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农村经营管理局2012年度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打算

农村经营管理局2012年度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打算

时间:2022-06-07 13:35:02 浏览次数:

    2012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扣县委、县政府“五年倍增、福民强县”工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心,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强管理、办实事、抓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粮食增产、农村经济增效、农民收入增长,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粮食生产连续第三年获得丰收,其中水稻产量达xx万吨以上,农业生产总值56.2亿元,比上年增长3.9%,农民人均纯收入13080元,比上年增长17%。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注重民本理念,突出民生实事。立足本职,服务三农,实现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稳妥有序、农村村级财务管理规范有序、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平稳有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稳步有序。
    一、以稳定承包管理为重点,完善农村土地流转体系
    按照“要引导,更要指导;要规划,更要规范;要保护,更要保障;要稳定,更要稳妥”的方针,稳妥推进了土地流转工作。一是土地承包机制日趋完善。继续做好了二轮延包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换发扫尾和纠错工作,进一步核准和补充了土地承包相关信息,并建立了全县农村土地承包权证换发资料纸质文档和信息化共享数据库,实现了全省农村土地承包信息数据联网。二是流转服务体系逐步规范。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全县稳定土地流转面积30万亩。建立一个中心。即:xx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交易中心。搭建两个平台。即:一个信息发布平台,一个土地流转交易平台。把握三个环节。即:租金评估环节、合同签订环节和风险规避环节。同时,认真收集了农村土地流转和其他相关信息,全力做好了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监测工作,按时向国家农业部上报了两项监测数据。三是调解仲裁体系初步形成。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土地承包纠纷调处机构,制定了土地纠纷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形成了“村协商、乡调解、县仲裁”工作体系,有力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据统计,2012年全县县、乡两级共受理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信访件40起,调处结案40起,纠纷发案率同比去年下降55%,结案率达到100%。
    二、以规范财务建设为契机,提升农村财务管理水平
    2012年,我局以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创建为契机,加强制度建设,突出业务培训,强化财务审计,全面提升了我县农村财务管理水平,有效的维护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一是推进了村级财务规范化建设。今年,我局继续推进全县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全年确定了21个村级财务示范创建村。进一步完善了村级财务管理18项制度,落实了“四有”(即有固定的财务活动场所、有固定的的财务公开栏、有统一上墙的财务管理制度、有统一的财务档案室),实现了“五相符”(即账证、账账、账实、账表、账款),抓好了“四化”(即公开形式常态化、公开内容明细化、公开地点大众化、公开管理程序化)。截止目前,全县21个乡镇(街道)、303个村(桃水村除外)的村级财务“三代理”率(账务、资金、档案)达到100%,合同代理率达到52%。二是开展了村级集体清产核资。上半年,我局对区划调整以来全县村级组织的固定性资产、资源性资产进行了全面清产核资,经统计核实,全县村级集体资产总额为6.9亿元,负债总额1.9亿元(实际债务1.5亿元)。通过清理,摸清了资产家底,建立了资产台账,实行了动态管理,并健全了制度,明确责任,落实到人。三是组织了村级财务人员培训。局机关组织编写教材,安排人员深入乡镇(街道),对全县村监委、报账员、代理会计等人员进行了集中巡回培训。截止目前,已完成了21个乡镇(街道)的村级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共计参训人员930多人,发放培训资料930多份。四是强化了农村财务监督审计。今年,根据县村级联合办公室交办,我局重点审计了联星办事处雪花经联社、江桥办事处西阁经联社、石羊塘镇佳台村、鸭塘铺乡洪家洲村等单位,指导皇图岭镇经管站对所辖村开展财务收支审计。全年共查处违规违纪资金170多万元,移交县纪委立案3人,移交司法部门处理1人。   
    三、以落实惠农政策为抓手,强化农民负担监管力度
    我局认真落实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以维护农村稳定为抓手,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完善制度,深入治理,强化监管,为全县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完善了监管机制。进一步健全了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建立了乡镇(街道)和涉农部门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的工作制度,落实了“六个零”责任目标。做好了基金兑付。年初,按照存款总额的50%比例,为17个乡镇、458户农村合作基金会储户共兑付存款64.6万元。落实了惠农资金。严格按照政策规定,规范资金拨付程序,督促各项惠农资金通过“一卡通”发放到位。一年来,通过“一卡通”发放各项惠农补贴资金10650万元,其中种粮直接补贴资金806.2万元、良种补贴731万元、农资综合补贴6153.8万元、双季稻补贴997万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18.9万元、生态林补贴5 62.3万元、水库移民后扶基金401.4万元、移民其他补偿679万元。组织了专项检查。4月份,联合县纠风办对全县2009-2011年度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进行了专项检查,查处菜花坪、新市、鸭塘铺、上云桥等4个乡镇违规截留资金和收取管理费,涉及金额45.1万元,并及时整改到位。6月份,对涉农乱收费和侵害农民土地权益问题开展了专项治理,重点查处了农民建房和计生领域的乱收费和搭车收费情况。9月份,深入全县5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全面细致摸底,查处了少数职能部门向农民专业合作社乱收费问题。夯实了涉农项目。与县财政局、县整合办紧密配合,开展了2012 -2015年的一事一议项目的调查摸底,建立项目库,并全面考察审批了2012年154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按照涉农项目整合要求,对全县申报的132个村民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进行了调查摸底、方案制定、规划设计、项目申报、考察立项等工作。经核查审批了93个项目,其中:2011年度村民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共33个(新建11个,改建22个),2012—2013年度落实村民服务中心建设项目60个(新建21个,改建39个)。共投入奖补资金1030万元。
    四、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狠抓农民专业组织建设
    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上,我们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坚持“稳步发展,规范管理,讲求质量,提高品位”工作思路,在抓规范、强管理上下了很大力气。一是抓优质发展。2012年,全县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共计112家,注册资金为10160万元,涉及19个乡镇(街道),218个村,入社成员10000户,带动农户3.38万户。合作组织基本覆盖了粮食、水果、蔬菜、花卉、经济作物、家禽、生猪、鱼类养殖等重点主导产业和产品及产品的加工销售。截止目前,全县各类农民合作社实现生产经营收入1.58亿元,实现利润1680万元,合作社成员户均增收1866元。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安排农民工1.6万人次就业(包括长期聘用和临时聘用工),直接带动农民增收2360万元,户均增收近700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抓规范创建。今年,我局在示范社创建上,按照创建要求,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示范创建工作再次获得殊荣。先后有鑫地金银花合作社荣获株洲地区首家“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丰泰水稻种植合作社获为民办实事省级示范社优秀,丰泰水稻合作社、新希望农机合作社、双丰水稻合作社获得“市级示范社”称号,并成功创建了科丰等10个县级规范化合作社。通过示范创建,培育了一批“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运转高效”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三是抓优化服务。积极帮助合作社化解纠纷,先后妥善处理了佳丰合作社农民工欠薪、黄金岭合作社租金兑付等问题。在融资上,为合作社搭建融资平台,切实化解决合作社融资难题;在管理上,帮助合作社整章建制,规范财务建账;在抓实项目建设上,不遗余力,积极争取,落实了4个中央和省级扶持项目,获得项目扶持资金近60万元。
    五、以树立部门形象为目标,抓实农经干部作风建设
    抓好队伍建设是搞好一切工作的基本前提。今年,我局在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加强农经队伍建设、创树部门良好形象上,注重“四个有”建设。一是机关建设有制度。建立健全了考勤、财务、工会、工作预安和绩效考核等13项机关管理制度,通过整章建制,使机关各项工作管理有序,运转顺畅。二是创先争优有举措。按照省、市、县创先争优活动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本单位的具体实际,开展了党员公开承诺、领导点评和群众评议活动,参加了“文明礼仪知识”抢答赛活动,举办了“送教上门”理论学习等。三是预安销号有实效。严格执行了《县预安销号与绩酬挂钩考核实施办法》。年初,出台了《2012年各股室年度大预安》,做到了月头预安,月末销号,每月坚持开好预安销号与绩酬挂钩工作会。机关预安销号率达99.5%。四是结对共建有特色。“城乡同治、结对共建”是今年县委、县政府的一项中心工作。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将其纳入了全局工作预安。成立专门的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了专题会议,制定了《关于开展“城乡同治、结对共建”活动的实施方案》,以“十个一”落实“城乡同治、结对共建”工作,充分彰显了我局同治共建工作特色。

2013年xx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设想

    2013年是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示范县之年,也是深化城乡同治、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全面推进我县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提升农村经营管理水平,根据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总体工作部署,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建设现代农业为中心,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为出发点,以创新农村经营管理机制为着力点,围绕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大局,深入贯彻执行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消除城乡二元化结构。创新农经管理,构建和谐农村,努力推动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建成全覆盖农村财务管理电算化网络体系;继续创建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示范村21个;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确保全县农村土地流转耕地总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家;创建为民办实事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1个;创建县级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培育5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深化农民负担重点治理,切实减轻村级组织和农民负担。进一步完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确保项目覆盖率达50%以上;争项引资总额1000万元以上。
    三、工作思路
    (一)围绕一个中心。就是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心。以现代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和装备为支撑,运用现代经营模式和管理手段,建成农工贸、产加销一体化的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形成农业规模化生产、市场化运作、集约化用地、农场化模式;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科学化、增长高效化、经营市场化、组织社会化、劳动智能化。
    (二)推进两化建设。一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加强农业产业化指导,落实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主体。用3-5年时间,依托xx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发展2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计划全县80%以上的村级组织建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规模经营农户8万户以上,实现规模经营土地50万亩。重点培育20个生产有规模、产业有优势、带动能力强、内部运作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重点培育10家带动农户发展1000户以上、年产品销售收入1.2亿元以上、创建“科技+合作社+基地+企业”产业化运作模式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与合作社深度融合,实现互利共赢。引导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与超市、合作社、高校后勤采购集团、城市社区等实现“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农校对接”、“农社对接”。引导全县34家水稻种植合作社(农业公司)、198个种粮大户(指100亩以上大户)、21个基地村(指高产示范村)与xx仙竹米业、金湘米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签订粮食产销订单合同,建立生产、加工和销售一条龙服务。二是推进农业社会化建设。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现代农业保障水平。扎实做好农业社会化服务监测工作,为拟定全县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指导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提供科学依据。积极探索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效途径。认真落实中共xx县委、xx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若干意见》和《实施细则》,指导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从自身实际出发,充分挖掘潜力,增加村级经济收入。加强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调研,认真总结推广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经验和做法。建立健全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考核机制,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将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落到实处。
    (三)创新三大管理。一是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规范有序地开展土地流转。2013年,对全县已流转的土地流转进行全面清理核实,确保全县土地流转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对耕地流转期限在5年以下的进行改签,确保流转期限在10年以上,在2029年期限以内。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在现有的转包、互换、转让、租赁、入股、代耕等6种方式上,积极探索土地信托流转模式,按照信托原理,从流进、整理、流出三个环节上进行土地信托流转。加大土地流转扶持。加大涉农项目整合力度,重点向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给予项目资金倾斜。争取财政设立土地流转奖励基金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项扶持基金。探索建立离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农村闲置地转换机制。健全三大服务体系。土地承包档案体系。继续做好二轮延包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换发扫尾和纠错工作。加强权证换发档案资料管理,做到专人管理、专卷归档、专柜存放。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立xx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交易中心,搭建信息发布平台和土地流转交易平台,把握租金评估、合同签订和风险规避环节。规范土地流转流程,提高土地流转效益,引导和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县设立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委员会,乡设立调解室,村设立调解站。逐步形成“村协商、乡调解、县仲裁”的农村土地矛盾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合法权益。二是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组织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后续工作,建立健全资产清查、资产台账、资源登记簿、资产和资源招标投标、资产处置以及经济合同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平台建设,探索建立农村集体“三资”集中交易平台,逐步构建制度健全、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督到位、手段先进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体制和长效机制。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专题调查研究,探索开展经联体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选择1-2个社区先行试点,实行社区与经联体管理分开,切割经济利益关联。推行农村财务电算管理。建立现代的、高速的、高配置的村财局域网,实现农村财务信息县、乡两级网络化管理,推行村级财务核算电算化,推动农村财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三是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强化惠农政策落实督查。严明惠农政策纪律,规范资金拨付程序。通过惠农补贴语音查询、“一卡通”存折、农民负担与补贴监督卡、惠农补贴明白卡等形式,加强对所有下拨的各项惠农资金进行跟踪问效,监督惠农资金的落实。通过“春查学费、夏查补贴、秋查项目、冬查资金”方式,全面检查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执行力度。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实施办法,严格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操作规程,把握“村申请、乡(镇)初审、县审批”关键环节,推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规范开展。抓好村民服务中心建设,按照“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力求民主、强化自治;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原则,力争用3年(2013年—2015年)的时间,基本实现村级办公场所、村民服务场所和村民活动场所的规范化和全覆盖。开展减负惠农专项治理。推动农民负担监管向相关领域延伸,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重点监管各种向村级组织和农民集资摊派行为,农村公共服务领域重点监管向农民代支代扣代缴费用和搭车收费行为,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重点监管向农民多收费乱收费行为,惠农补贴补助补偿政策落实领域重点监管抵扣和搭车收费行为。着重解决计划生育、农村义务教育、修建或维护通村公路等领域的乱收费问题。加大治理力度,切实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严格政策界限,对政府投入的农村基础建设项目,要严防向村级组织和农民转嫁资金缺口。
    (四)实现四个提升。一是现代农业水平整体提升。农业产业化规模生产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60%以上;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新品种应用率达95%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面达80%以上,农户参与主导产业生产经营面在70%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以上。二是农民收入水平整体提升。通过引导和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着力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断促进农民增收。2013年计划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0元,较上年增长17%。三是农村生活设施整体提升。以统筹城乡发展为载体,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为手段,努力改善农村生活设施条件,扎实开展村容村貌环境整治工作。四是农经管理水平整体提升。进一步做好农口“六站”改革后续扫尾工作,加强农经体系建设。稳定农经干部队伍,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着力解决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开展农经工作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

 

 

推荐访问:管理局 打算 农村 经营 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