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浅议提高流动人口公共服务水平

浅议提高流动人口公共服务水平

时间:2022-06-15 13:42:01 浏览次数:

浅议提高流动人口公共服务水平

 

纵观世界近现代发展史,工业化和城镇化成为引发大规模人口流动的主要诱因。大规模的流动人口为城市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传统城镇化进程中人口流动带来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实现了人口的自由流动,但这种流动主要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向东部发达地区的流动。长期单方向的人口流动,一方面,使东部地区的人口增长率得以补充,进而降低其社会抚养比,拉动这些地区经济增长,缓解因老龄化等因素带来的经济下滑的风险;另一方面,对于人口净流出的地区,则使其陷入“人口逆差”的困境,其影响甚至波及社会经济运行的整个过程。在进入老龄社会之后,由于工作和养老不在同一地点,如果没有跨地区社会保障体系,这些流动人口的养老负担将过多地集中在流出地区政府,造成越是落后地区越享受不到人口红利,越是落后地区越要承担过重的社会抚养责任。

  由于体制上长期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导致大量流动人口从农村进入城镇后,无法真正融入城市,在城乡之间摇摆,从而催生大量流动人口。就目前来看,我国仍有约2.6亿流动人口在城乡之间徘徊,占全国总人口的1/6。这些人为国家的工业化城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造成了农村2500多万名留守儿童和4000万名空巢老人的重大社会问题。

  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需求。流动人口之所以流动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因此,他们希望得到与流入地居民公平公正的公共服务。流动人口的服务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主要包括:一是身份转换。由于现行户籍管理体制,城镇流动人口不享有与城市居民相同的身份,身份的模糊化、边缘化,使得他们尽管已进入城镇,却不能取得城镇人的身份。二是社会保障。目前城乡之间社会保障没有实现完全对接,与当地人相比,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不健全、保障水平低,且社会保障关系转移难度较大,流出地和流入地政府之间缺乏协调合作渠道。三是子女的教育问题。近年来,对于接收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虽然也作了安排,但因信息不对称和资料提供不全,仍存在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的问题,还有个别流动人口的子女在学校受歧视的现象。四是劳动和就业保障。在向城镇流动过程中,流动人口需要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和技术培训,但城镇相关部门的就业服务往往忽略了这些群体。另外,因流动人口相对弱势,在发生劳动纠纷时,很难得到及时公正处理,如民工欠薪问题等。五是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尽管流动人口在城市居住时间延长了,但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内容极其匮乏,在城镇没有归属感。

  切实转变流动人口公共服务思路。流动人口是一个数量庞大、涉及面广的群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切实解决好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问题,让他们平等享受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的成果。为此,城市管理者必须实现“四个转变”:一是观念转变,从歧视性管理向均等化公共服务转变。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彻底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流动人口管理重收费、限制,轻管理、保护、服务的倾向,增强“服务就是管理”的意识,为流动人口提供安全保障和良好的生活环境,逐步消除与当地居民的差异性待遇。二是目标转变,从单纯的社会治安管理和完成计生国策等工作任务的目标,转变为提升流动人口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流动人口的市民化,针对流动人口的需求意愿,围绕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拓展覆盖面,延伸服务触角,让所有流动人口都能享受到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三是工作重心转变,从计生管理服务向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保、住房、精神文化等公共服务转变,从以流入地城市管理为主向双向管理、城乡统筹转变。四是服务方式转变,从行政化管理向法制化管理转变,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服务转变,从单一型管理向协作型综合性服务转变。 

推荐访问:流动人口 服务水平 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