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工作总结 > 工信局年终工作总结5篇

工信局年终工作总结5篇

时间:2022-07-24 19:00:03 浏览次数:

【篇一】

**年,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我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深入落实镇委镇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年度考核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扎实推进,狠抓落实,做好协调服务,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一、**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紧盯目标抓落实,节能工作平稳运行。

一是,大力推进节能技改工作。**年5月17日,召开清洁生产工作座谈会,全镇共50家企业参加了会议。督促我镇企业及时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指导企业在指定平台上注册和公布相关信息、填报计划进度及上传有关材料。二是强力推进重点用能企业日常节能监察工作。已完成160家次重点用能企业的监察工作。三是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已协助约100多个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审批。四是牵头做好节能宣传周的开展工作。印制了5000多份宣传周节能海报派发至各村(社区)、学校、工厂企业,结合镇安全生产日摆放宣传周摊位,派发各类节能海报、册子,并将宣传周开展的各类活动以总结形式上报至市主管部门。

(二)强化服务促发展,营商环境有所优化。

一是助力“倍增计划”工作。协助企业申报“倍增计划”,助力有潜力的企业加速创新跨越发展,实现规模与效益“倍增”。二是做好走访挂点企业服务。通过实施领导挂点服务企业机制,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建言献策,解企业之所困、帮企业之所需,促使企业稳定发展、扎根发展。三是大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技术改造。共协助18家企业申报“**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备案”;对15家企业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改造项目”验收,项目总投资金额达1.5亿元。**年,市下达我镇工业投资任务18亿元,工业技改投资任务14.5亿元,实际完成分别是19.9亿元和16.3亿元,两项均超额完成市下达的任务。四是做好数据采集工作。协助省对50间企业进行采集月报、季报和调查问卷。五是规范落实协同监管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立项。**年共受理商事登记监管项目9宗,均全面完成登记、监督处理;受理固定资产政府投资项目审批19宗,企业投资项目备案80宗。

(三)信息化建设全面推开。

2g网络覆盖稳定。**年共落实了4间企业开展“两化融合”应用项目。 一是着力推进三线整治工作,实现数据传送全面升级。**年全镇计划落实整治点共240处,实际已完成整治474处。二是打好“信息基础设施大会战”,推动“两化融合”。**年寮步电信业务光纤入户总数31.2832万户,移动手机用户总数42.6万户,固话总数7.0726万户,基站总数1376座,5g基站或智慧5g灯杆已建245座。实现4g网络覆盖率达98%,3g网络覆盖率达100%,

(四)汽车产业稳步推进。

**年全镇汽车销售额约为230亿,基本与去年持平。**年汽车产业主要围绕两方面重点工作:一方面加强汽车行业治理,联合东莞市二手车行业协会、市场监管局重点督导了镇内26家规模较大的二手车市场开办方、经营户落实规范行业经营秩序工作,积极稳妥处理各类汽车消费投诉和举报,促进辖区汽车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另一方面全面提升园区整体综合竞争力,打造汽车文化。9月起,结合市汽车促消费和配合年度汽车文化节连续举办3期汽车促消费活动,并在11月中旬成功举办了**东莞(寮步)国际汽车文化节(第二届),促进我镇汽车产业不断提升层次和水平。推动寮步从“汽车销售名镇”向“汽车产业名镇”转型升级。

(五)加强价格监管,稳定市场价格。

一是,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定期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巡查工作。**年开展巡查、价格检查工作共38次,极大地维护了市场的稳定。二是,办理民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调费共20间,完善维护教育机构正常的收费手续。三是,做好物价工作相关事宜,处理价格投诉举报工作。

(六)加强成品油市场经营的巡查工作.

一是加强油气管道监管。**年油气输送管道日常监督检查约40多次,及时处理因不当施工将形成隐患2宗。3月、9月牵头组织了工信局等有关部门及有关村(社区)、管道企业等对辖区长输油气管道设施进行了集中检查。对上底雷家村堆放余泥对管道有可能形成占压的安全隐患进行了督导,并督促属地村委会抓紧清理;4月配合水利、重点工程及沿线村(社区)开展管道旁的相关工程工作协调处理,配合处理了水利所河道清淤,督导了岭下村农业生态园建设出入大门过程中做好油气管道的安全规范施工。5月牵头在上底番莞高速建设所在位置进行调研,了解番莞高速建设路由对油气管道的影响;二是大力打击“黑油”整治。落实工信局牵头做好部署工作,主要采取既分工又联合的检查巡查整治机制为主,联合了应急、交通、商务、市场监管、公安、交警等部门开展了一些重点区域的清查,包括加油站点、路面、海关停车场、插花地、交叉地以及施工工地等开展了整治检查,在各部门的联合执法下,**年出动3728多次检查行动,出动人次7428人,处理举报投诉10宗,查处黑油点14个,查扣非法流动加油车14部,查扣非法油品汽油3977升,柴油100升,共控制涉案人员4名。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黑油”整治工作压力大。面广量大,工作烦琐,专业性要求较强,我局工作人员有限,缺少专项工作能力的人员,导致此项工作压力较大。

三、**年主要工作计划

(一)围绕产业培育,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一是,加强与专业研究机构的合作,推进我镇的产业分析、产业规划及产业培育,形成我镇的产业分析报告及制定我镇的产业规划和产业培育方案,为下来我镇的产业布局、产业培育提供理论支撑。二是,在做强做大现有产业基础上,继续加强产业培育,扎实服务松湖智谷等重大产业平台的建设,并通过协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两化融合”及政策扶持等措施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积极打造汽车产业、信息化产业、智能制造产业、大数据产业等支柱、特色、新兴产业,全面壮大寮步产业的实力和竞争力。

(二)围绕目标抓落实,实现重点指标新突破。一是继续推进信息化工作。加强协调,争取各方的支持,推进5g通信基站建设的顺利进行,**年计划推进5g基站或智慧灯杆100座。加强村乡品质提升项目中“三线”整治建设,并完成新一年“三线”整治点的整治任务。二是凝心聚力推汽车产业发展。在推进整体汽车城中远期升级的同时,制定好智慧车城升级具体方案,把智慧服务融合,如升级智能路灯,增加智慧物业管理系统,智慧停车,寻车等服务,进一步提升车城服务力;继续推进启动智慧车城升级具体项目。三是保障能源供给。有序推进各项节能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促进辖区重点用能企业深入开展节能改造,进一步提高能效水平。四是启动镇内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工作行动方案,**年重点完成公共机构的年内充电桩建设指标任务。

(三)围绕企业优服务,助力骨干企业新发展。一是提高办事效率,严谨审批制度,加大立项审批力度,力促项目落地。把重点项目摆在突出位置、紧紧抓在手上,努力把重点项目立项审批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加强协调服务,促进项目尽早开工建设。二是围绕产业发展重点,积极组织辖区内的重点企业申请“技术改造专项项目”、“光伏式发电补助”、“自动化项目改造”等项目,对照要求,精心排查项目;全程辅导,加强申报指导,尽能力解决企业申报过程中遇到的政策不明晰等具体问题;加强与省市工信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项目信息动态,对企业申报工作的全程跟踪,全力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

(四)围绕队伍建设,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一是,强化学习,不断学习经信、发改等业务知识、进一步关注、掌握、熟悉国家、省市的最新政策文件,提升业务能力和政策水平。二是,深入基层,多参与走访企业,到一线去了解企业和群众的需求,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三是推进党组织建设,通过集中交流、参观学习、党课学习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党员见识格局、素质能力、履职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我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四是,提升服务,继续深化和推进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工信队伍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篇二】

**年,区工信局以党建、意识形态工作为引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攻坚突破八项重点工作重要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抓产业发展,抓动能转换,抓为企服务,抓专项工作,切实推动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年度承担的6项市级考核获得总分同平台第一。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集群发展,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1.重点产业集群稳步发展。**年,全区10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高于全市平均增幅3.6个百分点,居同平台第一;实现营业收入237.7亿元,同比增长7.4%;实现利润25.1亿元,同比增长43.3%,居全市前列;营业收入利润率高达10.6%,比上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同平台居第一,工业经济呈现平稳运行态势。其中,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37.4%,利润6.2亿元,同比增长63.6%,两项指标双高速增长;新材料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18.2%,利润7541万元,同比增长46.3%,保持强劲增长态势;高端装备制造及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119.9亿元,同比增长7%,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82.9%,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2.环翠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我区钓具产业依托“中国钓具之都”,不断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形成以环球渔具、宝飞龙钓具等重点企业为引领的产业发展格局。一是开展钓具综合治理。启动环翠区钓具产业综合整治行动,成立工作专班,制定《环翠区钓具产业综合整治实施方案》,重点治理生产经营中存在的环保排放不达标、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偷税漏税等问题。截至**年底,共排查筛选出目标治理企业339家,已检查企业339家。其中,合格企业153家(其中整改合格64家),正在限期整改117家,移交执法部门8家,关停取缔61家。二是打造钓具共享工厂。推进环球渔具、宝飞龙“共享工厂”建设,进一步放大张村、羊亭钓具企业聚集优势。环球渔具“共享工厂”项目总投资近4亿元,总规模近10万平方米,拆迁基本完成,规划设计方案通过规划部门预审查,正在等待供地。宝飞龙钓具“共享工厂”正按计划施工,豪仕达环翠钓具喷涂加工中心一期已投入运营。

3.双招双引助力集群发展。一是产业招商发力。重点跟踪对接全润丝绸1977悦工厂项目,312万港元的项目启动资金已到账,800平方米的招商中心正在装修。着力对接北京网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洽谈钓具产业区合作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二是创新园招商突破。打造威海创新园智能控制研究中心,入驻企业11家,引进6名高层次人才及其团队,与北京邮电大学、威海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协会等5家高校院所和协会建立合作关系。联合环翠楼街道筹建大数据智能创芯中心,运营公司创芯(威海)大数据产业运营服务有限公司已注册,中心楼宇正在装修。三是产业链招商启动。开展产业和企业分析,对双轮股份、海王旋流器、新北洋数码、银创微电子、环球渔具、宝飞龙、海鑫新材料等各行业骨干企业,进行上下游产品调查和产业链分析,相关数据信息共享至各镇和商务局、国运公司等招商部门。四是招才引智。培养引进高精尖人才,三角轮胎韦进明列入**年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传统产业创新类)名单,海王旋流器、银兴预应力2名专家列入威海市第八批产业工程特聘专家名单。

(二)加快动能转换,激发工业经济新活力

1.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一是创新平台建设再发力。环球渔具、新北洋数码、思维纺织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工业设计中心,魏桥科技、宝飞龙钓具、人生药业、新元化机等4家企业被认定为区级工业设计中心。捷讯通信、浦源食品、齐德新型建材被认定为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名流餐处被认定为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大鹰电商列入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二是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队伍再壮大。双轮股份被认定为**年**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截至目前,我区共有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其中国家级1家。三是关键共性技术再突破。我区新北洋荣鑫智能整合平台项目、化工机械触媒性实验装置的研发项目等19家企业99个项目列入**年**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新北洋荣鑫、海王旋流器、双轮股份、银河光电等4家企业列入**年度**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和关键核心零部件及生产企业名单。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24.32%,提高幅度为1.93,高技术制造业占比考核居同平台第一。

2.项目建设稳步实施。一是工业投资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年,总投资100.05亿元的36个区级重点工业项目,当年完成投资37.39亿元,占计划投资的103.6%,超过时序进度。其中,海鑫高档双零铝箔、威高骨科人工关节产品、双轮大型节能泵智能生产线、山花地毯设备升级、威海卫酒业设备升级等19个项目部分投产或投入运营,涌现出一批经济增长点。二是技术改造项目质量提高。三角轮胎800万条高性能乘用车胎转型升级项目列入全省**年度18个重大技术改造贷款贴息支持项目,获得2000万元技改贴息资金,人生药业中药制剂新技术开发及深加工项目列入全省**年度重大技术改造贷款贴息拟支持项目名单,山花华宝高档地毯专用纱线扩产改造项目等7家企业9个项目获得市级技术改造扶持资金605万元。

3.两化融合深入推进。一是智能制造水平更高。广泰空港、震宇科技2家企业成功入选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全市共5家企业入围,占全市的40%。广泰空港等2家企业列入威海市第三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名单,截至目前,我区共有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5家,占全市总数的26%。二是“企业上云”步伐更快。搭建移动、联通等11家云服务商与各镇街沟通交流平台,积极推进“企业上云”工作。截至**年底,我区在**省企业上云公共服务平台注册企业480家,领取并使用云服务券企业304家。三是两化融合程度更深。三角轮胎入选国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捷讯通信入选省级产业互联网平台示范项目。组织双轮股份、山花地毯等27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评估,平均得分75.67分。海王旋流器、人生药业、宝威新材料3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截至目前,我区共有5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四是工业互联网起步建设。组织三角轮胎、山花地毯、广泰空港等3家企业,依托威海移动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接入工业互联网国家二级节点。鼓励企业积极融入工业互联网发展,天之卫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考核居同平台第二。

4.绿色发展初现成效。一是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认真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责任,开展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聘请专家对船舶、民爆、化工等重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对问题和隐患实行闭环管理,立查立改。另外,督促船舶、民爆企业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应急预案管理、应急演练、安全生产培训“三到位”,遏制各类事故发生,守住安全生产基本盘。全区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我局被威海市安委会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二是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有序推进。区化安转办在**年组织完成全区17家在册化工生产企业“四评级一评价”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工作力度,通过安全、环保、质量等手段,倒逼10家列入关闭退出名单企业全部关停。目前,8家企业已拆除所有设备,城源新材料正按照上级要求对设备进行拆除,天鹅洗涤用品拆除了设备连接线。此外,10家企业中,已有6家企业完成手续注销或者变更。三是落后产能加快淘汰。根据上级部署,摸排我区落后产能情况,共排查出6家铸造企业存在中频感应电炉,经组织专家鉴定,柳林铸造厂和工友铸造存在落后工艺/设备,我局立即要求企业进行整改,现上述企业已将电炉撤换完毕,经专家验收,不存在落后产能。四是配合开展错峰生产工作。督促企业落实生态环境分局制定的错峰生产方案,确保打赢蓝天保卫战。企业及周边综合治理工作考核居全市第一。

(三)联系服务企业,力促经济高质量发展

1.强化政策扶持。一是开展区级扶持政策兑现。兑现180家企业**年度区级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扶持资金2068万元。二是制定**年区级扶持政策。印发了《环翠区关于加快工业和信息产业发展的扶持意见》,从技术改造、两化融合、质量提升等8个方面对企业进行扶持,进一步提高了政策精准性。三是抓好政策宣传解读。研究分析上级政策文件,形成《从<**年政府工作报告>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导向》,通过微信、邮箱、实地走访等形式广泛宣传到企业。四是主动对接上级政策。以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方案、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省级重大技术改造贷款贴息项目专项扶持资金等上级资金政策为突破点,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向资金扶持方向靠拢,帮助企业积极对接,全年争取上级无偿资金4372.59万元,同比增长24.5%。

2.培育发展尖兵。一是抓好“小升规”企业培育。共组织29家企业提交申报材料,完成了市级考核下达的24家“小升规”企业的目标任务,进度及数量均列全市第1位。二是抓好瞪羚企业培育。齐德新型建材入选瞪羚企业,截至目前,我区共有3家入选。三是抓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威高医用材料、泓方金属、捷讯通信、齐德新型建材等4家企业被评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截至目前,我区共有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3家,其中省级34家。四是抓好军民融合发展。鼓励企业开展军品四证认证,宝飞龙、瑞阳游艇获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证。五是抓好领军企业培育。双轮股份、化工机械、名流餐处等3家企业列入《**省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军(培育)企业库》。宝威新材料列入**省新材料领军企业入库名单。新北洋数码、威高骨科入选**省制造业单项冠军。

3.减轻企业负担。一是做好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落实《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清欠工作方案的通知》,制定我区清欠工作方案,推进清欠工作开展。截至11月份,偿还欠款14914.63万元,提前偿还完毕全部账款。二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在上级下放行政服务事项基础上,梳理我局权责事项,依法编制印发《**市**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权责清单》,并在**省政务服务管理系统发布。优化行政权力办事流程,实现企业技术改造投资项目备案网上运行、全程网办,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4.开展“三联三服”。一是深入推进千名干部进千企的“双千”活动。成立环翠区“双千活动”办公室,协助34名领导,常态化分包联系我区企业,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年,收集问题25项,协调解决20项。二是积极做好“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根据区委组织部安排,承担活动联络工作,选派1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入驻民营企业服务队,专职对接重点企业,全方面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三是组织重点企业冲击新目标。实施企业冲击新目标三年行动,筛选12家成长性好、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建立我区冲击新目标行动后备库,进行重点跟踪调度。**年,列入冲击新目标行动后备库的10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7.2亿元,同比增长3.8%。四是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组织多种形式的企业家培训,邀请企业家参加全省民营中小企业政策宣贯大会、威海市“青蓝接力”培训会议等培训活动10余次,培训企业家200余人次。

(四)做细专项工作,助力打造首善之区

1.加强党的建设。一是学实弄透,夯实思想根基。组织全体机关干部通过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党员大会、读书班交流研讨及个人自学等学习方式,不断熟悉党的新理论、新知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和警示教育基地、集中上党课等形式,持续做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相关工作,增强全体党员干部纪律观念、规矩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局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13次,民主生活会4次,组织生活会2次,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效能。二是丰富载体,提升教育成效。组织机关干部开展党组织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参加“新时代新征程”诗歌朗诵会、慰问社区困难老党员、参观刘公岛教育基地、社区微心愿认领等主题活动13次,进行社区清洁、端午节联谊、交通安全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14次。全局机关干部中无违法违纪等行为现象发生。三是指导支部,深化基层党建。围绕“六个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七个一”,聚焦深化“标准化+过硬支部”建设和解决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中梗阻”问题,深入基层党组织,与下属企业党支部党员开展座谈,进一步规范党支部设置,抓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推动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扎实过硬、全面进步。四是狠抓落实,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召开党组扩大会议4次,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定《区工信局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压实各级责任。强化作风建设,制定出台《工信局机关规章制度汇编》,用7大部分41条制度,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改变工作作风。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通过讲授一堂廉政党课、开展一轮定向警示、开展一轮廉政谈话、组织一次家庭廉洁寄语活动以及廉洁文化进企业等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廉洁思想。

2.迎接区委巡察工作。切实提高我局全体机关干部政治站位,按照区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部署,配合做好区委巡察工作,保障巡察任务顺利完成。一是围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积极准备巡察材料,迎接巡察。二是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参加巡察组谈心谈话,重点交流局党组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选人用人和局党支部建设、整治“四风”问题、执行党规党纪、惩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等情况,如实反映问题。三是巡察问题即知即改。端正态度,诚恳面对巡察中发现的问题,做到边巡边改。在工信局党组带领下,全体机关干部对照问题,深挖原因,建立整改台账,定期跟踪整改进度,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二、**年工作打算

(一)抓经济增长,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一是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强化定期调度机制,经常联系走访企业,跟踪监测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时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全区经济平稳发展,为推进“六稳”做出贡献。二是在全区工作一盘棋的基础上,坚持以经济发展为导向,以服务企业为途径,重点做好骨干企业冲击新目标、“小升规”等工作,不断增强工业发展动力,力争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二)抓产业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专班、生物医药产业专班、高端装备制造及节能环保产业专班、纺织服装产业专班、食品加工产业专班为抓手,通过开展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深度推进两化融合等措施,稳固产业现有态势,发展传统产业,培植战略新兴产业,壮大全区产业规模。二是推动钓具产业提档升级,完成钓具产业综合整治,规范钓具产业市场竞争秩序,提升钓具产业整体水平。培植宝飞龙喷涂中心批量加工服务,提升产业聚集效能,加速产业抱团发展。推进环球渔具等企业共享工厂建设,提升产业配套程度。三是在抓好船舶、民爆等行业安全监管,开展“安全生产月”、专项检查等活动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化工专项行动,实施化工生产企业“关闭退出一批”,落实证照注销(变更)、设备拆除、污染防治等工作,保证关闭退出顺利进行,推进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三)抓创新驱动,全力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按照“规划一批、培育一批、成熟一批、推出一批”的原则,通过组织培训和实地指导,引导企业不断加大软硬件建设,争取培育市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等创新平台3家以上。二是提高企业研发水平。广泛宣传研发投入加计扣除政策,鼓励企业充分发挥行业标杆引领作用,不断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争取列入省级技术创新项目计划30项以上。三是加大人才工作力度。继续做好人才支撑发展,攻关工业领域人才招引培育,组织好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市级产业工程特聘专家等申报工作,争取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市级产业工程特聘专家等市级以上人才工程入选1人以上。

(四)抓项目带动,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围绕培植工业支柱产业,深度参与现有骨干企业膨胀扩张,借助威海市新一轮高水平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的东风,抓好企业技改项目,实现技改投资增幅触底反弹。二是推进工业投资项目建设,加快重点工业投资项目建设进度,建立工业项目台账,全过程监管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存在的困难问题,确保项目早日投产达效,续足工业发展后劲。三是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以三角轮胎、新北洋数码、海鑫新材料、广泰空港等先进企业为标杆,引导全区工业企业对标学习,激发企业智能化、信息化改造积极性,提升全区智能制造水平,争取获评数字化车间企业1家以上。四是继续开展“企业上云”行动计划,不断加大工作推进力度,联合云服务商,到企业走访宣传,共同推进“企业上云”,争取实现累计382家企业完成上云的三年工作目标。

(五)抓双招双引,多方发力汇聚工业发展动能。一是积极参与产业项目招商。加快推进在建在谈招商项目进度,跟踪全润丝绸1977悦工厂项目,争取项目早日完工。全力对接钓具产业区合作项目,争取早日落地。二是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以双轮股份、海王旋流器、新北洋数码、银创微电子、环球渔具、宝飞龙、海鑫新材料等骨干企业产业链招商数据库为基础,继续补充完善相关数据,协同各专业招商部门,紧盯优质项目,全力补链强链,争取新引进落地一批上下游企业。三是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发动全局机关干部,充分利用身边资源,捕捉招商线索,联合专业招商人才,紧抓任何微小机会,争取更多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优的项目落户我区。

(六)抓政策扶持,精准定位助推企业提质增效。一是修订完善区级政策。分析经济发展现状,研判工业发展趋势,结合我区实际,修订新的区级工业扶持政策,撬动全区工业发展向高质量迈进。二是引导企业转换发展模式。鼓励企业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导向,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目标,不断加强品牌建设、质量建设,优化产品结构,走专精特新化发展道路,力争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瞪羚企业、隐形冠军等企业2家以上。三是帮助企业对接上级政策。带着政策走访企业,帮助吃透弄懂政策精神,指导企业筛选项目,积极申报,争取获得上级无偿资金3000万元以上。

【篇三】

一、**年工作总结

**年以来,我局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抓运行、稳存量,抓项目、促增量,抓改制、保稳定,全力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推动工业经济从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纵观全年,我市工业经济总体呈现出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预计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680亿元,同比增长12%;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29亿元,同比增长7.2%。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0%;可完成工业税收10亿元;完成工业投资71亿元,同比增长32%;完成工业技改投资达46亿元,同比增长98%。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工信局上下一心,合力攻坚,主要突出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运行,稳增长。坚持把抓实经济运行调控作为推动工业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关键举措,按照扶优与解困并举的思路,重分析、勤调度、强服务,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年6月至10月,我局组织业务骨干赴20多家园区及乡镇的工业企业进行“四上申报”专题调研指导,对企业升规情况仔细梳理,对符合入统条件的企业,加强业务指导,准备申报材料,按照要求申报入统;对即将符合入统条件的企业,强化帮扶帮办,鼓励企业做大做强,达到标准后及时纳入申报培育对象。截止目前,已成功完成15家规模工业企业升规,全面完成了今年既定的目标任务。

(二)抓项目,促突破。坚持“以项目为生命线”的发展理念不动摇,在做优增量调整存量上实现新突破,切实把转型升级的蓝图落实到推动项目建设的具体行动上。一是做好争资争项。**年我们向上申报各类专项资金项目及奖励资金项目共计24个,其中**省工业转型升级项目9个、制造强省7个、“5个100”重大产品创新项目2个、百项专利转化及百项重点新产品推进项目4个,税收增量奖补2个,争取项目到位资金共计778.6万元。振纲铝材的智能仓储示范车间项目实现汨罗零的突破,成为汨罗第一个智能示范车间项目。二是推进项目建设。充分履行工业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职责,组建工作班子、明确责任分工、理顺工作机制,实行台账管理、挂图作战,集中精干力量对工业项目实时动态信息进行收集、梳理、归总和上报。我们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实行项目联点责任制,局领导班子和股室长对工业项目分级包干,坚持每周逐个项目“过一遍”,采取实地调度与微信传导相结合的方式,做到项目实时进度“有图有真相”,让市级领导第一时间知晓项目相关情况,确保项目调度的实效性;坚持问题导向,落实工业项目建设周报制度,全年编制印发周报500余份,发现反馈出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42个。通过积极对接协调,进一步强化问题跟踪督导力度,采取单个问题现场办公和多个问题集中研讨的方式,切实做到“小问题不过夜,大问题不过周”,挂号问题销号率达90%以上。截至目前,已实现竣工投产的项目10个,分别是电子传感器生产、30万吨废钢回收交易基地及再生塑料交易集散区、精准施肥机、充电桩、喷涂铝型材、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智能金库门及保管箱生产、大庭纳米、立德有色、年产10万吨再生铜加工。预计年底新增投产项目8个,分别是中塑新能源、天惠新材料、乐普物流园、经卓新材料、给力达二期、美好置业、新基源新材料、再生塑料改性升级。

(三)抓改制,保稳定。一是做好水泵厂改制的前期准备工作,与汨罗水泵厂、长乐水泵厂签订了备忘录,拟起草解除协议,并对职工人事档案及合同工人员信息进行了清理,核实核对了全部人员社保信息。二是处理好改制后企业的遗留问题,督导冶金机械厂整体拆迁工作全面完成,实现企业整体改制到位,职工劳动关系转换到位,棚改政策落实到位。另外,进一步完善了冶金机械厂和水泥厂职工的医保、社保、工伤等相关手续;三是加快推进了金成实业“退二进三”进程,组织专班对公司债务情况进行了梳理汇总,制订职工债务分步清偿方案。11月13日,喻文书记召开办公会议对后步问题处置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形成了会议纪要。目前,此项工作仍在稳步推进中,预计年底可完成首批次的职工债务清偿。四是妥善处置了轧钢厂、原水泥厂、原氮肥厂下岗职工上访事件,通过召开职工座谈会安抚群众情绪,做好关于社保、医保及相关问题的解释工作;积极与社区对接协调,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满足上访职工的诉求,避免矛盾激化,确保了社会的安全稳定。

(四)抓墙改,促规范。一是政策引导。认真执行国家、省、市新型墙材技术标准,实行日常巡查制,做好上门服务,作好技术指导。对新型墙材企业技术不到位的项目,采取事先温馨告知,进行跟踪监管,督促整改到位。按照

“兼并重组、抱团发展”和“七个不准建”的原则,实行9部门联合审批,优先现有从事生产的粘土砖企业就地转型升级,全市按照规划新建新型墙材企业5家。二是行业管理。联合工商技术监督局对全市的新型墙材企业进行检查,对不达标产品,严格进行查处。要求各企业迅速整改,加强技术改造,提升产品质量,供应合格产品。三是宣传督导。扎实开展“推散禁现”工作,传播“禁现”政策法规,禁止在建筑工地现场搅拌,全年城区“禁现”率达80%以上,进一步促进了商品混凝的应用率。**年,全市共发展新型墙材企业11家,生产折合标砖数4.64亿块,建设工程新材使用率达到98%以上,散装水泥的使用率达到90%以上。

(五)抓信息,促融合。一是强基础,大力推动城区线路下沉工程的实施,圆满完成跨g240全部通信线路入地工作;大力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年新建农村光纤1300公里,基站25个,信息化行业扶贫中的贫困村信号覆盖弱问题基本解决,规定的9个贫困村4g信号覆盖率达100%,农村宽带接入能力远超要求的12mbps。二是抓规范,针对我市通信建设发展中面对的主要问题,于5月22日申请召开市长办公会制订解决方案,出台《通讯行业条例》(待审)为通信发展提供了依据和保障。三是促融合,开展信息类企业“大走访”行动,对我市电子信息企业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了解和梳理,为企业提出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意见10余条;坚决克服移动互联网项目申报门槛较高、难度较大的困难,通过与企业的共同努力,成功完成了一例移动互联网的项目(金一电气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控制器及远程智能计量装置的配套生产)申报工作。截止11月底,引导企业上云380余家,预计全年可完成500家。

(六)抓服务,优环境。紧密围绕企业需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组织、集聚社会服务资源,提升公共服务绩效,做好服务中小企业的大文章,通过夯实基础工作,提高工作主动性和针对性,更好地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实效。一是抓培训。4月20日,组织极客科技、众城塑业等8家企业参加**市中小微企业互联网+创新能力提升培训班。5月23日,召集三大运营商及70余家企业召开汨罗市“万企上云”动员培训会;6月26日,组织了三兴精密、金一电气等4家企业参加中小企业创新管理培训班。二是抓申报。组织14家非公企业申报财税贡献大户奖励,奖励资金255万元,共有银联湘北、大利铜业、恒基伟业等9家企业获益;同时做好了屈原酒业、湘达环保、金正科技等7家小巨人后备企业的申报工作。三是抓对接。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联合市金融办召集汨罗铜铝行业8家企业和5家银行召开专题银企对接会,成功为企业融资3亿余元,大力缓解了当前普遍存在的企业融资难问题;着力构建政企沟通、协调联动的发展环境,争取省经信委到屈之源联系党建工作。四是抓帮扶。狠抓各项各项措施的落实,坚持“把身子扑下去、把问题摆上来、把企业服务好”的工作原则,对重点项目建设和企业帮扶建立全过程、全方位服务机制,实行“亲情化服务”和“保姆式服务”,切实确保了企业遇到的困难问题在第一时间知悉好、协调好、帮扶好。

过去的一年,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

(一)生产要素制约依旧突出。一是资金严重紧缺制约企业扩大生产。我市大多数中小企业普通规模偏小,市场稳定性差,资信等级不高,致使银行贷款难度大,企业发展举步维艰。二是工业用地紧缺限制企业发展空间,受有限的可用地资源与紧缩的用地指标双重挤压,工业发展的土地供需矛盾日趋尖锐,致使项目落地难。三是高端人才短缺导致企业生产效能普遍不高,依旧停留在劳动力聚集型产业的道路上,企业核心竞争力低下,产能严重受限。

(二)工业产业发展水平偏低。在产业机构上,虽然初步形成了有色金属、电子智能制造、再生塑料等支柱产业,但战略性新兴产业刚起步;在产品结构上,初级产品多,高新技术产品少,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从园区发展水平来看,园区规模受限,设施配套起点不高,企业布局分散,整体实力尚未形成,产业集聚化程度低;从企业层面来看,企业主体规模较小,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且仍处于产业中低端环节。

(三)新增规模企业数小于退规企业数。从近年来规模企业总数来看,因国家政策、市场变化、企业经营不善等因素,每年退规企业数量大于新增规模工业数量,我市规模工业企业总数呈现下降趋势。**年全市规模企业总数为231家,到**年底,我市新增规模企业16家,退规企业45家,净减少29家。由于新入规企业增量不足以弥补退规企业的减量,导致近年来我市规模工业总量呈下降趋势。

(四)传统行业企业占比依然较高。**-**年新入规的40家工业企业中,分布较多的两个行业为有色金属、建材,均为高耗能行业,两大行业新增规模企业17家,占全部新增企业数量的45%。先进装备制造业少、标志性领军企业少、有较影响力的品牌企业少,电子智能制造、高新材料等新兴行业新增6企业家,占比仅15%。高耗能传统行业新增企业较多,新兴行业新增企业少,制约了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高质高效”是关键词,现结合我市市情和工业经济发展实际,提出以下两点工作建议:

(一)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工业化。通过《中国制造2025》战略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通过产城融合和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城市化进程真正发挥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引导作用;通过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壮大绿色企业、强化绿色监管等措施构建现代绿色制造体系,进而带动整个工业化进程的可持续性。

(二)加大宣传督导力度,推动市民观念转变。当前,许多企业及其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产业工人心态浮躁,企业及企业主热衷于在房地产市场投机赚快钱,缺乏实实在在做企业、做实业的精神,经营管理层和各级员工缺乏职业精神,极不利于国民经济生产体系提质增效。要积极推动市民观念的转变,让持续提升效率与质量成为共同信念,形成崇尚效率与质量的社会氛围,我市可借鉴新加坡“生产力运动”的经验,通过长期、全民范围内的宣传和教育,转市民的观念,让市民充分认识到提升效率与质量的高度重要性,进而将持续改善效率与质量的精神和理念贯彻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

二、**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运行调控。围绕年度目标,编制全市工业运行调控方案,每月分解落实乡镇工业总产值目标,压实乡镇工业发展任务,确保工业增长保持合理区间。强化经济运行监测,抓好各类月度监测分析报告,建立完善覆盖乡镇、部门、行业、重点企业的调度、分析机制。联合市统计局每月做好工业发展指标核算,对乡镇主要工业指标完成情况实行按月排序通报。突出抓好一季度工业发展目标的调控工作,加强节日和节后生产情况调度,确保实现全市工业经济首月首季开局良好,确保上半年“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二)抓好项目建设。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产业项目建设年”行动,科学制定**年任务目标及阶段规划,用1/3以上的工作时间深入项目建设现场,确保每个项目有人管、有人盯、有人促、有人干,确保按期完成节点任务。强化项目调度考核,建立完善“周通报、月调度、季分析、半年总结、年终考核”制度,逐个项目建立台账,拉出“问题清单”、“措施清单”和“责任清单”,明确办结时限,实行分级督办解决制度,一项一项抓落实、抓推进,并将项目推进情况列入工业考核范围,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三)搞好企业服务。一是立足市场,发挥职能。逐步转变工作重点,从组织生产、扩大投资,转向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制定标准、提供服务上来。坚持合理引导,由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做出判断,深入企业认真了解情况,给企业提供针对性、切合企业需求的服务。二是继续推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进一步加强统筹,持续跟进,全心投入,通过在项目建设中的服务意识来打造政府的高效率。同时,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加强干部管理,认真落实各项廉政工作制度,坚决杜绝“索、拿、卡、要”现象。

(四)强化重点行业智能升级。制定实施智慧车间推进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智慧车间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重点面向电子智能制造、再生塑料、安防、有色金属等行业,开展生产、设计、仓储、营销、服务等重点环节的智能化改造。以振纲铝材的智能仓储示范车间为标杆蓝本,建设一批具有行业示范效应和推广价值的智慧车间,推动20家以上企业开展“智能升级”,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加速融合,引领我市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

(五)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在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支持和指导下,搭建汨罗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以园区为载体,建成信息畅通、功能完善、资源共享、供需对接、便捷有效的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网络。通过完善政策措施,培育服务品牌,使服务平台的布局更加合理,特色更加突出,功能趋于完善,服务质量及企业满意度稳步提升,为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撑作用。实现“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手段现代化”四大目标,打造“国内标杆、**一流”的产业转型示范服务平台。

【篇四】

今年以来,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转型追赶、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全市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增长,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速度加快。

一、主要工作

(一)工业经济平稳增长。1-9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完成产值419.1亿元,同比增长12.4%;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较上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沙坡头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中宁县6.3%、海原县-10.9%。工业用电量151.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5%;全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6.26亿元,同比下降50.2%。

预计1-12月份,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可完成产值550亿元,同比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左右;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3亿元,同比下降30%。

(二)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一是新建项目稳步推进。全年计划建设的52个重点工业项目中,目前开工35个,开工率67%。其中,列入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2个,江苏瑞盛锂电池材料公司1万吨ncm正极材料一期项目建成投产,二期项目进行土建施工;天元锰业2×350MW热电联产项目土建施工基本完成,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因企业资金短缺,目前暂停建设。列入全市重点建设的23个工业项目中,利安隆高分子材料、**瑞泰系列化工等11个项目开工建设。二是企业技术改造步伐不断加快。今年以来,全市工业以创新驱动为指引,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企业技改力度不断加大,效果明显。**紫光蛋氨酸关键工艺、**协鑫一期1gw节能、顺泰冶炼余热发电等12个技术改造项目顺利实施,企业降本增效成果明显,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不断提升。1-9月份,全市完成工业技改投资4.88亿元,同比增长242.6%。三是坚持不懈抓招商引资。今年以来,按照市委“9+3”招商引资要求,各县区工业部门围绕现有产业链,先后多次赴北京、天津、重庆、江苏、**等地区开展招商活动,对接洽谈了17个工业项目。截止目前,华御化工高温导热油等5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天津久日新材料有限公司光敏新材料等6个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中化国际锂电池负级材料等项目正在持续对接。

(三)全面落实节能降耗工作。坚持发展与节能并重,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认真落实自治区节能降耗工作,将自治区下达的年度能耗“双控”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县(区)及重点用能企业,开展项目节能审查意见督查验收和节能监察,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全面落实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任务,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创建绿色车间、工厂,引导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宁钢公司被自治区确定为绿色工厂建设示范单位,获得奖励资金300万元。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664.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1.8%,较上半年回落2.4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上升7.3%,增速较上半年回落5.1个百分点。

(四)服务中小企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积极落实中小企业优惠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组织开展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项目申报,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家和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2家,39家中小企业获得各类项目资金补助2412万元;扎实开展人才培养,**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举办了3期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班,培训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320人次。

(五)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的有力抓手,加快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全面落实自治区“降成本30条”政策,全市共42家参与电力直接交易企业累计减少电力成本支出6770万元;积极争取,全市22家企业可自10月1日起享受差别化电价补贴政策,每千瓦时可降低5-6分钱;着力改善企业融资环境,促成企业通过应收账款(动产)融资服务平台达成融资金额33.47亿元;积极申报新型工业化各类项目资金,共为企业争取上级资金支持1.1亿元。二是着力开展行业对标管理。在对全市133家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了对标初期摸底和对标备案,宁钢、锦宁铝镁、隆基硅3家企业被评为

“对标工作标杆奖”,茂烨冶金被评为

“对标工作进步奖”;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回族自治区工业对标提升转型发展行动方案》,召开了政策解读宣讲会,起草制定了我市配套实施方案,目前正在按程序研究印发。三是持续推进信息化发展。协调各电信运营商,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目前,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90.8%,较**年底提高22个百分点;持续协调“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城市项目建设。引导企业申报**年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累计培育11家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5家自治区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成功组织了云天大会工业互联网分论坛,提高了企业互联网认知水平,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六)发挥服务保障作用,着力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坚持抓发展首先抓环境,牢固树立服务至上理念,营造良好的工业发展环境。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根据区市要求,全面梳理公开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将沙坡头区**工业园区以外工业项目备案权限下放到沙坡头区。认真落实“不见面、马上办”和限时办结等制度,缩短办事时限,提高办事效率。积极帮助企业协调办理项目前期手续,推进项目加快建设。三是全力做好安全生产监管。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制定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方案,做到日常监管常抓不懈;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共发放各种宣传资料600多份,悬挂条幅20多条,宣传板展34块;组织开展了“打非治违”等专项行动活动,对2家民爆企业开展检查20次,对14家综合利用自备电厂开展检查36次,共发现隐患46条,现已完成整改;对工业企业开展检查(指导)65次。三是积极推进盐业体制改革。提请市政府成立了以政府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相关部门(单位)为成员的盐业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市盐业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职责分工,强化工作要求。加强监督检查,针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到位。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食盐专项检查,协调出动执法人员420人次,检查食盐经营户2830户次,开展碘盐快速检测1600余次,科学规范的盐业体制基本建立。

(七)加强内部管理,全面提升工作效能。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着力加强党的建设、干部职工能力和作风建设。一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任务。坚持把党建、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要求,先后制定下发了《**年党建工作要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主要任务分工方案》等文件,层层签订责任书,着力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强化非公党建工作,调整规范了党组织设置。突出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共组织集中学习40余次、组织开展知识测试9次、党员撰写心得体会100余篇。扎实开展“八项规定”回头看工作,健全完善财务审批、公务接待等制度。从严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支部主题党日、“五谈两会一报告”、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制度活动,确保全面从严治党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切实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制定下发了《市工信局**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安排意见》《**意识形态工作安排意见》等文件,突出做好网络舆情监管、引导、化解工作。深入落实“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活动,协调三大运营商营业厅规范窗口服务行为,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强信息调研工作,印发《**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动态》34期,微博发布信息82条,**市政府网站发布信息40余条;三是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制定了**年脱贫攻坚任务清单,履行行业扶贫职责,通过产业扶贫、项目带动、支持特色产业发展、解决劳动力就业等途径,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认真做好对口帮扶工作,坚持每月去一次对口帮扶村,了解和帮助贫困村解决实际困难,动员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工作,为辽坡村捐资4.1万元。结合开展“七一”慰问活动,筹集资金2200元,慰问了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积极协调**钢铁(集团)司、**隆基硅材料公司、**市川银冷冻食品公司等企业共吸纳1000余名建档立卡户、生态移民户和贫困户劳动力稳定务工就业。四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鼓励干部参加在职研究生学习、外出培训等,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强化调查研究,组织干部对重点产业等方面进行专题研究,形成调研报告,为市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严格内部考勤考核管理,着力营造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经济运行不确定因素增多。受宏观政策调整、企业资金紧张、原材料涨价、市场不佳、新能源“5.31”政策出台等因素影响,天元锰业、银阳、协佳、紫光化工、锦宁巨科等重点企业均有不同程度的限产,华创风能、协佳等部分企业已停产,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同比减产超过一千万元(不含停产和合并企业)的有25户,共计减产38.46亿元,其中同比减产超过1亿元的有7户,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

(二)工业投资持续下降。一是开工率较低,投资强度普遍较弱。紫光公司蛋氨酸三期、协鑫公司2gw单晶拉棒、****城智能制造等17个投资额度较大的项目受“5.31”政策调整、市场波动影响,推迟开工或无法开工。二是受环评、安评等前期因素影响,部分项目开工日期推迟,预期的投资效应减弱。**瑞泰集中供热中心、tdi高分子材料系列化工项目、**华御高温导热油、**润华20万吨熔盐等项目前期手续推进缓慢,开工日期延后。

(三)企业降成本难度加大。今年以来,原材料、人工、物流成本持续大幅增长,价格“购销倒挂”持续加重,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随着全国对金融风险的防控力度加大,行业风险和贷款集中度提高,银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加大了风险管控力度,我市企业融资难问题依旧突出。

(四)节能降耗完成任务难度大。一是高载能行业恢复生产和新建项目陆续投产,能耗将快速增长,完成今年乃至“十三五”节能目标任务难度大;二是预计今年全市综合能源消费量达到1036万吨标准煤,未超出自治区下达的“增量控制在80万吨标准煤”;但是万元gdp综合能耗预计同比上升1%,完成自治区下达的下降1.7%目标任务难度较大。

**年工作思路

**年,全市工业发展将紧紧围绕市委、政府高质量发展要求,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机遇,既重视量的发展,更注重质的提升,加快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紧盯全年工业各项目标任务,积极解决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力促工业保持稳定增长、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一)集中精力抓项目。经过初步梳理,**年我市计划建设53个重点工业项目,总投资399亿元。其中,续建项目28个,新建项目12个,技改项目13个。**年,全市计划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0亿元以上,增长15%以上。

续建项目促投产。重点抓好中化国际10000吨ncm正极材料、利安隆3条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华御合成高温导热油、**紫光天化公司蛋氨酸关键工艺技术改造、圣光宜农年产10万生物有机肥、**润安10万吨硝酸氨钙、兴尔泰碳化硅及三元中泰、众泰工贸、顺泰公司矿热炉及余热发电等20个拟投产项目,全力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和困难,力促按计划投产达产。经初步测算,预计20个项目建成达产达效后可新增产值40亿元,预计明年可新增产值近30亿元。

企业技术改造再发力。根据自治区开发区整合优化和机制体制改革方案,今后5年拟对全区所有企业完成一轮技术改造。基于这一任务安排,我们将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鼓励企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传统产业实施改造提升,促进各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大力发展“三新”新产业,促进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招商引资再强化。紧盯中化国际、苏化集团、重庆化医、锦江集团等大企业,加强对接联系,围绕现有产业链,重点抓好中化国际碳酸锂、久日公司光敏新材料、**淮化集团火箭推进剂等项目,力争冬季能够落地并开展前期手续办理,明年一季度正式开工建设。

(二)全力以赴抓工业增长。强化经济运行协调,加强市、县(区)指导和联系,帮助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重点企业生产稳定,投产项目产能得到有效释放;结合统计部门经济增速新算法的特点,提前谋划,紧盯重点企业生产运营,确保明年“一季度”工业增速实现“开门红”,为全年增长奠定基础;抓好企业入规工作,力促中化国际锂电池、新澧化工、恭安永泰(火冰灭火刘)、金沙坪水泥制品、众泰工贸、银佳新能源等企业早日纳入规模以上统计,为工业增长贡献产值。**年,预计全年完成规上工业产值580亿元,同比增长10%;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

(三)培育发展中小企业。加强中小企业政策宣传,力促更多企业享受政策红利;抓好工业人才工作,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高技术人才培训,各类人员培训,鼓励企业开展高技能人才、柔性人才引进和培养;持续培训“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和中小企业,积极开展融资租赁、企业技术中心和人才项目申报工作,努力帮助企业争取更多专项资金,促进企业发展;进一步落实中小企业减负工作,不折不扣落实中小微企业各项优惠政策。

(四)持续开展节能降耗行动。真落实国家、自治区节能降耗工作,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指导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能源审计、能源计量、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等工作;加大节能专项监察,积极推进绿色制造,开展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试点示范;严格落实国家、自治区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目标任务。

(五)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严格按照自治区《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区工业园区(开发区)整合优化和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绝大部分改革事项的基础上,在**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园区整合优化和体制机制改革工作。认真贯彻《自治区工业对标提升转型升级行动方案》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落实方案,推进企业对标改造提升;进一步探索“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模式,推进先进制造业和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助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转型升级。

【篇五】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工信局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作答时代命题、聚力赶超攻坚”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有关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工信各项重点工作,全市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一是主要指标稳中有进。**年全市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5167.98亿元,比增8.6%,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4501.41亿元,比增8.6%,符合年度预期,为全省工业大盘作出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是工业投资较快增长。全市新对接民企项目合同投资总额1259亿元,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名。全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增长9.1%,高于全社会固投增速2.8个百分点;其中技改投资增长21.6%,高出省上下达目标6.6个百分点。

三是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年1-12月规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59.3,同比提高20.8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增长4.7%。全年累计工业用电量342.63亿千瓦时,比增0.9%;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8.0%,能耗强度下降优于年度控制目标。

(一)突出服务保障,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运行。一是持续做好运行监测分析。精准实施增产增效奖励、春节短周期电力直接交易等政策措施,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为全年工业稳增长奠定良好基础。深化“周监测、月分析、季调度”机制,持续做好运行监测分析。强化要素保障,配合省上做好“政企直通车”平台和工信系统“百千万”挂钩服务企业工作,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协调跟踪服务机制,保障企业稳定生产。二是深入实施企业管理提升工程。深化“企业家讲师团”的传帮带模式,重点实施龙头企业(重点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管理提升、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培育三大培训工程,提升企业家经营管理战略高度。**年全市组织开展“企业管理创新”名家讲坛、企业技术创新等系列培训活动116期,培训企业家及高管近12300多人次。三是扎实抓好政策落实。深入开展“政策落实年”、“送政策进园区、进企业”等活动,通过媒体宣传、印发汇编、现场解读等多种形式宣传解读政策,**年市、县两级工信部门共编发各类政策汇编近两万册,召开政策宣讲解读会50多场,进企业“点对点”解读政策4000多家次。认真贯彻落实各级降本减负工作部署,全年全市减轻企业成本超90亿元;全面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截至12月底,全市共清理账款总金额1.4755亿元,已偿还1.4523亿元,清偿率98.43%,应还尽还率100%,完成省上下达的目标任务。四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按照市政府要求,组织专家编制出台纺织服装、鞋业、纸业等重点行业企业生产管理提升指导意见,提出重点行业企业设施建设、生产管理规范化的要求,全力防范和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积极构建安全责任网络,开展重点行业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认真抓好煤炭、油气长输管道和民爆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全力推进全市工信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二)培育市场主体,工业大盘持续稳步增长。一是做强产业龙头。深入实施产业龙头计划,建立龙头企业动态管理机制,实行分级管理、分类指导、重点扶持。全年共培育龙头企业省级

84家、市级328家。鼓励龙头与中小企业协作配套,推进双方互用产品、互为市场、抱团发展,全年促成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协作配套项目71项,兑付补助资金770.8万元。二是做精中小企业。成立全市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发展协调机制。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推动小微企业上规模,全年促进“小升规”企业455家。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入库工作,入库企业达2600多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0家。加强公共平台建设,全市现有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国家级5个、省级14个,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级5个、省级9个,3个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运营绩效评价排名全省前十,数量居全省第一。三是做优高成长企业。实施高成长企业培育计划,滚动管理高成长企业库,**年共认定高成长企业82家,其中新增57家。做好各级单项冠军申报推荐工作,新增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4家。

(三)强化项目支撑,新增量不断培优做大。一是强化民企项目对接。持续深化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活动,有效对接引进一批强链补链和新兴产业项目,为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和落实赶超任务提供项目支撑。牵头组织开展驻珠三角区域招商,截至目前,珠三角区域招商共洽谈对接项目66个,计划总投资501.35亿元,**年共新引进民企项目210个,合同投资总额1259亿元,连续四年居全省第一。二是强化技术改造。贯彻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行动计划,细化工作目标,形成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市、县级工业和技改投资项目库,力争工业投资项目应统尽统,推动工业和技改投资稳步增长。**年共组织实施市级以上重点技改项目268项,总投资383.16亿元,年度投资135.56亿元。此外,中国化纤科技大会(**)于6月份在泉州成功举行,行业专家、龙头企业来泉进行面对面技术对接,促进了化纤产业提升。

(四)推动绿色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一是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全面落实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责任,制定《**年泉州市节能和循环经济工作计划》,实施节能(循环经济)项目35个,年节能量4.25万吨标煤。深化能效对标达标工作,组织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监察192家,完成重点用能企业能耗“双控”考核155家。顺利完成省上对我市**年的能耗“双控”考核,考核成绩居全省前列。二是发展绿色产业。加大资金引导力度,鼓励引导企业开展绿色制造。全年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7家,省级绿色工厂14家、绿色供应链1家、绿色园区1个。加快泉港石化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引进建成一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并投产,6类30个循环化改造指标均已完成,目前已基本形成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产业体系。三是淘汰落后产能。制定《泉州市**年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方案》,严格常态化执法和强制性标准实施。重点深化煤炭去产能工作,全市6处xx万吨/年煤矿全部退出,去产能xx万吨/年;引导退出3处xx万吨/年煤矿,去产能xx万吨/年,全年合计退出9处煤矿,去产能xx万吨/年,转下达省补资金3000万元,下达市级资金1000万元,并分别通过县、市、省三级验收,实现平稳退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五)加快智能化改造,制造业发展质量有效提升。一是深化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成功举办**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泉州)系列活动,配套开展轻工产业智能化改造、机械装备产业智能化改造、石化产业智能化改造等三场问诊需求对接会,工信部苗圩部长、中国工程院等科研院所有关院士专家为我市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问诊把脉,为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发挥百宏、恒安、九牧等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引领作用,推广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线121条,培育市级数字化车间24个。全市80个项目被列入省级智能制造重点项目,数量居全省首位,14个项目被评定为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和样板工厂(车间)。二是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巩固提升轻工装备智能化水平,积极推动智能装备重大专项、首台套开发专项等工作。确定116个市级“数控一代”示范项目产品,新增8项省级重大技术装备与智能制造装备项目。持续深化对智能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支持,开展**年度泉州市智能制造十大装备评选,指导举办首届泉州智能装备博览会。三是推动创新体系建设。加快中科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等高端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哈工大(福建)工研院与兵装集团开展项目合作。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加大企业技术中心梯队培育力度,全年新增企业技术中心省级3家(累计113家)、市级5家(累计77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累计6家),省级技术创新重大项目64项。继续开展质量管理水平提升工作,**年新增质量标3杆企业国家级2家(累计3家)、省级3家(累计12家)。

(六)深化融合发展,工业互联网助推作用更加明显。一是深入开展两化融合。鼓励企业推进先进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大力推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全年培育市级两化融合示范项目5个、平台1个,全市累计318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二是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组织召开全市工业互联网建设应用推进会暨供需对接会,推动10家技术服务商与250多家企业进行现场对接,16家企业现场签约。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步伐,新增全国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1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企业5家、工业互联网app典型应用案例2个,培育建成工业互联网行业平台3个,企业级平台近40个。三是开展企业上云上平台行动。组织召开全市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工作推进会,组织全市7家云服务商和200多家企业进行现场对接,目前已推动超1500多家企业基础设施、平台系统和业务应用“上云上平台”,58家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获得省级专项资金补助137.68万元。

(六)推进服务制造,产业创新转型步伐加快。一是开展服务型制造重点培育。确定服务型制造、工业设计中心、供应链平台等重点培育对象共116个,新增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7个(累计30个)、服务型制造公共服务平台1个(全省仅2个,我市累计7个)。二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继续开展省市物流园区提升工程包项目建设,全年物流园区工程包投资超额完成考核目标138%。继续开展省级物流示范园区培育工程,新增省级物流示范园区2个(全省3个,我市累计5个),3a级及以上物流企业14家(含升级),累计103个,数量居全省第一。三是提升工业设计水平。成功举办**年“海峡杯”工业设计大赛,推动“我的最美校服”、“何朝宗”杯陶瓷、“伞都”杯工业设计大赛等赛事举办,全年工业设计赛事共征集有效参赛作品超过1.5万件。开展海峡两岸大学生设计工作坊(营)36场。新增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重点培育对象2个,其中陶瓷工业设计研究院被认定为全省首家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同时也是全省唯一被纳入国家首批国家级工业设计研究院重点培育对象。四是促进产融合作。发挥省、市、县三级产融合作工作机制作用,组织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年全市共召开政银企对接会14场,组织700多家企业参加,达成贷款意向及授信金额达127亿。推动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全市供应链融资9.46亿元,受益企业61家,仅九牧厨卫就实现在线融资超3亿元。

(七)全面从严治党,推进机关作风持续改进。一是强化政治建设。制定落深落细落实党的政治建设具体意见,推动省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工信系统落地见效。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持续抓好“学习强国”“党员e家”以及“党组书记上党课”等“线上+线下”的联动学习机制。二是扎实开展主题教育。聚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实施,以个人自学、专题会议、集中交流研讨、主题党日、专项培训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开展专题调研,形成12个质量较高、针对性强的专题调研报告,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具体举措。认真开展剖析检查,完成24条排查问题、5个“化积案”、25个检视问题清单、3个上下联动项目的整改工作。三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一岗双责”意识,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书》,压紧压实党建工作责任。组织党员干部到惠安革命纪念馆、鲤城区廉政警示教育基地等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增强党员廉洁自律意识,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纵深发展。严格落实“基层减负年”的部署,聚焦“四风”整治,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全年发文491份,同比下降40%,召开基层参加的大型会议2场,同比下降66.7%,切实转变和改进文风、会风,进一步为基层减轻负担。

其它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挂钩帮扶、机关效能、精神文明建设、平安建设、机要保密、宣传信息、政务公开、人事教育、人才工作、离退休干部、工青妇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取得了新成效。

推荐访问:工作总结 年终 工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