势,劳动部门和企业自身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能使企业用工难题得到进一步缓解,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从政府层面看,关键是做好引导、建好平台。一是引导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通过技术进步减少用工需求,缓解用工矛盾。二是加强校企对接,组织用工量大的规模企业参加校企对接洽谈会,签订并落实校企合作协议。三是继续组织企业到外省市招聘。四是继续办好人力资源市场各类招聘会。根据用工形势,提早安排、增加招聘密度。五是积极开展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六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不仅要让本地人更要让外地人了解汉川,了解汉川的企业。  

  2、从企业自身看,关键是转变观念、人性管理。一是提高工资待遇,增强对外地劳动者的吸引力。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企业鼓励现有员工带员工到企业,每带一名奖励100--200元。这些做法对于留住员工、解决用工缺口效果明显。我们将继续在各企业积极推广。二是更加注重人性化管理。改善工作环境,关注职工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建立员工成才和发展的通道,形成用人留人的科学机制。三是健全用工制度,规范用工管理。注重诚信,按时足额发放工资;加强职业培训,给员工提升技能创造机会;建立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和发展的相关制度,提高员工主人翁意识,增强归属感。  

  3、从长远发展看,关键是转型升级、完善制度。一是促使企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在避免同质、低质竞争的同时,实现高、中、低多梯队的用工需求配置。二是健全用工体制。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落实《劳动合同法》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从录用、培训、上岗,到待遇、福利、晋升等涉及人力资源各方面的制度规范。三是完善社会保障。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使各类劳动者都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保关系接续办法,实现职工与社保关系的自由流通。四是做好外来劳动力安居房、子女教育、精神文化生活等各项工作,努力创造同城待遇,在保障和提高农民工各项权益待遇的同时,使他们融入当地成为新市民。  

   

二、汉川市就业质量状况及思考  

(一)汉川市就业质量状况分析  

1、汉川市劳动力就业基本情况:  

我市总人口110.58万人,城乡劳动力68.05万人,其中城镇劳动力21.7万人,农村劳动力46.35万人。全市城乡劳动力从业人数49.16  万人(本地务农除外),本地务农18.89万人,2010年一季度农村劳动力新增3100 人,一季度转移农村劳动力4400人,累计转移就业25.6万人。现尚需转移就业人数1.07万人。  

(1)外出就业人员减少。在国家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中西部地区用工需求在增加,大量企业在汉川落户吸引相当多的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据调查,我市出市外务工就业 16.43万人,在本市内就业32.73 万人,市内就业人数占汉川总从业人数的66.6%。  

    (2)我市普通务工人员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调查资料显示:农民工队伍中中,初中文化程度者占76.6%,高中文化程度者占17.02%,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仅占0.04%。  

   (3)从就业形式看,在市内集体民营企业就业的占大多数。08年统计结果显示,我是劳动力在集体民营企业就业的有143488人,占市内就业总数的43.84%,其次是个体工商户及从业人员84281人。  

   (4)就业层次较低。从所从事的职业来看,工人所占的比重最高,有25.75%的人员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及相关行业;23.52%的人从事建筑装饰;18.32%的零售、餐饮、服务人员;仅有2.13%的人从事企业经营管理。  

2、汉川市农民工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就业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民对由各级政府提供的外出就业的信息接纳和利用的很少,外出就业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就业的渠道多为亲友介绍和自发外出自找工作。   

(2)进城就业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偏低。多数农民工观念滞后,对参加培训掌握一技之长缺乏足够的重视。由于他们缺少现代劳动技能,在城市只能够干一些笨重的体力劳动,技术要求不高的简单劳动,付出得多,得到的少。   

(3)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劳动保障意识淡薄,多数农民工处于被动地位,合法权益难以维护。一些用工单位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对农民工实施超负荷、超时间、超强度劳动,许多农民工为保持一份工作需要付出巨大而艰辛的劳动代价。      

   

(二)汉川市提高就业质量的对策建议  

就业乃民生之本,就业规模的扩大与就业质量的提升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为此,我市务工人员就业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发挥职能作用,提高农民进城就业的组织程度。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建立乡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机制,促进剩余劳动力有序输出。     

2、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一是要面对市场的需求,针对农民工自身素质的实际,进行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二是要从维护农民工切身利益出发,利用各种形式向农民工传授有关法律、法规常识,使其能知法、懂法、用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积极鼓励农民工在家乡自主创业。各部门制定具体的优惠政策,为农民工创业创造条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发展种植、养殖业,促进农业产业化,消化部分劳动力。   

4、建立健全劳动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机制。尤其是要采取积极的劳动保护措施以保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5、继续加大农民工工资清欠力度。劳动执法部门要积极受理投诉案件,做到受理一起,查处一起,震慑一片。同时,建立工资支付信用档案及支付基金,保证农民工能按时足额拿到工资。   

6、加强正确舆论导向,营造全社会都关爱农民工的良好的社会氛围。坚决取缔所有针对进城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要通过媒体,经常性地正面报道农民工为城市、为社会、为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引导社会对农民工的正确认识。重视改善农民工的生产环境,努力为其建立一个良好而又温馨的工作、生活环境,让他们能够安心工作,愉快生活。  

   

   

                        调研组:王志华、秦昀、徐勋伟  

                        执  笔:徐勋伟  

   

                            二0一一年三月九日

推荐访问:汉川市 思考 调查 招工难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