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县财政局五五普法经验交流材料

县财政局五五普法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22-05-21 12:49:01 浏览次数:

落实“五五”普法规划  促进法治财政建设  
     五五”普法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的安排部署,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财政改革与财政管理的各项工作,践行科学发展观,认真组织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大力开展法律知识的宣传学习教育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财政干部的法律意识与法律素质不断提升,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为全县财政改革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保障和促进了全县财政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夯实基础,抓好“四个落实”  

(一)组织领导落实。“五五”普法以来,根据省市主管部门以及县普法领导小组的要求,我局及时成立了大悟县财政局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由局党委书记、局长任组长,其他党委成员担任副组长,局属各单位和有关业务股室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办公室(法规股)。法规股具体负责落实财政“五五”普法规划、推动财政系统上下的普法工作,并做好组织、协调、检查、督促、指导等工作。在2007年年初局机关领导班子调整后,及时调整补充了普法领导小组成员,使我局“五五”普法工作在组织上得到了保障。  

(二)目标责任落实。每年年初各乡镇财政所、各股室和二级单位根据责任状制订本单位职责,将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目标任务纳入百分制考核内容分解落实,细化到项目,责任到人,形成了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主要抓、班子成员配合抓,办公室(法规股)具体抓的上下联动、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一级督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格局。  

(三)宣传发动落实。在每年年初全县财政工作会议上,局领导始终将法制教育宣传工作作为财政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部署和安排。在我局的工作要点和工作总结中也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凡财政系统综合性会议,局领导必讲讲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不断统一认识,增强法制观念。通过采取各种形式大力宣传财政政策法规,使之深入人心,不断增强财政干部职工法制意识,依法理财工作参与意识和优先达标意识。  

(四)保障措施落实。众所周知,我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政公共保障能力脆弱。在财政资金调度极为困难的情况下,我们始终坚持突出重点、保压并举,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压缩公用经费支出,千方百计保证护普法专项经费投入。在编制每年财政支出预算时,将普法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统筹安排;在预算执行时,将普法专项经费优先安排、优先拨付,保证了必要的经费投入;在安排专项支出时,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为全县“五五”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给予了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二、规范管理,加强“三项建设”  

(一)加强制度建设。一是制定规划。根据省市主管部门和县普法办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县财政法制工作实际,制定印发了《大悟县财政局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同时,每年年初制定了年度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对我县财政系统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工作重点、基本要求和方法等事项进行了具体的明确。二是健全行政执法制度。根据省财政厅、市财政局以及县政府制定的各项法制宣传教育制度,我们制定印发了《财政系统文明执法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大悟县财政局执法人员行为规则》、《大悟县财政局法制宣传教育实施细则》、《大悟县财政局执法责任制度》、《大悟县财政局执法公示制度》等多项制度。二是完善规范性文件管理。近年来,根据《大悟县财政系统内部管理制度》的规定,我们严格执行《公文办文阅文管理制度》,对应属我股审核的局内规范制度性文件,认真审核,提出修改意见,并存档备查。同时,根据县政府统一要求,对2002年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制发的规范性文件认真进行了清理,及时对已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进修订或者“废止”,以保证依法理财工作顺利进行。  

(二)加强队伍建设。近年来,组织干部职工进行了国务院《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会计法》、预算法规制度等各项业务培训。根据财政“五五”普法规划的内容,专门拿出资金2万多元,及时为局机关和基层单位配发了《财政普法读本》、《干部法律知识读本》、《“五五”普法干部读本》、《“五五”普法学习问答》、《〈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读本》等普法学习用书两千多册,让所有干部职工学法有资料,并确保了学法时间、学法内容、学法对象、学法效果四落实。组织财政系统干部职工进行法制、法规综合素质测试,积极参加全国财政“五五”普法规知识竞赛和《会计法》知识竞赛网上答题活动,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工作中,我们充分利用《大悟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大悟县财政局门户网》对执法主体、执法依据,执法内容及过错追究以及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40多项资金予以公开,做到了资金分配、使用、政策公开,有效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积极配合县普法办做好“12.4”法制宣传日活动,五年来共发放惠农政策手册、《会计计》单行本、《致全县农民朋友的一封公开信》等各种宣传资料10多万份,向全县进行惠农政策、社会保障、会计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政策宣传。通过办公场所、板报、橱窗张贴宣传画和标语条幅,召开法律座谈会,进行法律咨询,听取相关人士意见,宣讲法律知识等多种形式广泛地宣传法律法规,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通过系列普法活动这一有效载体得到了不断的推进和发展。  

三、注重实效,做好“三个结合”  

(一)与“干部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相结合。通过对《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行政许可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条例》的学习,按照“干部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的要求,我们确立了工作标杆,明确了赶超目标,对照标准找差距和存在的缺点,深入研究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办法,抓住推行财政精细化管理的有利时机,创新管理方式确保目标任务的实现。通过“干部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开展,全体财政干部职工的政治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组织纪律和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与推进“依法理财,强化监督”建设相结合。多年来,我局一直把依法行政作为关系财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一件大事,局党委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立足内部,重视外部,内外结合的强化执法监督。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内,通过法规股和财政监督局,加强对本系统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不适当的行政行为。逐步建立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健全,促进法定职责的落实,提高法律的实施效果。对外,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不断拓宽监督渠道。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把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作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突破工作来抓。逐步建立财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从制度上严肃财政执法者的行政行为。  

(三)与财政各项工作相结合。把依法理财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加强财政资金运行监督,积极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财政监督体系,收到了明显成效。一是加大对财政专项资金跟踪问效的工作力度,每年组织开展财政专项资金检查活动,确保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二是通过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加强对预算单位支出管理。三是按照省财政厅量化考核工作和县政府目标责任书的要求,逐项加强局属各单位工作落实情况督办检查,确保了各项财政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总之,“五五”普法以来,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要求还有差距,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克服不足,努力进取,为全县普法依法治县工作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推荐访问:财政局 普法 经验交流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