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民国德县志·序

民国德县志·序

时间:2022-06-08 17:28:01 浏览次数:

序一

志乘(1)之作,非仅存掌故(2)已也。运会(3)盛衰、风俗淳薄与一切政治人民,识大识小,莫不备具。尝读郡国利病,书于山川之形势(4),关隘(5)之险夷,有慨乎言之深心,人别有怀抱。所以为守土垂戒者,至远且大。是则,邑乘之存亡,固邦人士之责,实官斯土者,所宜倡导也。德承乏,是邦以来,兵燹xian之余,萑苻(6)未靖,抚绥疮痍,刻无暇晷(gui),兹当大局稍定,地方粗平,取阅旧志良用。抚然盖志之不修,已百数十年于兹矣!河山如故,钟簴(7)屡移,深虑老成,凋谢文献无征。爰于癸酉岁,在本府筵欤设会,正议编纂。复奉:

主座饬(chi)各县重修志书之令。于是,延聘本邑名宿,广于搜罗,共襄庶务。第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述又异,辞少有舛(chuan)误,即不足于传信于后,抱残守缺,集掖维艰。又值改步改玉,沿革复杂,张弛之间,颇费厘订。正在广搜典籍,旁引考证间,奈于是年冬,董选拔(8)瑶林,倐(shu)尔长辞。乙亥春,金选拔朝珍,忽焉被难。夺我哲人,失我左臂,两度波折,几至中阻。值兹全书告咸,幸观厥成。体例则精之又精,考核则审而又审,披卷了然如指诸掌。深嘉诸君之相与有成也。爰志颠末以念,来兹俾(9)知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勿坠前修,以垂永久。少纾(10)德与黎庶同休共戚之愿云尔。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十二月 德县县长益津李树德撰序。(578字)

1)志:地方志;乘:原无志书之意,乾隆《德州志·州人所著书目》中有宋弼的《州城遗闻》一书,记载了德州70多文人雅士的言行轶事。光绪年间重刻此书时,刻成《州乘余闻》,从此“乘”也成为地方志的别称。

2)掌故:典故。

3)在佛经里一世三十年,一运十二世,一会三十运,一元十二会。

(4)山川形势:是指山川的形状和走向,但是山川的形状和走向不能反映社会的治理成果,而山川的物产反映了治理成果。所以说“书于山川形势。”

(5)关隘:关,城门;隘,山路窄狭、险要之处。险,高峻;夷,平缓。古时在关隘之处设收税机构,通过调剂税费的高低,控制交通运输的流量。

6)萑苻(huanfu)春秋时郑国的沼泽名,因盛长芦苇盗贼出没,引申为盗贼穴窟或盗贼。

燹:xian 野火。

7)钟簴(jv):簴,古时挂钟的架子的立柱,借代挂钟的架子。

 8)选拔:拔贡。清朝科举有乡试、会试、殿试。经县学考试获秀才,乡试获举人,会试获贡生。贡生分:拔贡、优贡、岁贡、恩贡、副贡六等,以拔贡最优。拔贡在雍正间每府六年选拔二人,州、县选拔一人。以好文章、好书法、好品行、好家史、好体貌为标准。乾隆起十二年选拔一次。

9)俾:bi使。

10)纾:shu,延缓。

【译文】:修地方志,不仅仅是记载地方的典故就完了。(而且是)千百年来地方的盛衰、民风的厚薄和一切政治、黎民,见识大小,没有不全记载在内的。倘若把考察出地方的利弊,用山河物产的丰歉来表现,用关梁的税赋轻重来说明,用慷慨之言发自肺腑,让人读后别有(一番)抱负。好的让负有守土职责的垂范,不好的让他戒备,(其意义)深远而重大。是这样的话,地方志续修与否,固然是全体(德州)人共同的责任,实在是地方官员最该首先倡导的。

本县志多年没有续修了。自县成立以来,兵祸之后,盗贼未平。安抚疮痍,忙的没有看时晷的空。现在大局稍微安定,地方治安刚平,取阅旧志参襄政事,(不仅)长叹一声:到现在此志不修已经一百数十年啦,山河还是以前的样子,钟架却换了很多次了,都是深思熟虑老成持重,有些文件已经失传了无法征集到了啊。于是,于癸酉之年在府衙宴请(有识之士)设立组织,正式商议编纂(县志)之事。同时还是遵省政府下发各县重修志书的政令。于是,聘请本地著名的学者,集思广益,共同完成这一盛举。

(在县志编纂过程中)同门第之中见地不同,同样的文辞获得的途径不同、其解释又不一样。即使很少文辞不曲解或误解,流传下去将失信于后人,(难免)给人有抱残守缺的感觉。可面对繁复琐碎的材料集成一件稀世之裘是多么艰难啊。又逢政权更迭频繁,沿革复杂,治理严宽不同,世事分析判订颇费心思。正在广搜材料典籍,旁征博引的时候,无奈这年(癸酉)冬天,拔贡董瑶林忽然长辞于世,乙亥年春天拔贡金朝珍又突然辞世。这是天夺我的哲人,使我失去左臂,这两大波折几乎使修史半途而废。

到全书完成,观已成体例,精之又精;采用的史料,审之又审;看完全书,已了然如指掌,深赞诸君相互扶持才有这样的成就啊。再拿新志从头到尾阅读一遍,看前就使人知其后。看今犹如今天所看到的,看过去的不坠前志窠臼,是一部永垂青史好志书。少稍舒缓了我和百姓同休共戚的迫切愿望啊。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十二月德县县长益津李树德撰序。

推荐访问:县志 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