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

时间:2022-05-24 09:14:02 浏览次数:


    摘要:在影响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融资问题最为突出,而最快速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的入手点便是积极发展商业银行融资。文章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内部和外部原因,并提出了通过发展商业银行融资以解决这一难题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商业银行
 
    一、我国中小企业生存现状
 
    我国的中小企业是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实行抓大放小的产物。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超过4000万户,占全国实体经济总数的99%。这些中小企业不但创造了全国60%的GDP和70%的出口贸易额,而且,根据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司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76%的工业新增产值、60%的工业总产值由中小企业创造,全国43.2%的利税由中小企业实现,全国城镇75%的劳动力由中小企业吸纳,66%的发明专利和高于80%的新产品开发由中小企业完成。可以说,中小企业是保证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力量。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世界经济增长减速,国际市场需求疲软,沿海出口贸易型中小企业受大很大的冲击,特别是礼品、服装、玩具、纺织品以及印刷等行业,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带先后出现中小企业倒闭潮的现象。影响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因有很多种,如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全球经济危机等。而其中,尤以融资难问题最为突出,由于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血液,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解决了资金的问题,企业才可以顺利长久的经营下去。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内源融资包括业主自筹,亲友、同行拆借以及风险投资;外源融资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我国中小企业自有资金不足,自我积累不容乐观;风险投资缺乏,拆借规模有限且具有不确定性;创业基金处于探索阶段,规模小、来源少;内源投资捉襟见肘。外源融资渠道中,直接融资是通过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两种方式来实现的。但证券交易所的门槛较高,创业板市场主要针对高科技产业,我国的债券市场发展又远远落后于股权市场,因此,相对规模小、信誉等级差,并以低端加工制造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很难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获取资金。间接融资渠道中,商业银行贷款往往是首选,由于商业银行的趋利性以及中小企业自身条件限制,商业银行在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方而一直存在着种种限制。据统计,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仅占银行信贷总额的8%左右,储蓄到投资的转化非常不充分。
 
    综上,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中,内源融资匮乏,外源融资受阻,这些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甚至在现阶段威胁到中小企业的生存。内源融资的问题根源较深,直接融资受我国经济发展状况限制,这些短时间内都很难改变,一直以来,我国总体储蓄率较高,而储蓄到投资的转化率却较低,同时,近年来地方商业银行蓬勃发展,并陆续开展跨区经营,行业内部竞争加剧,各银行纷纷把目光投向中小企业融资这个市场上来,在产品研发和业务开发方面投入加大。因此,着力发展商业银行贷款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最快捷、效果最显著的方式。
 
    二、我国中小企业商业银行贷款方面融资难的原因
 
    中小企业通过商业银行贷款融资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中小企业内部的原因;也有社会经济环境、金融服务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一)内部原因
 
    1、中小企业自身经营风险较高,社会信用偏低。我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自有资本较少,从而自我积累薄弱,不能满足其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同时,经营具有不确定性,受市场变化和经济波动影响大,抵御风险能力差,存续期短,倒闭率较高,企业社会信用包括业主个人信用普遍偏低,导致银行不敢放款给这些企业。
 
    2、中小企业自身条件不符合银行放款条件。自1998年以来,我国各商业银行为了防范金融风险,普遍推行抵押、担保制度,抵押物一般要求用企业的固定资产来抵押。而中小企业中,多数的制造加工企业生产条件简陋、设备陈旧,高新技术产业净资产偏低而人力资源偏高,抵押资产少,这些大多不符合银行的放款要求;或是抵押物质量不高,银行贷款成数低,所贷款额不能满足企业需求。此外,为确定贷款企业具有还款的能力,银行对贷款企业进行审查时往往要求企业提供财务报表等财物而文件,而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由于客观或人为因素没有建立完整的财务制度,会计核算制度不完全,无法向银行提供足够经财务审计部门承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连续的经营业绩证明,银行无法通过有效途径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发展前景,很难轻易提供信贷支持。
 
    3、中小企业大多属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企业。改革开放以来,凭借我国价格低廉的人力资本优势,加工贸易已经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我国的中小企业中,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低端加工制造企业占总数的60%以上。劳动密集型企业本身产业层次低,科技含量少,利润空间狭小。间接融资,无论是通过商业银行贷款还是其他融资机构获得资金,其融资成本普遍较高,制造加工企业往往只会考虑通过贷款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短时资金缺口,而不考虑以贷款方式扩大再生产。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需求档次逐步提升,国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密集型企业得不到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植,生存发展空间逐步减小。
 
    4、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更为重要。目前,除了高科技产业中小企业的经营者素质较高外,其余综合素质相对较差,他们对国家一些宏观政策导向不敏感,对银行相关业务及其流程了解不透彻。一直在遇到融资困难时,即便自身条件满足,也会单方面主观地认为贷不到款而放弃,转而选择同行拆借或其他途径。
 
    (二)外部原因
 
    1、银行的趋利性决定了中小企业贷款困难。银行是追求盈利的组织。银行为实现所有者权益最大化,就会在积极发放贷款的同时注重风险控制,并尽可能降低成本。因此,银行在贷款客户选择时,往往倾向于有实力、信誉好、效益好、风险低的大企业,而贷款给中小企业不但风险大,单笔贷款额度较小,交易成本较高,而且中小企业地域分布广,财务人员素质相对不高,贷款的管理成本大大增加。银行在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时成本与收益不对称,风险与报酬不对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
 
    2、银行放贷周期与中小企业贷款周期不匹配。通常情况下,中小企业贷款需求具有贷款金额少、贷款频率高、贷款需求时间紧等特点,而银行在贷款审批程序上手续多、环节多、时间长,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实行一级法人管理、强化风险管理,支行普遍没有放贷的审批权,抵押贷款经过申请、调查、提供担保抵押、资产评估、上报、审批等过程通常至少需要一周的时间,与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周期不匹配。
 
    3、相关信贷产品相对滞后。目前,各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个人贷款类金融产品种类繁多,但多为住房贷款、消费贷款等,为数不多的几家银行推出了经营类贷款,但其贷款条件苛刻,担保方式单一,多对贷款用途有行业限制;还款方式不灵活,提前借贷融资成本高,临时借贷手续多、时间长,无法解决放贷与贷款周期不匹配的问题。
 
    4、信贷服务质量欠佳。金融部门受权限制约,贷款审批时间长、效率低、手续繁琐,服务效率较低。银行与企业缺乏相互了解,银行的营销方式缺乏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企业对银行的创新业务了解不多,造成信息不对称,直接导致贷款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此外,积极进行业务创新的银行多为股份制商业银行,但多数股份制银行成立时间较短,营业网点数量远远少于国有商业银行,地理覆盖有限,对其服务质量及营销造成了极大的挑战。
 
    三、从银行方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措施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若要改善现有状况,需要企业自身、政府和金融机构共同努力。单就商业银行而言,可通过业务创新、积极营销、风险投资、积极发展地方商业银行等方式完善融资体系、填补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巨大资金缺口。
 
    (一)业务创新
 
    业务创新包括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担保方式创新等。产品创新方面,银行可开发针对中小企业的专向贷款,或者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开辟专门用于扶植高新产业、低碳行业的贷款,在贷款利率、贷款成数以及申请条件上给予适当的放宽;服务方面,银行可改进现有的短期贷款的还款方式,增加随借随还的功能,在较大程度上令贷款周期与资金需求周期趋于一致,同时可以降低融资成本;担保方式创新,银行可在最基本的抵押、担保方式的基础上,增加诸如联合担保、供应链融资等新兴担保方式,既可以降低贷款风险,又可以使信用不完全满足贷款条件的企业获得需要的资金。银行在进行这些创新时,可能会增加管理上的成本,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样做既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又可以拓宽贷款市场,更重要的是,顺应宏观政策导向,为银行自身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有助于银行今后的发展。
 
    (二)积极营销
 
    由于中小企业的管理者素质普遍不高,他们对银行贷款产品了解有限,也很少愿意去咨询,基于此,即便银行在业务上有所创新,开发了针对中小企业的专项贷款,也不容易被目标客户所知晓。因此,要想使产品被认可并发挥作用,需要银行积极营销,深入到中小企业中,将新的资讯讲解给小企业的管理者,并定时回访,及时进行反馈和整理,以适当调整产品内容,使其更有效地解决现实问题。此外,银行还应做好咨询服务工作,及时解答有关问题,改变以往被人们普遍认为的银行贷款难的观念。
 
    (三)风险投资
 
    中小企业中,有一部分者如高新技术企业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但在企业创立前期,由于无形资产占有较大比重,几乎没有固定资产可以用来抵押,因此极难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单独依靠自有资金又难以做大做强。银行可将这类中小企业的贷款转变为对其的风险投资,虽然这样会增加银行承担的风险,但若加强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积极控制风险,还是会给银行带来很大收益的。同时也可以解决高新技术企业缺乏可抵押实物资产的尴尬。
 
    (四)发展地方商业银行
 
    地方性商业银行普遍对本地区的中小企业情况研究和了解较深,因此在开发产品时,会更加地因地制宜,在实际从事融资活动过程中,会更加专业化和了解客户的需求,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质量。发展地方性商业银行是完善融资体系的重要步骤,同时也会增加本地银行业之间竞争,有利于产品和服务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吴拯.浅谈中小企业融资难对策[J].中国商贸,2008(24).
    2、黄溪,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中小企业的战略困境与出路[J].企业导报,2007(3).
    3、吴桂莉.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初探[J].北方经济,2008(22).
    4、陈睿.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对策[J].西部金融,2009(3).
    5、蔡玲.创新融资渠道促进中小企业发展[J].资本市场,2009(5).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推荐访问:中小企业 解决 融资难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