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工作总结 > 2011年某市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

2011年某市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

时间:2022-05-31 18:28:02 浏览次数:

2011年某市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落实省委、省政府“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目标要求,逐步显现示范区建设成效的重要一年。年初以来,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我市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全面深入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是高标准抓规划编制。紧密结合全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围绕建成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和轻工纺织产业基地的示范区规划定位要求,科学编制“6+2”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石油化工、机械装备、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综合交通、产业承接平台及园区),这八项规划目前已基本完成编制、审批,并陆续都在付诸实施。与此同时,按照省政府关于每个市建设一个集中示范园区的要求,我市以化学工业区为依托,在XX区山口乡环石门湖周边,规划建设15平方公里的集中示范园区,初步方案基本编制完成,已报待省政府审批。

二是全方位抓优惠政策落实。目前,结合XX实际,我市已出台了含金量较高、可操作性强的优惠政策,主要集中在投融资、财税、土地等方面,今年以来,我们与市发改委、财政、土地等市直相关部门加大对政策的跟踪落实工作,切实增强政策的吸引力。积极促进园区合作共建,在“园中园”开发建设奖励、绩效指标考核、税收收入等方面建立更为灵活的激励机制,园区合作共建取得突破性进展,华茂集团与武汉当代集团合作共建纺织工业城,望江县与绍兴合作共建纺织服装产业园区,怀宁县与浙江共建诸暨机械工业园,XX县与海南卫康合作共建生物医药产业园,枞阳县与宁波国骅集团合作共建集中区等。不断完善城区实行园区项目准入制度,根据已出台的《XX市市区产业项目进入开发区(园区)准入办法》,严格按照各园区的产业定位,进一步强化城区入园项目统筹协调工作,有力地促进了XX城区各园区产业结构优化和合理布局。

三是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全力推动各开发区扩容升级和资源整合,在XX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后,迎江工业园更名为XX临港开发区,XX临江产业园、XX海口工业园、望江港桥经济开发区等陆续获省政府批准筹建,市集中示范园区(化学工业区)承接和发展石化上下游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目前各项投入累计超过40亿元,今年底可形成7平方公里的路网体系,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也已先后签约,总投资额超过100亿元。目前,我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含筹建)已增加到17个,数量占全省的11.5%,园区规划面积276.16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近100平方公里,入驻企业达1796家。加快推进园区产业结构调整,在壮大提升石油化工、机械与装备制造、轻工纺织等园区主导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幅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特别是市委、市政府6月13日召开“全市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园区和重点项目推进大会”,出台了《关于实施“园区带动”战略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各开发区的产业定位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并建立5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资金,非晶软磁设备生产线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顺利开工建设。

四是大力度抓重点项目建设。坚持以省“861”和市“3231”重点项目为抓手,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XX产业集中示范园区以深化与央企合作为重大契机,与中石化合资的总投资45亿元煤制氢和丁辛醇项目,与上海华谊集团合作的总投资35亿元液化气深加工项目,与华能集团合作的总投资30亿元热电联供项目相继签约落户。投资100亿元的XX石化xx万吨炼化一体化、投资80亿元的华茂国际纺织工业城、投资30亿元安徽华泰林浆纸一体化工程全面开工,今年部分投产。总投资20亿元的东方造船项目年产值已达40亿元。中建材投资12亿元的恒昌超白延压玻璃生产线项目即将建成投产。引进投资50亿元的安踏工业园项目、玉安公司总投资15亿元的循环经济项目即将开工建设。总投资6亿元的XX五千年文博园建成开园,成为全国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基地。总投资35亿元的XX龙山凤水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启动建设。投资8亿元的八百伴城市综合体、投资10亿元的年产12万件集装箱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签约。目前已先后引进国家电网、浙江中成等5家全国500强企业。截至目前,全市新引进开工的亿元以上项目125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22个,十亿元以上项目10个, 100亿元以上项目1个。

五是积极推进工作创新。紧紧抓住示范区建设“先行先试权”这一难得的政策机遇,大胆探索创新,在推进示范区建设上实行“五个统一”即统一规划布局、统一资源配置、统一政策标准、统一项目准入和统一管理服务,着力强化示范区建设的典型示范效应,保障科学承接的有序推进。推动其他主要工作创新。如设立XX市产业承接引导基金,引导符合示范区规划的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发展;完善XX集中区项目快速审批“绿色通道”,实行服务事项限时办结制,区内项目审批事项由市行政服务中心全程无偿代理;在土地集约利用上,一方面,积极深入挖潜,实施“腾龙换鸟”、闲置土地强制收回等措施,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土地复垦、指标置换等,为园区企业争取了项目用地,节约了企业用地成本;在推动产业升级中强化自主创新,启动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加快建设XX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科技创业园等。

六、认真做好协调服务。市皖江办作为一个临时机构,在市政府分管领导和市发改委主要负责同志坚强领导下,克服工作机制不健全、工作人员不稳定、工作经费不足等困难,端正思想,立足本职,在集中示范园区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编制申报、政策落实、项目准入、示范区宣传、专题调研以及数据统计等方面,积极履行职责,努力做好协调服务,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

二、2012年示范区建设工作思路及重点举措

2012年是示范区建设“三年见成效”的关键一年。我市示范区建设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以示范园区和各开发园区为主抓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园区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加快示范区建设步伐,确保示范区建设“三年见成效”目标圆满实现,为“五年大发展”进一步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抓产业转型,积极打造三大千亿产业。围绕建设石油化工、纺织服装、机械和装备制造三大千亿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快石化炼化一体化、华茂国际纺织工业城、非晶软磁、东方造船基地、安踏工业园、中建材超白压延玻璃生产线、精科大马力拖拉机以及曙光化工集团升级改造、液化气深加工等重大项目建设,发展国家级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石油深加工、精细化工,延伸石化产业链。着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形成纺织服装产业群。推动曙光集团、环新集团、船用柴油机厂、华泰纸业等一批骨干企业提升规模、转型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

二是抓承接平台,加快建设三大千亿园区。进一步完善园区发展规划,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园区转型升级。新增开发面积30平方公里,力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工业总产值增长40%以上。全力推进市集中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拉开15平方公里整体框架,争取一批重点项目落户开工。同时,抓好化工园区现有项目建设,积极筹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加速XX临港、桐城双新、XX临江、望江桥港等开发园区建设,推进怀宁茶岭、枞阳横埠、XX源潭等一批特色园区申报筹建,扩大园区规模,增强承接能力。支持XX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提速增效,加快拓展三期。建设台资工业园。用好用活先行先试权,推进园区整合,重点建设10个合作园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经营园区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增强园区发展活力。

三是抓区域带动,加快发展区域中心城市。着力打造带动皖西南、辐射皖赣鄂交界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按照“东进、西拓、北扩,沿江开发、跨江协作”的发展思路,利用先行先试权,突破行政区域限制,以规划建设枞阳县城—罗岭镇—怀宁县城、宜城—三桥—天柱山—花亭湖和新渡镇—罗岭镇—大龙山隧道—大渡口镇三条快速通道为先导,推动中心城区快速扩张,促进城市空间布局优化,拓展大宜城的发展框架。进一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70亿元以上,以政务中心、商务中心、体育中心、金融中心建设为重点,协同推进潜江路、沿江东路中段、曙光路、机场大道等城市骨干路网建设,不断完善供水、供电、供气、通信、集中供热、市政环卫、垃圾处理等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积极构建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相互衔接、梯度辐射的新型城镇化体系。

四是抓体制机制,切实推进示范区改革创新。建立示范园区开发建设的新模式。新批园区实行公司制,实现管理委员会和投资公司的职能分离和人员分开,管委会承担规划、社会服务功能,政府性公司运用市场手段,独立承担土地经营、招商引资、资本运作、基础设施建设等任务,并获得收益。鼓励新批园区和扩区的园区首选通过共建园区开展园区开发建设。园区共建有三种方式可供选择:在现有开发园区内划出部分土地,建设园中园,按照统一规划,由开发方组织实施,具体运作;将开发园区整体委托,建设托管园区,由受托方进行规划和开发建设;合作各方联合建设共管园,共同规划,联合开发。适时启动城区园区整合方案设计工作。鉴于城区园区发展现状,采取“先西后东”顺序,先行开展化工园区和XX循环工业园整合工作,开展前期工作调研,制定整合方案。切实保护好、调动好各级各部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营造有利于干部创新创业的宽松政治环境。

五是加强皖江办自身建设。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增强服务功能。积极探索先行先试,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尤其是在重点专项规划执行、产业发展协调、示范区建设宣传等方面,进一步明确思路,细化工作举措,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努力把我市示范区建设全面向纵深推进。

 

 

推荐访问:某市 示范区 工作总结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