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工作总结 >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6篇)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6篇)

时间:2024-05-24 08:00:08 浏览次数:

篇一: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素质教育理念开始盛行。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课程改革力度不断加强。在本文中,笔者就当前我国小学体育科学核心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在小学阶段,教育的重点并非是让小学生掌握多少知识点,重点在于选择科学的教育方法而使得小学生拥有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使得其身心得到更健康的发展。在小学教育中,体育学科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其能够显著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体育运动能够加强学生的团队精神,使得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一、小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点培养内容

  1.健康意识

  一方面应培养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学生能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另一方面应使得小学生具备一定的体育知识,学生能够熟知体育项目的基本规则,具备一定的体育锻炼常识,能够欣赏体育赛事。

  2.体育技能

  体育技能涵盖体育锻炼技能與自我技能评价能力。学生能够掌握两种以上的体育技能,借助体育活动而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能够在繁杂的体育项目中选择恰当的项目。

  3.身体素质

  具体包括健康素质与运动素质。前者侧重的是学生的身心健康,后者指的是学生借助体育运动而使得其具备一定的体育活动能力。

  二、小学体育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体育教育缺乏必要的重视

  尽管素质教育理念出现已久,但是在具体教学中,还是有很多学校仅侧重于文化知识的培养,而不够重视体育教育。有的学校针对体育学科所设置的课时过少,体育课堂经常被文化课所占用,学生体育学习的时间非常少。这样一来,学生难以拥有体育运动的意识,身心难以得到全面发展。

  2.缺乏高水平的师资力量

  一是体育教师的数量相对较少,师生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衡,难以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教育部要求,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工作量为每周12-14课时,工作时长为8小时,而从实际状况来看,大部分的体育教师工作量要远超于这一要求;二是普遍缺乏专业的知识。在体育教学中,最核心的部分是运动,运动融合在整个体育教学中。运动所带给人们的影响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其能够提升人们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有可能给人们的身体带来一定损伤,严重时会危及人们的生命。部分教师未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难以准确把握运动强度。

  3.硬件设施不到位

  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一定的硬件设施。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教育领域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强,和以往相比,各种硬件设施有了显著改善。然而,还是有很多学校的体育硬件设施相对落后,学生的运动场地面积非常小,各种运动器械缺失。由于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很多学校在开展体育教育时方式过于单一,仅仅将早操内容设

  定为体育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长此以往,整个教学过程会非常枯燥,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会逐步磨灭。

  三、培养小学生体育教学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

  对于任何学科教育来说,教师的状况都与最终的教学成效有着直接联系。在小学体育教育中,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师数量过少,师生之间的比例一度达到1:400,和我国教育部所提倡的1:350相去甚远。针对此,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一是配置更多数量的体育教师,这样能够促使师生之间的比例科学化,使得教师拥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二是提升教师的招聘门槛,使得所有进入小学体育教学师资队伍的教师都拥有足够的专业水平。

  2.引入科学的教学方法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保障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各项运动技能,还能够减少运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损伤。在选定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将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体育教师在高度重视实践的过程中,应做好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得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具备科学的运动观;二是从学生的具体状况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学生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化,不同学生适用于不同强度、不同项目的体育运动。教师应给予学生必要的尊重,不可以使用强制性的教育方法。

  3.加大体育教育投入

  一是增加学生的运动面积,使得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体育课程

  中;二是配置足够的器材。在评判户外活动环境好坏时,活动器材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在建设的过程中,应选择环保材料,器材的数量也应该与实际需求相符;三是创建绿色环境。针对学生户外体育活动的需要,学校应做好各项绿化工作,创建绿色环境。

  体育运动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阶段,学校应针对体育教学的需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配置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引入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体会体育运动的乐趣,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并逐步树立起终身体育运动的理念。

篇二: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摘要:核心素养是基于课改背景下对学生提出的发展要求,在体育教学中依然需要教师进行十足的关注,并采取积极的教学指导措施。在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呈现,需要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还要为学生创设富有趣味的教学环境。本文从提升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角度提出了较多的教学策略,希望可以为提升小学生体育综合素质打下基础。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核心素养;自主能力;主体地位

  核心素养培育是教育教学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基本诉求。但是,关于如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师思考并不断摸索的话题。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更要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在体育训练和自主总结中提升自己的素质。通过培养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可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化他们的认知,让他们的综合发展素质得到良性循环。本文经过对小学生的分析,提出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他们核心素养的一些建议,以实现小学生的全面性发展。

  1.以生为本,培养学生体育能力

  体育作为以强身健体的运动项目,对学生的发展意识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在现实教学中,部分体育教师常常忽略学生的情感,也不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和权利。在教师专权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兴趣低下,体育目标无法达成。为此,体育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学生体育课堂的地位,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例如,小学生在自由体育锻炼中,他们常常会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训练,这是学生的兴趣使然。为此,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小学生投其所好,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并在锻炼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如此,部分学生选择玩足球,部分学生选择篮球,还有部分学生选择跳绳等。在学生自由选择与训练中,体育教师要给予不同兴趣组学生以辅导和帮助,让他们的动作

  技能更到位。通过尊重学生的地位,可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也可以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

  2.适时引导,激发体育参与情感

  小学生在学习中有个普遍的心理现象,认为教师教给的部分就是必须要记住的知识,而教师不教的部分就无关紧要。而在体育教学中,除了教师讲解的重点部分,需要学生养成的体育精神和具备的体育技能依然有很多,体育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并要教给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素质,还要注意提升学生的体育情感。

  例如,在篮球教学中,在让学生掌握了传球等技能后,体育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篮球的综合技能,比如让学生玩“撞墙配合”活动。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进行有效传切配合,并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训练。此外,体育教师要信任学生,要给予学生鼓励,让他们自己研发出一种进攻战术与防守战术,并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尝试。如此,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体育参与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体育情感的形成,让学生的体育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3.进行趣味教学,浸润学生品质

  小学生天生喜欢热闹,在热闹的情况下,学生的身心愉悦,他们的各项素质也得到更好的发展。为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遵循学生的个性特点,给予学生发展满足,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对体育产生向往之情。在必要的时候,体育教师要注意适当引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积极情感。体育教学的主旨精神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和素质,体育教师要在小学阶段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品质,让学生成为更合格的人才。

  例如,体育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捕鱼游戏,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学生扮演渔民,负责包围成一个“人形网”进行捕鱼,而另外一个小组负责扮演小鱼儿,在固定的场所内自由跑和跳,逃过渔民的捕捞。在这样的游戏中,每个学生的兴趣十足,既锻炼了身体,也提升了体育锻炼的技能。为培养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教师可以设置游戏老鹰捉小鸡,在游戏中,小鸡们要团结一致,斗智斗勇才能逃过老鹰的抓捕。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们的团队之心凝聚在一起,他们不仅形成

  了团队的互助精神,还具备了合作意识和应对困难的意志力。通过游戏的方式,还可以让学生的身心发展都处在良好的层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结语

  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对小学生良好身体素质和积极的情感品质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高度重视小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精神培养,并注意应用新颖的教学形式去激发学生的各项技能和参与动力。作为体育课堂的主导者,体育教师要研究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要遵循小学生的发展期待,要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进行体育技能的训练。此外,体育教师要尊重学生发展差异,要鼓励学生创新,并注意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让学生在将来的生活中做一个善于思考和善于创新的人,提升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品质。

  参考文献:

  [1]张燕.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体系的培养策略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2):52.

  [2]徐陈美.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形成[J].运动精品,2018,37(02):35-36.

  [3]丛晨,何劲鹏.浅谈体育核心素养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上的培养——评《中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与方法》[J].中国教育学刊,2017(12):120.

篇三: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素质教育

  的发展要求下小学体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摘要: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体育教学作为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随着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下,更多的学校和教师开始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体育学科影响着一个人的身心健康,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不断深入,小学体育教学也备受关注,让学生全面的提升自我也变得越发重要。本文根据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下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体育教学;核心素养

  在素质教育的改革下,学校和教师都开始重视体育学科的发展,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和培养,但是对于小学体育的教学现状和问题来看,教学模式单一、忽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性,从而影响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如何在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下在小学体育教育中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教师的研究重难点。

  一、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培养点,也是各个学科教育的具体化,也是学科教育设计培养目标和教学实施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党的教育方针就是通过核心素养将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具体要求进行转化,让学生们明确了解自己作为新型人才应该具备哪些重要条件。

  学校和教师们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为了学生以后走出校门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研究学会的核心素养发展是符合现代教育改革的要求和符合世界发展的趋势的,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升我国教学的国际竞争力。核心素养要求学生们检查科学发展观,努力发展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质要求,用科学的方法去提升学生们的身心全

  方面的发展,紧跟时代的步伐,充分理解新时代的人才要求,努力让自己成为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让自己的发展与时俱进,努力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做传统文化发扬人和继承人。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根据学生的培养来进行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努力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从而让学生以后更好的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首先,能够更好的去体现体育课程的核心价值。想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就要加强课程体系的建立,从而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长期的教学实践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满足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同时能够迎合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方向,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核心素养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能够有效的落实体育教学的目标。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知识的学习、实践训练以及部分的团体竞赛活动来帮助学生拓展体育知识面,提高学生知识技能的实践应用,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团体责任感和思维拓展能力,为学生今后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打基础。

  最后,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发展。想要成为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人才,学生不仅仅要学习知识更需要去掌握学习知识的技巧方式,不断的去提高自身的创新素养。通过有效的一系列的体育教学,学生能够高效的具备认知能力、处理事物的能力以及适应任何环境的能力等,有效的去引导学社够用健康积极向上、不畏艰辛的态度去面对任何事件。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教学内容的优化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因此,教师一定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以培养学社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明确教学中的重难点来创新优化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更好的去[1]

  理解体育知识并且选择自己的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到同时更

  好的发展学生的体育特长。

  以武术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的电影以及武侠小说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具有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去给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然后教师可以进行相关的武术示范,将学生分组进行专项训练,最后统一进行结果展示,教师进行总结评价的同时还要告诉学生武术在现实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等,让学生在深入学习中去增强健康意识2]。

  (二)教学模式的构建

  体育教学的特殊性,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把教学中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有效的去融入到教学中并且高效的掌握体育学习的技能,从而更好的将核心素养进行渗透。

  以篮球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给学生演练篮球的技能和规则,人后引导学生去进行实践练习,在练习中如果出现了问题教师应该及时叫停纠正,通过教师演示指导的方式进行学习纠正,避免不必要的问题发生。除此之外还能够引导学生明确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和作用,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热爱运动的良好习惯3]。

  (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体育精神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多进行学习探究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活动,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没有个学生都能够有效的参与到教学中,有效的将健康理念以及精神品质等融入到活动中去,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精神品质,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情感教育,通过鼓励和情感教育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并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例如,在50米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进行短跑比赛活动,通过活动来让学生明白相关的知识技能,比如说比赛规则、比赛中的体育道德以及比赛中的礼仪等,当比赛结束以后教师还可以进行简单的颁奖仪式,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来[[

  激发学生的体育竞技热情,培养学衡遵守规则的良好体育精神的同时还要多语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更好的去进行教学活动的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4]。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能够让学生理解体育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设计更好的去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以及学生对于体育中的兴趣爱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用热情,帮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从而更好的在体育教学中全面的发展学生,高效的实现核心素养与体育教学的融合价值。

  参考文献:

  [1]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J].侯春荣.西部素质教育.2020(11)

  [2]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设计研究——以挑战类教材教学价值取向和策略选择为例[J].朱伟力.田径.2020(06)

  [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的改进策略分析[J].邱美春.才智.2020(15)

  [4]探讨“体育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游戏的优化策略[J].李良红,胥文凤.当代体育科技.2020(15)

  [

篇四: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小学体育学科中如何培养核心素养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素质教育作为现行教育的主要目标,越来越要求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也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改变以成绩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体育学科作为小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一方面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还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协作能力、提高学生集体意识已经良好的抗压能力。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

  教学做合一;

  素质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学生的运动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积极阳光游刃有余,同时体育课堂的学习还可以使学生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中得到有效的放松,环节课业带来的压力,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基于以上教学目标,需要小学体育教学老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强化“教学做合一”提升学生学习体育学科的科学性和目的性,充分展现体育学科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一、通过“教学做合一”提升体育核心素养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首先“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是强调“做”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师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上“学”,强调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加透彻的理解上,加强对知识的运用以及知识蕴藏的文化理念精神素养,丰富自己对问题的思维和认识,更好的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行动思想指导原则,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而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不仅可以提高学习能力,还可以充实自己的思想提升自己的意识,对于学生正确的形成自己的三观有重大的意义。对于体育学科来说,需要学校和老师转变教学理念,在提升核心素养的目标前提下,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增强体魄,提升学生的韧性及耐性,提升抗压能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传统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和老师对体育科目的重视程度不够

  之前教学的应试教育形式,往往是以成绩为教学导向,学校和老师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别说是改进教学模式了,往往连基本的上课时间都保证不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经常错在体育课被文化课挤压的情况,并且在招聘及后期培养老师过程中,不注重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已经整体素质的提高,在进行教师的激励政策时,体育教师也是被忽略的群体,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体育教育水平的提高。例如在很多的小学学校尤其是私立中学中,因为家长和学校往往更关注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文化课老师的考核压力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有加大,老师往往通过增加学生的授课时间和练习时间来达到提升学生的目的,这样在文化课老师眼里“无用”的体育课时间则成了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时间,这样不仅会加深学生的学习疲劳度还会提升学生的逆反心理,文化课成绩也不一定能够得到提升。

  (二)课程设计不合理

  小学体育课的课程设计上,学校和教师大多对于学生体能上的训练比较偏重,忽视了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素养的培养,忽略了体育学习对日后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运动观念,提升学生的情感兴趣培养,弱化了体育运动能带给我们的形体美心理状态美的作用。比如在在立定跳远的学习训练中,因为立定跳远是小学达标考核项目,老师一味的让学生在课堂上加强训练,使得课堂乏味沉闷,学生学习的逆反心理会加强,教师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教学形式,采取分组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训练热情。

  三、基于“教学做合一”的小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在“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指导下,小学体育课程设置不仅要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课程,提高体育课对学生的吸引力,更要注重体育课程对学生学习力、自制力、创造力的核心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体育精神,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使得学生能更好的投入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去。

  (一)重视课堂活动环节的针对性

  小学生所在的年龄阶段,使得身体具有更强的运动能力,使得课程需要学习到更多的运动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能正确的运动,增强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发育。这就要求老师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设计授课内容,及时纠正学生在运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引导,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的意义。

  (二)重视课堂环节的合理性

  小学体育教师在设计课程环节时,要遵循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运动技巧和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及塑造学生的体育精神为前提和目标。在设计课程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不能脱离教学的实质,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比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对篮球的历史、比赛规则、各个技术环节的注意事项及技术要领进行讲解,还可以讲一些著名球星的故事,接着要求每一个学生就技术要领进行示范,有问题的进行及时提出并改进,没有问题的积极可定并加强重复训练增强技术熟练度,并分小组的形式对技术要领进行分别训练和强化训练,是同学们在小组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之后可以分组进行比赛,通过比赛让学生更加熟悉篮球的比赛规则,比赛中瞬息万变的比赛形式还可以加强对学生应变能力和团体协作意识的培养。

  (三)增强学生的学习力、自制力、创造力

  小学体育学科综合素质教学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依据和发展方向。在学习中加强学生对学生自制力、学习力、创造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意识的培养。

  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建立学生的健康意识。在教学上老师要注重学生运动能力和运动意识的培养,使得学生具有自主学习运动知识技能的能力,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及生活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自身体育条件自主的学习运动的方式和时间,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已获得良好的体育素养。在此过程中,体育老师要积极的引导、建议和鼓励,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终身的体育意识。

  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制力促进运动实践。在“教学做合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改变单调乏味的授课形式,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在思想意识及行为方面不断学习健康知识,建立运动兴趣-形成运动意识-完善运动技能的良好体育学习循环模式。比如在高低杠的学习中,老师讲解示范后,可以让不同级别的同学做示范,还让示范同学具体讲解动作要领,老师再把同学的讲解和老师的授课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不仅提高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也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课堂有活力,然后再让学生分组练习,老师采用分组打分的形式予以考核,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主动地互相请教,学习差的同学会自然的加强练习,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协助共同提高成绩,加强了同学的运动自制力。

  第三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体育精神。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教学做合一”是要求学生的“学”的内容真正转变为自己“做”的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力行动力和创造力。例如在体育教学中,老师更多的开展比赛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比赛训练期间充分了解自己和对手的实际情况制定灵活的战略战术,在实际比赛时及时的根据比赛的形式变化调整战略战术,在比赛有优势时戒骄戒躁,在比赛落后时互相鼓励不妥协不放弃,赛后懂得及时的总结经验和教训,以上这些对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随机应变能力、抗压能力、团队意识都是很好的培养,有助于孩子体育精神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发挥,有了这些能力,孩子在面对以后学习、生活、工作时就会更加的自信从容。

  “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契合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切实推行,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学做合一”不仅要加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及运动能力,还要主动对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培养“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培养学生不怕困难,不惧辛苦,迎难而上、积极解决问题,面对困难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雨桐.基于"教学做合一"的小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好日子,2021(30):1.

  [2]陈徽.""教学做合一"视角下的小学历史教学策略探究."(2020).

  [3]张善鹏."践行教学做合一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

篇五: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体育教学研究2019年第10期(上)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策略黄文华(深圳市龙华区玉龙学校,广东??深圳??518110)摘?要:俗语有云:“少年强,则国强”,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仅要从低年龄段开始注重综合素质培养,还要从低年龄段开始注重身体健康发展。而低年龄段一般是指小学教育阶段,培养小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对于其体育意识的形成以及综合素质的增强具有重要意义。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学校及相关任课教师在不断地教育教学中探索正确的体育教育方式,尤其是小学体育教学教师,小学生思维活跃,正处于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阶段,在小学阶段做好小学生体育教育工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体育教育的质量,从而有助于提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综合素质培养体育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中心环节。只有在体育课堂中,做出体育课堂的质量,从根本上全面提高体育教育教学水平,使每个学生个体受到良好的体育教育,才能使学生对体育教育产生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思考能力,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发展才能得到真正地落实。一、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早在1999年中旬,中央已经就素质教育发展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政策,政策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点就是要从幼儿及中小学教育开始,全面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水准,促进学生在各个方面全面健康地发展。因此开启了传统教育环节素质教育化的全面改革。有现代体育科学研究表明,体育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魄,而且还可以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因此,体育不仅是素质教育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二、因人而异,适时的调整教育教学方案由于体育教学所处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再加上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因此要求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挤占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学校方面还应举办丰富的群体性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此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良好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因人而异,制定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和身体条件的教育方案,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1.针对学生的不同年龄段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案小学体育主要面向青少年儿童,这就要求学校任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生动形象且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使儿童天真灿烂的本性展示在课堂上,同时小学生儿童好动、比较喜欢新鲜的事物、厌烦重复的动作和事情。因此,教学方法手段要多样、灵活调整。如在跳绳活动中,当学生拿到跳绳时,可采取给学生1~2分钟时间让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各种各样地跳法),不但他们的欲望得到满足,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学习的乐趣,更要使学生在玩耍中学习到做人、做事的道理,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592.密切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兴趣始终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的体育课堂教学中这点也是最重要的。任课教师要时刻密切关注学生兴趣爱好的变化,充分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只有实时掌握学生的想法和需求,才能掌握教育的主动性,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这里就需要任课教师应准备多套教学预案,及时的转变教学方法,让学生觉得课堂生动好玩,而不是机械重复、枯燥乏味。三、教学氛围需宽松实施素质教育教学应该首先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而作为任职教师应该充分信任学生,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由之前的课堂主题身份转变为旁观身份,教师只需要把握课堂的主体秩序。就像电影导演一样,关注影片时间进度及影片质量。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主动性,在此过程中应当多多观察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育技术相结合的程度,做适时的指导,素质教育的体现是在实践中积累和锻炼出来的,一味的宣讲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四、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教师作为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引导者,需要时刻把握教学活动的节奏和方向。作为教育活动引导者,任职教师必须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同时更要有团结学生、组织教学和恰当选择教学时机的能力。1.团结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团结学生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师进行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和学生充分沟通、交流,让学生在课堂充分展现自我风采,真心实意跟教师沟通,使教师能够及时作相应的调整和处理。从而提高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2.组织教学的能力,保证学生课堂的质量小学生跟教师成为好朋友的基础上,任课教师要尽到教师应尽的义务-管理课堂,保证教学活动正常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秩序上严格管理,这也是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在课堂上,任职教师应对课堂做严格的规定,保证学生的出勤率,保证学生遵守课堂秩序。为课堂质量提供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和课堂氛围。结语总之,体育教学中的各种教育因素贯穿始终,只要研究教育教法,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提高自身修养,才能在体育教育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素养。参考文献:[1]?尹平.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J].教学研讨,2017(1):140.

篇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作者:邵丹丹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9年第09期

  【摘要】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促使人们对于教育有了新的看法,教育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素质教育在学校逐渐盛行。为推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国家推出核心素养培养方案。就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展开论述,对目前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问题提出提高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

  核心素养

  问题

  策略

  体育是小学教育十分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通过体育训练,学生可以显著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体育运动能够加强学生的团队精神,使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学校要推进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的教学,完成体育教学的改革,完成提高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当前小学生锻炼时间较少,需要在体育课堂的有限时间做好提高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教学工作,需要教师精心对待,耐心教学。

  近几年,核心素养在学校教学中备受重视。作为一个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理念,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学习经验与学习品质的结合体,是学生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必要能力,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深入学习体育科目后才会形成体育核心素养,在逐渐提高和升华,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提高学生队伍体育核心素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体育文化。体育文化主要包括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两个内容。体育知识是让学生了解体育方面的生理知识、锻炼知识和人文知识等三个方面的理论知识。体育技能是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巧和体育评价技能。

  2.健康意识。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基础上,还要以健康锻炼为教学中心,在体育教学中贯穿体育健康意识,通过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教学来落实健康意识教学,使小学生提高健康锻炼的体育意识,重视体育学习。

  3.身体素质。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需要从两个方向入手:一是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二是提高学生的运动素质,只有两个方面共同得到提升,才能真正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以提高。

  4.体育品德。小学生的体育品德可以反映其心理特征,相关教学能够指导学生进行积极健康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1.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虽然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出现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在具体的教學中,仍然有很多学校只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而没有足够重视体育教育。一些

推荐访问: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素养 提升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