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传承历史文化底蕴丰富XX教育内涵

传承历史文化底蕴丰富XX教育内涵

时间:2022-05-30 15:00:02 浏览次数:

一个地区的现代文明史,往往与这个地区的教育发展史息息相关。没有教育就没有文明的出现和存在,更谈不上文明的发展。作为专门教育机构的学校,不仅是育人的沃土,成才的摇篮,还是文化的载体,文明的渊薮。今天,我们追溯XX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XX教育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征:
  (一)源远流长
  宁波港扼南北水路要冲,北宋时期就设置了市舶司,成为对外贸易港口之一。自开埠以来,乡人去外地谋生者渐多,视野由此开阔,一些有识之士深感文化教育之重要,纷纷出资办学。据《XX区志》记载,早在两百多年前的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就有里人杨人模、石干、郑修璇等人在XX的土地上创办了芦江书院,此后,灵山书院(1804年建,今大碶街道灵山学校前身)、云衢书院(1851年建,后改为“云衢学堂”,今白峰镇郭巨小学前身)、振文书院(1878年建,后改为“时敏两等学堂”,今大碶街道XX实验小学前身)、九峰书院(1878年建,后改为“九峰养正小学堂”,今霞浦街道九峰小学前身)以及小港的李氏义塾等相继开办,至19世纪末,位于今XX境内的书院和学塾达13所之多。
清朝末年,朝廷始兴新学,1902年制定蒙学堂和小学堂章程。自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XX首办务实女学堂起至1910年,先后有两级芦渎公学、时敏学堂、灵山学堂、云衢学堂等学校共26所。1931年,各类小学发展至75所。从它们所分布的地域来看,已遍及今日XX的各个乡镇街道。
XX历史上的老学校,为近现代以来本地学子的启蒙求知,为XX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为今天XX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功勋卓著
  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土地革命、解放战争时期,这些老学校又是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宣传抗日救亡,培养革命人才的主阵地。解放前,中共本地党组织领导人大多担任过小学教师。蔚斗、石湫、延陵、闻韶等小学先后成为中共地方党组织领导机关所在地。如小港蔚斗学校就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校,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实现合作,一些失去组织关系、隐蔽在镇海各地的中共党员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当时蔚斗小学的教师中就有不少早期的中共地下党员。1938年3月,中共浙东临时委员会批准成立中共蔚斗小学支部,8月成立中共镇海县工作委员会,蔚斗小学为县工委机关所在地,也是当时最重要的中共领导机构,卓子英任书记。在这里,诞生了一大批为人民的自由、革命的成功而奉献了自己的热血和青春甚至生命的志士仁人。今天,这些老学校依然是我们对下一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三)乡贤共襄
  在XX数百年的办校兴学历史上,老校是乡贤达人出资出力、报效桑梓的见证。早期众多乡贤以普及家乡初等教育为己任,通过集资、合资、独资等多种形式纷纷开办小学。如 “两级芦渎公学”(今柴桥小学)就由世界著名的植物分类学家、北大教授、柴桥人钟观光等人于1905年创办。各地大族亦以资助当地办学为荣,创办了李氏养正学堂、虞氏述志学堂、陈氏思本学堂等有影响的学校。小港李氏家族不仅创建了养正学堂(今蔚斗小学前身),还一直关注其生存和发展,以李善祥为代表的李氏家族多次为学校捐款助学。改革开放以来,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捐资捐物,助教兴学义举又盛,祖籍XX的张敏钰(张兆庆)、顾国和、顾国华、严信才、孙卫民、王绍成、王明康等乡贤为家乡教育事业捐资共计人民币达五千多万元。
近代以来,“宁波帮”不仅闻名于国内,而且享誉全球,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乡贤们的心,又总被家乡的发展所牵系。所以他们在关注家乡教育事业的同时,还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牵线搭桥”,为区域进步、XX腾飞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名人辈出
  在老校的发展史上,XX学子勤奋求学、砺志成才的足迹清晰可辨。如毕业于柴桥小学的有著名经济学家、曾任美国布鲁金斯研究所研究员的郑友揆先生,中科院院士、著名的微电子学专家、清华大学教授李志坚先生,中科院院士、著名的微电子学专家、北京大学教授王阳元先生;以“管好国家的钱袋子,当好人民的铁算盘”为宗旨的现任财政部长谢旭人,国际知名动物行为学家、社会生物学家、进化生物专家孙立新及夫人王波翔等都毕业于柴桥小学、柴桥中学;被鲁迅先生称之为乡土文学中成就最高作家之一的鲁彦、以一曲《采茶舞曲》唱响大江南北的著名作曲家周大风和学者虞辉祖等都曾就读于灵山学校;曾任上海市副市长、浦发银行董事长的庄晓天先生,曾担任总政治部青年部处长、解放军装甲兵政治工作研究室主任的林晖等都曾就学于蔚斗小学。
  对这些乡贤名人来说,家乡的学校,作为记忆中最美好的一部分,早已在他们的生命历程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王阳元院士的记忆中,最令他怀念、时刻梦萦魂牵的就是家乡的景物以及“桥畔河边的柴桥小学”;在作家鲁彦的散文中,小时就读的灵山学堂令他终身难忘:“二十年来,我所经历的所看到的学校也够多了,却还没有一个学校值得我那样的深刻记忆。”
XX的教育有着如此悠久的历史、优良的传统、丰厚的底蕴,是值得XX人民引以为豪的。更让人振奋的是,自XX建区以来,历届区委区府领导都十分重视老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各乡镇街道积极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开展了请院士、名人回乡忆母校,请乡贤们为家乡发展当谋士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XX的教育底蕴,丰富XX教育的内涵。正是因为有了区委区府和社会各界人士一直以来的努力,使XX教育丰厚的底蕴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和发展,才有了XX教育今天令人瞩目的成就,才有了XX在海内外的重大影响,也间接地促成了XX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
 
  二、传承和发展XX教育底蕴所面临的困难
  缅怀XX老校的历史,无疑是让人激动的。在XX教育从“规模发展”走向“内涵发展”的今天,进一步传承和发展老校的历史和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XX教育的历史和文化中,有着真正的“底蕴”,这种底蕴的传承和发展也正是XX教育内涵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根据我们的调研,要进一步传承和发展XX教育底蕴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一)进一步传承的工作尚未提上议事日程,得不到足够的地位。
由于历史的原因,XX区域内已经有不少底蕴深厚的老校或被撤销,或被合并,或迁址重建。前身为民国前书院及民国初学堂、现仍在原址的老校仅存灵山学校、柴桥小学、大碶实验小学、蔚斗小学、郭巨小学、霞浦小学、新碶小学等七所。而从目前现状看,就是这几所学校,也大多已改了校名或迁出原址,校园里很少能看到悠久岁月留给我们的、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印迹;还有几所老校校园面积小、教学设施不足、教学条件简陋;个别的仍面临着撤销合并或易地重建的困境,老校的保留将难以为继。这些问题,急需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二)学校布局的调整与教育底蕴的传承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由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区内学校的布局有较大的调整,这种调整虽然也是经过有关部门反复论证后才付诸实施的,但仍免不了与教育底蕴的传承发生冲突,最终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如建于1804年,至今已有205年历史的灵山学校,素以“师优教严,人才辈出”而闻名遐迩,如现代作家鲁彦所忆“在附近百里内的乡间向来是首屈一指的”。学校发展至今,办学规模日趋扩大,现有39个教学班,1700名学生,教职工115名,但学校总占地面积仅有30亩。因建筑面积远远不够,学校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及多媒体教室等功能教室严重缺少;中学部无运动场地,只有小学部有一个200米的田径场;学校食堂面积小,学生要分批吃饭……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学部教学楼建于1982年,质量不佳,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其实对于这些问题,历届区委区府领导一直都十分重视。早在2006年5月,就在灵山学校召开了区委书记现场办公会议;2008年,省国土资源厅批准了将学校附近的60亩地用于扩建灵山学校;同年7月,陈利幸书记也专门提出过要加快灵山学校扩建工作的要求;年底,在各个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前期征地工作全部完成,其中20亩已经填好塘渣,“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广大群众和教职员工都翘首以待,希望在2009年能看到灵山学校的全新面貌。但是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整整一年过去,灵山学校的扩建依然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这中间,原因众多,有客观上的资金问题,也有相关部门在学校布局调整上的一些考虑。有很多问题可以暂缓,但是教育不能等待。作为XX区内硕果仅存的一所拥有两百多年历史的老校,作为众多乡贤名人们情怀寄托、精神家园的一所老校,她最终将何去何从?
  又如郭巨小学,前身为1851年所建的云衢书院,迄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是一所有着丰富历史底蕴的学校。今天的郭巨小学,虽然面临种种客观问题,但是在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领导和广大教职员工的努力下,依然呈现着鲜明的学校特色。2002年9月,学校全面启动了以篆刻为特色的校本课程,旨在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2009年,学校被评为XX区“首批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开发与实施先进学校”。这样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老校,也正处于发展的困境中:校舍陈旧,生源萎缩,区域发展规划的影响等,都将左右她最后的命运。是去?是留?……
同样的问题,深深牵动着所有关心XX教育、XX历史文化的人们的心。
  (三)校史室或陈列室建设缓慢,遗址旧物难以保留。
  还有一些老校,因校舍不足、专项经费缺少、资料搜集困难、缺乏专人管理等,校内没有设立能全面反映办学历史、特色、成果的固定的校史陈列馆,学校发展与活动等史料的典藏和展示就无从落实,校史、校友相关档案、资料的搜集和保存等工作也难以开展。长此以往,“传承XX教育底蕴”只能成为一句空话。据统计,目前已经建有专门的校史陈列室的老校仅有灵山学校、蔚斗小学等几所,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四)外来文化与XX教育底蕴的有机结合还得不到重视。
  近些年来,随着XX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外来人口涌入我区,给教育、医疗、治安等部门都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在区委区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多渠道多方位的努力下,这两年,关于外来工的问题正得到有效的解决,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新老XX人也在经历了必要的“磨合”后逐渐走向和谐,“创新、争先、包容、守信”的XX精神日益鲜明。这些现象的背后,令我们担忧的是,外来文化与XX教育的底蕴并没有得到有机结合,外来工子女和本地孩子之间依然存在着人生观、价值观、心理、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差异。
  以上问题的存在,必然会让那些曾经为学校的建立尽力相助、为学校的发展殚精竭虑的有识之士深感遗憾,会让前来母校瞻顾遗迹旧物、感受发展新貌的新老校友感到失望,会让创建中的教育内涵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我们的思考与建议
  我们认为,区域教育底蕴的挖掘、保护和发扬,是我区教育内涵发展这一重要命题的应有之义,是我区社会发展进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并着力研究的一个课题。对历史上为XX的文明进步有过贡献现已消亡的老校,我们应该肯定并以一定的方式纪念之,让这些老校名垂青史;而对那些历经沿革、校名更替至今依旧开办的老校(如灵山学校等),应珍视其历史传统,积极改善其办学条件,以充分发扬老校特色,扩大老校声誉。此外,我们还应挖掘、保存好老校的历史文化资源,设立校史馆、校友会,积极搜集、细心保存老校遗迹轶事,不让教育文化在社会变革中出现断层乃至消失,不让这股文明文化之“脉”就此断裂。力求让当年尽力创建、捐资兴学的前辈贤人能目睹自己或前辈的办学成果和历史遗迹;让学业有成、返乡重游的老校友能在熟悉的校园中回顾学习生涯,忆念师友恩情;让如今就读老校的莘莘学子能受到学校悠久历史文化的浸润和熏陶,潜移默化地接受爱校爱乡爱国教育,并更好地传承祖辈遗留下来的文化传统。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1.    统一思想认识,正确处理传承与发展的关系。
  政府有关部门应站在抢救和保存文化遗产的高度,在进行发展规划、建设布局时,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文化留存的关系,正确处理体现现代文明与保留传统文化的关系;在下一阶段学校布局调整时,处理好老校保存、兴盛和新校建造、发展的关系,在决策上适当地向老校做一些倾斜,以有效保护传统文化资源。让XX区域内的老校能永葆青春,把XX的教育底蕴更好地传承下去。
  建议尽快尽好地解决灵山学校所面临的问题。让这所百年老校也能像镇海中学、宁波中学、武陵中学等老校一样,成为本区域一张亮丽的教育“名片”,继续在海内外发挥她的影响力。
建议全面妥善地规划好郭巨小学的出路。即使校舍、校名等物质上的东西实在无法保留,至少可以致力于留存祖辈精神上、文化上的巨大财富,古为今用。在这一点上,对蔚斗小学老校址的利用是值得借鉴的。
  2.加大资金投入,改善老校的办学条件
  政府对办学条件较差的老校要加大扶植力度,在校舍设备等硬件上增加投入。解决一些老校校园面积小、设施不足、条件差等现实问题,方便学子就学,让当地百姓得益,让新老校友满意。
  3.挖掘教育底蕴,促进老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具备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发展的特点,其文化内涵也是教育内涵、文化强区内涵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充分挖掘、有效整合老校的历史文化资源,统筹兼顾,通盘规划,将其纳入文化强区建设的发展轨道。要充分挖掘以老校为载体传承下来的教育底蕴,利用学校的人文资源和校友资源,为建设民富民安、宜居宜业的和谐新XX服务。
  建议积极创造条件尽早设立柴桥小学“名人博物馆”,以更好地挖掘、保存老校的历史文化资源,近距离地给后人以实实在在的精神教育。建议积极创造条件尽早成立柴桥中学“校友联谊会”,为广大的老校友提供一个聚会、交流、碰撞的平台,也为他们提供一个为家乡发展作贡献的平台。
  4.加强规划统筹,解决闲置校产流失的问题
  因学校规模缩小及撤并等原因,目前全区有多所学校的房产或闲置,或被占用。建议制定相关政策,明确闲置校产的产权归属,仔细清理核查,做好资产的登记评估工作,通过拍卖、置换等途径盘活闲置多年的学校资产。所筹资金也可用于老校的校舍改造、老校校史室的建造。
  无论何时何地,文化都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一大笔财富,是无价之宝,可是同时又是极度脆弱且不可再生的,很容易被我们自己轻率地毁掉。从这个意义上说,“传承教育底蕴”这项事业确实称得上“任重而道远”,既需要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支持,让我们每个人都来为XX教育底蕴的传承尽一份力吧!

推荐访问:传承 文化底蕴 内涵 历史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