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工作总结 > 2012年区财政局工作总结和2013年工作思路

2012年区财政局工作总结和2013年工作思路

时间:2022-06-07 08:21:02 浏览次数:

    一年来,我区财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工业强区”战略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实施国家财政政策,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应对挑战,抢抓机遇,呈现了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的局面,确保了财政良好运行的态势,保障了重点项目支出,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2012年财政收支情况
    全区预计完成财政总收入125638万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00%,增长25%。其中:地方收入完成56759万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00%,增长25%。
    全区预计完成财政支出34365万元,增长10%。
    二、2012年重点工作
    依法组织财政收入。一是优化环境,保证税收持续增长。二是与征管部门加强组织协调。三是强化企业协调,增强服务意识。四是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加强国有资产处置收入监管,保证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征收上缴。五是开展财政收入攻坚活动,抢抓收入,锻炼队伍,充分调动征管部门抢抓收入的积极性,做大财政收入“蛋糕”,争取实现收入超序时、达目标、上台阶。
    加大支出保障力度。落实教育、医疗和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提高公务员津贴补贴标准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标准,规范提高长期聘用人员待遇。深化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保证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专款专用。积极筹措资金,2012年共拨付优抚救济资金、再就业资金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1729万元,保障辖区群众的基本需求。加强城市低保制度建设,做到“应保尽保”,2012年全区共有55135户(次)、93571人(次)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 2012年市区两级平台完成45个项目招标,采购支出3159万元。
    民生工程和收入倍增扎实推进。今年,蚌埠市在实施33项省级民生工程的基础上,首次增设了7项市级民生工程,其中涉及我区民生工程省级24项、市级3项,共实施27项。区政府将保障和改善民生、力促居民收入倍增工作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强化组织领导、真抓实干、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政策宣传等措施,民生工程进展扎实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倍增工作效果显著。根据年初目标测算,我区27项民生工程(包括今年新增廉租房、公租房项目)各级财政预计投入资金xx亿元,其中区级配套7158万元。
    我区把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规划放在工作安排的优先位置,成立了收入倍增规划领导小组,制定了收入倍增规划实施意见,与各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出台了倍增工作要点,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突出工作重点、扩大信息交流、强化督查考评等确保倍增工作顺利推进。
   “营改增”工作平稳进展。2012年根据市营改增方案和市政府专题会议要求,围绕几项措施,成立了营改增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了协调会议,商讨政策、思路、对策和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出台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多次召开试点企业座谈会,宣传营改增政策和财政扶持政策,充分调动企业纳税、清缴欠税和招商引税的积极性,努力做大我区营改增收入基数,为营改增并轨争取中央补助基数奠定良好基础。配合税务部门做好“1+6”行业企业信息比对工作,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并对漏报的企业要及时上报。现我区营改增试点工作进展顺利,试点企业已顺利开出增值税发票,税款将于11月份入库。
    大力支持经济发展。落实国家对企业优惠政策,兑现招商引资和加快工业发展政策奖励,支持企业科技自主创新, 2012年共投入资金8620万元,大力支持区“蚌埠现代花卉科技产业园”项目建设。为园区企业、中粮生化、中铁大桥局等办理支持企业发展奖励资金1927万元。投入园区基础建设资金5814万元,用于道路改造和征地补偿。投入旧城改造和西出口项目建设资金2097万元,全力支持城市大建设。积极争取日化厂、纺南小区等拆迁资金6800万元,用于棚户区改造、征迁拆违等项目,确保城市建设项目顺利开展。
   “三农”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确保惠农资金落实到户,支持新农村建设,农业示范区建设进度加快,完成一事一议建设项目。2012年投入土地整治1633万元,用于农业示范区秦集镇中低产田土地改造。投入资金1000万元用于开展南片区水域改造。积极开展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补贴资金兑付率为100%。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成立财政部门美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制,出台相关实施细则,研究制定2013年度资金整合工作计划。禹发公司负责承担淮河流域南片区环境整治引天河水给补八里沟项目,此项目是蚌埠市十个突出环境问题整治内容之一,前期项目进展顺利,已完成工作量的60%,下一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强力推进施工进度,确保按市政府要求在年底完成任务。
    三、当前财政工作的困难和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区财政工作中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收入增幅位次较低。因经济下滑,企业生产经营形势普遍不乐观,要素成本上涨,汇率变化快,经济效益下滑,增速回落,加之受国家政策性退税影响,今年将退付中粮生化等企业税收3997万元,造成税收收入增幅偏低,在全市县区排名位次靠后。
    二是财政增支压力较大。随着民生工程、园区建设、城市大建设、社会保障等都将大幅增加投入,各项刚性支出也需全力保障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周转困难,收支矛盾依然突出,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尚显薄弱。
    三是资金调度困难加大。虽然我区年财政收入规模较大,但地方收入占比较小,可用财力占比更小。可用财力主要用于保工资、保运转,资金周转困难,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四、2013年工作思路
    2013年预计财政总收入和地方收入均增长15%,为完成明年的各项目标任务,我们将做好以下工作:
   (一)服务发展大局,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以财政政策和资金引导产业转型提升,大力培植税源经济。一是继续支持经济发展。采取收入返还、奖励扶持、资金补助、项目支持等措施,支持支柱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支持天河周边开发、新农村建设、土地整治、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支持旧城改造、园区建设、征迁拆违、廉租住房、街巷道路改造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力促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二是以争取资金为抓手,千方百计增加可用财力。把握政策机遇,围绕国家、省、市资金投放方向,进一步加强与省、市财政部门联系,多方了解项目申报信息,督促、帮助各业务部门做好项目申报、资金争取工作,把转移支付资金的争取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增加地方可用财力,壮大地方财力规模。
   (二)强化收入征管,确保收入稳定增长
    一是加强经济预警预测分析。密切关注重点税源、重点收入的变动情况,增强收入分析的准确性和预见性,进一步提高财政收支分析水平。二是加强建安税收征管。在做好日常收入征管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工程项目税收监管力度,确保工程项目税收顺利入库。三是加强重点企业监管。采取上门服务、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了解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税收变化趋势,以便及时采取调控措施。四是加强综合治税管理力度,完善综合治税和协税护税网络,杜绝跑、冒、滴、漏。
    (三)促进和谐稳定,提升民生保障能力
    坚持统筹兼顾、有保有压、突出重点的原则,优化支出结构,坚持厉行节约,严控一般支出,将更多的财力投入到改善民生上。一是全力实施民生工程。加大政策宣传,强化资金保障,确保完成各项民生工程任务;同时加强对已建成民生工程的养护管理工作,彻底改变“重建设、轻管理”现象,努力实现民生政策效益最大化,切实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民生工程成果。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力促居民收入倍增。针对宏观经济形势面临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政策举措,帮助企业“保企稳岗”,力促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三是加大支农惠农力度。扩大“一卡通”发放范围,足额发放惠农补贴;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土地整治和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工作,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现代农业投入,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四是优化支出结构,确保财政超收增量大部分向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民生领域投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深化财政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一是强化预算编制。科学编制我区2013年预算,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统筹安排财政收支,进一步细化预算,使预算编制逐渐科学化、规范化。二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启动国库集中支付大平台系统,健全财政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建立公务卡结算制度,提高公务支出透明度,加强财政监督。
   (五)强化财政监管,提高财政资金效益
    一是加强专项资金监管。完善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制度,对民生工程、社会保障、支农惠农、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实行追踪问效制度,确保专款专用和资金安全。二是抓好日常财政监管。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实行跟踪反馈,努力提高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政府采购行为、非税收入征缴、票据领用缴销等情况的日常监督,严肃查处截留收入、私设“小金库”等行为。三是强化财政内部监管。健全完善财政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优化流程、理清环节、分清责任,环环相扣、规范运作。四是接受外部监督。积极主动向人大汇报预算草案和预算执行情况,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审计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二〇一二年十月三十一日
 

推荐访问:财政局 工作总结 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