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学生现状与发展思考

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学生现状与发展思考

时间:2022-06-13 11:07:01 浏览次数:

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学生现状与发展思考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职业学校学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现象。为此,我校就涉农专业学生“双业型”培养进行了全面研究,现就结合自己从事职业教育多年来的实际,谈谈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学生现状与发展的思考,希望能对《农村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双业型”学生培养研究》课题有所帮助。  

一、涉农专业学生现状  

1.思想上不求进取,对前途悲观失望,认为“学农就是种地,学农就是和黄土地打交道”;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动力,得过且过;职业理想模糊,认为现在学的不一定将来有用,对学习没有兴趣,只想混个毕业证;有的是父母觉得孩子还小,在学校有老师管着就行,等等。  

2.学习基础相对较差,缺乏学习主动性。目前,大多数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课普遍较差,多属于“后进生”,他们对全新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学起来更感费力,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尊重以及肯定。因此,他们失去了对自己的信心,认为自己笨;同时
由于多数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差。进入中职阶段后,对新环境、新教师、新教材、新教法难以适应。而经常性的学习困难,容易产生自卑等负面情绪,更是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同时,现在的中职生普遍意志力较差,缺乏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一遇到困难,就想退缩或放弃。 
  3、无视校纪校规,缺乏自信心。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认为自己不行,纪律观念淡薄,旷课、逃学、早恋、打架斗殴、部分学生甚至在课堂上辱骂教师。明知不可以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但由于自控能力较差,时常有违规行为,且屡教不改。 
    4、自卑、逆反、盲从心理较为严重。中职生正处于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感情发展的最困难期,是人生的“多事之秋”。绝大多在初中阶段就是“问题学生”,是被社会、老师、同学甚至家长否定的。他们是因为不能读普通高中而到了中职学校、家里经济困难和其他原因来到中职学校,他们不愿意学习,或是不喜欢学习,是被批评的对象,被冷落的群体,自我成就感得不到满足,加之认知能力相当有限,很容易盲从。比如受到网络等媒体的影响,讲究“哥们”义气,好结帮斗殴;觉得抽烟很酷,就模仿抽烟;觉得喝酒够才象“爷们”,就拼命喝酒;看到别人谈“恋爱”,自己也不能落后;本来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下还有“雄心壮志”,要好好学习,可是看到别的同学不学,自己也就不学了,还会嘲笑好学的同学。  

二、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现状,我们根据中职生特点,结合课题研究,找准突破口,添补措施,有效地遏制了他们的一些不良行为。  

一是加强对中职生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训练和培养。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立心理咨询室、建立特殊学生心理档案、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这样不仅可以在现阶段提高中职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消除他们的不良心态和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抚平心理创伤,以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地学习、生活,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终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的心理健康持续发展,成为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二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强化责任意识,以职业能力报效祖国。目前,我国非常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指出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为此,职校学生应当明确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结构中的战略地位和历史使命。  

三是严格行为规范,用爱、真情去感化学生。学校要实行全员管理,齐抓共管,使学生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意识。在管理上,依靠制度,注重培养一支优秀高效、责任心强的学生管理队伍,利用信息化平台,对学生每天的学习及日常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做到勤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真诚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真心地爱每一个学生,和他们成为朋友,切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四是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由于中职学生具有“从众”心理,我们在教育管理上可以好好利用这一特点。因此在学校我们坚持每周开展“文明班级”和“文明宿舍”评比活动,每周星期一升国旗时进行表彰奖励;在班级树立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五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特长,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我们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创新大赛、春(冬)季运动会、职业技能比武等文体活动的开展,不仅仅展现了学生的风采,培养了他们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六是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师生关系是否和谐融洽,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我们在做工作时,更需要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师生之间心心相印,师生之间情感的纽带就变成了一座智慧的桥梁,沿着它把孩子带进一个高尚的丰富多彩的充满阳光的世界。师生关系平等,学生就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也有兴趣和老师一起探讨新的问题,产生创造思维的火花。 
    七是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中职学校的学生,很多人心里都有一种自卑感。也许他们心里有着大大的梦想,却由于种种的原因来到中职继续学业。加之现在的学生多在父母的宠溺和纵容下长大,遇到困难与挫折容易放弃,表现为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心理比较脆弱,对挫折较为敏感。教师要适当引导,以增强他们碰到挫折的适应力。老师在教学中,可以经常举行一些类似竞赛的活动。竞赛本身是一种良性的竞争,可以大大的活跃课堂气氛,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自我竞争,个人的竞争或是团队的竞争。在竞赛中,有胜有负,对于胜利的个人或团队,给予精神上的奖励,尤其是对失败了的个人或团队,给与精神上的支持。   

三、涉农专业日趋衰落成因  

一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口城镇化的加速,涉农专业发展所依敕的最基础的生产资料——土地(且是农业发展条件最好的土地)越来越少,农业在人们心头的份量也就越来越轻;二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在农业领域有所作为,农业产业化及农业专业化是必经之路。农业产业化的前提是农业区域化,要求较大范围的田土统筹协调管理。这与农村田土被包产到户、土地被小块分割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形成了一定矛盾。如果一个人愿在涉农领域搞开发,要将这些被包产到户、各自经营的土地统筹起来,是比较困难的。所以,现实的政策既增加了农业产业开发的难度,又使人们习惯了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模式,使人们看不到农业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打击了有志之士开发农业的勇气和决心;三是农业生产的周期长,投入大,效益不高,收益滞后。有的农产品要一年或几年后才开始有产出和收益。这些因素,都导致了预期收益受市场影响的风险性大大增加;四是学校的专业教学设施严重不足,从而导致课堂理论教学多,实作实训少,学生学得枯燥无味。首先,专业课教学内容,往往只按照国家的规划教材进行教学,而没有适应当前社会需要及服务地方经济,不能为当地的特色农业服务。故学生所学,未能满足现实的社会需要,觉得学无所用。其次,专业课教学进度只按照教材编排循序推进,相关的教学内容没有与特定的气象条件及时结合,其实作实训就不能很好地完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就会大打折扣,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操作技能的缺失,不仅使毕业生就业后不敢轻易“创业”,还导致其缺乏自信,丧失专业发展的信心;五是传统观念和现实的影响,人们看不到农业领域蕴藏的巨大商机和机遇,轻视农业和跳“农门”的观念依然强烈。同时,成长起来的一代年轻人也缺乏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憧憬着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却无心于家乡的肥田沃土及其孕育的机会和财富;六是当前我国的农业生产,在广阔的中西部及山区农村还处于传统劳作状态,农业产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使得涉农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面比较狭窄。如果要自己创业,又缺乏创业资金的保证和技术的支撑,缺乏政策的支持。  

  

四、涉农专业发展思考  

(一)农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大  

随着人民生活逐渐达到小康水平,国民对农产品的要求,不仅是数量充足和价格合理,更重要的在于农业生产提供的农产品品质优良、安全。目前我国国民对普通农产品的安全性存在一种担心。这种担心,将会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而变得更加强烈,农产品的商业化生产将面临着国家一系列的强制性安全标准,这要求农业生产从业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农业科技知识,才能适应农业生产的这一安全标准要求。这些农业技术人才潜在的大量需求,是涉农专业办学发展的重大契机。  

(二)适应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化发展,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形势。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理应办好涉农专业,培养大量适用的农技人才,投入到农业生产实践中,使农业生产的各种自然资源得以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使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并重,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三)抓住国家政策,促进涉农专业的办学及发展。  

第一,为了鼓励学生就读涉农专业,国家对涉农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费用实行全免。第二,关于土地流转政策的逐步放开,使大面积的土地通过一定形式进行集中经营成为可能,为农业区域化及专业化经营提供了政策支持,为农业技术人才在农村施展身手、勇于创业,提供了最基本的政策保障。第三,“三农”问题是国家非常重视的课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科技的深入推广和不断进步,而农业科技人才及农村管理人才的大量缺乏则成为了制约农村及农业发展的瓶颈因素。所以,培养大量的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管理人才,既是中职学校重整涉农专业的机遇,也是中职学校在国家的经济大环境中,积极服务“三农”的需要,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四)拓展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  

涉农专业发展是整个农业经济的基础。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涉农专业发展必须是持久而稳定的,在我国现实农村普遍匮乏农业科技人才的情况下,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也需要源源不断的持续补充。所以,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应看到我国农业发展对人才潜在的巨大需求。拓宽办学思路,丰富办学层次,使中等职业教育不但为我国的第二、三产业培养大量的技术工人和服务人员,也为我国的第一产业培养大量的技术农民和农村管理人才,在服务“三农”、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作出自己积极的贡献。  

(五)加强师资建设,拓展专业课教师的能力及视野。  

应为涉农专业教师提供更多的专业学习和专业考察的机会,使他们既有丰富的学识,又有开阔的视野,能把握现代农业发展的理念和方向,并将之渗透到专业教学实践中去。当地政府要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专业技术人才到农村中职学校任教,推进涉农专业教学工作全面开展。  

(六)适应市场需要,灵活选择专业课教学内容。除专业基础课外,专业课的选择与设置,应与地方特色农业及优势涉农产业相结合,以达到服务地方农业,服务地方经济的目的。比如有的区县以水果种植作为产业发展的方向,有的则以中药材种植为主,有的则大力发展茶业等等,专业课的设置与选择要相应地因势而变,有所偏重。  

(七)结合当地的产业发展趋势,探索试行“订单式”办学模式。探索试行学校、种植业户、学生等三方签订人才培养合同,实行“订单”培养模式办学,既能解决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又能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的热情,还满足了种植业户对技术人才迫切需要。既取得较好的办学效果,又使办学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是一种一举多赢的办学模式,很值得我们去探索和试行。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农业技术人才将会有着巨大的需求。我们要高度重视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建设,把握契机,抓住机遇,办好涉农专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合格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为我国广阔农村和谐、健康、科学地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推荐访问:中职 涉农 现状 思考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