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基层党建经验交流5篇

基层党建经验交流5篇

时间:2022-07-02 16:42:02 浏览次数:

【篇一】

一、对上强统筹。强化统筹就是将中央和省、市、县委各项工作要求转化为“面”上的谋划部署。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年初“面”上统得好,全年工作才推得开,基层党组织才会清楚怎么抓、明白如何干。一是统筹大党建。结合组织部门职能职责定位,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基层党建工作放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谋划、推进、落实,树立大抓基层党建工作导向,因地制宜制定方案、明确目标、提出要求,统一安排部署,实现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城乡建设、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工作。二是统筹各领域。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坚持分类别具体指导,分领域统筹推进,分层次组织实施,全面推进农村、街道社区、机关、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等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同时,按照城市基层党建和区域化党建工作理念,有机联结驻街道社区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两新”组织等党组织,建立街道党建联盟、社区大党委,把区域内的各基层党组织都“统起来”“团起来”,让每一个基层党组织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参与者、组织者、实施者。三是统筹全过程。开篇布局要统,推进过程要统,考核验收更要统,把统筹贯穿于全年基层党建工作的全过程,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始终把好方向,统筹好本单位、本行业、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做到基层党建工作“龙头虎腰凤尾”。比如:今年我们通过提前谋划、及早制定《实施“基层党建巩固年”具体方案》,以及重点项目任务、问题、责任“一方案三清单”模式强化统筹,确保各级党组织推进工作不跑偏。

二、对标压责任。工作谋划统筹好了,就要对照年初制定的《基层党建目标管理考核责任书》以及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目标任务、项目清单、标准要求,调动各方力量,落实各项责任,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主体作用、各职能部门协调作用、组织部门主业作用,切实把党建工作责任层层传递基层、层层压实基层。一是强化各级党组织主体作用。强化党组织抓党建是最大的责任、书记抓党建是“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及时把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传递给所有班子成员,把压力层层传递各级党组织书记,把要求层层传递给全体党员,层层传导压力、层层拧紧螺丝、层层夯实责任,充分发挥县委“一线指挥部”、各基层党委“一线作战部”的作用,自加压力、主动作为,切实把抓基层党建的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推动党建工作在基层全面落实。二是发挥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协调作用。建立健全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充分发挥领导小组“谋全局、管宏观、抓大事、重协调、建机制、促落实”的职能作用,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认真履行党建工作职责,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安排部署、层层压实阶段性党建工作任务,督促指导抓好落实,形成齐抓共管合力。三是突出组织部门主业作用。认真落实好中央和省、市有关基层党建工作的部署要求,聚焦中心任务、突出抓好主业,定期听取各基层党组织工作汇报,找准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深入研究基层党建工作规律,不断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当好县委的参谋和助手,更好地服务基层党建工作。

三、对表抓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压实了,“对表落实”“照单执行”也就事半功倍,条目式的列出工作清单,有助于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干部加强过程控制,抓好工作落实。xx县制定的《方案+清单》合计列出130多项工作任务,对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要求逐项作出回应,“写明白”完成任务的工作举措、具体要求、责任单位、完成时限,确保各项重点任务不漏项,为基层对表抓落实提供清晰指向。在推进落实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只做慢工出细活,要以“三保”出成效。一是保时。时间就是“警戒线”,以“抓落实一天也不能耽误”的劲头,立说立行、雷厉风行,紧盯目标不松劲、精准发力抓落实,坚持一鼓作气、一干到底,把握好年中督查、年底考核的关键时段、时间节点,对重点任务及时推进、按时完成,对日常工作做到当日事、当日毕,避免工作推进缓慢、拖沓,提高工作效率。二是保量。不折不扣完成工作量、任务数是讲政治的表现,是检验党务干部的政治标准,对上级安排的硬性指标性任务,做到数量不减少、标准不降低。比如:党支部规范化达标创建任务数、发展党员计划数、90%以上党员进乡镇级党校集中培训完成数等工作,这些都必须不折不扣完成。三是保质。工作出成效最终看质量,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提质,提质量出效果要坚持“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党务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要保持态度严肃、要求严格、工作严谨、问题严禁,比如:村民小组活动场所、乡镇“七小设施”、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等,都是关乎干部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不能欠账,不留短板。

四、对内打基础。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坚持从党支部内部抓起,夯实基层基础,狠抓支部规范化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一是抓好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抓好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是抓实基层党建工作的关键一招。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通过摸底排查把党组织划分为“先进、中间、后进”3个等次,分类制定规范化建设工作措施,对今年确定的45个后进(软弱涣散)党组织实行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县级部门挂钩、各党(工)委牵头、后进党组织负责的整顿工作机制,一支部一对策推进整改工作,真正做到不提升不脱钩,不达标不“销号”。二是围绕“五个基本”达标创建。树立“自主创建、分类设置、标准不降、面上覆盖、注重实效”5个导向,围绕“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5个基本”标准,把握好“摸底排查、制定方案、对标创建、考核验收、评星定级”5个步骤,扎实推进党支部规范化达标创建工作,进一步扩大先进支部数量、提升一般支部水平、推动后进支部晋位升级。三是强化党员发展教育管理。严把入口、疏通出口,严格党员发展程序,注重从农民青年、基层一线发展党员,认真落实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员政治生日等制度,采取“重温入党誓词、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结合实际‘做’、交纳党费5个规定动作+x自选动作”的“5+x”模式,重点落实好“主题党日”制度。坚持把党员教育与日常管理有机结合,全面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设置共性和个性目标,以党员积分促进党员作用发挥。

五、对点谋创新。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树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是创新的理念,创新不能“天马行空”,不搞“花拳绣腿”,而是要从小处着手,破解基层党建中的一个个具体问题,在问题的“点”上开花结果。一是在调研中找“点”。“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基层一线、党员群众身边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只有深入调研才能了解实情,才能不被“架空”、不被基层“忽悠”,通过调研掌握第一手情况,找准存在问题,对症下药,治好症结,才是真正的创新。二是解决纵向的“点”。围绕中央和省、市、县委安排部署的各项任务,自上而下思考创新点,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增加自选动作,着力破解基层党建工作难题。比如:在各级集中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活动中,通过采取“送教下乡”“送学上门”、网上党校等方式,解决部分老党员、行动不便党员的学习教育问题,这也是创新。三是查找横向的“点”。各基层党组织可结合自身实际、现有基础,在同一领域、系统、行业中横向对比,积极谋划、策划,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大胆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形式和内容,通过互学、互帮、互动,推动形成各基层党组织积极谋创新、出特色、创品牌。比如:推进基层党建与河长制“双提升”、实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党建扶贫“双推进”、“党支部+x”壮大村集体经济、街道社区建立党建联盟、服务行业“四亮四创四评”、“两新”组织抓覆盖提升等等。

六、对外重宣传。宣传工作是基层党建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宣传党的主张、路线、方针、政策等,着力抢占党在农村、街道社区等各领域党组织建设阵地,进一步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一是营造基层党建浓厚氛围。结合昆禄公路和轿子山旅游专线沿线党建综合示范带建设,以公路和专线为轴,沿线村(社区)、单位、企业为点,让党的思想、主张进公路沿线、村庄村寨、田间地头。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传统和新兴媒体,常态开展思想宣传、经验推广、工作交流等,积极营造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参与、重视、大抓基层党建的浓厚氛围。二是加大经验总结提炼。深入挖掘基层党建工作有效做法,总结各领域基层党建创新思路,推广破解基层问题、难点的具体举措,让基层党建做得实、说得出、讲得清、能推广、成示范。三是注重培育先进典型。围绕“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党建示范点、党建示范带”的创建要求,坚持分领域、分层次打造,不断探索抓基层党建的新载体,着力培育一批在全县能发挥引领作用、在全市有借鉴意义的党建示范点,通过每年集中精力打造一定数量的示范点,以点带面,形成各点开花、示范带动,推动比学赶超,实现基层党建整体提升。

七、对下常督查。督查考核是检验工作的最有效方式,以督查发现问题,以考核促进工作。在推进工作过程中,适时督查才能引起重视、思路不偏。一是常盯常促。建立健全随机调研、经验交流、定期督查、情况通报等长效机制,制定相应督查办法,配备专门督查力量,选派改非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适时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经常性督促、指导,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面对面提出整改措施,点对点进行通报,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督查常态化。二是一查到底。工作督查不只是“翻本子”“看照片”“查台账”,一定要深入基层党支部、党员群众中,实地“望闻问切”,通过“会诊、把脉”发现问题,精准分析研判,适时跟踪问效。三是严格考核。认真落实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合理设置不同区域、领域、行业党建目标考核指标体系,提高党建工作在综合目标考评中的分值,把考核结果与干部提拨使用、评优选优等挂钩,并严格兑现奖惩。

【篇二】

一是严格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局党委坚持每月召开党委会议,对全系统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专题研究,讨论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印发了相关文件,及时召开各类会议24场(次),协调推动安排部署。与23个党支部签订了党建、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全面推行“三单两制度”,靠实工作任务和责任。各党支部把党建作为本单位主要任务来抓,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二是深化“两学一做”强素质。局党委和各党支部把“两学一做”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制定了集中学习计划,对党支部书记、党务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3次,全系统共组织开展集体学习214场(次),讲党课42场(次),党员干部人均书写学习笔记2.8万字。组织242名党员干部职工进行“两准则”“三条例”知识测试2次。通过学习教育,进一步提升了党员思想认识和个人综合素质,在本职岗位上先锋示范作用发挥更加明显。

三是严格党内生活改作风。局党委和各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把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到工作的每个具体环节。各党支部认真落实“党员定期日活动”制度,党员参与率达到95%以上。组织开展了工作督导、业务练兵、技能比赛、警示教育、文体活动等32场(次),让党员在党建活动中履行义务,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严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

四是抓点示范夯基础。坚持压力传导,突出重点任务,配齐健全各党支部班子,规范落实党员“三卡”管理,指导邵寨卫生院制定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方案,逐问题研究整改措施,销号整改。督促什字卫生院等5个单位做好星级党组织创评,县医院、中医院以推进“大医精诚党旗红”党建品牌为抓手,以“三好一满意”为目标,改进服务态度,规范诊疗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综合党建示范效应取得明显成效。

五是发挥先锋作用促发展。各单位扎实开展了“医疗机构规范化管理年活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和“创建三好一满意医院”活动,有力推动了重点工作落实。各项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扎实推进,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人口计生工作持续加强,卫生扶贫工作任务全面落实。

【篇三】

xxxx边境线长533公里,有国家一类口岸5个、二类口岸2个,是全国边境口岸最多的城市。近年来,xx市始终坚持把加强边境地区党的建设作为巩固党在边疆民族地区执政基础的重要工程来抓,为建设祖国南疆繁荣稳定和谐安宁示范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坚持政治引领,压实主体责任。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担负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巩固边疆的双重责任。xx市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边关党建的首要任务,拧紧领导干部思想“总开关”,补足“精神之钙”,突出抓好政治理论学习,推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切实增强边境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始终做到政治方向不偏、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树立边境“大党建”新思维,实施“书记领航”工程,建立“边境党建任务清单”制度,深入开展“书记谈支部建设”活动,强化支部书记主责主业主角意识,实行选拔任用干部考党建办法,层层压紧压实主体责任,为推动兴边富民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加强屯级党组织建设,激活党的“神经末梢”。加强屯级党组织建设,是解决边境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问题,打通边境农村党建“最后一公里”,增强边境基层党组织活力的关键。为适应一村多屯、居住分散的特点,xx市全面推行支部建在屯上,实施“千屯组织规范化建设”工程,采取单独建立和联合建立等方式,多类型、多方面地建立党支部,使全市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尤其是边境屯党组织分布更加广泛、联系更加紧密、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加强大,有力地推动边境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发展经济、基层治理、维护团结、保家卫国等工作中发挥战斗保垒和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夯实了党在边境地区的执政基础。

整合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边境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xx市立足实际,发挥边境产业、资源优势,重点围绕“种养游贸工”五大产业,大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工程,大力推广“扶贫车间+集体经济”“边贸+集体经济”“旅游+集体经济”等经验做法,多元化、多渠道、多方式发展边境村级集体经济,让边境村村级集体腰包鼓起来、家底厚起来、干劲足起来,为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健全和完善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在边疆扎根创业。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的战略资源,也是边境地区最急需、最紧缺的资源。健全和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引导人才向边境一线流动,充分发挥人才在兴边富民中的引领、带动、示范和促进作用,是解决边境地区人才队伍突出问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近年来,xx市坚持把人才资源作为支撑边境改革发展的第一资源,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为重心,紧紧围绕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主线,大力实施“南疆国门聚英才”行动,大胆创新人才机制体制,构筑人才发展政策体系,着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突出“边”的特色引才、聚才,紧扣发展大局育才、用才,力促边境地区和基层一线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为全市做好“两篇大文章”打好“四大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创新边关党建模式,打造边关党建品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边境基层党组织要适应形势发展和时代要求,必须创新开展党建工作、提升党建工作吸引力、增强党组织的生机活力,将基层党建工作做得有特色、接地气、出实效。近年来,xx市立足边境实际,实施“党旗耀边关”工程,积极推进基层党建创新,在全市掀起“创品牌、树标杆”活动热潮,推动边关党建品牌特色化、标杆化、多元化,先后创建了“固定党日+”“书记领航”“第一书记产业联盟”“国门党建联盟”“南疆国门聚英才”“名校学子边关行”“爱心超市”“逐林模式”“千屯五化”“电视夜校”“脱贫攻坚故事会”等党建品牌,有力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号召力和凝聚力。

【篇四】

针对村民小组党建力量不强、阵地不足的问题,xx省xx市三水区在村民小组一级建设党群服务站,切实在打基础、补短板上下功夫,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把服务送到党员群众“家门口”。

“只有党旗在基层最一线高高飘扬,才能激发农村党员‘第一身份’的认同,才能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才有落脚点。”xx市三水区针对村民小组党建力量不强、阵地不足的问题,在村民小组一级建设党群服务站,切实在打基础、补短板上下功夫,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把服务送到党员群众“家门口”。

组织“到家”,“两率”同步提升

“以前开个会,要么到村头榕树下,要么到处借场所;党员想学习,得到几公里外的村委会。”xx市三水区芦苞镇长岐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黄绍生对过去村里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不便感慨良多,“没有固定场所,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就弱了,有的党员渐渐‘隐身’了。”

三水区通过逐村摸底排查,查摆分析总结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亟待解决的两方面主要问题。一方面是村民小组一级党支部单独组建率偏低,全区有840个村民小组,但三年前还只有400多个党支部,部分党员找不到组织,党的领导在基层一线出现弱化、边缘化现象;另一方面是村民小组一级党建平台的覆盖率偏低,党员教育管理缺少场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缺少载体,党员对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参与组织生活的仪式感不太强烈。

为了做强村组党建引擎,三水区计划通过同步提升“组建率”和“覆盖率”,系统解决在经济上“强组弱村”和政治上“强村弱组”的倒挂现象,构建“一核双擎”基层党建新格局,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进一步下沉到村民小组一级。

2016年底,三水区根据“一组一支部”“一支部一阵地”原则,同步建设村民小组一级党支部和党群服务站。目前,全区建立了722个村民小组党支部,其中有652个为单独组建,单独组建率由58%提升至90.3%,党的工作覆盖率达到100%。同时,根据“用好用活既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原则,按照新建一批、修缮一批、活化一批的方式,该区激活原有的旧书舍、红色据点、闲置校舍、废旧办公用房等,推进场所建设。按照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简朴实用的原则,以“十有标准”对党群服务站进行统一设计、统一内容、统一风格。如今,全区已建成村民小组党群服务站485个。

服务“到家”,发挥党支部堡垒作用

建好是前提,用好才是关键。三水区通过党建搭台、整合资源、综合使用,把村民小组党群服务站建设成为集议事决策、党员活动、综合服务、文体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党群服务站点,为党支部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服务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提供场所。

教育“到家”。作为镇街党校分教点,村民小组党群服务站承担着教育培训党员群众的载体功能。乐平镇在每个村民小组党群服务站都建立了在线视频会议系统,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即时收看镇委党校课程,或者参加视频会议。“以前到村委会才能收听收看到远程教育平台,每次能到的党员没几个,现在随时都可以来这里点播收看了。”西南街道木棉村黄竹坑村民小组党员黎锐洪对党群服务站引入的“红色e站”系统赞不绝口。

活动“到家”。三水区通过推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根据党员特长及群众需要,组织党员在“家门口”开展联系群众、民生微实事、党员微服务、群团志愿服务等活动,把服务也送到群众的“家门口”。乐平镇蔗元坑村民小组党群服务站举办了“爱心义修义诊”活动,在18名党员志愿者带动下,医护人员为近100名村民送去义诊,4名理发师为10多名老人送去义剪。像这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在三水不断开展,村民纷纷表示,便民服务很接地气,越来越觉得党就在身边,越来越觉得“惠从党来”。

资源“到家”,连接上下促乡村振兴

基层的有效实践离不开上级部门的精准指导和支持。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村民小组党群服务站“承上启下”的牵引作用,结合本地实际,协调并运用各级资源,针对本土优势,发展产业,优化治理,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

结合“红色”优势,发展“红色”经济。利用建设“红色村”的机会,把村中红色资源、红色文化、红色革命、优秀文化、村史、先进人物事迹、重大事件记载等通过村民小组党群服务站进行展示。如大旗头古村的党群服务站就是曾经的东江纵队抗日联络点,该站以“红色文化+村俗文化”模式打造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仅吸引着本地村民,还有游客及周边青少年纷纷前来接受“红色教育”。

承接下沉资源,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依托村民小组党群服务站,三水区统筹整合工青妇、村(社区)、“两新”党组织等力量,将区级资源直接下沉到村民小组,实现资源与需求的精准对接。在南山镇六和村上寨村民小组党群服务站,有一张区直机关“党群服务站”服务清单,59类服务项目的简介、相关党组织、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在这里被公开。今年的春节前夕,有村民小组打电话给区老干部局,邀请老年大学的“学生”到村开展党群服务站送春联活动,受到群众的热烈追捧。

共建共治共享,搭建农村基层治理桥梁纽带。三水区以村民小组党群服务站为沟通平台,进一步深化村企结对共建,吸引辖区企业、农村致富能人等力量参与和支持家乡事业,探索在辖区企业党组织中选举非户籍委员,发动企业家为家乡的建设出谋献策。该区白坭镇借助“科技小院”和省、市农科院专家力量,在康喜莱蔬菜专业合作社党总支党群服务站打造“广彬学堂”,提供种养技术指导,扩宽销售渠道,推动本土农业现代化提速发展,带动社员和合作农户增收致富。

【篇五】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xxxx新店镇紧紧围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个目标,着力在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上下功夫,不断加大本土人才培养力度,充分激发现有人才活力,为推动乡村振兴夯实了人才根基。

吸引人才不拘一格。以村为单位,成立乡村本土人才工作组,对各村在外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优秀高校学子、务工技能人才等重点对象进行摸底调查。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加强与在外人才尤其是党员联系沟通,积极推介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投资环境和人才政策,引导在外人才回乡创新创业。深入挖掘各村“土专家”“田秀才”型人才,对种植高手、养殖能人、能工巧匠、农民企业家等乡土能人进行筛选、登记。目前建立各村在外人才台账、返乡创业人才台账、农村本土人才台账,分别登记三类人才550名、21名、105名。

培育人才科学实效。将各村本土人才划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整合人社、农业、远教等部门资源,利用好党校、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阵地,定期组织开展培训。生产经营型主要培训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骨干、农业企业负责人等;专业技能型主要培训农业工人、合作社雇员、小农户等;专业服务型主要培训农产品电商人才、农机服务人员、休闲农业服务人员等。目前,围绕蔬菜生产、农作物种植、特色养殖、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农业产业主题,共组织开展培训20余次,既丰富了乡村本土人才的理论知识,又提高了乡村本土人才的专业素养。

留住人才实招迭出。对发展产业、乡村建设、带领群众致富等方面有突出成绩的乡村本土人才,不是党员的,注重从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储备一批基层党组织村两委后备干部;是党员身份的,积极吸纳进入村两委班子,让他们尽可能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组织干部职工经常到村到组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业扶持政策知识宣传,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和工商企业家等从事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农村新业态新模式。对积极创新创业、真正想在农村干出一番事业的人才,在土地流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信贷、农业保险、农业补贴、产业扶持等方面给予倾斜。把乡土人才培养和发展专业合作社组织相结合,积极鼓励茶店村张连波、鸭甸河村范后金、中坝村陈成志远等“土专家”“田秀才”型人才发展特色产业,成功打造了刺梨种植、桑葚种植、茶叶种植等特色农业产业品牌。

使用人才导向鲜明。探索建立乡村本土人才贡献力评价制度,定期组织乡村本土人才工作组到各村开展调研,重点考察乡村本土人才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脱贫攻坚等方面的业绩贡献和示范带动作用,对表现突出的,在各村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宣传。建立乡村本土人才技能等级评价制度,组织开展乡村本土人才专项能力认定,制定乡土技能人才技师和高级技师直接认定办法,对符合条件的,予以颁发证书。建立跟踪服务机制,对各村乡村本土人才安排专人担任联络员,帮助乡村本土人才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选准方向,并在政策咨询和项目策划等方面提供支持。比如:在茶店村发展刺梨种植产业过程中,由镇扶贫办工作人员刘智任合作社发展顾问,持续跟踪服务该村刺梨种植情况。

推荐访问:党建 经验交流 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