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关于营造一流的税收环境的辩证思考

关于营造一流的税收环境的辩证思考

时间:2022-05-11 14:35:02 浏览次数:

    当前,我市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环境,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既是机遇,更是挑战。税收作为重要的制度变量,与我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密切相关,税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环境因素,影响和制约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作为税收管理部门,必须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引,自觉实行理念创新和工作创新,适应世界经济大循环对税收工作提出的新需求,认认真真改善服务,扎扎实实加强征管,实实在在打造品牌和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营造一流的税收环境,为全面做好我市税收环境建设这篇大文章而作出不懈地努力。
一、营造一流税收环境的现实意义
营造一流税收环境是我市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税收环境是在法制框架内形成的征纳双方良性的互动关系,税务机关在税收环境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责无旁贷。只有营造一流的税收环境,才能实现经济与税收的协调发展。
首先,营造一流税收环境是政府改善公共产品质量的自觉行动。税收服务是公共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处于垄断地位,其供给弹性不受一般供求均衡规律的约束。因此,供给的数量、质量和范围的确定都是公共选择问题。一方面必须借助民主法制程序的保障,另一方面必须依靠供给主体的道德自律和社会公众的监督。这就要求税务机关自觉地在服务的理念、手段、内容、方式上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需求主体的更高要求,不断提供符合广大纳税人要求的低成本、高质量和全方位的税收服务。
其次,营造一流税收环境是适应国际经济循环的大势所趋。我国加入WTO以后,为国际生产要素的流入创造了条件。目前,资本和技术要素正在向投资环境好、资本回报率高的区域流动和集中。对我市而言,资本和技术要素是解决经济增长以及就业问题的两大瓶颈。能否引进高技术,赢得更大的投资份额已经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外生变量。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公共政策、人力资本、自然条件、开放程度等。而税收作为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会对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改善税收服务,将形成要素流入的重要刺激力量,赢得区域性竞争的比较优势。
再次,营造一流税收环境是扩大内需的需要。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今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这就要求我们应收尽收,为扩大政府支出提供强有力的财力保障。但是,应该看到长期依靠政府投资拉动内需是难以为继的。近年来,由于收入差距拉大,我市的基尼系数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国际公认警戒线,造成社会边际消费倾向不断下降,成为内需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十六大报告提出:再分配要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实现上述目标,既需要税务机关加强征管的努力,更需要广大纳税人的积极配合。改善税收服务,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是提高全社会纳税意识的重要前提,有利于形成征纳双方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充分发挥税收对高收入者的调节作用;有利于通过转移支付刺激扩大内需;有利于降低社会稳定的成本;有利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第四,营造一流税收环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康运行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要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只有对于不同的市场主体实行统一公平的税收政策才能形成公平竞争的制度基础。实现税收的立法公平和执法公平体现和贯彻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对于不同经济性质的税收主体实行无歧视的国民待遇,既符合国际惯例,也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第五,营造一流税收环境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题中应有之意。上层建筑要为经济基础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营造符合广大纳税人要求的税收环境,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提供优质高效的税收服务应当成为税收工作人员的不懈追求,它有赖于公务员队伍的道德增进。因此,增强税务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税能力,在征纳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推进和深化税收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税收工作中的重要体现。
第六,营造一流税收环境是由我市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决定的。胸无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目前,在我市投资的外商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发展很快,我市已经成为全国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其税收环境不仅对全国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而且事关全市投资环境的改善,特别在吸引外资方面具有明显的外部效应。做好全市的国税工作,必须树立大局意识,立足本地,服务全国。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税收环境的首善之区,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课题。
二、营造一流税收环境的设想和措施
要营造一流的税收环境,理念创新是前提,改善服务是根本,强化征管是手段,提升品牌是关键,强化队伍是保证。具体地说,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新的举措。
1、更新思想,完完全全地树立税务理念。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我们: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我们必须借此检讨我们的税收工作,实现理念创新。一要树立税收经济观。经济是税收的基础和源泉,离开经济的发展,税收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税收既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又是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在区域性经济竞争不断加剧的形势下,我市税收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来展开,税收的增长应当建立在经济发展、企业效益提高、个人收入增加的基础上。在税收实践中,要以积极的态度处理好宏观调控和微观服务的关系,既要着眼于切好蛋糕,又要着眼于如何把蛋糕做大;既要考虑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又要考虑税收决策的经济影响;既要注重税收宣传的真实性,又要注重舆论导向和宣传效果,防止造成我市资本外流。要研究从体制上解决无序争抢税源、财政虚收的问题,把市、区、县政府的注意力引导到区域经济发展上来,实现税收与经济的良性循环。二要树立税收服务观。税收服务包括宏观服务和微观服务两个不同的层面。依法征管、应收尽收是贯彻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扩大内需、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是宏观税收服务的重要内容;调查研究、针对每一个纳税人提出的税收问题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通过我们的工作激活每一个经济细胞,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是微观税收服务的出发点。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必须树立税收服务观。要以广大人民群众和纳税人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我们税收服务质量高低的标准。必须正视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把握依法治税和三个有利于的关系上应注意防止两种偏向:一是超越权限变通税法,有法不依;二是重管理轻服务,不注意研究改善各个征管流程和环节的服务质量,甚至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税收问题视而不见,不反映、不报告、不争取、不解决。从而明确政策调整的权利主体、相关内容和实施步骤,积极维护税收征管秩序。三要树立税收信息观。国税机关服务的对象是全市的所有纳税单位和所有纳税人,他们分布于社会各个层面,服务范围之广、数量之多、频率之高,是一般政府部门无法比拟的。如何与纳税人建立一种安全、便捷、高效的联系方式,是决定税务机关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高低的关键所在。为此,必须坚持科技创新,把加强信息化建设作为税收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努力用科技手段统领、覆盖、服务、支撑我市国税的各项工作。不断提高税收工作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使纳税人享受足不出户的税收服务,大幅度地提高我市各级国税机关和全体干部为纳税人服务的效率和水平。四要树立税收标准观。我市今年召开的各级党代会、人代会上确定的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为国税机关,也提出了要用一流的标准来定位各项工作。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树雄心,立壮志,高标准,严要求,将一流的理念、一流的标准、一流的业绩体现在各项工作中,充分利用我市的区位优势、科技优势和资源优势,争取以最快的发展速度,把我市国税事业推向前进,以强烈的创新意识引领国税事业发展的新潮流,成为最早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现代化公共部门。
2、与时俱进,认认真真地改善纳税服务。我们必须结合税收征管的实际,换位思考,寻找薄弱环节、拓宽服务范围、提升服务层次。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实现税法宣传工作由造势向实效转换。要实施阳光税法,疏通政策瓶颈,将税收实体法和程序法及时快捷、通俗易懂地告知纳税人,使之明确权利义务,增强维权意识和能力。要不断创新税收宣传形式,认真落实新闻发布会制度;在各办税窗口要制作通俗易懂的服务指南,税法触摸屏要和外网互联互通,适时更新信息;加强对税收宣传效果的调查与反馈,使税收宣传真正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二是各项行政审批工作要建立规范、遵循程序,逐步向国际惯例靠拢。我们要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契机,改进行政审批工作。逐步建立规则、收缩范围、明确标准、降低门槛,遵循国际惯例,实行限时服务制度,接受社会监督。要按照统一、规范、简化、透明的要求修改完善所有的行政审批文书,申报审批表格要压缩到最低限度。三是大力推行网上纳税申报方式。网上申报的普及是税收征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提高税收服务水平的需要。为了拉近同国际一流水准的距离,必须实行申报方式的改革,由目前的双轨运行向无纸化过渡,归并简化月份申报表格,增加年终汇算申报的信息量,为纳税评估提供数据基础。四是降低纳税人的奉行费用。十九世纪西方经济学家瓦格纳就提出以最小征收费用作为税务行政原则之一。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税务机关,降低纳税人的奉行费用不仅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有利于增进社会效用和福利。为此,一要实行决策机制创新,建立征询和预告制度,保证税务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避免由于纳税人的未知和不解,造成税收政策执行上的困难和问题。各市局和基层分局要定期召开座谈会、信息通报会,利用网络手段征询纳税人对税收服务工作的意见和要求,跟踪和监测服务质量。二要实行服务方式创新。由一站式向一窗式过渡,最终实现无窗式的网上办税,以优越的网上环境、优化的网络功能为纳税人提供零距离、全天候、超时空的税收服务,节约纳税人的时间要素和人力资本。三要集中处理全市的涉税举报信息,统一筛选、统一调度,防止多级检查,避免给纳税人造成不必要的涉税负担。四要用科技手段控制发票的印制成本,降低售价。五是创新稽查机制,实行稽查准入制度。要勇于自设门槛,对全市所辖纳税人实行稽查准入制度。确立未经评估、不得稽查的原则,避免对诚信纳税人进行不必要的行政干扰。这是对税收执法权的自我规范,是税收征管改革的二次革命,必须统一思想、消除阻力,增强对税收征管改革的趋势性、规律性的认识,使稽查准入制度得以顺利实施。
3、创新机制,扎扎实实地加强税收征管。组织收入、配置资源、寻找经济稳定既需要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税收制度安排,更有赖于加强税收征管来实现。在今年全国的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提高税收征管工作的效率。李岚清副总理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指出:税务干部的天职就是依法征税。中央领导还多次强调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和加强所得税的管理工作。因此,加强税收征管不仅符合中央的要求,也是我市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是税收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与改善税收服务双管齐下。我们必须突破传统的征管模式,以税收管理创新推动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为切实加强征管,我们要突出重点围绕以下几方面来开展工作:一是积极推进纳税评估工作。纳税评估是国际通行的先进税收管理方法,是在信息化手段支撑下税收征管工作的方向性选择。纳税评估的意义在于:有利于掌握税源变化趋势,为微观税源分析奠定数据基础;有利于增强税务稽查的针对性,有的放矢地开展税务稽查,实现以少制多,强化税收征管的控制力;有利于促进诚信纳税,通过对不同信誉级别纳税人的征管制度设置,形成良好的体制激励。目前,纳税评估工作还受到信息来源、指标体系、校验参数等业务规范的制约,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完善。为了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要抓紧选择部分基层单位先行试点,启动评估工作,积累经验,在全市全面推开,力争在近年内全市纳税评估面达到上级规定的标准以上。二是深化发票改革,实现以票控税。解决长期制约税收征管质量的税基确定问题,发票改革是关键。必须用科技手段解决假发票、假填开、假申报的问题。通过二次兑奖刺激消费者索取发票,使消费者成为税法的自觉维护者和执行者。三是实行符合国际惯例的企业所得税征管改革。要认真落实和扩大明细申报面,改进完善企业所得税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建档数据和申报数据的审核,开展量纲分析。研究开发和解决大型企业批量数据输入和企业财务软件的接口问题。四是试行税务稽查函告和约谈制度。建立函告和约谈制度,旨在帮助纳税人准确理解和掌握税法,减少并解决纳税人因对税法理解偏差产生的涉税问题,为纳税人提供更为深层次的服务。税务部门在对纳税人实施税务检查前,要依据纳税评估当中发现的问题和疑点,通过函告方式限期改正或采取约请纳税人到税务机关面谈的方式,责成纳税人核实自身纳税情况,解释说明税务机关提出的涉税问题,给纳税人自我纠错的机会。这两项制度的推行,对于建立良好的税收环境,推动诚信纳税,完善我市国税系统税务稽查工作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五是开展纳税信誉评价,建立诚信记录,实行分级管理。要积极探索建立全市统一的企业纳税信誉等级评价体系,结合网上国税核心数据库开发建设进程,先行试点,逐步推广,开展好纳税信誉等级评定工作。通过对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缴纳、发票购用、财务报表、税务稽查及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的纳税人信誉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在全市树立一批依法纳税、诚信纳税企业的典型,为他们提供最佳纳税服务;同时对信誉等级低的纳税人,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办税能力;对于有意偷税的加大税务稽查力度,严格依法处理,形成良好的体制激励。
4、从严治队,实实在在地提高队伍素质。体制激励、科技进步和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是税收事业发展的三大推动力量。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实现国税工作的跨越式发展,需要一大批适应现代化税收征管要求的高素质国税干部队伍。首先,突出各级领导班子的行政能力建设。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我们要围绕提高各级班子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这一核心任务。注重在改革和工作实践中考察和选拔干部,以管理科学理论为指导,注意班子成员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和气质结构的合理搭配。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战略高度,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人才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根据不同人才的能力特征,在市局机关中层配置参谋型人才,以增强市局的谋划能力;在基层决策层配置执行型人才,以增强实现谋划的能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加大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力度,制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重点是在历届大学毕业生中推荐选拔优秀人才补充到后备干部队伍中来,着重加强对其的教育培养、实践锻炼和管理监督,对特别优秀、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可以破格提拔。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能担重任的后备干部队伍。其次,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专业管理人才。要探索建立不同职级干部的能级标准,使之易于进入操作层面。研究制定全系统培养多层次复合型人才的中长期规划,并认真抓好组织落实和资源保证。从现在起,对各级干部建立规范化的培训制度,每年至少脱产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更新知识培训。为适应中国加入WTO要求的需要,每年应选派一定比例的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较高、具备一定外文基础的年轻骨干到国外进行研修学习,力争用三、五年的时间,培养一批熟练掌握西方发达国家税收理论、法律法规、信息技术与应用技术、精通英语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全市国税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再次,深化机构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机构的改革要围绕职能的转换来进行,要与工作创新的要求相配套。为改善服务、加强征管提供组织和人力保障。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就是要在干部选拔使用中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总结经验、完善操作,在更大的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加以推广。促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解决干部选拔的质量保证和使用中的动力机制问题,以强大的体制推动力激励广大干部勤政敬业、奋发有为,不用扬鞭自奋蹄。第四,切实加强两权监督。正确运用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是改善税收服务、加强税收征管的重要前提。必须加强领导,在思想认识上、组织体系上、征管机制上、工作措施上加以落实。要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主体多元化、利益约束内部化的新情况,研究权力运用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机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对权力运行的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的各项配套措施,如:税法告知制度、纳税评估制度、稽查底稿制度、案件审理制度、行政审批制度、局级执法制度,寻求体制解决方案。与此同时,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行政管理工作的监督,加大对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防微杜渐,筑牢思想道德防线。第五,创造人心思治的工作氛围。要用讲学习、比素质、干事业、谋发展、上水平来统一全体干部的思想,使大家有能力用党性原则和道德力量约束自己的言行。把领导班子和全体干部的注意力吸引到全市投资环境的建设上来,吸引到国税事业的发展上来。以形象工程和素质工程为载体,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不断提高纳税人的满意度作为开展创建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系统形成争创新、学先进、敢超越的局面,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机关工作氛围。第六,转变机关工作作风。要树立四种风气:一是调查研究的风气,做到心往基层想、人往基层跑、劲往基层使、钱往基层花,面对机遇、研究机遇、抓住机遇,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二是创新奋进的风气,各项工作要以国内领先、国际一流为标准,力争率先、敢于突破;三是扎实工作的风气,部署和落实工作要有重点、有目标、有标准、有内容、有措施、有监督、有结果、有反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四是认真学习的风气,努力建设学习型组织,形成比学赶帮、见贤思齐的舆论导向。积极借鉴国际国内税收管理的最新经验,吸收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满怀信心,迎接挑战,为优化我市的经济环境和营造一流的税收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推荐访问:税收 营造 思考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