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国有专业银行风险实证研究

国有专业银行风险实证研究

时间:2022-04-26 18:35:06 浏览次数: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保持金融业安全、高效、稳健运行,是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是金融业的主体,是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在改革开放中稳步发展,但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尚未得到有效控制,面临着进一步深化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艰巨任务。本文试图对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形成、特点及防化对策做些粗浅研究,为尽快建立一套有效的银行风险防化机制提供借鉴。

一、银行风险的内涵特征
广义的风险是指预期事物的不确定性。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预期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意外收益;二是预期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意外损失,即风险损失或风险成本。狭义风险仅指预期事物的不确定性而造成的损失。通常所称的经济风险仅指狭义风险。

银行风险是预期银行业务经营和管理中因不确定因素导致事后造成的损失或不利目标实现因素的总称。市场金融中,这种风险的大小必然通过价格形式加以量化和度量。某种银行风险大,其经营与管理的综合成本就越高。因此,其量化概念就是:

银行风险率=银行损失或银行风险成本或银行风险性资产÷银行资产×100%

上述公式表明,银行风险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去识别或测量。例如,测度银行风险损失,则用银行损失比银行资产;测度金融不利因素所反映的银行风险程度,则用银行风险性资产比银行资产。

无论从什么层面或角度去认识银行风险,但它作为一个金融范畴,有其基本的属性和特征。主要有:

(一)客观性。只要有银行业务活动存在,银行风险总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然存在。因而,金融不可能永远无风险。

(二)可控性。尽管银行风险是客观的,但是银行风险是可控的。所谓银行风险的可控性,是指市场金融主体依一定方法、制度对银行风险事前识别、预测、事中防范和事后的化解。正是因为银行风险是可控的,才使健全现代金融制度具有现实意义。

(三)扩散性。银行风险不同于经济其他风险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是,银行机构的风险损失或失败,不仅影响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更突出的是导致众多的储蓄者和投资者的损失和失败。这就是银行风险的扩散性。它不仅具有原始存款和初始投资广泛的影响,而且还具有数量倍数扩散的效应。

(四)匿藏性。是指银行风险往往不是在爆发金融危机或存款支付危机时表现出来,一直可能因信用特点、金融垄断和行政干预等原因会表面掩盖金融不确定性损失的实质。

(五)马太性或加速性。银行风险一旦爆发,不同于经济领域中其他风险爆发只在既定范围内均速变动,而是因风险失去信用,信用基础失去而加速变动。所以银行风险一旦爆发,往往都伴随有突发性、加速性,直到金融危机。为此,充分认识银行风险加速性的特点,对于高度重视银行风险社会危害性是非常必要的。

二、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特点
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银行相比,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具有以下的风险特征:

第一、风险的集中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银行,其风险与收益是对称的,并且承担风险的主体也是多元的,谁决策,谁自然就要承担风险。但在我国,政府、企业、居民都可以把风险转嫁给银行,他们作决策的风险都由银行来集中包揽。因而可以说,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垄断信用的同时,也垄断了风险。

第二、风险的累积性。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银行而言,在风险损失发生后,必须得到及时抵补,否则风险损失会在银行内部不断积累。而当风险损失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银行可能面临破产倒闭。因此,有效控制风险损失的积累,增强抵补风险的能力,对商业银行的自上而下发展至关重要。但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并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银行回避风险的机制十分薄弱,政府、企业和居民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向银行转嫁风险,与此同时,银行缺乏强有力的风险抵补机制。银行每年能用作补充资本的资金极少,与每年新增的资产规模不成比例,其结果是风险损失在银行内部逐步积累下来。另外,由于没有破产机制,银行风险长期得不到及时化解和释放,银行风险就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第三、风险的隐蔽性。一般地,一家银行的支付危机往往首先反映为流动性不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银行的净资产小于零,一般就会在帐面上得以确认,为了避免给债权人带来更大的损失,往往会以银行倒闭这种剧烈的形式释放风险。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大量不良贷款的存在,加之资产负债结构不够合理,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实际流动性较差。但是,由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有国家信用作后盾,只要未引入破产机制,存款者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信心不会有任何动摇,即使出现部分支付危机,由于国家信用支持,完全可以保证支付。为此,国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被掩盖了起来,不良贷款的存量风险也在很大程度上被淡化和掩盖了。风险掩盖的严重后果是通过金融效率的丧失这种隐蔽的形式来支撑银行继续运行。

第四、风险控制机制残缺,商业银行自身和中央银行监管控制力不强。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竞争法则,银行也不例外。银行风险也自始至终都受到来自商业银行自身和国家监管两股强大的力量控制。但相比之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运行,无论是对于银行自身,还是中央银行监管,其控制力都是比较弱小的。

三、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基本状况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十分突出的风险,主要表现为社会负荷过重,资产质量较差,资本金严重不足,帐外经营、违规经营活动屡禁不止,经济效益欠佳,亏损现象时有发生等等。

(一)金融效率递减,甚至出现负效率。金融效率是金融产出或收益与金融投入或资产的比较。主要有金融宏观效率和金融微观效率两个衡量方法。金融宏观效率,是一定时期金融资产投入总量同该时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关系。资料显示:(1)改革开放以来金融效率增长显著,国民生产总值以10%以上速度递增,金融资产平均以25%以上速度递增。但效率质量递减。其中金融产出率逐年递减,由1985年的1.73元减至1996年的0.89元。表明1元金融资产不能创造1元的国民生产总值,金融资产被净消耗掉0.11元。而美国1994年1美元金融资产的产出率为5.46美元;(2)四家国有银行的资产利润率呈下降趋势。金融效率下降预示金融综合成本提高、金融资产简单数量扩张、金融风险上升。

(二)信贷资产质量低下,财务状况恶化。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所占比重持续增加。这一方面使得银行信贷资产大量沉淀而导致资金周转发生困难;另一方面造成大量金融资产经由“不良资产”这个“黑洞”流失。而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加使得银行盈利资产减少,收息率持续下降;同时,自有资金过少而使得银行靠有成本的负债来维持运营,资金来源和运用的恶性循环使得银行的财务状况不断恶化。

(三)银行资本金不实。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不断降低,1992年已经明显出现了资不抵债的态势,处于净资产为负数的高风险状况。与此同时,作为资本充足率指标的另一个项目-风险资本权重也非常之高,具体表现在三个“85%以上”:一是银行信贷85%以上属于信用贷款;二是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85%以上;三是企业负债中85%以上来源于银行贷款。因此,无论是银行自有资本和净资产,还是风险权重结构,都处于高风险区域。

(四)支付能力不足。资产质量低下情况的负债经营使得银行的偿债压力不断增加,资产负债结构严重失调及财务状况恶化又使得银行的偿债能力不断下降,如果资金来源渠道不畅,有些分支机构就有可能面临较为严重的支付困难。

(五)银行内部管理中权力缺乏制衡、操作缺乏科学规程、控制缺乏有效规则、监督缺乏严谨的内律,各种违法、违规经营问题时有发生。从而造成银行机构资产质量低下和无序竞争,给金融稳定造成冲击和威胁。

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成因
银行风险既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作为经济范畴,银行风险根源于:产权排他性、社会分工、预期不确定性、信息非对称性、人类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作为历史范畴,银行风险在不同经济阶段、不同经济体制下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因此,经济金融生活中的不确定性是银行风险产生的必要条件或前提,具体经济金融环境和体制是银行风险产生、发展的充分条件。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金融产权关系不明晰、边界模糊,导致权责利不对称,信贷约束软化。新中国建立初期,经私有制改造和国家干预,形成了以国家银行为主体的公有金融产权。1978年以后,对这种产权制度进行了部分权能的分割。作为一种既定的公有金融产权从性质上没有变革。因此,金融产权“人格”虚置、边界模糊、结构失衡、进退壁垒的矛盾依然存在。从而,强化了企业、地方和基层行,甚至银行工作人员争信贷资金、争利益的动机,弱化了责任与约束,进而引致了银行的高风险。即在公有金融产权基础上,不能真正形成对银行风险自身约束的机制。

第二、宏观金融运行机制不健全,新旧体制磨擦,机制约束软化。在中国,不仅传统体制造就了对资产负债低关切度的授受信用双方对接,形成现有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资金供给制的格局,而且改革和发展也使得国有银行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长期隐蔽积累性银行风险被凸现;另一方面新的银行风险不断形成和加剧。在主人翁与新制度撞车中“内控”机制落空。这种微观金融运行机制,势必形成传统体制下遗留下来的巨额银行风险不能化解,新的风险无法分散、控制和防范。

第三、宏观金融调控机制不顺畅、监管薄弱,监督机制约束软化。中国在市场过渡期金融改革中,一方面部分计划机制仍然存在;另一方面在放弃部分计划机制时,或者引进价格机制不规范,或是新旧转换调控机制断层,从而造成宏观金融调控、监管机制扭曲,银行风险失控。

第四、企业体制不合理,财务约束软化。企业既是实质投资者,又是金融的财务筹资者和金融资产的使用者。企业经营好坏和信用程度如何,直接决定着银行风险大小。中国现行企业,数量最多、占资产量大、就业比重最高的是国有企业。这些企业的体制特征是:产权公有、政企不分。这种企业,投资过去靠财政,利润也归政府,其风险转嫁于政府,改革后,财政停止拨款,投资现在转向国家银行,内部人控制既不是产权主体,也不是托管主体。因此,行为短期化。既无动力也无力量形成自我积累机制。进而其风险转嫁给银行或金融机构。

第五、财政、投资和金融的投融资体制不配套,三者关系扭曲,投资风险转嫁于金融机构。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统收统支,各类经济风险集中于国家。改革以来,财政和投资体制出现以下变性和推移现象:一是财政分灶吃饭、利改税以及中央与地方两财政。二是体制变革后的财政与企业的关系,并未形成多元化渠道的投融资体制。从而使金融市场出现信贷资金财政化、货币市场资金长期化、资本市场资金短期化。

第六、政府职能转换的严重滞后,“市场失灵”与“政府失败”并存,导致信用非理性行为快速蔓延。现代经济都是一种间接调控下的价格机制。这就是私人产品领域价格机制协调,公共产品领域政府供给。如果政府干预进入私人产品领域就会“政府失败”,市场机制进入公共领域就会“市场失灵”。与西方经济分析不同,中国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败”具有特定的体制不合理含义。首先,政府针对传统计划经济的弊端设计了市场经济的目标改革方案。为引入市场先必须引入交换。由于理论上只承认交换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在改革实践中从收入分配入手,很快实现金融储蓄和实质投资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但是忽视或不愿正视交易制度另一前提是产权的排他性。因而,在既定公有产权内培育市场机制,结果是只有市场经济的“外形”,而无市场经济的“神韵”。市场无序竞争和“搭便车”现象普遍蔓延。这就是所谓因政府不改变产权关系下的体制性“市场失灵”。其次,由既定公有产权所决定的政府职能界限不明确。改革中决策者试图实施政企分离的变革,但由于政府不可只履行公共职能,结果与国有企业、国有金融诸如投资、就业等有割不断的“父爱”关系。这就是所谓政府以公有产权者身份,大量进入私人产品领域,政府干预失败现象,在一方(各经济单位)投资亢奋,另一方在安定团结的格局下,各自指令贷款、政策性贷款的有借无偿贷款在所难免。

第七、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严重滞后,各类社会风险转嫁给银行。一是企业破产、失业救济制度空缺,因而金融信用活动风险无法回避和转移。在对大量不良贷款无所适从的同时,还要对面临破产的企业发放安定团结贷款。二是企业办社会的问题没有解决,冗员过多。一方面积累能力差,另一方面在企业所得支出上行为短期化。二者的资金缺口倒逼银行贷款,形成银行风险压力。

第八、法律、规章等社会经济正式制度(或有形制度)不健全,造成银行资产安全性保障弱化。

第九、习惯、道义等意识形态滞后,信用经济发展同非正式制度约束脱节,很难筑起现代银行风险防范的社会基础。

五、防化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银行运行机制
1、完善银行风险的防范机制。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机制,是银行机构为把银行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和最低水平内,按风险预警、控制和规避要求,构成的联接关系及其运转方式。

建立和完善银行风险防范机制,主要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建立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预警机制。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机制,是按银行风险客观性及其相关性设计相应的指标体系和经验性目标参数,经目标值与预测值比较来决定银行风险行为的事前控制。其基本内容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估量。其中银行风险分析是核心。银行风险分析具有专业性强、涉及面广,要求客观、公正和及时。因此,应采取专业性机构和内部职能机构的二元机制。一是设立专业性评估公司。二是建立专门的征信事务所。三是在金融机构内部设立专门的信用风险分析监测职能部门。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虽然也设有调研部,但其性质是所谓的金融理论研究,而不是对具体客户的信用风险调查。因此,为建立和完善中国过渡时期银行风险预警机制,改革的重点在于:(1)按客观、公正和对客户负法律责任的要求,完善现行的各类评估公司或事务所;(2)按专业化要求建立一批征信事务所;(3)人民银行内部或货币政策委员会下属设立“金融机构调查评估”职能系统,提高人民银行风险监管的科学性;(4)按审贷分离原则在内部实现调研部门的职能转换。

第二、建立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控制机制。银行风险控制机制,是对银行风险已经发生并可能继续蔓延或发展,采取一定方法和手段制止风险损失继续发生、发展的事中控制过程。主要包括有:风险规避、风险抑制、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

银行风险控制除经济、金融主体的自觉行为外,最关键的是要建立、健全系统控制机制。通常由商业银行“内部自律控制”、中央银行宏观金融监管控制和经济社会的法规、道德、习惯等“社会监督控制”三个方面组成。内部自律控制是基础,宏观金融监管是关键,社会监督是保证。三者缺一不可。中国现行风险控制机制,有的尚未建立,有的尚不完善。因此,建立、健全银行风险防范的控制机制,在市场金融过渡时期尤为重要。

首先,要完善内控机制,防范银行风险,提高资产质量。一是要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以补救为主的控制向以预防为主的控制转变;以突击审计为主的控制向以常规为主的控制转变;从滞后性管理向同步和超前管理转变。二是要巩固和强化现有内控组织机能,在严格执行帐务(资金)平衡的基础上实现内控服务于“效益”和“降低资产风险”两大主题。三是要突出效益、风险监督的内控力度,建立自担风险的内控机制。四要不断强化稽审部门转换为专门实行行政检查监督、业务稽审和内部管理的综合监督管理部门。

其次,要建立健全法规、道德等银行风险的社会监督制度。建立健全法规的重点在:要尽快出台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规,同时废止那些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法规,并对尚不完善、相互矛盾的法规加以修正、补充和调整,另外,还要特别强化司法和规章的执行与检查。在此基础上,要大力加强习惯和道义方面的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要针对中国居民以及各经济主体金融意识、风险意识淡薄的群体行为,要大力加强市场、金融、风险意识教育。逐步形成一种被群体内各个行为者认同的银行风险控制的习惯和道义。

第三、建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止损弥补机制。所谓风险止损弥补机制,是指对已经发生的金融资产风险损失,为保全资产所进行的损失化解与弥补。对于过渡期中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现实性来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业已存在的巨额不良金融资产的化解;二是对可能出现的某一金融机构支付与倒闭风险,造成存款损失的弥补。

首先,建立资产管理公司制度。目前根据国有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提出处理不良资产的措施主要有:一是把企业债务转换成财政债务,以硬化财政约束,建立良性的财政、银行关系。具体做法是分析企业的债务结构,凡是财政原因造成的企业欠银行的债务,由财政向中央银行发行债券,财政用从中央银行借到的钱,以专用支票形式拨给企业,企业用专用支票偿还银行贷款,国有商业银行再以专用支票偿还中央银行再贷款。二是把债权转股权。对于经营正常但过度负债的企业,可将贷款部分转成银行的股权,对严重资不抵债的破产企业则应该核销债务,呆帐准备金不足以核销的可以冲销部分的银行资本金。三是运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中介机构和配合呆帐核销对不良贷款进行处置。

其次,设立存在保险制度。鉴于信用风险最为危险的是存款支付风险和金融机构倒闭或破产风险。为保护存款人利益、稳定存款人信心,向困难金融机构提供紧急清偿能力,分散金融业风险,并设立存款保险公司。

再次,风险自留与健全金融机构内部银行风险基金制度。风险自留,是国有商业银行以自身的财力来负担未来可能的风险损失。中国由于种种原因,在行为短期化的支配下,这部分风险自留有的没有得到落实,有的数量比例偏低。为提高银行风险事后弥补能力,一是要建立风险自留制度,二是适度提高准备金比率。

2、理顺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关系,建立具有内在活力与自我约束的现代金融企业体制。
对国有银行的产权制度进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使银行通过产权改革而真正拥有产权完全属于自己的独立的资本金,从而成为独立的产权主体。目标模式应定位在:股权多元化,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国家控股不能拘泥于绝对数量,要视股权结构情况,尽量扩大法人股和个人持股,以免影响改制的力度。具体设想为:一是要明确界定国有银行现有的自有资金的产权关系。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我国银行的资本金中,由国家财政历年拨给的信贷资金的产权应明确界定给国家(中央财政)所有,相应地折成国有股作为银行的实收资本。银行历年业务活动形成的留成利润中一部分应属于国家投资所获得的利润,因此这一部分也可折成国有股(由中央政府持有)并同样也可作为银行的实收资本;另一部分则应视为银行经济活动的成果,因此可作为银行的累计未分配利润来处理。至于如何区分这部分自有资金,则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完善银行的治理结构。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由股东大会选出,代表全体股东的利益。公司的执行管理机构由高层执行官员组成。高层经理人员受聘于董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并在授权范围内拥有对公司事务的管理权和代理权,负责处理公司的日常经营事务。总之,通过以上的产权改革,将使公有股份制银行拥有产权完全属于自己的独立的自有资本金,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因此,银行就能以自有资金为基础真正独立地自主经营,承担经营风险或亏损的经济责任。这样,我国的公有股份制银行就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求资金平衡、自我约束及自我发展的现代金融企业,就能够防止产生新的不良资产。

3、建立和完善银行资本经营机制,全面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第一、建立和完善国有银行的资本经营机制,增强抵御风险的资金实力。针对前面对我国目前银行资本经营状况的分析,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方面,国有银行要树立正确的资本经营新理念,合理修正负债经营观念,确立依靠自有资本竞争发展的策略。首先要建立正常的资本积累机制,保证做到随着银行资产规模的增大,资本数量也随着增大;其次,要强化资本对风险的防范作用,从思想上注重资本的积累与增补。另一方面,要建立“一增二建三补”的银行资本生成机制,增加国有银行的资本数量。一增即通过银行股份制改造,增加银行的资本数量。二建是建立银行风险准备金制度和正常的利润分配制度。三补即财政拨补,人民银行划补和自身填补,并做好注册资本的填补工作。

第二、以改善结构为重点,加强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首先,要正确处理好负债结构和资产结构,强化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就负债结构而言,一是要严格资本充足率的考核,制订切实可行的增补计划,使资本充足率逐步达到8%;二是要注意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的比例关系,针对目前存款利率下降可能导致储蓄余额下降的倾向,各银行应根据各自的优势开展负债创新,如开办各项代理业务,并提高服务质量以达到既稳定存款又降低成本的目的;三是要加强行内头寸调度的力度,建立良好的央行短期借款、同业拆借的渠道,保证银行临时性资金需求;四是要兼顾本行资产运用筹措负债,讲究负债成本。从资产角度来看,银行目前应做到调整资产结构,加大对非国有经济的信贷比重(应特别注重对农业及消费领域的信贷投入)、增加对国债的投资力度,实行多样化经营,并处理好各项资产间比例关系,以达到分散风险和增加收益的目的。

其次,要正确认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完整把握取消贷款规模限额管理的全部内涵:一是取消贷款限额管理的目的是强化国有银行的自我约束能力。二是取消贷款限额是对国有银行法人而言的,并不是银行的各级机构都可以实行以存定贷、存贷挂钩、层层下达存贷比例。三是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一种全面的管理手段,涉及到资金、计划、信贷等诸多方面。四是取消贷款限额后,银行要加强信贷管理,既不能影响经济发展的合理贷款支持,也不能放松对贷款质量的控制,导致不良贷款增加。

4、实施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建立科学的贷款管理体制。
第一、要合理界定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目标,完善银行信贷管理机制。在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的前提下,我国国有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应是二元约束:一是通过信贷资产业务多样化和规模的适度扩张约束,带动金融创新和改革,扩大金融对经济的渗透力,促进银行业的繁荣与发展。二是通过提高资本充足率和降低不良资产比例,推动我国银行的稳健经营与有效管理,降低信用活动风险,保证金融竞争的适度性和信贷资产质量的提高。

为完善银行信贷管理机制,我们应该做到:一是在信贷管理模式上,改变传统的需求牵引供给的“数量-扩张”风险型机制,实行供给制约需求的“质量-约束-效率”型机制。二是在银行信贷资产管理重点上,改变过去偏重于贷款规模的“总量直接控制”,实行以资本充足率为依据的“结构弹性控制”,即增加资本,缩小信贷资产规模和调整资产配置中的风险权重。

第二、建立科学的贷款管理体制。基本思路是:将贷款管理与贷款经营结合起来研究,既要防范贷款风险,解决贷款安全性问题,又要最大限度地为银行创造利润,解决贷款的效益性问题。根据这一思路,我们建立银行经营型贷款管理体制,由贷款风险管理系统和贷款风险经营系统组成。贷款风险管理系统应包括贷款风险度管理、企业信用等级评定、贷款方式、审贷分离等项内容。贷款风险经营系统管理的内容应包括贷款定价、客户战略及贷款营销等。

(二)防化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配套改革措施
1、加快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企业体制改革,就是要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在规范其改制的基础上,建立产权明晰、政企分开、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2、要加大发展资本市场的力度。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资本市场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其原始内涵,成为社会资源配置和各种经济交易的多层次的市场体系。为此,资本市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发展力度。一是要按照市场交易法则和交易的内在要求培育和建设资本市场;二是积极培育和全速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改善资本市场投资主体结构;三是弱化利率的行政管制,推进市场化进程;四是积极稳妥地拓展直接融资,在保证银行储蓄继续增长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证券市场结构;五是对于产权市场应在注意规范前提下稳中推进;六是提高对资本市场监管效率。

3、要转变政府职能,规范其行为。鉴于现存的银行风险大量起因于政府的过度干预行为,因此,必须转变政府职能,约束其行为,从而在宏观上构造银行风险约束机制的前提条件,有助于银行风险承担主体从以国家为主转向由多元化经济主体承担的轨道。所以说,政府必须尽早从直接管理企业和经济中解脱出来。

4、强化中央银行的风险监管,构造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宏观金融稳定机制。针对目前央行独立性不强、监管机制不健全的现状,应在确保央行能真正独立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建立特大风险应急制度等方面多做工作,以达到对国有银行实施外部监管的目的。另外,应由合规性监管向风险性监管转变。

5、政府要利用WTO有关原则和条款,实施适度保护政策。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增加银行资本金;二是要适当提高国内银行业的呆帐准备金率;三要逐步统一国内银行与外资银行的税率,使国内银行业在税收方面享有公平待遇;四是要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五是利用市场对等开放原则,加快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支持国有商业银行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以提高国际竞争力。

 


 
 
参  考  文  献
1、《金融风险管理实用全书》----刘克田、赫国胜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

2、《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借鉴与创新》----康书生著,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

3、《金融理论前沿课题》----唐旭等著,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

4、《金融监管理论与实务》----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5、《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杨力编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

6、《21世纪中国银行业风险与防范》----李晓西主编,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7、《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全书》----张莉主编,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

8、《商业银行监管比较》----杨卫红著,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

9、《中央银行概论》----集体创作,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4月第4次印刷。

10、《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修订本)-----唐旭  戴小平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6次印刷。

“金融研究”2000、2001全年版。“中国金融”2001年全年版。“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全年版。“金融时报”等相关各期期刊。

推荐访问:风险 实证研究 银行 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