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得体会 > 高校服务育人体系建设新范式转换

高校服务育人体系建设新范式转换

时间:2021-10-17 11:02:33 浏览次数:

 高校服务育人体系建设新范式转换 [ 摘要]本文从“三全育人”要求出发,论述了高校服务育人的范式转换,并以重庆邮电大学服务育人工作为例,分析了高校服务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与对策。

 [ 关键词]高校;服务育人;范式转换;体系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三全育人”的出发点是培养人,核心在“育”,重点在“全”,高校应该将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着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切实担当起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神圣使命。[1] 一、高校服务育人的新范式 服务育人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承载了正面教育之外的蕴育功能。长期以来,高校在服务育人方面注重的是基础供给,而新形势下服务育人工作必须注重深度参与,即要求更多地参与育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立德树人工作,形成服务育人的新范式 二、重庆邮电大学服务育人工作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绩 (一)打基础,立长远,培育“三全育人”的价值准则高校各项工作的具体职责和侧重点不同,但归根结底都是为学生的全面成才服务。新时代的高校应树立大服务理念,将育人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试金石。通过日常服务、特色服务和专项服务,将后勤文化建设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后勤保障工作中,积极推进校园后勤文化建设,逐渐树立新起点、新服务、新感觉的“三 XIN”后勤服务理念;通过“学雷锋”物业维修服务队建设传递正能量;通过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推行先进公寓管理机制,开展寝室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团队精神;通过校园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题讲座和防震自救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活动,不断提升学生安全防范意识;通过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我是行家里手”后勤系统服务技能大比拼等活动,不断增强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意识和价值准则。

 (二)重载体,广思路,不断拓展环境育人质量环境育人是“三全育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服务育人较为重要的着眼点。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2]。近年来,学校加深了对环境育人重要性的认识,加大了校园环境治理力度,先后完成了校园道路“白改黑”工程和南部校区环境工程。2018 年度共计完成新建及专项维修共计 90多项,推进校园绿化景观整体规划建设,校园绿化管理与养护面积增加到约 32 万平方米。

 还实施了学生公寓文化提升工程,设立校园步行区,安装休闲椅,设置分类垃圾桶,为学生的生活学习提供了便捷的后勤服务。多维度的校园环境建设,对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美学意识和生态观念产生了重要作用。

 (三)强引领,重价值,提升“三全育人”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学校育人工作也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3]。重点打造一批传承“重邮精神”的校园文化项目和学院特色文化提升工程,通过文化墙、标识系统和雕像等建设,培养学生爱校精神和家国情怀。积极探索后勤文化创建机制,通过日常服务、特色服务和专项服务,将后勤文化建设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后勤保障工作中。大力通过行为育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递正能量,影响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习惯。注重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文化育人活动,在端午节、中秋节和元宵节等传统节日,邀请中外学生共同包粽子、做月饼、做元宵,让同学们一起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开展的首届学校后勤服务文化节先后吸引了千余名师生参与,其中“寻找最美后勤人”评选活动,“我和后勤有个约会”微视频大赛活动,让同学们体会到劳动之不易。2018 年度学校被评为全国高校后勤文化建设优秀单位。

 (四)建平台,抓服务,营造“三全育人”的良好氛围强化“三全育人”氛围,将移动互联网引入育人工作的环节中去。具体做法:一是加强宣传,通过网络、影像等信息化手段,展播后勤形象宣传片,展示卫生保健、文明就餐、消防安全和节能降耗等,用后勤特有的文化元素引导和熏陶广大同学;二是加强互动,依托红岩网校和数字后勤服务平台,开展“最美后勤人”和“十大菜品”的网络评选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的品质;三是注重引导,通过智慧餐饮管理系统,增强学生节约意识,通过健康教育专题活动展示,培养学生公共卫生意识和卫生行为习惯。由于工作突出,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优秀示范单位”和“中国教育后勤新科技应用领跑单位”。

 (五)创特色,求实效,彰显“三全育人”的教育贡献实践育人也是服务育人中的关键点。学校大力开展各类后勤服务的参与式管理,将育人理念融入后勤服务,将实践体验作为强力的沟通纽带,探索后勤育人新方法与新途径[4]。一是主动走进学生,发起“最受欢迎的十大菜品”评选活动、“食品安全我参与—走进后厨”、“美食课堂”厨艺培训等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后勤服务岗位,感知后勤服务价值。二是让学生参与后勤事务管理,创立学生食堂监督员制度,代表同学与食堂沟通意见和建议,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此外,还组织学生到学校幼儿园从事志愿服务,培育学生公益服务意识。

 三、高校服务育人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育人理念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学校从事服务工作的教职员工还没有真正树立起“全过程服务育人”的观念,学校各级领导对服务育人工作的理解及贯彻也存在差异,加之

 育人工作的周期性长、见效慢,开展工作的主动性和推进力度不够。从事一线管理工作的教职工对服务育人的内涵及作用知之较少,有些员工对服务育人的作用和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觉得自己不过是个食堂厨师,起不到育人作用。从事学校服务保障的社会企业对服务育人工作也缺乏认识,育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不够。

 (二)服务育人体系不够完善目前,针对全校育人工作的制度体系和实施细则尚未建立,育人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也没有制定,职责分工以及工作推进方面的力度和深度,与“三全育人”工作的全面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服务育人机制尚不够健全,特别是在全过程和全方位服务育人方面未形成合力,前瞻性和整体性匮乏,涉及到育人工作中的瓶颈问题需要跨系统、多部门之间协调力度不够,服务保障系统、学工系统与教学系统之间在服务育人工作的对接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加强。针对育人工作的保障措施尚不完善,特别是涉及到将育人工作与部门考核和职工个人发展的方面,激励措施不够。

 (三)服务育人时效性和针对性需进一步增强服务育人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服务育人方式方法创新方面不足,缺少时效性和针对性,还没有建立起根据学生群体的差异提供有区别的服务育人方式。还有,针对育人工作的规律性研究还不够深入,围绕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服务育人措施不够,存在育人工作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相脱节的问题,对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服务还缺乏深入的探讨和思索。再有,全面育人工作的办法还不够多,针对 00 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分析不够透彻,育人工作灌输式多,互动交流少,后期的效果评估与反馈相脱节。

 (四)服务育人主体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从服务育人工作主体看,承担学校服务育人的主体不仅有各职能部门的教职员工,也有参与服务保障工作的后勤实体及各社会企业一线员工,其业务水平和文化素质直接决定了服务育人的层次。当前服务育人工作主体的整体素质与“三全育人”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一是知识体系层次整体不高,继续教育培训力度不够,专业技术能力和素养还有一定的差距;二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培养体系较为陌生,还不能从全面育人的角度去思考本职工作与服务对象之间的规律性;三是自身管理工作能力和服务育人的主动性、合理性以及创新性方面有待加强,与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及高质量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较大的差距。

 四、进一步加强高校服务育人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一)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三全育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教职员工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充分认识“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育人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要务和根本任务来抓,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打通育人工作“最后一公里”,形成推动学校“三全”育人建设工作

 的强大合力。要成立育人工作领导小组,拓宽视野,科学设计,从更高的标准、更新的视角来优化实施方案,强化任务落实,构建协调推进的工作运行机制。结合工作实际,充分挖掘育人资源,发挥育人功能,要把握工作重点,强化问题导向,强化体制机制建设,树典型,找问题,摸规律,求实效。

 (二)坚持长远规划,着力构建新时代“三全育人”工作的新格局要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实“四个服务”的战略高度,推动“三全育人”工作,牢固树立“大思政”的工作理念,按照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部署,抓牢抓实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这个关键,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立德树人的全过程、教育教学的各方面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各环节。要进一步优化服务育人的总体规划,把握育人方向,形成服务育人的长效机制。各工作组要制定实施方案,确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强化责任担当,在规定时间内扎实稳步推进“三全育人”试点建设工作,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代表性的工作成果,进一步提升育人质量。还要完善服务育人考核体系,建章立制,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促进服务育人整体推进并取得实效。

 (三)注重顶层设计,不断优化服务育人的实现路径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把握育人方向,高质量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形成服务育人的长效机制。高校各部门要树立“一盘棋”的意识,各司其职,同心协力,强化“三全育人”工作导向,坚持以新思政观引领改革,筑牢价值取向,整合各类育人资源,挖掘校园育人元素,构建一体化高质量服务育人工作体系;要通过综合协调和整体规划,将服务育人体系纳入到各个部门和各个工作环节之中,形成服务育人的工作格局和良好氛围;还要明确各个工作环节的职责和标准,形成合力。[5] (四)加强理念塑造,深入拓展育人工作的平台和渠道服务育人工作是教书育人工作的延伸,具有双向育人性质,应转变单纯育人观念,消除对服务育人的偏见,加强服务育人的宣传,将服务育人机制的内涵普及于师生之间,拓展互动沟通的平台和渠道。要积极利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手段,通过“智慧后勤”“学工在线”等平台建设,多渠道收集学生服务需求,构建“零距离”交流平台。要重塑劳动教育理念,注重统筹规划,尽快出台本科生劳动教育相关办法和实施细则,优化人才培养实践环节,通过整合勤工助学岗位、科技文化节、实习基地、志愿服务和后勤服务监督等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实实在在的劳动技能训练场所,提升他们的劳动能力和创新技能。

 (五)打造特色品牌,勇于探索服务育人新方式新方法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大力推动“三全育人”系统改革,注重服务育人特色品牌建设。以“美丽校园”“平安校园”“智慧

 校园”等建设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校园环境及软硬件设施,让课堂的教学设施更现代,让教学手段更智慧,不断改善校内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优化育人服务条件保障能力。应注意创新,认真分析学生的服务需求,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开展工作,既要敢于摸着石头过河,又要注意总体大局把握,寻找新载体,发现新路径,不断探索服务育人新方式新方法。

 参考文献 [1]侯东坡.“三全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以淮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为例[J].长白丛刊,2014(1):155-156. [2]江舟.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理论与实践探索[J].高校后勤研究,2018(10):8-11. [3]王一惠,王胜本,魏志强.对现代大学后勤服务育人内容与实施措施的探讨[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111-113. [4]李力,金昕.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内涵、难点及实现路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149-154. [5]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一体化高质量思政工作体系[EB/OL].(2019-04-30)[2020-04-05].

推荐访问:范式 育人 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