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我们的大学:问题与对策

我们的大学: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5-29 17:07:01 浏览次数: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今天有机会与大家一起讨论高等教育问题,我感到非常荣幸。我现在虽然不是教育界人士,但我经历过三所名牌大学。我的本科与硕士研究生是在武汉大学,当讲师是在华中理工大学(现在为华中科技大学),读博士是在中国人民大学。我的学历全部是全日制,首先声明没有一个是假的。而且很幸运的是,我接受高等教育全部是依靠人民助学金。1979-1983年,我读本科,不但不收学费,而且吃住全免费,还可以领取困难补助;1984-1987年,我读研究生,仍然是免费,吃住也不需要掏钱。读博士的时候是在1993-1996年,也是靠助学金完成学业。作为一个家境贫寒的农民子弟,如果不是接受免费教育,我完全不可能完成学业。所以,我要高喊口号:“免费万岁!”  

此外,尽管我不是名人,但是我是师出名门。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吴林伯教授(已故)是“学术超男”易中天的导师,易中天1981年毕业,我1987年毕业,他早我6年,算是我的同门师兄。我的博士导师郑兴东教授,他主编的教材《报纸编辑学》是全国新闻院系通用教材,他的学生遍天下,就连前央视台长杨伟光也算是他的学生辈分。  

我与教育的缘分,还有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我在担任央视新闻记者的时候,曾经专门采访和播出教育专题新闻节目。比如,《新闻联播》19981021播出《教育甘露洒人间》,是专题报道改革开放20年教育的成就;《新闻联播》 2000105日播出《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五年》,是专题报道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教育成就。我采访过当时负责教育工作的领导陈至立。第二个因素是,我还是高三学生家长,我的女儿今年即将参加高考。我与千千万万的中国家长一样,神经高度紧张。任何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考上名牌大学。  

 以上多方面的情况,说明我今天在这里发表演讲,绝对不是一个教育的局外人,而是一个教育的亲历者、受益者和参与者,我现在作为一个在新闻单位人事部门工作的人员,我还对人才问题有一定的看法。  

下面,言归正传,请容许我谈谈我对目前高等教育的三点认识。不正确的地方,请大家原谅。  

一、   关于大学为何缺少“大师”?  

首先,我们要更正一下目前对“大师”的误解,以为大师就是被媒体炒作频率高、时常抛出一些耸人听闻观点的所谓专家学者。真正的大师是耐得住寂寞的人,十年磨一剑,甚至几十年才可能形成划时代的学术成果。大师的成果应该对全人类有贡献,不只是对少数人、少数团体有益,而且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历史的检验。凡是成为过眼烟云的东西,都没有价值。  

我个人认为,中国的大学缺少大师的的原因除了整体浮躁之外,还与我们对学术成果考核的急功近利大有关系。成果的数量上去了,质量却没有提高。教师仅仅为职称而努力,一旦目的达到就放马南山,不思进取。  

另外,大学教师应该是选拔最优秀的人才担任,可是由于种种原因,真正一流的人才却并没有集中到大学。相反,倒是教授们争先恐后当处长、副处长,“官本位”愈演愈烈。这就是导向出了问题。  

因此,我认为大学里实行教师淘汰机制很有必要,不能是什么人都可以当教师;而且要面向全社会招聘教师,要不拘一格,把真正有专长、有创造性的“奇才”、“怪才”、“偏才”引进到大学。对教师的考核,要分为长期、中期、近期多层次的考核,就像怀孕一样,时间久了总能看出来。  

二、   关于大学毕业生的质量为何滑坡?  

现在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大事”,所有的人都为此头疼。有的人归咎于扩招导致人满为患,有的人认为总体人才过剩,也有的人认为毕业生的素质与技能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但我认为,大学的专业设置重复太严重,导致供大于求是就业难的一大原因。比如,现在几乎所有大学都办新闻专业,这有必要吗?新闻单位总体需求就那么多,何况本来不学新闻的人也可以当记者编辑,你还一窝蜂办那么多新闻系、新闻专业,这不是耽误学生吗?重复设置专业,必然师资力量、办学条件良莠不齐,学生质量难以保证。所以,学校在进行专业设置的时候一定要进行人才市场调研,要有前瞻性。农产品一窝蜂生产,可能只影响一年的收成,但是人才的培养要是耽误起人来,那就是耽误人家一辈子!  

除了专业设置重复,我认为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做到“宽进严出”。你扩招可以,但是应该进门容易出门难,必须实行学生的优胜劣汰,大学绝对不能是保险箱。次品、废品要随时淘汰,否则鱼目混珠,让优秀学生反而被就业大军淹没了。  

三、   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何成效不大?  

现在大学毕业生争先恐后报考公务员,求得稳定舒适的饭碗,这已经成为社会热点,可以说是对高等教育的最大讽刺。真正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才能的人,是不一定愿意当所谓的公务员的。俄国作家契柯夫曾写过一篇小说,名为《小公务员之死》,尽管那是夸张的作品,但是足以说明当公务员并非什么绝对的好事。可中国当代的知识精英千军万马哭着喊着要当公务员,除了表明社会结构不太完善以外,恰恰说明了我们培养的人才不敢到大江大河里去游泳。  

我为此想到一个根本问题: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人?毛泽东主席曾经因为教育存在脱离实际的问题而偏激地推出了“工农兵学员”这一特殊培养模式,他片面否定书本知识的做法导致人才出现断层,于是才有了后来邓小平复出以后的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并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然而,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没有真正找到“教书育人”的科学方法与途径。片面强调书本知识的做法,又使我们的教育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现在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两者都不可偏废。知行合一,是比较理想的教育境界。大家想一想,为什么现在的用人单位都希望招聘那些有工作经验的人而不太想要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尤其是中小企业,不想花费大笔的培训经费,而只想要熟练工种,人来了就要创造效益,没耐心等你成熟。  

为此,我建议大学的课程设计要增大实习与实践的比例。大学四年,至少要有1年的时间用来理论联系实际。另外,要与目标用人单位联合培养人才,彼此较早地磨合。这相当于“试婚”,彼此能最后接纳就结婚,不合适就拉倒。至于具备独立创业能力的毕业生,那也可以先学艺拜师,再另立门户。小徒弟成为大师傅,历来如此。  

最后,大学教育不要排斥异端思想。许多新思想、新发明,最开始都被当作异端。历史上有很多人为此牺牲了生命。哥白尼、布鲁诺就是例子。我们的教育要学会宽容。  

由于时间关系,还有很多问题我就不展开了。愿意和本人进行讨论的,欢迎与我进一步切磋。  

推荐访问:对策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