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卫生局2010年全区卫生工作开展情况及2011年工作思路的情况汇报

卫生局2010年全区卫生工作开展情况及2011年工作思路的情况汇报

时间:2022-05-26 09:00:02 浏览次数:

 XX市XX区人民政府:
   根据区委、区政府下达的目标工作任务,现按照区政府办公室《关于报送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思路的通知》文件精神,就2010年我区卫生工作开展情况和2011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2010年全区卫生工作总结
    2010年全区卫生工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和全国、省、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区委、区政府、市卫生局的统一部署,以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协调发展、灾后恢复重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着力增强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公共卫生快速发展;着力加大重大传染病防治力度;着力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与水平,全力推进全区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稳步推进医改工作,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一)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2010年3月29日我区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列入省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并开始实施。截止9月底,7个试点单位共签订网上采购合同68份,合同金额822.95万元,9月底已完成合同6份,合同内采购金额299.07万元。9月28日,我区召开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启动大会,标志着全区基层医疗机构全面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二)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和区人大、区政协关心下,我区新农合工作通过进一步加强政策的宣传力度,健全完善知情同意、补偿公示、住院审查、病案会审、定期现场核对和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等制度,不断强化对新农合工作的监管。通过建立新农合服务质量评价制度,极大地提高了新农合基金运行管理水平,强化了各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基金风险意识,促使其主动规范行为,2010年全区新农合住院药费比例呈逐渐下降趋势,从去年同期的 44.9%下降至41.23%。门诊统筹工作顺利启动,村级网络覆盖率达到100 %,已启动网络报账 79 家,门诊统筹补偿5.1796万人次。
2010年参加新农合人数26.9322万人,参合率为96.03%,每人交费20元。全年新农合基金累计总额为4877.63万元。截止10月25日,累计发生各类补偿支出1877.63万元,11.7494万人次参合农民受益,二次补偿预计支出800万元。
    (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灾后恢复重建进展顺利。全区卫生重建项目17个,其中可控项目9个、不可控项目8个,开工率100%;可控项目竣工9个,竣工率100%,2个项目进入装修阶段,年底竣工,达到了“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重建目标。二是开展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已经按相关政策进行了核定,已报人事部门审批;完成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核准全区事业单位岗位总数。全年完成对16个事业单位完成798名工作岗位设置、岗位说明书编写,356名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的聘任和调整工资;798名事业单位在职职工薪级工资调整和局机关公务员滚动晋级、两年晋档。三是实施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对全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实施绩效考核,考核成绩与财政拨款相联系,考核结果已上报省、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四是强化镇村卫生组织“一体化”建设。制定了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年内建成2个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和30个规范化村卫生站。五是对口帮扶工作顺利开展。区中医院与区妇幼保健院分别与新中、和新、扬嘉镇卫生院建立对口协作关系。公立医院通过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管理指导等多种方式,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使公立医院改革与健全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紧密配合、相互促进。
    (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1. 疾病预防控制。我局以高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目标,通过实行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坚持不懈地加强全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疾病预防工作“进社区、进乡镇、进灾民安置点”工作,全区应对突发共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进一步增强。本年度全区传染病报告率达100%,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7种、3665例,发病率为597.27/10万,发病率较去年同期上升15.12%,死亡4例,分别为狂犬病、乙肝各1例,艾滋病2例。其中乙类10种,2432例,占发病总数的66.36%,丙类7种,1233例。较去年同期新增病种黑热病、疟疾各1例。
计划免疫:辖区28个接种点全部实行计划免疫微机管理。建立计划免疫示范门诊7个,规范门诊14个,全区计划免疫工作不断走向规范。“二级冷链”运转12次,覆盖面达100%。实行常规免疫接种报告制度,单位报告率达100%。规范有序开展儿童计划免疫,“五苗”接种率99.49%,扩大免疫疫苗接种率99.46%,新生儿乙肝接种率99.81%,完成乙肝疫苗补种任务,补种率为97.44%。检测检验:食品监测合格率93.47%;生活饮用水监测合格率55.39%;公共场所监测合格率98.81 %;餐食具消毒效果检测合格率为92.05%;医院消毒监测合格率为99.59%;幼托机构物表空气餐食具监测合格率86.97%。开展卫生从业人员健康体检8852次,免费健康体检838人次。艾滋病防治:在全区各乡镇和流动人群中开展了艾滋病防治知识入户宣传活动;举办了以“青少年防治艾滋病,从我做起”为主题的中学生防治艾滋病征文征画比赛活动;对于吸毒者采取同伴教育和现场干预活动相结合的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暗娼实施现场干预;对高危人群进行HIV抗体检测。现有258名吸毒人员接受美沙酮门诊维持治疗。对符合政策条件的HIV/感染者进行生活救助和关怀,每月发放的生活补贴已从原来的每人每月50元提高到了每人每月100元,其中对10名感染者/病人还发放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费用。结核病防治:加大对乡镇卫生院院长、结防医生培训和督导力度。全年因症就诊、转收肺结核病人998例,全部实施免费检查,对确诊的肺结核病人321例,均实施联化、免费治疗、全程督导管理。农村肺结核病人55例获得农合办专项补偿,经费达24369元。碘缺乏病防治:随机抽取9个乡,36个行政村,288户居民的食盐抽检,食用碘盐居民食用率为100%、合格率为99.31%。组织开展“5.15”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及目标人群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宣传,发放宣传资料2100份,宣传用品350件,利用电台宣传2次。狂犬病防治:召开了指挥部领导小组和成员单位工作会,召开了2次全区狂犬病防制工作会,接受省级检查和市级交叉检查,取得优异成绩。制发了犬伤伤口处置工作规范,就狂犬病疫情监测与报告、被犬伤害者的诊治与病人救治、人用狂犬病疫苗及免疫球蛋白的监督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并进行了专项督导检查;配合区狂防指挥部、区财政部门制定并落实了《XX区农村犬伤困难群众免费接种人用狂犬疫苗》实施方案,由区财政列出专款购置人用狂犬疫苗,为全区农村低收入犬伤群众免费接种。健康教育:紧密围绕重点传染病防治、预防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工作,与四川新闻网、区电台等媒体签定了健康教育宣传合同,在四川新闻网、区电台、XX日报、XX区公众信息网等主流媒体对医改政策及工作、灾后重建情况、重点传染病防控知识进行宣传;印发各类卫生宣传资料50余万份。
    2. 卫生执法监督。卫生执法监督按照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中考聘了34名卫生监督协管员,形成以区卫生执法监督大队为中心,协管员为网底的二级卫生监督网,网格化管理率为100%。将板房区、学校、农家乐、餐饮业和各医疗卫生单位作为重点部位,将节假日、“三会”,以及孝泉、双东民俗文化节等重大活动作为重点时段,严格食品、生活饮用水、学校、传染病、公共场所、化妆品、职业卫生执法监督,市区和乡镇全年监督覆盖率均达100%。食品和公共场所卫生实施分级量化管理,其中食品A级5户、B级59户、C级796户;公共场所A级3户、B级8户、C级69户。配合区教育局完成省政府对我区教育督导评估迎检工作并受到好评;将学校及周边环境安全作为日常工作常抓不懈,为师生提供了较为良好的餐饮消费卫生安全环境。
全年出动卫生执法监督员8542人次,监督检查4348户次。卫生行政处罚9户次,罚款4.18万元,没收非法所得0.1744万元。受理各类举报投诉共计54起。
    3. 妇幼卫生保健。以孕产妇和新生儿保健为抓手,积极开展免费婚检、孕产妇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切实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加强对全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工作,对全区 31 所托幼机构8344名儿童进行了体检;完成规范化产科建设4个;以德新、天元、城北社区三个省级“三网监测”点为重点,进一步健全了妇幼卫生信息收集、统计和随访调查。“降消”项目工作运转正常。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7.54‰,婴儿死亡率 5.1‰,新生儿死亡率4.21‰,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7.43%,儿童系统管理率93.81%,住院分娩99.98%,孕产妇死亡率22.18/10万,高危孕妇住院分娩率100%,婴儿母乳喂养率92.46%,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0。
    4. 血吸虫病防治。我区血防工作按照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结合我区防治工作现状与各乡镇(街道)、部门签订了血防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重点加强推广以机代牛、耕牛圈养、粪便管理、农房沼气池修建、农田改造、沟渠整治、改水改厕等血防综合治理工作,同时认真开展人、畜查治病,加强病情、螺情监测,压缩和控制钉螺面积;与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协作开展了多项血防科研项目。
截至9月底,全区共监测有螺环境1.5万处,捕获钉螺11.30万只,全部解剖镜检,未发现阳性钉螺。调查钉螺面积950万平方米,反复药物灭螺395万平方米。完成免疫学血检查病13.3万人,血检阳性病人全部进行了治疗。双东、新中、和新、东湖、黄许5个乡镇已完成重流行村的普治工作,共进行吡喹酮药物普治5.13万人。在重疫区乡镇开展普服吡喹酮治疗5.13万人。在接受四川省血防春查组检查时,我区受到上级领导和专家们的高度评价。
    5. 农村巡回医疗。我局将农村巡回医疗服务与对口支援、定点帮扶、卫生下乡相结合,以村卫生站为平台,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载体,在农村建立片区责任制,将服务逐步延伸到家庭,为农户建立健康档案,指导农村群众科学防病治病,及时巡诊发现病人,送医送药到农户、到田间。要求行政村卫生站每月不少于5次到各个自然村落(小组)巡回服务,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不少于2次到行政村巡回服务,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每季度不少于1次到乡镇巡回服务,并做好门诊登记、工作统计、资料分析等管理工作。
    6. 社区卫生服务。我区全面开展“九进九免”活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成泰山、天元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两个。开展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截至2010年9月底,全区城市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14.6万人,建档率48%;农村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6万人,建档率21%。结合“健康XX”建设,为12个乡镇、5个街道办举办健康知识大巡讲7场次,XX电视台、XX区广播电台开辟了健康教育频道。3岁以下儿童保健系统管理11011人,达88.6%;对4250例孕产妇实施了系统管理,系统管理率达92.94%,进行产前检查11134人次,开展产后访视4207人次;对1453例65岁以上的老人实施了免费健康体检;对52128例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等慢性病患者进行了规范管理。举办健康教育讲座200余期次,发放宣传资料30多万份,义诊咨询30000余人次,群众满意率达86%,卫生常识知晓率达84%。
    7. 中医药工作。我局高度重视发展中医药事业,深入推进“中医药服务基层利民工程”,切实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和中医特色建设,打造名诊疗室,弘扬中医药文化。制定了中医药工作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把中医药工作指标纳入了社区卫生服务站、小康村卫生站建设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建设发展规划和目标绩效考核项目。一是发挥区中医院的农村中医药工作“龙头”作用,加快医院质量建设,突出中医特色和专科优势;结合灾后重建加快中医院基础设施和规模建设;实施名医、名科、名院“三名战略”,已向市卫生局申报XX区中医院康复科为农村医疗机构针灸理疗康复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区中医院康复科已建成四川省农村中医特色专科,2名医生被评为“XX市首届十大名老中医”;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切实做好中医药文化建设和宣传普及工作,举办了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演示活动。努力打造具有中医药特色优势的行业文化体系。二是加快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在所有基层医疗机构设立2-3个中医科诊断室,配备中药房,按不低于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20%配置中医药人员,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了1名以上中医和中医药服务设施设备;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区中医院协作关系,实行多种形式的中医药服务的联合与协作;逐步改善基层中医药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吸引退休名老中医进社区,吸引中医药院校大、中专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就业。全区90%以上的中医药人员参加了“温习四部医典”的学习和考试。三是扎实做好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积极实施 “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深入贯彻落实中医药在新农合中的优惠政策,提高中药、针灸、推拿、拔罐等非药物疗法应用的补偿比例,积极引导农民群众选择安全、有效、廉价、方便的中医药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作用。
    8.爱国卫生运动。我局围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目标,依托全国第22个爱国卫生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七进社区”、“除陋习、树新风、提素质”、“春秋两季灭鼠、夏季灭蚊蝇”等专项和重大行动,集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工作,配合旌西、旌东新农村片区建设年内按要求完成卫生厕所2500口。
(五)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按照省市公立医院改革工作要求,我区制订了《公立医院改革方案》,详细制订了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的具体措施。一是严格按照《XX市XX区事业单位管理岗位领导人员选聘办法(试行)》选拔聘任公立医院院长和副院长。二是以区中医院和保健院为重点,进一步优化诊疗流程,推广预约诊疗,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缩短群众就医等候时间,加强临床护理工作,改善就医环境,通过规范临床检查、诊断、治疗、用药等行为,推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三是推广全国统一的医院电子病历标准和规范,加快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以物流电子管理为载体,加入国家云数据库,拟在2个乡镇卫生院开展试点,以推动无纸化办公和基本药物制度信息化规范管理。
     二、全力开展综合治理,促进环境卫生彻底改观
我局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围绕“百日攻坚”、“创建示范城市”、“打造东山餐饮卫生示范片区”、“门前五包”等工作目标,通过分片包干整治、定点联系帮扶、健康教育进社区、施工工地整治、餐饮环境综合整治等活动,整合整治力量,明确工作职责,加大经费投入,强化督导检查,各系统整治效果明显。
全年出动2.5万余人次、车辆900余台次,开展专项宣传活动262次,发放宣传单11.41万份,制作固定宣传标语54幅。清理垃圾202.6吨、道路18.5千米、沟渠6.3千米,清除小广告600余条、牛皮癣6151余条,拆除户外广告2幅,投入资金66.61万元。组织健康教育进社区活动,报送信息简报55期,配合电台、电视台播发环整动态新闻30余条。开展居民健康状况基线调查和社区公共卫生诊断,健教处方4.5万余份,举办社区居民健康教育专题讲座198次,免费义诊3.2万余人次,累计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16.8万人,有效提高了群众个人卫生、防病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为确保实现“2011年底,全区100%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单位公共服务设施设备、服务环境、服务品质达到省级环整标准”奠定了扎实基础。爱卫办对承担的城北和XX街道办辖区进行了现场督导,对存在的问题均下发了限期整改意见书,并及时向区综治办通报了信息。
    三、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不断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一)加强了医疗机构审批和执业监管。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对拟建医疗机构进行审批,对不符合设置条件的坚决否定。完成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年审工作,监督覆盖率达到户均两次以上。
   (二)加强医疗技术准入和应用监管。通过不断严格卫生行政审批,把好入口关,同时,对各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严格实行核准制度,通过加大监管力度,杜绝了事故的发生。各医疗机构均成立了医疗争议评估组,一旦发生医疗争议事件,及时组织进行分析评估。加强临床用血管理,对12家有临床用血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了临床用血专项监督执法检查。
   (三)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基本落实护理人员配置标准,在区妇幼保健院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以满足患者护理需求为中心,基础护理、整体护理、专科护理相结合,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不断提高医患沟通技巧和能力,全年与8千余名患者开展了医患沟通工作。注重人文关怀,为患者提供更标准、更规范、更人性、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四)加强医护人员准入和执业行为监管。严格按照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条例,加强对执业准入的监管力度,坚决杜绝无证上岗、超范围执业、异地执业等违规行为。加强了对个体医、民营医疗机构、农村集贸市场的非法行医行打击力度。
截止9月底医政立案处罚3起,处罚金额2.7万元;取缔游医38户,没收非法所得0.1744万元,收缴非法行医条幅3条、药品78余瓶、医疗器械83具、宣传资料1000余份。处理医疗纠纷9起。
    四、开展创优争先活动,整体推进卫生工作又快又好发展
   (一)思想政治和精神文明工作。我局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工作要点》,结合行业实际和阶段重点工作,培树孝泉镇卫生院、德新镇卫生院学习科学发展观示范点、区妇幼保健院创先争优示范点(省市区三级),使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有序,通过重点单位作用的发挥,以点带面,辐射到各单位,带动了全系统全面开展。有计划、有步骤地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七大精神理论体系。开展了向雍如品同志学习活动,加深了职工认识,加强了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了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同时以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契机,增强了党员干部职工理想、信念、宗旨目标意识。区血吸虫病防治站代表全区卫生系统接受区级文明单位验收复查,顺利通过,获得区精文委的好评。政治思想工作扎实到位,确保了年内各项重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基层党建工作。根据省、市、县组织部有关指示精神,为切实抓好党建工作,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我委系统专门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各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党建领导小组,并由区卫生局政工股具体负责处理日常工作。按照党章规定,在各单位设立了党支部,对于领导班子人事变动的单位,及时组织了党支部换届选举。现局党委下辖七个党支部,共有中共正式党员210名。各党支部认真落实党建组织建设、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制度,投入资金20余万元,完善了党员电教场地、设备、学习资料建设,建成规范化电教室4所。全年党员转正4名,发展预备党员5名,新培养入党积极份子8名,及时办理组织关系转入党员12名。
    (三)维稳防邪及安全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上,严格执行《关于定期组织干部下访的实施方案》、《关于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化的实施办法》、《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实施方案》、《维稳信访防邪工作责任倒查规定》等制度,按照“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的总体工作要求,妥善处理信访21件,未出现纠访和重访现象,实现了信访当事人零进京零到省的局面。
安全工作紧密围绕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突出抓好“源头管理,过程监控,应急救援,事故查处”四个环节,全年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为全区卫生系统全年医疗卫生业务正常运转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环境。
    (四)人才科研工作。一是切实抓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认真开展“好医生”网站远程继续医学教育,截止10月底,共有434人参加了远程继续教育。年内聘请省、市级专家举办学术专题讲座16次。派出19人参加省市学术交流活动,到市、省级医院进修学习66人次,撰写医学论文42篇,在国家和省市级刊物发表13篇。全区各医疗卫生单位正在参加成人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50人,中专学历教育1人。二是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工作。我局将乡村医生的教育培训工作纳入目标考核范畴,区级医疗卫生单位必须协助各乡镇卫生院开展好乡村医生培训工作,各乡镇卫生院每月必须召开一次乡村医生例会,进行一次业务培训。全年各乡镇卫生院共开展业务培训146次,培训乡村医生3380余人次。三是加强区级卫生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各相关医疗卫生单位按照工作要求,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设施设备,合理安排了专业师资,严格学员登记和考核制度,开展了9次大型专题讲座,698余名医护人员参加了培训。同时,圆满完成了我区“国家2010年中央补助农村卫生人员培训计划”项目。
区中医院的《小针刀神经根管松解术治疗根性疼痛临床研究》、区卫生局的《XX市市中区卫生志(1985-1996)》和区疾控中心的《XX市城区中小学生2007年与1983年生长发育比较》、区中医院的《外敷中药“接骨散”治疗地震伤员早期肿痛的临床初步研究》、《小针刀治疗“重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临床研究》等科研项目荣获区科委颁发的一等、三等和优秀成果奖。区中医院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疼痛规律研究》申报四川省科技厅2011年课题,《中国人正常人群delmas指数变化规律研究》申报XX市科技局2010年课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局部注射》顺利通过第十七批“金桥工程”项目验收;另有多项科研成果正在全区进行推广。
    (五)“挂帮包”和计生帮扶工作。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针对两村在灾后重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民生方面的需求,我局对帮扶的孝感镇杨柳村和灵庙村制定了详细的帮扶方案和规划,派出2名同志分别兼任两村党支部副书记。采取领导干部一对一、机关职工二对一的方式,与两村12个困难户。分别为两村争取到10万元援建资金修建标准化村卫生站,现已竣工;分别援助2000元用于添置阵地建设软件设施;投入2万元为灵庙村开凿1口出水量达到每小时100立方的抗旱机井,解决了灵庙村7组362亩良田,以及该组128户365人及其下游群众农业用水问题;为杨柳村协调争取到国家“农村一事一议”项目用于修建4700米从组到户道路。订购价值4500余元的12条无公害仔猪共计445斤,按照每户2头标准,分别送到6户有养猪意愿的困难家庭。
在孝感镇杨柳村建立计生帮扶户基地,进行专项帮扶工作,送去慰问物品价值4000余元的凉被30床。结对子帮扶为12个困难户和30个计生帮扶户发放了优惠就诊卡,使其在享受农合住院、门诊费用报销基础上,在挂号、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和部分常用药品方面享受优诊和优惠政策;落实4000元帮扶款为6个困难家庭子女就学提供了有力帮扶。
    (六)无偿献血工作。不断建立健全无偿献血工作机制和无偿献血人员登记制度,认真做好采血现场的协调组织工作。全年完成无偿献血512人,657人次,总献血量为13.14万毫升,总用血量为13.01万毫升,献血量占用血量比例为100.99%。
    (七)卫生应急和法制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卫生应急队伍,明确职责,人员配置到位,修订完善了《XX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加强了应急队伍培训演练。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及应急知识的培训。当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我区作出卫生应急响应,派出卫生防疫队赶赴玉树驰援当地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受到上级党政领导的高度评价。卫生法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按时完成了重大行政处罚和许可备案,无经行政复议后撤销的行政案件,无经听证或复议后司法确认违法的行政案件。
    (八)节能减排。我局将节能减排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局机关将节能减排纳入修订后的机关工作制度,将各项节能减排措施固化为长效机制,并在日常工作中及时指导、协调、监督和考核各医疗卫生单位的节能工作;各单位均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节能规划,定期总结活动取得的成效,分析、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强化宣传发动和教育培训,使节能降耗成为我系统每个职工的良好习惯和自觉行动。改造了用电设施,加强用水设备日常维护管理,严禁跑冒滴漏,杜绝长流水现象,积极推行电子政务,实行无纸化办公,对公务用车、电脑耗材、纸张等严格管理使用,减少公务费用开支,压缩会议时间和规模。通过上述措施,我系统全年完成了既定方案,达到了降低5%节能目标。
    (九)行政效能建设。我局将行政效能建设纳入机关新修订的制度之中,把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之作为转变机关作风的常规工作来抓,在此基础上完善了督导体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行政效能建设制度体系。同时,加大了对政务大厅卫生局窗口的行政效能建设力度,按照“一窗受理、首问负责、限时办结、流程监管”的原则,全年新受理办结各种许可1248件,实现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100%,当场办结率达到办件总数的100%,统一受理、集中办结项目到位率达到100%,即办件和承诺件在政务服务中心按时办结率达到100%,跨部门行政审批和服务实现100%并联办结,实现了零投诉。卫生局窗口一直保持政务中心先进窗口称号,并被授予流动红旗6次,接受锦旗4面。
    (十)控烟工作。按照我局制定的《全区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实施方案》、《局机关控烟工作计划》,我局进一步落实了控烟领导小组、办公室、巡查员、监督员、劝导员职责,完善了控烟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明确了各项考核奖惩措施,在工作中做到了有督促、有考核、有奖惩。本年度完成了区卫生局机关和全区所有乡镇卫生院、天元和泰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禁烟;到12月30日,将达到80%以上的医疗卫生单位建成无烟单位的工作目标。
   五、工作亮点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效显著
    1. 免费为全区群众建立健康档案14.05万人份;城市居民公共卫生服务率达到85%的市级标准。我区5个乡镇被省卫生厅选为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试点。
    2. 免费为65岁以上老人健康体检3968人。
    3. 规范管理慢性病1.643万人次,重症精神疾病28人。
    4. 妇幼卫生方面:婴儿死亡率控制在5.7‰,较市级控制标准低6.3个千分点;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5/10万以内,较市级控制标准低10/10万;免费为2.6939万名35-59岁农村妇女检查乳腺癌、宫颈癌。
    5. 全区无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6. 九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城乡居民,民生工程卫生项目使老百姓得到实惠,受助群众以书信、锦旗等方式向党和政府致谢。
   (二)卫生惠民工程亮点纷呈
    1.  “新农合”惠及26万农村群众。我区通过对新农合制度的不断巩固、有效实施和深入持续发展,逐步扩大受益面,提高受益水平,使全区26万参合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2. 完成种对15岁以下儿童免费补种乙肝疫苗项目1.61万人,接种率达到97.44%,超过任务指标2.44个百分点。
    3. 完成国家级“健康快车”项目,为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131人,超过任务指标数的4.4倍。
    4. 完成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偿1183人,补偿政策落实率达到100%。
    5. 完成1613名农村育龄妇女补充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项目。
    6. 加大对重点疾病医疗补偿。一是艾滋病病人和病毒携带者每月发放的生活补贴从每人每月50元提高到100元;年内组织了2次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慰问座谈会;将10名符合条件的感染者(病人)纳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二是年内全区共救治晚期血吸虫病病人7人,减免经费1.34万元。
    (三)卫生事业载誉:2010年4月我区通过省中医药管理局专家组考核,综合评分位列全省114个项目县第一;荣获省卫生厅颁发的“妇幼卫生信息质量综合评比一等奖”;荣获XX区委、区政府颁发的目标管理“突出贡献奖”和“二等奖”、“政务服务先进单位”、“环境综合治理三等奖”;XX市卫生局颁发的“卫生监督工作优秀奖”、“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区域绩效考核优良单位”、“妇幼卫生先进单位”、“目标管理一等奖”;天元镇和孝泉镇卫生院荣获省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四川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乡镇”。年内完成财政收入90万元,争取上级资金350万元。

                               2011年工作打算
    一、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近期重点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卫生局的统一领导下,稳步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我区的实施,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重点抓好涉及面广、影响全民健康水平的公共卫生项目的实施;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调整公立医院布局和机构,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补偿机制,推行电子医疗档案和常见病临床路径的临床应用。
    二、重点抓好民生工程卫生项目。全面完成灾后卫生重建工作;继续加强新农合监管,完善监管制度,落实监管措施,规范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诊疗服务和收费行为,探索建立新农合补偿准备金和住院费用审补分离制度,建立稳定的筹资及补偿机制;扎实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执法监督、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村孕妇住院分娩补偿工作。依托国家和省市卫生惠民项目,使群众享受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带来的实惠。
   三、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协调发展。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把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放在重要位置,以灾后重建为契机,积极推进农村卫生“两化”建设,不断深化、规范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下大力气提高城乡卫生管理和发展水平,不断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

 

                                二O一O年十月二十九日

 

推荐访问:全区 卫生局 工作思路 情况汇报 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