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我国股市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股市现状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6-02 12:56:01 浏览次数:

   

我国股市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证券市场是一国融资的重要场所,而股票市场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繁荣和经济活力的重要表现,也是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但是由于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企业盈利预期降低等原因,使得我国股市进入了相对低迷的时期。因为我国证券市场体系还不完善,存在一些不符合市场发展要求的因素,所以就要求证券市场各个参与主体积极协作,通过政府政策、市场监管等途径,使之逐渐规范。笔者对我国股市的现状做出了粗略的阐释,并提出了促进我国股市健康发展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股市 基本面  股指期货  

一、08年股市总结及中国股市现状  

1.黑天鹅的启示  

黑天鹅”这个2008年最时髦的字眼,同样是一个让人伤感的字眼。发端于2006年末的美国次贷危机一度在今年初的时候被认为将消弭于无痕,雷曼事件证实了我们之前看到的天鹅还只是灰色的,而之后美国金融领域的动荡,以及金融危机向实体领域扩散,直至向全球市场扩散,其速度之快超出了之前多数人的预期,“百年未遇”终于变成了对这一轮危机的真实定义。  

显然,中国在这一轮危机中也未能独善其身。随之而来的就是A股市场以之前从未见过的方式展开了“波澜壮阔”的下跌, 2007年的盛宴在危机面前不堪一击,瞬间杯盘狼藉。超常规上涨无可避免地被超常规的下跌所取代。巨大的财富像空气一样消失,曾经的市值巨无霸们被证实只能是曾经。我们一度相信的东西动摇了我们的相信,我们一再坚持的东西背叛了我们的坚持,当死了都不卖的歌声还在绕梁的时候,如今终于发现再也卖不动了。
    黑天鹅的故事告诉我们,传统认识终有被颠覆的时候,而我们的投资也需要经受超预期事件的考验。不管你之前的业绩有多出色,一个非常规事件就足以让你前功尽弃。
曾经的命运宠儿、华尔街的明星基金经理米勒创造了连续15年击败标普500指数的神话,但是“下跌中大笔买入,高持股集中度”的策略显然无法抵挡黑天鹅事件的攻击。米勒掌管的基金目前3年、5年和10年的年化回报率排均在同类基金的最后1%。15年的辉煌又如何?
   2.硬币的两面
    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曾经是那么的熟悉,但2007年的盛宴让我们一度产生了高收益与低风险是可以共存的错觉,如果说2007年股票型基金把高收益的一面发挥到极致的话,那么2008年其高风险的一面终于显露,以一种剧烈的方式。硬币是有两面的。
    2008年激烈的调整给我们带来痛苦的时候,同样把另外一些东西带给了我们,比如理性与成熟,而这远比收益来得更重要。2008年的现实已经迫使基民学会转变,用诸如组合投资、定投、转换这样的工具来武装自己;也开始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适合自己的年龄,适合自己的资产结构。
    2008年的剧烈调整也让我们更关注投资的平衡性。如今的NBA已经成为两支球队的天下,一支是拥有三巨头的凯尔特人队,另外一支是崇尚三角进攻的湖人队,而在几何学中,“三”是稳定的结构。我们需要向赢家学习,打球需要平衡,投资同样离不开平衡。而作为目前国内市场化水平最高的金融机构,基金公司同样收获了来自冬天的礼物。今年创纪录的108只新批基金让他们在中国理财市场中占据了更大的份额,而专户理财的运作、企业年金的拓展、产品线的日益完善,正实现着从一个公募基金公司向资产管理公司的蜕变。经过了冬的洗礼,我们应该能拥有更成熟的理念、更完善的方法,虽然寒冬未过,但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3.用感恩的心重新审视
    我们有太多理由怀疑甚至于否定我们之前认可的东西,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来重新审视,或许我们可以得到更多。汶川大地震让我们失去了很多同胞,但之后全国人民空前团结、捐钱捐物的感人场景又让我们得到很多;经济危机让我们的企业普遍陷于困境,但也给了它们在逆境中锻炼的机会,从而增加成长为伟大企业的概率。让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重新审视这个市场吧。我们要感谢它给我们机会,在低位投资那些在危机中考试合格的优秀企业;我们要感谢它给我们机会,选出在危机中挥洒自如的资产管理人。我们余下要做的事只是把钱交给那些让人放心的企业、那些优秀的资产管理人,然后我们可以安静地呆在一个角落里,看那些企业如何为我们创造财富,看那些管理人继续挥洒自如。想想吧,还有什么比危机更有资格成为合格考官的。我们无法知道春天何时会来临,但我们知道冬天的播种一定会迎来收获的一天。怀念过去不如珍惜现在。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感谢冬天的慷慨  

(一)基本面现状及预期不容乐观  

1.对未来企业的盈利预期降低  

这也是目前A股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首先,通胀居高不下,CPI指数一路攀升,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8.5%,涨幅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别攀升0.2和5.5个百分点。在这样的情势下,必然要求紧缩的货币政策,而财政政策方面也将从稳健过渡到紧缩,使得货币市场上的资本供给不能很好的满足企业的需要,这无疑为上市公司公司的盈利前景蒙上了阴影。  

其次,美国经济一退再退,美元贬值、进口下降,这对全球经济必然产生负面影响。而从我国出口数据来看,4月份出口额同比增长21.8%,增幅比上月下降8.8个百分点。可见,美国次贷危机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共同造成出口增幅下滑,而出口增幅一旦下滑过快,会对经济稳定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最后,市场一季报数据公布以后,市场的担忧凸现出来。前期股指攀升是以08年利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为前提假设的,并已明显透支了08年的业绩。而由于一季度雪灾的影响,加上目前较高的通胀水平,一季报的数据明显低于市场预期。因此,从市场表现来看,就显示为投资者信心不足,市场成交量明显下降,股市持续低迷,连创新低。  

2.紧缩的货币政策难以放松  

央行公布的货币信贷数据显示,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639亿元,同比多增419亿元。尽管4月份新增贷款规模同比增大,但是这很难表明央行将在近期放松信贷控制。4月份CPI涨幅仍然处在较高水平,同时受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影响,PPI指数也不断加速上涨。在如此巨大的通胀压力背景下,短期内央行不太可能放松目前的紧缩性货币政策。4月份单月贷款规模较大,但这似乎如同今年1月份一样,仅仅是在信贷控制背景下的月度波动。未来几个月,信贷增长很可能重新回落到较低水平。因此,很难据此判断会对目前市场紧张的流动性供需状态产生根本扭转,而实体经济所承受的资金紧张压力也不太可能根本改善。这样,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就面临继续减少的可能,资本市场缺乏了流动性,必然会给股市带来不利的影响。  

3.通胀对股市的影响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对股市的影响较复杂。通货膨胀前期对股市来说是会有利好刺激的。通货膨胀主要是因为货币供应量增多造成的。货币供应量增多,开始时一般能刺激生产,增加公司利润,从而增加可分派股息。股息的增加会使股票更具吸引力,于是股票价格将上涨。但是通货膨胀后期,其对股市的利空影响便会表现的越来越突出。当通货膨胀率较高且持续到一定阶段时,经济发展和物价的前景就不可捉摸,整个经济形势会变得很不稳定。  

政府报告显示中国的通货膨胀有所减缓,2008年4月份保持在3%左右,今年的目标是将通货膨胀保持在3%,国家统计局发布在其网站上的报告显示3月达到了3.3%,是25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为了稳定这一比例,政府也迫使银行提高利率,以此来控制储备量,防止投资在房地产和其它产业的债券以及大量资金形成泡沫。这时,一方面企业企业利润前景不明,影响新投资注入;另一方面,政府提高利率水平,从而使股价下降。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股价水平将显著下降。  

(二)股票市场供求关系分析  

1.资金供给不足  

次贷危机的深化使国际游资外流,上半年A股靠本土的资金维持不了市场高估值。目前美国次贷危机仍在深化,信贷紧缩扩散到债券市场。但是除了次级贷问题,IMF前任首席经济学家罗戈夫还认为考虑商业地产贷款、信用卡贷款、汽车贷款、公司债及其他损失,有关金融机构总资产减记金额可能超过1万美元。更重要的影响是,美股下跌时国际游资从新兴市场回流到美国,并没有因为其后交易日人民币升值而涌向A股市场,在2008年的上半年要完全依靠本土资金维持A股的高估值,可以想象难度有多大。仅2、3月份大小非解禁的总额就已经达到6961.47,还有平安、浦发不合时宜的大规模增发,基金的现金持有率只有4.7%,新发行基金的节奏和规模仍满足不了要求,市场资金面的平衡正在被打破。  

对开放式基金盲目的追涨杀跌也是导致资本市场货币供给不足的重要原因。这里的追涨杀跌,并不是指基金管理公司的追涨杀跌,而是指开放式基金持续申购与赎回的机制,加上投资者的选择可能与股市周期相悖,导致开放式基金在资金流入与流出上可能与股市牛熊运行周期刚好相反。具体表现为,在牛市顶部,由于财富效应扩散,广大中小投资者入市踊跃,对开放式基金需求大增,而此时开放式基金也累积了不少可观业绩。于是,申购踊跃,资金纷至沓来,基金管理公司无力阻止。在底部,由于熊市效应对投资者信心的打击,赎回不断发生,甚至是恐慌性的赎回,赎回机制是开放式基金必须保护资产的流动性以应付投资者的随时赎回,基金管理公司明知是底部,却没有资金建仓。在现在这种持续震荡的行情中,不少投资者为了规避风险大量赎回开放式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必须出仓,表现为相关机构大量抛售股票,使得股票走势进一步下跌,恶性循环后,大量资金从股票市场的出逃,造成资本市场资金供给严重不足。  

紧缩的货币政策加剧了资金的短缺。这一点比较易看出来。为应对通货膨胀,政府及金融机构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如央行提高法定准本金率,严格控制银行信贷等,使得资本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慢慢汇拢到央行,进而投资者手中的货币减少,资本市场缺少了应有的货币供给和流动性,自然就会影响到股票的价格,表现为股市缺少上扬的动力。  

2.股票供给增加  

首先是红筹回归。红筹股是指在中国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但主要业务在中国内地或大部分股东权益来自中国内地的股票。红筹股已经成为内地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筹资的一条重要渠道。红筹公司的具有代表性的旗 舰企业有望将率先回归。红筹公司目前共91家,市值约3.9万亿港元。参考《境外中 资控股上市公司在境 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点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设定3个条件进行筛选,实际符合回归条件的公司是14家,总市值是约3万亿,占红筹总市值的77%左右,覆盖了红筹股的大部分市值,而且这些公司中不乏同行业中的佼佼者,在红筹公司中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同时,红筹股回归将增加国内A股市场的稳定性,并驱使估值水平向合理区间回归。沪深300指数行业的权重分布更为平衡,指数稳定性将提高。红筹公司回归后原来“一行独大”的金融行业,预计从占总市值的44.75%降低到39%以下,制造业占比也从20.73%下降到18.%以下,而同时信息技术业由于中移动的回归,从原来的2%权重提高到11%以上。同时,随着H股的同步回归,指数的稳定性会更为明显。但是随之而来我们要考虑的是这样大规模的回归需要相当大的资金来保证其正常运作,在资金供应紧张的情况下,无疑给政府和投资者出了一道难题。  

其次是伴随着后股权分置改革时代来临,大小非解禁让市场流通股空前增加,市场资金相对紧缺。“从2008年起,在未来的三年,A股市场合计“解禁”规模将有望达到9031.9亿股;2007年已经回归A股市场的H股总市值,已经占沪市总市值的50%以上,完全改写了市场权重结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当流通市值超过10万亿人民币而中国储蓄只有17万亿时,A股市场必须成为一个高投资效率的市场,否则政府将限制股票市场的发展,偏向支持传统的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A股需要一系列制度和市场的创新,尤其是维护股市的良好信用,抛弃过去的投机习惯,走向价值投资的正路。这需要各个证券市场参与主体的积极配合。  

二、推动我国股市重回稳定发展趋势的对策及建议  

股市的长期低迷对于一国经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为保证资本市场的流动性,笔者认为应该致力于稳定股市防止继续下跌并采取措施促进股市的健康发展,而政府行为将起到关键作用。  

1.做好金融创新,适时推出股指期货  

股指期货的全称是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也可称为股价指数期货、期指,是指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期货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确定的股价指数的大小,进行标的指数的买卖。  

股票指数期货具有价格发现功能。期货市场由于所需的保证金低和交易手续费便宜,因此流动性极好。一旦有信息影响大家对市场的预期,会很快地在期货市场上反映出来。并且可以快速地传递到现货市场,从而使现货市场价格达到均衡。 股票指数期货还有风险转移功能。股指期货的引入,为市场提供了对冲风险的途径,期货的风险转移是通过套期保值来实现的。如果投资者持有与股票指数有相关关系的股票,为防止未来下跌造成损失,他可以卖出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即股票指数期货空头与股票多头相配合时,投资者就避免了总头寸的风险。  

股指期货有利于投资人合理配置资产。如果投资者只想获得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或者看好某一类股票,如科技股,如果在股票现货市场将其全部购买,无疑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购买股指期货,则只需少量的资金,就可跟踪大盘指数或相应的科技股指数,达到分享市场利润的目的。而且股指期货的期限短(一般为三个月),流动性强,这有利于投资人迅速改变其资产结构,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在市场资金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好的投资对象。  

此外,股指期货为市场提供了新的投资和投机品种;股指期货还有套利作用,当股票指数期货的市场价格与其合理定价偏离很大时,就会出现股票指数期货套利活动;股指期货的推出还有助于国企在证券市场上直接融资;股指期货可以减缓基金套现对股票市场造成的冲击。  

2.继续完善大非减持规则  

首先,对“一个月”的认定要更为严厉。此前,《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第三条规定:“持有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股东预计未来一个月内公开出售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数量超过该公司股份总数1%的,应当通过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转让所持份。”关于这“一个月”该如何界定,仍然存在着争议。比如,有人在 5月31日 减持0.99%的股份,在 6月1日 再减持0.99%的股份,两个交易日内总共减持了1.98%,却是在两个月内完成的,而不少小非的持仓比例可能还达不到1.98%。因此,对于“一个月”该如何界定,将直接决定着相关规范制度的刚性和效果。  

其次,“禁止交易”的时间限制应该继续延长。去年颁布的限制交易细则,对于违规交易客户的限制交易时间不超过15天,而这次上海和深圳两大证券交易所,将时间延长为三个月,较之以往的规定,更能加大违规者的时间成本。而笔者认为,当整个市场面临着很多严峻问题的时候,应该实行更加强硬的手段,所以继续并适当延长“禁止交易”的时间可以在更大程度上规范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保证证券交易在一个更加合理、更加健康的环境下成长发展。  

最后,继续弥补大市值股的比例漏洞。如果仅仅以1%的比例做限制,那些大市值股就会占便宜,比如中国石油,其1%的减持就相当于减持掉几个小盘股,比例限制对于它显然过于宽松。为了堵住这个漏洞,上海证券交易所已经采取措施,规定“预计在未来一个月内公开出售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数量虽未达到上市公司总股本1%,但达到或超过150万股的,鼓励在大宗交易市场转让”。加上一个“超过150万股”的限制,就堵住了减持规范中的一个大漏洞,更能减轻市场的减持压力。笔者认为,可以继续根据需要适当调整这一比例,使得非流通股解禁更加规范化。  

3.改革新股发行办法防止“三高一低”   

目前中国证券市场出现“发行高市盈率、上市高价炒作、当日高换手率”的“三高”现象。表现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衔接中断,资金与证券流通受阻,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运行。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制度的设计存在缺陷,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  

(1)健全证券发行办法。2006年以前新股发行的方式是采用“市值配售”,对在股市(二级市场)购买股票的投资者和投资机构按一定比例配售新股申购,新股发行市盈率也规定不超过15倍。在中国新股稳赚不赔而且暴利很高的的情况下,这样的安排,体现了对在二级市场冒着风险操作的投资群体的公平,受到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欢迎。在新股发行全流通的背景下,我国近两年新股发行采用市场IPO,由大机构先询价、并在网下先进行配售和申购,可独享许多新股,而网上申购也是大机构掌握能动权。表面上看网上认购没有门槛,好像公平,实际上大资金与小资金并不平等。大机构想靠自己的优势稳赚不赔,而二级市场上的股民不但得不到较高的收益率,还要缴纳印花税等交易费用,中小投资者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能力与大机构相抗衡,只能推出或者以申购失败而告终。这违背了最起码的市场规律。    

(2)修正保护重心的偏差。中国的管理层在资本市场历来对大机构的特权利益给予更多照顾。在英国、美国、香港等成熟的资本市场,新股发行都首先保证中小散户的申购(例如香港是每个散户分1000股)。由于中小投资者是资本市场中的弱势群体,监管部门的维护重心放在他们身上。而且由于散户力量有限,没有能力把新股爆炒上去,新股更多地分散在他们手中,很难形成泡沫,国外股市新股发行有时会跌破发行价,却很少暴涨。买新股既可能有收益也可能有风险,这才是正常的市场。   

(3)严格网下询价机制。由于询价责任机制缺失,一向以价值投资自居的国内投资机构也像普通投资者一样,在巨大的无风险利益诱惑面前,应有的理性荡然无存。在中石油网下申购询价过程中,很多询价机构的报价完全脱离了中石油的内在价值,蜕变成拼抢新股的博弈报价游戏。  

4增强证券公司风险防范意识  

对于证券公司而言,其风险主要是指证券公司在证券自营或代理买卖业务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造成损失的可能性。鉴于在证券交易市场中的所处的重要地位,证券公司必须增强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做好风险管理。  

证券公司的风险防范通常可以从制度、监察和自律管理等方面着手,已达到消除或减缓风险发生的目的。证券交易风险的制度防范包括全额交易结算资金制度、风险准备金制度和坏账准备等几个方面,这些制度既考虑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又借鉴了国外发达证券市场的成功经验。而证券市场风险防范体系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风险的监督以及对于风险跟踪控制的有效性。通过实现预警、实时监控和时候监察可以做到有效地防范风险。而通过制度建设、内部监察和行业检查进行的自律管理,是防范证券交易风险的重要环节,是证券公司内部和行业内部主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所进行的风险防范。  

5.加强对投资者教育  

证券公司从开户环节着手风险揭示工作,向客户讲解有关业务合同、协议的内容,明示证券投资的风险,并由客户在风险揭示书上签字确认。要持续地采取各种有效方式让投资者充分理解“买者自负”的原则,真正明白“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的警示。通过适当可行的方法了解自己的客户,尤其是新入市的中小客户的身份、财产与收入状况、证券投资经验和风险偏好,引导投资者从风险承担能力等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审慎投资,合理配置金融资产。证券公司在进行产品和业务推介时,应当清楚说明不同产品和业务的区别,使投资者充分认识不同产品和业务的风险特征。证券公司应定期给投资者举办股票投资知识讲座,给投资者尤其是中小股民灌输理性投资的概念,减少盲目投资行为。  

   

                                                       

   

   

   

   

   

   

   

   

   

   

   

   

   

   

   

   

   

   

   

   

   

参考文献:  

[1]陈宪.《专家论股》[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230页。  

[2]胡关金.《证券公司风险管理到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335页。  

[3]希格尔.《Stocks for the Long Run》[M].海南出版社,2000年5月,340页。  

[4]刘伟成.《股价规律》[M].新世纪出版社,2002年,245页。  

[5]周孝华.《公司股票IPO定价与抑价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250页。  

[6]徐敏毅.《股票投资心理分析》[M].东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206页。  

[7]王宝森.《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策略及风险管理研究》[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196页。  

[8]艾蕙.《中国当代通货膨胀理论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262页。  

[9]婉洋.《股指期货实战必读》[M].地震出版社,2008年2月。  

[10]文竹居士.《期货投资的命门》[M].地震出版社,2008年2月。  

   

   

   

   

推荐访问:现状及 股市 对策研究 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