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时间:2022-05-15 15:21:01 浏览次数:

根据**市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非均衡推进的战略部署。**县作为全市中部五县区之一,承载全市“六大标志性工程”其中的三个,聚集了黔北综合经济区制造业和新材料基地,以建设大项目为依托,率先提升承载能力,加速工业化进程,壮大第三产业,发展现代农业,结合我县处于黔北交通枢纽的特殊区位,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估价

        近年来,按照“新型工业大县,绿色产业之乡,特色旅游胜地,重庆卫星城市”的发展定位,以大项目实施大开发,以大开发推动大发展,以重大项目为支撑,相关链条产业齐头并进,逐步走出了工业新型化,农业产业化,服务现代化的产业经济发展之路,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较快发展,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作用也随之凸显。

      (一)调整产业架构,明晰发展思路。我县坚定“工业强县”思想,毫不动摇地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全县经济的主旋律。以工业化为核心,一手抓招商引资、激活民资、优化环境、创新机制,一手抓班子、带队伍、尚清廉、树正气,以实现县域经济崛起的目标。依托自然资源和地理区位优势,着力新型工业化,打造煤电、煤化工、铝钛及铝钛加工产业集群,培育了以煤化工、火电厂、海绵钛厂、铝厂等为代表的一批支柱产业项目,发挥了极大的吸附效应,构筑了全县经济的支撑骨架,同时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民营经济较快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后生主力。截止2009年3月,全县民营企业356户,注册资金52287万元;内资企业222户,其中民营企业166户,占企业总数的75%;个体户7631户,从业12000余人,注册资金14210万元。以煤炭、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批零贸易、餐饮娱乐、轻工业、农特产加工、旅游服务、医药卫生、租赁物业、休闲保健等为主导产业,涌现出一大批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注重扶优扶强,一批有影响力、带动力、发展潜力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如彩阳电热毯厂,做大规模,扩大影响,开发新产品,拓展新领域,在创名优品牌的同时,涉足餐饮住宿和文化等服务行业,成为我县本土民营企业的优秀代表。

      (三)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载体日趋成熟。在全县上下主攻重大工业项目的背景下,由此带动的链条产业蓬勃发展,城镇化、基础设施、农业产业调整、三产服务行业相伴而生,并展示出强劲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效应初步显现。以“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利用区位和气候优势条件,激活民间资本,发展乡村旅游,开拓农村新兴产业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县有一定规模的乡村旅游点12个,建成乡村旅馆250家,床位7200张,2008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76万人次,综合收入2亿余元。发挥我县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天然凉窗优势,引进重庆开发商投资开发天坪花坝,斥亿万巨资打造避暑旅游区,以此为龙头,带动全县旅游产业上规模、升档次、提水平,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我县一贯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在统筹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将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在建设硬环境、整治软环境上做了大量工作,交通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广播电视、移动电话等,配合煤电一体产业链,新修了桐容运煤专线,打通县城南部进出口,启动城区河道治理工程,引资新建1家四星级酒店,不断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暨机关作风教育整顿,以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改善服务环境。

       二、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困难

       我县民营经济发展机遇与形势可人,但创业环境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

     (一)服务职能欠缺,投资环境亟需整治。地方投资环境优劣和服务质量的好坏,是影响招商引资成果的关键因素,也是民营经济发展好坏的决定性因素。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是体制缺陷。按部门职能划分,民营企业应由经贸局管理,但由于民营企业管理部门众多,并有相当部分为垂直管理部门,经贸局属县直平级部门,其协调难度太大,再者,由于该局班子配备及机关人员结构等因素,部门职能发挥尚有不足。二是部分管理部门执法随意。由于现行法律法规处罚标准弹性大,司法过程全由个人职业经验和道德水准自由裁量,从而也导致个别管理者公权私用,特权放任,对企业设置隐形障碍,办事拖拉甚至久拖不决,或强买强卖、强行服务、强揽工程等影响企业建设,企业有苦难言,敢怒不敢言。三是引导扶持力度不够。近年来,全县上下集中财力、人力、精力主攻重大项目,对中小企业扶持关心不够,如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家扶持中小企业采取减、缓、免交部分项目税费,我县一些企业艰难时刻,孤助无援,提出申请力图拉一把救命稻草,但待批准下来,缓期已过,不但没有产生实在意义,反而耗费了不少精力。四是管理部门人员素质亟待提高。有关职能机构人员素质还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要,并存在乱收费、搭车收费等违规现象。五是社会环境欠佳。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各群体利益诉求多元化,加之社会管理服务体制机制不尽完善,涉及群众利益的事宜,部分群众只顾一己之私,图一时之快,将企业当作“唐僧肉”,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无理条件,增加企业负担,给企业发展造成障碍。

      (二)产业层次较低,本土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我县民营企业大多为转型后的成长型企业,明显存在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高新技术企业少,企业技术水平低,工艺水平较为落后,缺乏核心竞争力,如冶金、土法炼焦行业资源消耗高、质量效益低、环境污染重。二是传统产业比例大,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明显表现为“三为主”,以资源型为主、以粗放型加工型为主、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多为交通运输、建筑建材、餐饮住宿、批零贸易等行业,资源利用深度不够,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不高,与市场经济下的激烈竞争形态还不适应。三是企业规模小,规模企业总量少,牵动性强、带动力大的龙头企业尤其少。2008年全县仅有规模以上企业(产销500万元)45户,完成产值25.5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62258.67万元,同比下降1%。非公有工业完成增加值23767万元,占全县GDP的6.1%,私营企业增加值36600万元,占全县GDP的9.9%,与民营经济发展好的地方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三)融资机制不活,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问题。现行不健全的融资机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一是贷款担保落实难。按新的贷款办法,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基层金融机构只能发放担保贷款。但民营中小企业又难以找到合适的担保人,以致个别运转紧张的业主走民间融资路子,民间贷款其成本大大高于银行利息,由此加重企业成本风险。二是银行授权授信集中,基层银行功能退化。近年来,各银行加大了对基层行的控制,上收了大额贷款的审批权,实行集中管理。不仅影响了贷款发放的灵活性,同时,也延长了贷款的审批时间,影响企业贷款需求的时效。三是惜贷现象严重。银行出于贷款的安全性考虑,实行贷款第一责任人风险管理,并将收贷收息与职工工资、奖金等挂钩,甚至推行“贷款终身追究制”,使一些信贷员产生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惜贷心理。四是抵押贷款手续复杂,费用高。目前,银行对企业主要发放风险较小的抵押、担保贷款,但企业一般仅有房屋、设备等作为抵押品,不仅需要对抵押品进行评估、公证、登记等,手续极为复杂,且收费高,而且在企业真正不能归还贷款时,银行也很难进行处理。五是中小企业大多处于起步壮大阶段,产业结构科技含量普遍较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核心竞争优势不强,对银行缺乏吸引力。等等,诸多因素导致金融机构吸贷反差巨大,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金融资源严重浪费。2008年全县金融机构吸收存款334771万元,但发放贷款74184万元,放贷资金仅占吸入存款的22%。

      (四)实用人才匮乏,企业管理方式滞后。我县民营企业由于规模、效益、观念等方面的原因,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推广较少,大多主要停留在家族式或家长式管理阶段,血缘、地缘、人缘管理代替了科学管理。且有相当数量的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状况不透明,企业缺乏成本核算,给金融部门信用评估、发放贷款制造了障碍。科学管理需要各方面人才,由于我县民营企业大多规模小,效益低,收入报酬不高,发展空间不大,所以引不来也留不住人才。在调研过程中,普遍反映企业招工难。究其原因,主要是本地劳动力大批奔赴外地务工,新办企业招进来的人员,多是有家庭拖累走不开或文化程度偏低的,总体素质不高。这也是我县关于民生问题面临的现实难题,一方面我县自有劳动力,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本地企业很难录用到有技能,素质高的实用型人才,形成就业难和用工难的尴尬局面。人才问题不解决,职工素质得不到迅速提高,民营企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显然不可能。

       三、对策建议

       **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环境,对接重庆统筹城乡改革试点、打造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西部经济增长极的历史机遇,主动融入两小时经济圈,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省委石宗源书记4月25日在**调研后的重要讲话强调:“环境是发展的生命线。一个地区能不能又好又快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展的软硬环境。”要求“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实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营造发展环境上要实现“四个重大突破”,一是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实现重大突破;二是要在发展非公经济上实现重大突破;三是要在营造发展环境上实现重大突破;四是要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上实现重大突破。体现了省委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民营经济作出的重要部署,结合实际,就加快我县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转变观念重民资,澄清认识抓发展

       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繁荣发展对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调整产业结构、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要大胆解放思想,树立“非禁即可”的观念和思想,敢创敢试,敢于开拓,善于创新,勇于尝试,要有比外地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高效的服务、更加诚信、宽松、开放、包容的良好环境来支撑自身的发展。一是建立由县级领导挂帅的民营经济协调服务机构,明确主管部门职能职责,解决民营企业组织归属;二是加强重庆办事处建设,综合人员素质、年龄结构、特长优势等因素,选能配强办事处,对接重庆大市场,切实发挥好信息联络、沟通协调、商贸洽谈、招商引资等职能作用;三是抓氛围营造。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开设民营经济专题、专栏,系统宣传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先进典型事例,在全县上下营造“想创业、敢创业、能创业、创大业”的浓厚氛围。四是支持鼓励农村能人离土创业、下岗职工自主创业、技能人才带头创业、民营企业家更新创业、在外乡友回乡创业,不拘形式、不拘规模、不拘类型,迅速扩张民营经济总量规模。五是积极开展创业培训。依托县委党校、县职业高中,外聘专家对我县中小企业、重点工商户和有创业意识的群体以集中培训的方式,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创业辅导活动。六是允许和鼓励干部职工带头创业。涉农产业允许干部职工领办项目,大户承包带动、规模生产引导,对带动能力强、示范效果好的项目给予扶持,必要时给予财政贴息支持,积极探索带领群众守法经营、创业致富的路子。

     (二)注重统筹推进,构筑政策环境

      1.突出主导产业,打造强力支撑。一是突出规划先行。聘请高层次专家或高资质专业机构,对我县主导产业做出科学规划,重点对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进行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二是加强大企业、大集团培育。编制企业发展目录,以彩阳电热毯厂、森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古耕农牧开发公司等企业为重点,整合资金、资产、设备、土地、技术和人才等资源,发展一批以名牌产品为核心、主导产品优势突出的重点骨干企业。三是加快产业园区规划建设。规划建设创业园区,以园区为载体,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四是以办会办展为平台,依托重庆市场,开展特色产业论坛,做好邀请企业、专家学者、招商对接等工作,明确我县民营企业发展思路和重点,加强对外合作,提升品牌价值,扩大对外影响,发挥重庆卫星城市辐射功能。

       2.狠抓特色产业,增强集聚效应。以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工程为抓手,以方竹笋、白山羊、新站椪柑、松坎白花桃、木瓜干豇豆、狮溪芸豆、团豆等特色产业为基础,尽快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和意见,引导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一是大力实施特色产业提升计划,制定出台具体的推进政策,按照谁发展、谁受益的激励导向,激发乡镇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乡镇结合自身的资源特点、区位优势、确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民营企业,积极推进工商业进农村、入农户,依托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特色产业闯市场,增强集聚效应。二是抓好载体建设。进一步加大公共设施投入,重点抓好道路交通、电力信息网络、集贸交易市场、仓储物业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积极推进合作交流。积极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区域分工合作,鼓励以产业集群、区域产业品牌形式参加高级别展览展销活动,扩大我县特色产业的影响力。

       3.培育企业规模,促进做大做强。一是强化政策引导。建立完善关于扶持民营企业的政策措施,坚定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心和决心。加大行政服务力度,通过目标引路、典型示范、研讨交流等活动,帮助企业提升发展理念。二是加快梯次培育。在对全县各类民营企业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建立骨干企业和重点中小企业信息库以及联系指导工作制度,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快速提升。三是实施品牌战略。大力推进方竹笋、彩阳牌系列产品、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抓好农特产品原产地论证,制定产业规划和品牌保护措施,以特色产业、骨干企业、优势产品等为重点培育对象,组织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重点骨干企业,开展争创新品牌和品牌升级活动。对品牌创立、申报、保护有功人士要予以重奖,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营造品牌建设的良好氛围。四是引导建立健全行业协会组织,加强行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以行业自律解决政府管不好、管不了的事情,营造良好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三)创新体制机制,增进发展活力

        1.创新招商机制。招商引资是解决本土发展资金不足、人才缺乏的路径选择。要从单一的行政招商向以企业招商、社会招商为主转变。要树立大招商、招大商的择商观念,防止饥不择食,注重产业趋向、发展前景,保证招商质量。一是要抓紧建立面向社会的招商指导目录,公开项目招商引资政策,建立招商公共网络;二是要建立公众招商奖励机制,调动全社会招商的积极性;三是要强化产业招商,建立企业互动招商奖励机制,积极组织企业参与招商活动,吸引产业链条上的相关企业共同发展;四是要加快县、乡互动招商步伐,建立互动开发利益分配机制,鼓励县直部门积极参与乡镇招商活动;五是要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关键,坚决严查重处一切破坏发展环境的行为,在全社会创造一个“近者悦、远者来”的良好环境。

       2.创新乡镇企业发展机制。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在农村,基础在乡镇。要创新政策机制,实施政策倾斜,抓住一批经济强镇(中心乡镇),采取得力措施促进其加快发展,把中心乡镇的规划、建设和项目基地的培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予以强力推进。要积极培育中心乡镇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通过土地置换、租赁经营等措施,促使分散的各类企业向中心集镇汇集,在提高产业聚集度的同时,带动人力聚集和人居聚集。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每年评选建强镇,促其快速发展壮大,带动其它乡镇共同发展,激发乡镇整体发展活力。

        3.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一要优化经济管理干部队伍。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加大县乡镇干部交流的力度。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县直经管部门和乡镇(科级)后备干部,到民营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切实转变服务观念,培育优秀的民营经济管理服务人才。二要加强对县、乡(镇)、村干部综合素质的教育培训,着力提高他们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意识和能力。三要支持鼓励创建学习型企业,提倡“人人学一门技术,家家创一个产业”,不断提高县域民营企业全员文化、技术素质。四要重视“打工者”人才的发现、培养和召回使用,要重奖“创业能人”,拓展“阳光工程”,加大高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的实用技术培训。五要制定更加灵活的人才引进、激励政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以解决民营企业发展对特殊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四)强化引导扶持,突出企业主体功能

        1.优化投资环境,增强融资能力。建立民营经济服务体系,发挥好信息服务、信用担保、认证咨询、协会建设、企业家培训五大服务体系的作用,从人才、资金、信息、管理等各方面为企业做好服务。要抓住国家新经济政策给予的机遇,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一是建立担保公司。选择具有良好诚信素质,政策许可的法人或自然人,共同出资组合成商业性或事业性担保机构,为民营企业融资担保。二是建立贷款公司。鼓励本地或招揽发达地区有实力的资本,集聚县内分散的民间资本,成立贷款公司,为小机构、小额度、小贷款作好融资服务。三是建立连保机制。在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协会组织规范化运作、实体化发展,努力形成科学、民主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努力协调金融机构,改善信贷理念,促进银企合作,全力推进民营企业信用互保工作,以解决其融资难问题。四是跻身创业板。瞄准国家扶持成长型、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的创业板目标,主动对接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发展新兴产业,努力跻身创业板,为做大做强企业奠定基础。

        2.推行现代企业管理,增强发展能力。搭建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县企业家队伍积极作用,鼓励企业家更多地参与高级别现代企业管理培训,力争培育一批高层次的企业家队伍;进一步引导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在有条件的企业中鼓励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完善标准体系,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适应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发展的需要。

        3.重抓科技研发,增强创新能力。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支撑地位,推动产学研更加紧密结合,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上下功夫,着力提升发展层次。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有条件的企业要建立新产品研发中心,加强产学研联合,大力推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提高无形资产占企业资本的比重,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推荐访问:县域 调研报告 民营经济发展 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