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感受文明

感受文明

时间:2022-06-12 13:00:02 浏览次数:

感受文明   

孙传志  

   

作家梁实秋曾说,“如果要对一个城市有好感,就必须住上一周,才能感受到它的细致和韵味。”在上海干部学院培训领导的一段时间,让我有幸真正感受到了上海的文明。

     上海风情

    一下沪宁高速,就能感觉到上海人的规则与文明,打出租的人和出租汽车得排队,似一条长龙,坐车仿佛是生产线上的产品在慢慢移动,机械而有秩序。上海的出租车司机非常有礼貌且非常职业,当你坐上车,他会热情地问你到什么地方,然后介绍要走的线路。有一次我要到闸北区去拜望一个老乡,他怕堵车选择走另一条路,结果这条线路也堵,我刚一问话,司机马上就把计程表提上去说:对不起,耽误你的时间了,今天我不收你的费。我顿时语塞,惊异于他们的这种顾客至上的服务意识,后来才知道他们最怕顾客投诉,只要有顾客投诉,出管办就认定是他们的错。这样的服务理念难怪会让上海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

    接下来几天,我穿行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感受她的风土人情。上海人最喜欢排队,买东西、吃饭、坐车都如此,如果看到有人排队站在那里,他也会跟着排,问他这是干什么,他说不知道,既然大家都在排队,反正是好事情。别人请他上馆子,他觉得会很有面子:一次我们到潮汕大酒店去,出租车司机操着一口浓浓的上海普通话炫耀说:那地方蛮好的,我有个朋友请我在那里吃了一餐饭,哎哟,蛮贵的啦!话语中流露着自豪。如果吹熟了他会很热情给你介绍点什么菜最好吃,到什么地方最好玩。

    感觉上海人的素质是中国人中最高的——特别是在这样的商业社会里,他们理解和遵守游戏规则,对自己的城市发自内心的爱护,对陌生人有一种保持距离的礼貌,但不失热情与虚荣,这也许正是物质社会所需要的模式。

    上海美食

    要说上海什么地方不好,只有从口味上去挑毛病了,吃惯陕南风味的人,对江浙味道的上海菜会大倒苦水,虽然味道鲜美但每一道菜带着回甜,吃一餐就会腻味,于是就要求上辣酱,结果端上来的是重庆人炒菜用的豆瓣酱,让人哭笑不得。但多住几天你就会觉得它的口感以咸鲜为主,还是比较爽口。早晨可以吃上海人最喜欢的面食,大排面、肉酱面、蟮丝面,到哪个面馆都会看到人群在排队买餐,而坐着的人在那里大快朵颐地吃面,特别是上海有名的阳春面,白而细的面热气腾腾的挑在碗里,香气扑鼻,上面只是撒了几颗葱花,但感觉就不一样,面里什么配料也没有,吃上一口,你会感觉面料劲斗,鲜美异常,原来秘密全在面汤里,它是用猪骨和鸡汤慢火煨出来的,汤味鲜美醇厚,回味绵长。

    到了中午,你如果很忙,可吃快餐,大街小巷都是,麦当劳与肯德基随处可见,人们也不会觉得稀奇。晚上正餐,上海人也喜欢到馆子、酒楼吃饭,这里俗称“下馆子”,所有的酒楼生意都好,有一道菜叫“宋嫂鱼羹”,虽是西湖名菜,但因为毗邻上海,上海人也特别喜欢:浓浓的汤汁像我们吃的藕粉一样晶莹透明,里面是小小的银鳕鱼,再拌上一点笋尖,吃起来鲜嫩可口,带着微酸,让人食欲大开。

     东方明珠

     东方明珠——这个亚洲第一高塔,站在150米高的塔顶,仿佛站在了上海的顶端,任何景物一览无余,而且变得渺小而不可及:南京路繁华依旧,黄浦江逝者如斯,昔日的开埠码头,通商口岸而今照样熙熙攘攘,络绎不绝。百年前江上各国军舰游弋,百年后豪华游船云集,百年的沧桑在这里似乎洗去了屈辱的记忆,想起“繁华落尽,一身憔悴在风里,回头时无晴也无雨”,真的只是物是人非的现实。

    后来的几天里,我接触并认识了许多的上海人,他们永远是一副有礼有节不紧不慢的样子,说出来的每一个字都好像是经过了仔细推敲,没有北京人的大气,不见陕南人的坦诚,但你却能从这些话语中玩味到他们谙熟商业社会的游戏和规则,永远也不会让你觉得他是在欺负“外乡人”。闲暇没事,去虹口的鲁迅公园,旁边曾经是上海申花足球队的主场——虹口体育场,一闹一静在此相映成趣。走进纪念馆,就感觉到传统与现代传媒的结合,既有鲁迅先生的生平介绍、书画照片等平面资料,又有多媒体介绍和电脑展示等立体图片,甚至有电影录音配合的鲁迅先生去世时的追悼现场报道,漫步长廊,到处可以闻到历史的味道。

    华灯初上,我上海有名的衡山路——酒吧一条街,这是上海最具“小资”情调的地方,各色酒吧在霓虹灯下吸引着每个路人,在厚重的法国梧桐下闪烁。随处可见聚会的外国人,各具欧式风格的建筑似乎很适合这些洋人的口味,每每都会在这里喝酒聊天,交谈甚欢。走进一家花园洋房式的酒吧,楼上楼下均是木板的英式风情设计,客人不多,都是三三两两的情侣;昏黄的灯光、老式的桌椅、高高的吧台、彬彬有礼的侍者,轻漫浅浅的爵士乐,优雅婉转的歌手,再加上浓浓的上海口音。仿佛回到了二三十年代的老上海。在这里,不需要谈论国事,慷慨激昂,更不需要你耀武扬威,猜拳行令。只需选好一个座位,点上一杯咖啡或红酒,慢慢的品,静静的听。浅斟低唱最适合这里的风情:歌手在那里自得其乐,似乎不是在为别人唱歌,而是在低吟一首不知名但又很陶醉的曲子。这时的你,不需要分辨是什么曲子,更不需要知道她唱的内容,只须在这样的氛围下品着咖啡喝着红酒,怪不得人说上海最有小资情调。北京人喜欢重金属的打击(摇滚),重庆人喜欢嘈杂似的热闹,陕西人喜好秦腔,而上海人更专注于情调,喜欢营造这样的氛围,说不上对哪一个更喜欢,但到了一个环境,感受到它的味道也就最好了。

    回去的时候,坐在车上,上海的繁华与美丽在眼前一晃而过,它似乎是一个走台的模特,那样的风情万种,让我有些许留恋,我很在意这里的感觉,不啻因为它是一座国际大都市。

   

2013年4月12-15日一稿于上海,19-21日二稿于陕西安康  

   

(作者孙传志系全国微篇会员,省作协会员,市诗词学会副秘书长,出版个人作品集3部。现任陕西安康疗养院副院长。(此处可能涉及隐私号码/数字))  

   

   

   

 

推荐访问:感受 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