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用心灵去歌唱:浅谈声乐演唱中的“声”与“情”

用心灵去歌唱:浅谈声乐演唱中的“声”与“情”

时间:2022-05-28 17:42:02 浏览次数:

用心灵去歌唱  

——浅谈声乐演唱中的“声”与“情”   

李运明   丘映丹       

内容摘要:在声乐演唱中,用心灵去歌唱是非常重要的,这便需要正确地去理解“声”与“情”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声乐演唱中声与情之间辩证关系的分析,指出了以声传情、以情带声对歌唱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指出了如何达到声情并茂这一歌唱的最高要求和基本原则。  

关键词:声音特征 , 情感处理 , 声情并茂  

一、正确地认识  

(一)、“声”  

所谓“声”,是指如何去用气、发声、咬字、行腔,也就是唱歌的方法。在声乐演唱中,声音是歌唱的基础,不论是否美妙,总是歌唱存在的先决条件;声音还是表现人类感情的艺术手段。声音可以表现出丰富的感情变化,优美、动听的声音使人心情舒畅、愉悦;凄惨、悲凉的声音使人恐怖、哀愁。只有建立在物质的声音基础上的情,才可能表达出内容。情感依附于歌唱声音基础,通过声音表现丰富的情感。有声无情,虽然缺少的歌唱的主要内容,但我们尚能听到声音,感受到一些人声的艺术美。但如果只有感情没有声音,那就不歌唱表演了,充其量也只可以叫做“哑剧表演”,所以我们不可忽视唱歌方法的学习。  

(二)、“情”  

所谓‘情’可理解为情感表达的要求和声乐审美意识对声音质量的指令性要求。就是说在演唱时应该用正确的情感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声乐艺术的情感,是歌唱家唤起自己内心情感的体验,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同时使观众也体会到这种情感。艺术表现的目的就是传达思想、表达情感。无论哪一门艺术都是运用各种手段,来表现社会、时代和人的情感的。感情对声音质量的影响也非常大,感情能把简单、枯燥的声音变得有血有肉,并赋予灵魂。  

当我们在演唱某首歌曲时,歌曲的思想内容、情感深度、幅度需要用相结合的声音来体现,这种声音的要求同时又必须符合声乐审美的标准,这个审美标准是演唱者综合素质的体现。这样的意识要求下,在整体歌唱发声状态基本的范围内,歌唱的声音需要做某些音色、气息等的调整形成符合情感表达需要的声音质量,符合表达某个作品的要求。试想我们如果用明亮的声音来唱《小白菜》、用沉重的声音来唱《新年好》,那该是什么情景啊?!所以我们要对歌曲的内容把握好。  

(三)、声与情的关系  

所谓“声情并茂”,是指在演唱、演奏或朗诵中声音优美,感情丰富,声音和感情合二为一。我发现有很多学习声乐的人,对“声”和“情”的认识不是很深。以为“有了声音就有了一切”。正如著名歌唱家苔巴尔迪所说:“他们想到的只是怎么唱得响些,而根本没有考虑到歌唱的表现力和自己的理解”。凡是有这种思想的歌者他们都没有认识到:对于歌者而言“声”和“情”是同等重要的,就如同人的两条腿一样,都是缺一不可的。除此之外还有些人把“声”和“情”的关系对立起来,认为重视了情感就会影响声音,而重视了声音就会影响情感的表达。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在演唱中,“声”和“情”之间有着互为补充和相辅相成的关系。声乐演唱属于表现艺术范围,它主要由“声”与“情”的高度结合来体现人们对艺术的审美情感,即 “声情并茂”。比如有的歌者可能在声音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在表演方面很热情,能做到恰如其分。这样也能弥补他声音上的不足。如果歌者在表演上能够到扣人心弦,紧紧地抓住观众的心,那么会使人忘记他声音上的某些不足。反之也一样,如果某些歌者在感情上缺少点什么,而他的声音很好,也可以弥情上缺少点什么,而他的声音很好,也可以弥补他表演上的不足。当然,无论是声还是情都应该力求做到尽善尽美。就是“声”和“情”之间的互为补充的关系。例如当一个歌者在表现力上非常尽情,或被作品所感动完全进入角色时,会有助于声音的发挥,会使声音更好。而如果某些歌者的声音很好,或技术上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也有助于感情的表达,不能想象当某些歌者在技术上还存在很多困难的情况下,会把作品表现的很好。由此看来,“声”和“情”对歌者而言是缺一不可的,而且其中哪一点都是不可轻视。所以,声音是感情的载体,感情是声音的被载体,情是音乐的灵魂,情赋予音乐以生命,感情与声音在表演中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二、声与情结合的方法  

(一)声音的运用  

演唱一首歌曲时,用什么样的声音才能表达出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首先,演唱者要注重发生科学性,讲究声音特别纯正,追求声音的光彩、力度和连贯、流畅、柔美。这便包括如何科学的呼吸、发声以及共鸣了。  

1、呼吸  

“气为声之本,气乃声之帅”发声方法是否正确,呼吸起决定性的因素。所以,我们在训练的时候,不仅要在找准支点的基础上对吸气、呼气、换气上多加练习外,还要根据所唱歌曲或者乐句的不同要求其处理也应有所不同。比如唱中声区时,应该用和说话差不多那样的气息;唱高音区时,气息的压力应该随着声音的对抗而加强;唱连贯的音和长音时,气息要平稳、均匀;而唱跳音或断音时,气息要凝聚集中,快速呼出了。总之,通畅的气息便能为我们更好的歌唱打下基础了。  

2、发声  

科学的发声方法主要是将普通的声带磨练成能发出持久的、合乎科学方法的、有艺术感染力的、美妙动人的声音。它要求有气息的支持、有充分共鸣的、高位置的、上下统一的声音。而运用到歌唱中能强能弱、圆润达过,音色柔美持久,且具有很强的穿透性。我们在训练时要非常注意打开的喉咙与口形、喉头的稳定、舌头的位置以及声区的转换。把每一步都做好了,我们就能够以最小的运动能量,运用到各个发声器官的最佳状态,便可产生最好的声音效果了。  

3、共鸣  

有了好的呼吸和发声,还要重视运用共鸣腔。所谓共鸣,就是指由于物体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影响到其他物体或其他物体的空间而引起同时振动产生的共振现象。当人的声带受到气息振动所发出来的声音在人体和各共鸣腔里得到充分共振后,产生了大量的“泛音”,便形成了歌唱的共鸣。经过共鸣的音色被美化了、音量被扩大了、穿透也力变强了。所以歌唱者应当尽可能多地运用共鸣,充分发挥共鸣腔体的作用,从中探索柔和的、有控制的发声方法,使其能轻巧地、灵活地运用发声器官的共鸣能力。  

另外,歌唱者除了有美妙的声音外,还要有能驾驭各种声音和音色变化的能力。比如唱《新义勇军进行曲》时要选用雄壮有力的声音,唱《举杯吧,朋友!》时应该用明亮、华丽、轻便的声音,而唱《摇篮曲》时则需要用柔和甜蜜的声音等等。  

总之,我们要擅于调动人的声音“库”中最恰当的声音,唱出歌曲内容所需要的听觉效果,贴切地表现作品。  

(二)、情感的处理  

实践证明,只追求生理方面的感觉,歌唱的声音就会缺乏美感,而只是一些纯技巧性的肌肉声,没有任何表现力的声音。这样的声音是不会打动人的心灵的,更不会让人得到美的感受和享受。“若想感动人,首先应该感动自己”,所以歌唱者必须建立良好的声音美感。只有把声乐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美好情感融入到自己的歌声之中,歌唱才能具有美感,才能产生更强的艺术感染力,才能引起听众的共鸣,打动听众的心弦。  

一首好的、甚至经典的歌曲的诗词和音乐终归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必须通过歌唱者把它唱活才能使听众充分感受。提高认识只是第一步。但不能认为只要思想上重视就可以做到声情并茂。除此之外还存在着会不会表现和如何表现的问题。要想做到在表现上既准确无误恰如其分,应该注重以下几个艺术环节:  

1、理解内涵  

理解作品的内涵,是演唱的基本要求。拿到一首歌曲,先不要急于唱谱,而应该反复朗诵几遍歌词,以便从中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特定环境和思想感情。一首歌曲无论长短,都凝聚着作曲家的感情,作曲家将他的深情厚意蕴藏在每个音符中,这需要歌唱者认真地去发掘和领会。对作品的理解越深,感受越深,在演唱时的表达则越纯真、越完美。演唱者文学修养的深线,直接影响他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很多学声乐的人,往往单纯从声乐技巧来表现歌曲,因此平时的接触面比较窄,不看小说不看画,不读诗文不听音乐,甚至于连报纸也不常看,视野不开阔,知识不丰富,这样的学唱是唱不出感情来的。对作品内涵有无深刻的理解,是判断能不能表达好歌曲情感的依据,因为只有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才可能做到真情的表达。  

2、想象意境  

想象意境,就是要尽量去启发音乐的想象力。演唱者应根据歌曲的内容和音乐形象,在自己的头脑中化为一幅幅活动画面,把自己变成作品的主人公。换句话说,就是要像戏剧演员进入角色一样去身临其境。比如,在演唱歌剧《白毛女》的选段“恨似高山愁似海”时,应把自己当作喜儿,唱出内心的悲愤之情。假如我们把一首歌曲的基本情绪和意境设想得很具体,那么在表达时就会很真实和生动。想象和意境会很快帮助你确立起正确的音乐形象或者说歌曲的主人公的形象来,歌曲的主人公形象完整、统一了,歌曲的主题思想也就明确了,这样就会达到情真意切。当然歌唱者解释音乐的能力,不是一日之功,它是一种生活、记忆、情感等各方面的积累,这种积累越多,越丰富,“灵感”也越活跃,越丰富。因此作为歌唱者,应该随时用眼睛和耳朵去搜集和倾听各种生活的画面和声音,去感受生活,从而增强自己对生活和人物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3、把握风格  

音乐的风格把握得好与坏,演唱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我们有时去听一些独唱音乐会的演出,有的人声音很漂亮,发声技巧也很高超,但整台音乐会从中国民歌唱到欧洲的古典艺术歌曲,听起来声音上也好,力度上也好,韵味上也好,总是一个样,一个味,让人听了过泛腻,缺少心灵的共鸣和艺术的回味,更有的人把各种风格的歌曲混淆在一起,使之与原作差距甚远。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歌唱者没有很好地在歌唱前对作品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区风格、个人风格等进行细致的分析和了解,没有能恰如其分地用自己的歌唱技巧来表达作品的风格。因此歌唱者要准确地表现作品的内涵还必须事先研究作品的风格。当然与其它姐妹艺术相比,音乐的风格具有更多的抽象性。音乐是无形的时间艺术,而绘画、雕塑、建筑等都是有形的空间艺术,因此他们的风格较之音乐更让人一目了然。一个歌唱者文学修养的深浅,会直接影响他对作品的理解和风格的把握。成熟的歌唱家是能把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风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并与听众一起陶醉其中的。  

4、体现韵味  

好的演唱者不仅能准确无误地领会和传达歌曲的艺术意境,同时还能通过自己的再创造,挖掘歌曲里某些潜在的、甚至连作曲家都没有料想到的东西。一首作品,作曲家无法提供韵味,它必须由演唱者自己去体会和创造。好的歌唱者并不满足于曲谱中所记下的音而必定会在音外的腔上下工夫,并用得恰到好处。当唱熟了一首新歌后,根据语言的特点、感情的需要,就会自然而然地在音调的旋律音上增加一些其它的音,即:加花,使之成为装饰音、颤音、滑音、倚音等,唱起来就会更加动人和自然,更有味道和美感,这就是韵味给作品带来的新的生命力。  

5、艺术处理  

每个演唱者对于歌曲处理应该有一个全面的设想,这里包括歌曲的速度、力度、音量、音色、伴奏等等问题。当然这些设想不是盲目的或是随心所欲的,是根据歌曲的结构、曲体、调式旋律的起伏发展,直到节奏、和声等给演唱者以艺术表现的总启示而来的,它们可以指引歌者内在情绪的走向,找到歌曲的层次。在演唱中要把握好艺术的对比性,比如在歌曲《孟姜女》,它是从孟姜女在春天委婉的序诉渐渐流动到夏季孟姜女哀伤地寻问,再从秋天里孟姜女凄凉地等待与盼望到冬季时孟姜女愤勇冒寒去长城寻夫,而最后只凄惨地看到满山白骨的绝望……这便需要演唱者从一字一句、一点一滴地去斟酌。对于一些重点的词句要在咬字吐字上、感情上予以强调,甚至在一个经过音上深下功夫,反复练唱,认真寻味,找到最适宜的表现手法。演唱者必须按照自己的总体设计反复演唱攻克难关,直到自己的处理化为真情的体现。  

6、演唱状态  

“唱歌要感动听众,首先要感动自己”,要让自己处于兴奋而又激动的歌唱状态。在平常中,有一些人在演唱时精神高度紧张,前怕狼后怕虎,满脑子私心杂念,这样的歌唱状态是绝对唱不好歌的,更不用说感动观众了。因此我们要求演唱者丢掉一切来自思想上的或者声音上的包袱,消除一切紧张因素,以既布满激情而又放松自如的状态进入演唱,只有情感得到了解放,才能得到自然而愉快的声音效果,才能有更完美的感情表达。  

(三)、声情并茂  

声乐是人类特有的用声音和旋律结合起来揭示情感、表达思想的艺术形式。艺术表现的目的是感动人,是传达思想、情感、情绪和描绘情景。声乐艺术的情感表达,是声乐艺术创造的核心.声乐的艺术魅力与美感效应又取决于声乐的情感表现。情感表现是声乐艺术的生命,声音技术的保证是基础。声音好不是目的,声乐艺术的目的是精神的体现。声乐表现是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世界、反映社会的意识和文化,不是简单的把乐谱语言拼装在一起唱出来而已。思想感情是声乐艺术的灵魂,是歌声和音符存在的目的,歌唱就是用人声来充分体现这种思想和感情。声音与感情的自然结合是歌唱者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我们要注意“声音”与“情感”的结合,训练出一定的歌唱技巧,培养出较好的“乐感”以及把一切有利于表演的客观因素做得更好。这样我们就可以游刃有余的、运用自如的把握好声音和把丰富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使声乐艺术体现出其艺术价值。  

首先,演唱者应以情带音,以音抒情,对每个段落的音乐思想的计划,进行完整的刻画和表现。也就是把练习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动作意识,与感情心理进一步的整合、巩固、加工完善,让心中之情与嗓中之音相互融合、协调,达到情动音发,音中孕情,音情相互依存,如身体与精神之不可分离的理想境界。  

其次,还要练习段落与段落之间的情绪转换,在每一个转换之前,其实是有准备的,在这里又是理智在起作用了。思绪要走在动作之先,把前后段落都照顾在内,做到承上启下才能自然地适当转换。这就要求表现者沉醉在感情体验之中时,处于既醉又醒的边缘地带,在这些“节骨眼上”,理智必须与感情很好的配合,才能使表演者的感情与作品的客观要求相统一。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练习重复进入“规定情景”也就是“获得”同一感情体验的能力。我们知道,现实生活当中,情绪不需要也不可能重复。在音乐表演中,感情体验也不可能原样重复,但是,必须进入一种有控制的状态,至少应该能够相对稳定地重复同一类感情体验。进入“规定情景”的训练,是把想象中的情景,作为“客体”,以引发感情体验,他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也就是所谓的“未成曲调先有情”。  

三、总结  

总之,声乐演唱中的声与情,一向是血肉相连的两个部分。发声、咬字、吐字和情感的表达构成歌唱的整体,二者不可分割。歌唱的人声是以人身的整体作为乐器从事歌唱的,绝非只靠嗓子、气息或共鸣就能单独完成的,歌唱是全身心都参与的一种表演艺术,不仅全部身体都要参加,而且包括你的灵魂。歌唱应成为诸种因素融汇于一个整体中的扣人心弦的完美艺术,只有声情并茂,技艺结合,才能使歌唱达到感人的境界,产生沁人肺腑的艺术成果。声与情是辩证的统一,相互依托,相辅相成。正所谓“情不真而声不美”,“声不美而情不真”.声乐演唱中必须处理好“声”与“情”的关系和“声”与“情”在歌唱中的艺术表现力.所以不论是专业歌唱者还是业余爱好者,在平时的训练中,都要加强整体歌唱的意识,使歌唱发声与情感表达同时进行,使声、字、情为一体,养成用心灵歌唱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歌唱的艺术》赵梅伯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年2月版
2、《沈相声乐教学艺术》沈湘著李晋玮李晋缓整理  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3、《美声唱法卷》王如湘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出版
4、《世界著名歌唱家——自歌剧的黎明的至今》普莱桑次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12月版
5、《声乐学基础》石惟正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7年版
6、《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释》蔡仲德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8月版
7、《歌唱语言艺术》薛亮著大连出版社1992年1月版      

8、《浅谈歌唱中的“情”与“乐” 》—— 网易博客  

9、《浅谈歌唱中的情感表现》林琳——网上资料                                                                                                        

Singing by heart   

——Discussed the vocal music sings “the sound” and “the sentiment”
Li Yunming    Qiu Yingdan  

       

Abstract: In the vocal music sings, sings by heart is very important, this needs to understand “the sound” and “the sentiment” between relations.This article through sings “the sound” to the vocal music and “the sentiment” between dialectical relations analysis, had pointed out “flirts by the sound”, “by the sentiment belt sound” to the influential role which sings, and further had pointed out how to meet the highest requirements which and the basic principle “sings in good voice and with feeling”.

Key words: voice characteristics, emotional processing, of   London    

推荐访问:声乐 浅谈 歌唱 用心 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