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乡镇民风五项教育情况调研报告

乡镇民风五项教育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22-06-08 11:21:01 浏览次数:

 

 


  为落实县委关于开展民风五项教育调研的要求,调查了解我乡“道德、法治、文明、感恩、自强”民风建设的实际状况,为县委开展五项教育活动提供思路、载体、措施和建议,我乡开展了五项教育建设调研活动。共走访村街、企业、站所等34家基层单位,通过座谈、实地查看等形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道德建设
  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以来,我乡积极推进“双信”即信仰、信用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近年来,随着工作不断深入,涌现出“最牛保姆”李伦芳、贵州“仁义哥”王冬等引领道德风尚的xx好人,诚实守信、仁义厚道、敢于担当的xx精神逐步树立。
  我乡的公民道德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前也正面临着极好的提升机遇,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家庭伦理观、教育观在部分人群中呈弱化和偏颇趋势。
  2、群众文明程度与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还不十分协调。
  要解决公民道德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推动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来引领,需要道德楷模的力量来推动。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创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需要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精神支撑,“好人”这个平凡朴素的词汇成为了群众关注的热点,我们要大力开展推荐、评议活动,热捧“身边好人”, 营造出一股发现好人、推举好人、宣传好人、学习好人的热潮,充分展示好人的感人事迹和高贵品质,这是普及公民道德教育的好方法、好模式,更加有利于凝聚好人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感召力。
  二、法治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乡现状是家族势力对村委会的影响较大;女性和外出打工人员基本不参加民主政治;村民的法律意识薄弱,甚至有部分人不相信法律的正义性;老人的赡养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农村的一个显著问题。
  针对目前农村法治建设中的问题,我们有如下的建议和方法
  1、加强宣传法律力度,提高村民法律意识。只有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才能从根本上进行法治建设。
  2、建立健全法律及法律监督制度,以解决“人情重”的问题,恢复群众对法律公平正义的信心。
  3、提出孔子的伦理道德价值观,讲求“仁义礼智信忠孝节悌”赡养老人,从物质上、精神上帮助关心老人。
  4、政府工作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严格低保批准,社会保障完好实施,使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
  5、村民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具备基本的法律行为能力,提高法律素养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
  6、村民自治委员会要认真为村民服务,对村民负责,受村民的监督;减少家族势力对村委的影响,保护妇女和外出打工人员的民主政治权利。
  三、文明建设
  我乡的村寨文明建设的一大特色就是成立了村民自治委员会,各村都有立足于本村实际的、以法律法规为依据的村规民约,村里的重大事情都要经过村民理事会讨论形成决议。经过工作的实践、经验的积累,目前我乡已经形成闻名县内外的、值得推广的“赶场坡模式”。但是,在调研中,群众也反映了农村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如保护环境的意识不强,邋遢、赌博等生活陋习依然存在等。
  结合我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以解决农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着力改善农村社会环境、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坚持生态立村。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大力倡导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理念,引导农村从改善村容村貌入手,走生态立村之路。引导农民改变生活陋习,提高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建立垃圾集中处理场,有效地改善环境卫生状况。
  以整治村容村貌为切入点,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从治理村庄"五乱"着手,开展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和改水、改路行动。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注重实效。坚持"定规范、抓示范、促养成",制定村民公约、组织农民参加农村知识学习,促进农村道德新风尚的形成。
  文明建设要着眼于增强创建文明户活动的活力,实行联动机制,把创建成果与有关部门提供服务结合起来,使农民在创建活动中得到实惠。
  以让农民群众得实惠为目标,多管齐下,多办实事。实施“三关”工程,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活动中心建设。
  四、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要加“深”要求,从思想建设入手,着力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公民意识、爱国意识、爱党意识和法制意识。引导群众通过日常衣、食、住、行、医、教、文、卫的变化,切实感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获得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幸福美好。
  结合村(居)实际,想方设法将感恩教育直观化、形象化,使群众更易于接受。一是举办新旧图片对比展,设立展览室,供广大农牧民群众长期参观,感受党的政策好。二是进行座谈宣讲,引导群众进一步明白惠在何处、惠从何来,教育大家学法、懂法、守法,增强公民意识和法制意识。同时,邀请当地退休干部、致富带头人现身说法,看变化、讲经历、谈感受,使群众更加坚定跟党走的决心,进一步增强依靠党的好政策凭双手勤劳致富的信心。
  五、自强教育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在农村仍然有一部分群众尤其是贫穷程度深的群众自立自强的意识淡薄,总是不能摆脱依靠政府救济的思想,这部分群众对生活质量要求不高,缺乏敢干敢闯的勇气,没有发展的眼光。如果不能在农村消灭这种懒惰封闭的思想,树立自立自强致富的观念,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宏伟蓝图将会遇到极大阻力。
  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中央制定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核心是要解决农民问题,使农村逐步现代化,实现城乡一体化。所以有学者说,以前的农民问题是要解决土地问题,现在的农民问题是要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是有道理的,而这个问题解决的关键和根本是发展农村教育。如何“强农”?首先要使农民“自强”,充分发挥教育作用使农民具备较高文化素质、文明修养和职业技能是关键。“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体现了一种健全的人格,它集刚健和柔顺两种不同的特质于一身,标志着人格发展的一种全面性。
  实践证明,有效的载体常常能在人民群众中产生较大的反响,收到良好的效果,只要我们真正着眼于群众,着眼于实效,就能深化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公众文明素质,就能激励人民更加昂扬向上、促进社会文明和谐。

 

推荐访问:民风 五项 乡镇 调研报告 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