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用创新来推动经济发展

用创新来推动经济发展

时间:2022-05-20 11:14:03 浏览次数:

(包头市医保中心,内蒙古 包头 014000)
摘 要:文章试图说明用创新的思维、方法来推动经济发展,以更少地消耗外部资源,更多的创造社会财富,更好的依赖人类创新力量,解决人类未来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创新;推动经济发展 
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06—0327—02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六大的报告中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几句话简明扼要地概述了“创新”在我们今天的伟大意义。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走过了以资源消耗性快速发展阶段之后,在战略上突然发现:整个民族经济陷入一种新困境,这就是缺少创新思维和科学创造力支撑,使民族复兴之路越走越窄了,丧失了原创精神和文化选择能力民族,在国际上根本不会有竞争力;一个依赖和模仿他人技术国家,永远不会获得世界的承认。如今,全球化进程中更多显现为依靠科技进步创新力量,才能够迅速改变整个民族国家社会财富积累方式。掌握核心技术力量才能够快速改变民族国家的地位。生活在一个资源约束性的全球化过程中,人们面临着愈来愈严峻生态环境危机,新一轮生态资源战争正在悄然的走近我们,决定这一切关键的问题,就是能否在创新
中选择一条道路,以更少地消耗外部资源,更多的创造社会财富,用创新来推动经济发展,更好的依赖人类创新力量,解决人类未来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1 创新对一个大国崛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荷兰人的海上马车夫,是“大肚小甲板”的海上马车夫:为了少缴税,荷兰人设计了一种独特的小船,船肚子很大,甲板很小。这样,造船成本很低,运费也就相应很低,利润就很高。

英国人打赢1588年的英西海战:击败西班牙拥有130艘战舰的无敌舰队的法宝,是商船上更先进的火炮。一个只有24万km2面积(相当于广西的面积),迄今也只有6 000万人口的小小的岛国(人口比一个江苏省还少),凭着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和大科学家牛顿的三大定律而带动第一次工业革命,率先在全世界进入工业时代。
美国人在赶走了英国人之后,凭着大发明家爱迪生发明的电力而使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执第二次工业革命之牛耳,随后又是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接着是福特汽车公司创造的“福特生产方式”,登上了世界发达国家领头羊的地位。

还有一些其他国家诸如德国、法国、日本的例子,但都不如英美两国这两次工业革命的例子来得典型。九个发达国家中没有一个国家是依靠低成本的制造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而崛起的,只有创新技术,才能贡献人类。创新决定领先,创造决定贡献。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并不缺乏创新,但我们又不能不承认,在明清及近代,由于封建统治者的闭关自守和顽固守旧使中国社会止步不前。中华民族在近代惨遭列强柔躏的经历如今仍历历在目。我们全民族不能躺在祖先四大发明的功劳簿上而沾沾自喜,而是要不断“创新”,充分发挥13亿人的聪明才智,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世界科技的进步作出更大贡献。所以,“创新”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原动力。
2 观念创新始终是经济发展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在今天,观念的碰撞已使 “敢为天下先”黯然失色。今天谈自主创新,也不单体现在一个“勇”字上,更重要的是巧妙而合理地创新,是以“走出去”为特征的“大战略”的思维模式,是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胸有成竹的目标指向。通过创新,才能有效解决市场经济所面临的如人口、环境、规划、劳工、能源等诸多问题;通过创新,才能改变急功近利的发展思维,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教育和文化;通过创新,才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群众……创新的内涵深刻而丰富,创新的目标指向明确。唯有在观念创新的旗帜下才有实现“在发展中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的可能。
3 做经济发展的“常青树”,别无二法,唯有创新

中国在过去29年的改革开放中,依靠引进外资,依靠大规模低成本的制造,依靠巨大的低工资人力资源,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有很多人误认为,中国可以依靠这种模式,走这条道路,一直发展下去,成为世界大国。

然而,在知识经济形态下,人类创造财富的资源是知识、创新。与传统经济形态下的自然资源不同,知识资源和知识资产的特点是越用越多。知识资源和知识资产传播和运用激发创新,知识已成为区域发展的根本,创新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推进器”。

同样,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已经密不可分。因此,区域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 

知识与创新作用的凸显,使基于资源禀赋,忽视创新和市场的传统理论的根基发生了动摇。从50年代以前的工业区位论、50~70年代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政策研究直到80年代以来的区域经济的计量化研究,都是建立在工业化的经济基础上的,强调区域自然禀赋的重要性,默认区域内自然资源的难于移动性。而在知识经济形态中,易于移动的“越用越多”的知识资源和知识资产作用的凸显,极大地动摇了传统区域经济理论的根基。

中国现代社会,在转型中渡过了一个快速积累过程,目前突出的问题,是核心创造力和原创精神缺乏或不足的问题。面对未来世界多元和多极世界的发展,世界发展出的核心始终都依赖科技进步,而支撑这一发展基础却是一个民族原创力。在历史上,中国文化曾经为整个世界贡献过四大发明,说明中华民族原创精神文化始终都是世界智慧的一个源泉;到了近代社会,中国原创力和智慧的缺乏,是面对整个世界现代性表现出来困惑,这是东方民族面对西方化科技力量显现出来的退化。但这并不是问题核心,真正的问题是,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在近现代社会过程中面临新的挑战——世界的价值和标准按照西方人预设的那样来衡量我们
时,中国文化和文明受到挑战,中国社会创新精神受到置疑。在他人创造或选择的时间进程中,在他人科技标准下,在他人财富积累方式中,中国人是否能够重新获得世界原创民族精神和地位呢?这是一个许多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从传统的古老精神文化中走出来,面临现代性社会挑战,必须要完成整个传统文化和精神创造性适应世界全球化进程的转型。
4 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科技选择是必然

在一个科技架构选择社会基础之上,整个世界好像都建构在人类的科学技术创造性之中;它为人们的未来奠基了一个必须不断创新变革社会,才能够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创新科技是一种维持社会运行的基础,因为,科技力量塑造的世界如果突然间丧失了创造性,那么,整个世界就会陷入黑暗之中。维持我们这个世界基本运行力量,好像就是架构在科技之上惯性力量,人们的需求不断刷新科技面貌,也同时带来了技术更新。是社会财富的创造性和人类体验性决定了世界运行方向,而科技力量的创新不过是为完成这一目的服务;所以,创新科技是一种必然选择,是因为它始终都决定着我们欲望选择,也表达了人们对于未来希望。只有我们清醒地意识到,一切创新科技都必须要选择更加生态化方式时,选择更加较少的破坏自然环境,或者说更加节约生态资源时,创新科技才是具有无限创造性。因为,它满足了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平衡关系,满足了人们对于精神文化创造性需求,满足了人们对于科技力量不去伤害自然环境选择。
5 推动经济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科技竞争日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发达国家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和资本优势保持领先地位,并以知识产权、技术壁垒等新的贸易手段对其他国家实施压制或进行技术控制。发展中国家由于自主创新能力匮乏,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经济安全问题。
5.1 发达国家用技术控制市场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86%的研发投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是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凭借科技优势和建立在科技优势基础上的国际规则,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形成了对世界市场特别是高技术市场的高度垄断,从中获取大量超额利润。例如:微软和英特尔构建的WINTEL联盟,每台使用英特尔处理器的个人电脑(PC)都会预装一套Windows操作系统,占到有些PC机销售成本的50%,尽管其中绝大多数功能并不是一般消费者所需要的,但却不得不付出大约100美元左右的额外费用。
5.2 发达国家用技术控制资源

目前,对空间资源、海洋资源和生物资源等战略资源的争夺已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在空间领域,美国正在全面实施太空控制战略,俄罗斯、欧盟、日本和印度等国家也都进行了重点部署,美国正在加紧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和太空侦察情报系统,欧洲航天局在全球定位系统和太空观测等领域也急起直追。海洋是生命的摇篮,美国正在讨论要将海洋投入增加1倍,日本建造了比美国同类船只大3~4倍的大洋钻探船,韩国也提出了“海洋开发的全球化与信息化”目标。生物资源对各国都将具有高度的战略意义,发达国家利用技术优势对生物资源的抢夺已进入白热化状态,学术界把这种现象称为“生命专利圈地”。例如,几年前,一种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野生大豆品种,被美国一家研究机构将基因标记申请专利,这意味着我们今后也有可能不得不面对“种中国豆,向美国人付钱”的被动局面。
5.3 发达国家用技术控制媒体

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通讯和网络等技术已成为当今最主要的信息资源载体。美欧等发达国家凭借其掌握的先进信息技术,通过对各种传媒话语权的控制,在传播西方意识形态、文化和价值观等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甚至以此影响和干扰他国重大决策。

综合世界各国对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预测,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优先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信息科学和技术。基本判断是信息科学技术仍然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导力量,是知识型社会的基础科学技术。②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快速发展的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将解决农业持续增长以及人口与健康领域的问题,为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发挥关键作用,甚至为发展新的资源、能源提供新的重要途径。未来15年内有可能形成和信息产业并驾齐驱、充满活力的生物技术产业群。③能源科学和技术。发展重点是开发高效的节能技术和未来的新能源技术,特别是氢能、可再生能源、第四代核能技术和未来的热核聚变能等,为解决未来的能源问题开辟新的途径。④纳米科学和技术。继互联网、基因等名词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后,“纳米”一词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眼帘。一纳米仅为十亿分之一米,在纳米尺度下所表现出来的众多新奇物理现象,正在向人们展示一个全新的微观世界,孕育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纳米电子学将极大增强信息技术能力,纳米生物医学将为人类提供新的治疗疾病手段;各种纳米材料将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据有关专家估计,在未来20年里,全球纳米技术市场规模可能达到上万亿美元。

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把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作为我国面向2020年的战略选择。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努力寻求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一些国家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国民财富,如中东产油国家;一些国家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如一些拉美国家;还有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国际学术界把这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现有20个左右,如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根据相关报告,2004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主要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发明专利数量少;科学研究质量还不高;尖子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在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我国创新能力不足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制约。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建国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我国已经具备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定基础和能力。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3 200万人,研发人员总数达105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这是任何国家无可比拟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最大优势;我国已经建立了大多数国家尚不具备的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生物、纳米、航天等重要领域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我国具有独特的传统文化优势,中华民族重视教育、辩证思维、集体主义精神和丰厚的传统文化积累,为我国未来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路径选择。更为重要的是,我国还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要求,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日益深入人心。

总之,在科学技术创新的引领和推动下,人类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演进,科学技术不断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并且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驱动力和人类财富形成的主要源泉。

推荐访问:经济发展 推动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