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在省委第2期县委书记工作讲坛上的讲话

在省委第2期县委书记工作讲坛上的讲话

时间:2022-07-31 12:21:01 浏览次数:

今天是国庆长假后的第一天,一上班我们就举办第二期县委书记工作讲坛,主要有两点考虑:一是,到上月底,市县乡三级党委换届已全部顺利结束,新班子选出来了,蓝图有了,未来发展的目标已经明确,接下来就是要狠抓落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二是,现在已经到了四季度,离年底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能不能全面完成年初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十三五”发展的良好开局,需要大家沉下心来,抢抓时间、埋头苦干、奋力冲刺。

我们把这次工作讲坛的主题定为“大力弘扬求真务实,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刚才,8位县(市、区)委书记作了发言,大家讲得都很好,有的从问题导向入手,多维度对标找差,明确重点、排出事项、着力主攻;有的从县情特点出发,厘清自己的所长所短,有的放矢、精准施策;有的从推动既定目标落实的角度切入,特别是围绕改革发展、富民惠民等,把任务实化细化具体化。总的感到大家信心足、思路清、措施实,较好地体现了求真务实的精神,听后很受启发。下面,我就“求真务实”这个主题谈3点想法,和大家交流。

一、为什么当前还要突出强调求真务实?

求真务实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和成事之要,一切事业和工作都是干出来的。敢不敢坚持实事求是,能不能做到求真务实,考验着我们的政治品格,考验着我们的工作作风,也考验着我们的能力水平。从我最近调研的情况来看,我省各级干部的状态总体上是好的。但也有些地方、一些部门对如何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问题还比较纠结,认识还不够到位,贯彻还不够坚决。上个月,我委托省委研究室找了一些乡镇主要领导开了座谈会,听听基层的意见。国庆长假期间,我也分别找了一些市县和省级机关同志谈心。听下来,大家谈得比较多的是如何更好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对工作要更加求真务实,对群众要更多地办实事好事,对同志要更加真心交流、真情相待。因此,有必要对求真务实的问题进行再认识、再强调。

1.求真务实是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不真不实有悖于党员干部最普遍、最基本的要求。求真务实,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再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贯穿始终的一个重要指向,就是解决干部作风中存在的不真、不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求真务实就是要“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并践行求真务实精神,必须把求真务实贯穿于工作之中,在“求真”上下功夫,在“务实”上花力气。无论是制定政策举措,还是解决矛盾难题,都要遵循客观规律,找到符合实际情况、科学精神的办法和路径。

2.求真务实是检验新班子工作状态的试金石,不真不实就难以完成新使命、实现新作为。换届有没有换出新气象、新风貌?我们就要看各级新班子是不是有“务实”的好作风和新形象,是不是有“实干”的精神状态和实际行动。谋定后动,重在行动。今后5年,新班子要带领干部群众完成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对工作作风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去大家可能比较在意实现时间的提前,现在时间节点都统一到2020年了,并不刻意强调率先实现,主要看质量和水平。我们讲的高水平,要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对照,要得到群众的普遍认可,而不是自说自话。这都要求把各方面的工作特别是补短板的工作做得更加扎实,能够拿出更加过硬的成果。现在,区域发展的竞争十分激烈,并且呈现出新的特点,就是既比综合实力、整体水平,又比标志性、引领性的特色亮点。也就是说,光有“高原”还不行,还要有“高峰”。在这方面,兄弟省市确实有不少成果令人瞩目,特别是北京、上海、广东的科技创新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当然,他们今天的“光鲜”,背后是长期艰辛的努力,是靠实实在在干出来的,有的甚至是十年磨一剑、二十年磨一剑。我们江苏要在提高整体发展水平的同时,创造特色、打造亮点、形成标志,也需要瞄准目标做艰苦细致的工作。没有求真务实的精神,没有苦干实干的付出,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

3.求真务实是干事创业的关键所在,不真不实就会贻误发展、后患无穷。江苏的发展、江苏的干部有个鲜明特点就是“实”。江苏素有兴办实业的传统,实体经济发达;江苏人的性格低调务实,干部勤勉踏实。江苏发展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也是靠实干赢得的。但也不可否认,当前干部队伍中也不同程度存在着一些“不真”“不实”的问题:有的抓工作一般性号召多,“实招”“硬招”少,抓不到点子上;有的不顾现实条件,提过高指标,层层压指标;有的弄虚作假,玩数字游戏,甚至搞“注水”政绩。工作不真不实,必然使一些本来可以做好的事情做不好,一些本来应该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一些本来可以缓解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在这个问题上,新领导班子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治假以求真,治虚以务实,以扎扎实实的工作争取实实在在的成果。

二、怎样才能做到求真务实?

顾名思义,“求真”就是要求得事物的客观真实、求得与客观事物相一致的真理性认识;“务实”就是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从真实情况出发,重实干、出实招、求实效,真正务得解决改革发展问题之实、务得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之实。具体到工作来讲,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针对存在的不真、不实突出问题,有重点地加以纠正。这里,我想着重强调一下讲真话、抓具体、求实效这3个问题。

第一,要敢讲真话。讲真话是科学决策的前提。领导干部要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决策,需要听不同的声音,包括反对的声音。我们讲求真务实,求不到“真”,如何务得到“实”?不讲真话、不察实情,就办不了实事、收不到实效。敢讲真话,反映的是底气,体现的是担当,需要的是胸襟。讲真话,既需要有人能讲真话、敢讲真话,又需要有人愿听真话、善听真话,这当中有3条比较关键:

一是要知“家底”、察实情。知“家底”才能有底气,察实情才能讲真话。现在,一些干部下基层调研次数不算少,但如果身入心不入,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掌握的真实情况就不会多。不了解真实情况,满足于一知半解,甚至于道听途说,就讲不出真话,只能是讲一些大话、空话、套话。我们大多数县委书记对本地情况应该说是了解的,但还是要进一步吃透实情,县里“家底”怎样,优势在哪,短腿是什么,群众想什么,都需要下真功夫把情况摸清摸透,做到精准把脉。

二是要重事实、敢负责。作为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能不能直面矛盾、能不能担当负责,敢不敢讲真话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如果对上隐瞒实情,甚至反面文章正面做,把问题包装为成绩,不仅影响矛盾问题的解决,还会干扰误导上级的决策,这是要不得的。要光明磊落,尊重事实,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对工作成绩不夸大、不溢美,对存在问题不回避、不掩饰,不能光讲上级领导喜欢听的好话,要多讲上级领导需要了解的真话实情。

三是要能包容、听真话。只有领导干部听得进真话、实话,大家敢讲话、讲真话才能成为一种常态,才能真正汇聚民意、激扬思想、迸发力量。很多基层干部反映,现在最难的是在上级领导面前讲真话,真话讲多了,矛盾反映多了,有的领导会觉得你状态不行、能力不行。所谓“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很多不真不实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是上行下效、投其所好的结果。因此,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一定要本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原则,有倾听真话的勇气和肚量,鼓励干部讲真话,善于从不同的声音中特别是批评性意见中汲取智慧。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更清醒的头脑和更理智的判断,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避免决策失误。

第二,要善抓具体。做到求真务实,关键在于抓具体,一具体就深入,一深入就见效。古人讲,“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致广大而尽精微”,强调的都是细节、小事对于达成目标的重要性,这也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必然要求。县一级领导要谋几十万、上百万人的改革发展稳定大计,管千头万绪的事务,既要着眼于全县的发展大局,心中始终装着大目标、清楚大路数,又要善于把各项工作具体化,在抓细、落小上下功夫,从细求实,由小及大,把既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讲抓细,就是从细节入手,目标思路要细化,政策措施要细密,工作推进要细致。实现目标任务,要注重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和可操作的具体任务,实施项目化推进,任务明确到人,责任明确到人,不折不扣落实下去;出台政策举措,要分条线细化实化具体化,注意分类指导,增强政策针对性,不能一个药方治百病;推进各项工作,要实而又实、细而又细,对每段时期要抓的重点心中有数,对任务进展情况了然于胸。这当中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见事于细、见事于早的洞察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往往在县级层面有迹可寻。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敏锐察觉、见微知著,并积极加以应对。

讲落小,就是要从群众欢迎的小事抓起,多做排民忧、解民难、帮民困的好事实事。老百姓提出的困难,不论大小,都是他们切身利益所在,甚至是生活中急需跨越的“坎”。有些事情看起来不起眼,但牵涉面大,影响的是大局。真心实意地解决群众的“小事”,群众从中看到干部的形象,看到党和政府的形象,这就是“大”。有的市县领导讲,他们花了很大精力,搞来了大项目,但老百姓并不关心;相反,只是把背街小巷的路灯装了装,花钱也不多,却深受群众称赞。其实这就是老百姓关注的“小事”,这就是民生。我们有很多市县每年制定“民生清单”,排出为民办实事项目,对账办理、请民监督,很多项目并不大,但都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这就是落小落实的好做法。我们抓小,就要从这些群众最关心最急需的事情抓起,在解决群众生活小事中做好执政为民的大文章。

第三,要务求实效。什么是实效?不能光看领导评价、统计数字,关键看群众的感受、是不是真正得益受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联系正在干的事情,把求真务实的要求落实到新一轮发展的开局之中,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努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要从头抓紧,从头抓实。县委书记干满一届也就5年时间,说短也短,说长也长,我们既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好每一天,不可荒废时间、蹉跎岁月,又要有恒心和韧劲,从长计议、通盘考虑,着眼于交好整个任期的答卷,不可急功近利、短期行为。从过去的情况看,换届之初,新班子新领导上任,往往会出现两种倾向:一是“大干快上”冲指标,虚火很旺;二是一门心思琢磨干“出彩的事”,追求所谓轰动效应。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新任领导想出政绩、树形象,这可以理解,我们干事创业也需要这么一种干劲和激情,但也千万不能头脑发热、急于求成。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如果只想到急于出政绩,一旦急躁起来,往往就会脱离地方发展实际,脱离群众需要,好事做不好、实事办不实。对定下来的目标任务,领导干部不能满足于大概了解情况,提些原则性要求,做一般化的安排,要抓好具体指导,找准工作突破口,拿出可操作的办法,一步一步推进,一件一件落实,一年一年见到成效。大迹无形,小迹有痕。不能只追求显性政绩,还要甘于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勇于去解决一些别人没有解决好的疑难问题,这既体现能力,也体现担当。新班子接过权力棒,也要接下责任棒,新官要理旧账。对存在的突出问题,不管是新问题,还是老问题,都不能搁着拖着,要在有效化解中把工作往前推进。

要盯牢重点,突破见效。一个县的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庞杂,要做的事情很多。领导干部要在牢牢把握发展全局、全面展开工作布局的同时,学会“弹钢琴”、牵“牛鼻子”,把工作抓到点子上。抓发展第一要务,要善于抓其中的“要事”,把需要突破的一些重点排出来,自始至终盯牢盯实。什么是地方工作的“要事”?比如,怎样让居民收入、企业利润、财政收入“三个口袋”更加充实?这就是“要事”。对我省而言,“三个口袋”,尤其应当关注居民收入这个“口袋”,这也是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核心体现,是发展目的和落脚点所在。各地“三个口袋”情况怎样?哪个“口袋”鼓一些?哪个“口袋”瘪一些?领导干部心中要有一本账,经常翻翻账、对对表。今年全省财政形势比较严峻,宁可政府少收入,也要坚决把国家为企业减负的政策落到实处,同时以此为契机解决好财政收入多年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比如,怎样解决好老百姓看病、上学、养老“三个焦点问题”?这也是“要事”,直接关系到群众幸福感、满意度。随着经济发展,各种民生诉求也“水涨船高”,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很多,不可能都一下子就解决。对医疗、教育、养老这些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我们要下大力气解决好,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对基本的保障,政府要坚决保、保到位;对非基本的保障,要有好的机制,依靠社会力量共同解决。还比如,怎样提供好生态环境、公共安全这“两大公共产品”?江苏人多地少、环境容量小,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我省13个设区市总体处于中等偏后水平,全省478个水环境省控断面中,已经没有Ⅰ类水,Ⅱ类水仅占5.3%,特别是沿江化工企业密集,环境保护和治理任务艰巨。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上,每年都要明确几个重点,完成几项任务,循序渐进,积小胜为大胜,让群众见到实实在在的成效。江苏平安建设是一块品牌,但当前安全形势仍然严峻复杂,社会矛盾多样多发,要居安思危,全面提升平安江苏、法治江苏和政法队伍建设水平,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让群众放心、安心、舒心。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盯牢重点,同样,在其他领域的工作中也要突出重点。抓改革,要围绕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着力于激发微观主体活力,重点在机制性的探索中下功夫;抓法治,要围绕法治江苏建设,加快建设法治政府,重点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解决矛盾问题上下功夫;抓党建,要围绕履行好主体责任,抓好班子带好队伍,重点在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上下功夫。

要创新思路,破解难题。我们倡导实干苦干,不是呆干蛮干。现在我们要干的很多事情,都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如果我们还是局限在原有模式、思维框架中,用老套路分析新情况,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就做不到求真务实。对领导干部而言,关键是创新思路办法,把视野和思路打得更开。像科技创新问题,现在大家都很重视科技创新,怎么抓科技创新?也得要讲思路和办法。我也看了一些谈科技创新的报告、文件,大多是讲怎么规划、定什么目标,但对如何发挥市场作用、如何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讲得就不多。抓科技创新,光靠政府“一头热”不行,关键是把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江苏有科教资源优势、人才不少,这些年投入也很大,但具体到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创新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还不多,这也是我们缺乏有核心竞争力、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领军企业的重要原因。怎么能让更多创新人才愿意到企业去?怎么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怎么让科技与产业更紧密结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像苏北发展问题,必须要以改革的精神,寻找创新发展的新路子。苏北地区经济相对欠发达、但生态本底很好,如果还走和苏南过去发展差不多的路子,恐怕不一定走得通。要整合相关资源,走生态型经济发展的路子,形成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综合效应。每个地方必须从实际出发,发挥优势,突出亮点,把发展路子走对。创新要落到实处,必须植根于实践。改革开放以来,很多新生事物,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苏南模式等等,都来自于基层和群众创造。县一级处在基层一线,直接面对广大群众,要高度重视群众的实践创新,及时发现群众首创的新鲜经验,并加以总结推广。

三、怎样营造求真务实的氛围?

求真务实,离不开每一个个体的践行,但也需要相应的导向、环境甚至文化。如果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成为了一种普遍的风气,就会反过来促进每一个个体把求真务实当作一种习惯,成为内在素养。

1.领导干部要做求真务实的倡导者、实践者、推动者。领导干部的言行是无言的力量,具有重要的示范导向作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直接影响着一个地方的风气。弘扬求真务实作风,领导干部首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实起来,实事求是评价发展成绩,清醒务实看待差距不足,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不提超越阶段的目标。带头实起来,很重要的就是要带头干起来,做给别人看,教给别人干,率领“一班人”、带动“一层人”、影响“一群人”,把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为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只有领导干部带头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形成“强磁场”,干部群众紧随其后,才能汇聚成干事创业的正能量。

2.考核工作要更科学、更精准。干部政绩考核评价,具有很强的“风向标”作用,这个指挥棒指向哪里,干部的注意力、工作的着力点就会聚焦到哪里。这些年来,各地注重发挥政绩考核的引领作用,推动了工作的有效落实。但从一些基层干部反映情况看,有的地方在考核上还存在一些不科学、不务实的地方,考核项目繁多,一票否决事项泛化,职责权限不匹配,过于抬高指标,等等。我们讲引导发展,没有指挥棒不行,但方向指错了更不行。完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一要精准,突出关键性工作,强化质量效益指标。二要规范,考核什么、一票否决什么,都要有合理界限。三要科学,注重分类指导,给基层留有自主空间,不搞一刀切。四要多维,既看前任的基础,也看现任的业绩;既看发展成果,也看发展成本;既看任内干成了什么,又看走后留下了什么;既采取“官评”,又增加老百姓的话语权。总的来说,考核工作的指向要更明确,把干部的注意力引导到发展最应该干、群众最希望干的事情上来。

3.选人用人要看实干、看实绩。用好一个干部,就是树立一面旗帜,就会在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形成良好的导向和风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20字好干部标准当中,勤政务实是重要的一条。对干部的考评,要注重实干实绩,对那些讲实话、办实事,有工作实绩、群众公认的干部要选出来、用起来;对那些有上进心、工作勤奋,但一线工作经验较少的干部要加强培训历练;对那些精神懈怠混日子、有了好事往前凑、见到困难往后缩的干部要及时调整;对那些搞数字游戏、弄虚作假,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后果的干部要严肃问责,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总之,希望大家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作风,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以务实的举措、过硬的成果,展示换届后新班子的新状态、新风貌,并将这样一种精神贯穿于整个任期,向老百姓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推荐访问:讲坛 省委 县委书记 讲话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