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X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思考

X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思考

时间:2022-05-15 11:42:02 浏览次数:

**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思考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就是在对全体农村人口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农村自身人口、经济社会、资源条件,通过调节人口数量、发展教育、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完善医疗设施与服务等措施,充分发掘和利用农村人群的生产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实现农村劳动力在整个社会中的合理配置与利用,促进农村经济及整个社会的高效发展。随着人类社会地进步,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经济的发展不仅仅取决于物力资源和自然资源,更取决于人力资源。农村人力资源是我国人力资源的主体,也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目前,**市农业人口261.3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3.16%,是甘肃农业人口大市。如何把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力资本,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强大的发展动力,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本文就**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作一初步地探讨。  

    一、**市农村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市农村人力资源的基本状况是总量大,富余劳动力相对多,就业年龄结构轻,整体素质不高,健康状况较差等。  

     1.农村人力资源总量基数大,富余劳动力相对多。截至2008年底,**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为188.03万人,从业人员为125.53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为62.5万人,富余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33.24%。按农村劳动力产业分布情况划分:80.96万人从事第一产业,占劳动力总数的64.5%;15.7万人从事第二产业,占劳动力总数的12.5%;28.87万人从事第三产业,占劳动力总数的23%。农业技术人员14866人,仅占全市农业人口的0.09%。由此可见,**市农村人力资源数量丰富,富余劳动力相对较多,农村技术人员则很缺乏。  

     2.农村人力资源的性别比例失衡,年龄结构较轻。**市农村劳动人口中男性为102.56万人,女性为85.47万人,男女劳动力的人口比是1.2:1,劳动力性别比例失衡。劳动力中16—30岁的人居多,占劳动力总人口的37%左右,比全国农村劳动力中16—30岁的人口比重35%高出2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农村劳动人口的年龄构成比全国劳动人口的年龄构成要低,说明**青年农民接受文化教育更少,便进入社会参加劳动。  

     3.农村人力资源受教育程度低,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市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构成状况是:文盲或半文盲占17.49%,小学占38.75%,初中占30.76%,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了一半以上,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占到了农村劳动力总数的87%。随着农业生产科技应用日益广泛和农业生产的日益发展,农村人口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乃至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差异逐渐演化为收入上的差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力资源素质差的问题已经成为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4.农村人力资源卫生与健康状况较差。**市农民年人均卫生消费支出数约为城镇居民的1∕4。很多家庭尤其是偏远山区的居民家庭营养、安全、卫生、医疗保健知识缺乏,居住环境和卫生条件较差,一部分居民基本是保证吃饱、小病挺着、大病才去医院问诊,部分居民存在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使得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得不到保证,并且感染细菌病毒的几率大大增加,直接影响到个人及家庭的健康。  

二、**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农民观念滞后,对人力资源开发不够重视。农村劳动者观念滞后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村大都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畅、信息闭塞,因而相当一部分农民存在着落后、保守的观念和心态,不愿意把钱投入到学习文化知识和掌握一门专业技术上去,认为这样做不能很快给他们带来经济效益。因此,在**农村劳动力中大部分人基本上属于体力型和经验型农民,不具备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工业所需要的初级技术能力。由于农村劳动力自身的不重视,使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难度加大。  

     2.农村人力资源教育培训相对滞后,影响了人力资源开发进程。一是教育培训基础设施落后。全市在农村人力资源培训校舍的建设上投入不足,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培训学校或培训中心。近年来,**虽然加强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在政策资金上给予了一定的扶持,但从总体来看,对如何深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资金怎样筹集,由谁承担,如何支配等诸多方面缺乏统一的制度和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培训机构利益化。一些培训机构办学思想不端正,着眼于部门利益,致使培训质量难以保证。三是学校培训与地方人才需求存在脱节。由于职业学校教师很少深入生产第一线或深入农村调查生产现状与需求,因而学校花大力气培养的人才可能并不是现实所需要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进程。  

    3.农村医疗卫生经费投入不足,人力资源健康素质相对较低。一是农村医疗卫生投入严重不足,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薄弱,无法满足农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尤其是乡镇卫生院建设,政府虽在项目和资金上给予了很大支持,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难以解决根本问题,部分乡镇卫生院至今还依靠血压计、体温计、听诊器(俗称“老三件”)勉强维持医疗服务。二是农村医疗卫生三级网关系松散、功能削弱。由于历史原因和卫生行政部门缺少总体规划,县、乡镇、村卫生机构几乎是各自追逐经济利益,导致三级网关系松散、功能削弱。三是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不仅短缺,而且专业素质和医疗水平也偏低,不能及时有效地提供医疗服务。落后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和经济条件,使得农村劳动力的身体健康素质普遍较差,大量农村劳动力带病工作,有些劳动力过早失去了劳动能力,影响了农村人力资源作用的成分发挥。  

     4.就业面临着诸多困难,人力资源利用不够充分。一是受自身素质的制约,就业范围狭窄。由于知识水平低,技能缺乏,接受信息慢,适应能力差,使得农村劳动力从业范围狭窄,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力。二是一部分农民就业仍面临着不平等待遇。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还没有完全消除,一些农民在就业上仍然在受歧视,他们从事的多为脏、累、险的工作,工资条件和环境差,待遇偏低。三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缺乏组织,仍处于低层次、原始性、自发性阶段;对人力资源的认识尚存在误区,没有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1、科学规划,有序高效地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首先要根据国家关于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部署,并结合**农村实际,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做到统筹兼顾、科学安排、有序高效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要切实吃透市情,认真调查研究**农村人力资源的基本状况,详细、深入地分析农村人力资源情况,对其整体要有一个充分、准确的了解和把握。“规划”的执行要遵循法制化、规范化的原则,使一届又一届的领导人不遗余力地为实现“规划”所确定的目标而奋斗。要切忌浮躁作风,大哄大嗡闹腾一阵子后无声无息、不了了之;也要切忌操之过急、病急乱投医,脱离实际、混乱无序开发。   

    2、实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加大开发投入力度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是经费投入。政府要承担主要责任。长期以来,**市在对农民加强教育和培训的投入上相对较低。今后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中要逐步提高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入的比重,并将其作为开发资金来源的主渠道。同时,必须广开渠道,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化运作来筹集资金,实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鼓励企业、各类投资者到农村投资办教育、搞科研,鼓励民间以各种方式和途径到农村捐资兴教、投资办学。政府要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发达地区和企业家来**农村开发人力资源,同时,积极争取无偿援助、捐赠、低息贷款等支援形式,以筹集较充裕的资金全面启动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工程。  

    3、建立健全农村人力资源教育体系,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科学文化水平  

    一方面,在巩固“普九”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农村成人教育基础。构建农村成人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大致说来可以分三个层次来构造:第一,村级教育。主要对象是农村中文化素质最低的成人,可以采取过去办农民夜校、扫盲班的做法,教一些文化常识和简单的农业技术。第二,乡级教育。主要教育对象是一些回乡知青和完成了村级教育的农民,主要依靠乡农技站、文化站以及乡中学来传授一些农业技术和农村实用知识(如法律知识、商务知识等)。第三,社会教育。主要是以农业大中专院校为主,采取函授和委托培养等方式,对农村一些优秀青年进行较为系统的农业科学技术和农村现代化所需各种知识教育,培养农村的高层次人才。这样形成一个从低到高、相互依存的农村教育体系,将有效地解决农村成人教育问题,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另一方面,加强农村人力资源的培训。首先,加大“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工程”等众多培训工程的实施力度。以培训工程为龙头,发展“定单培训”、“校企联办”等模式,形成农民+工程+企业,培训→就业→管理→服务一条龙式劳务输出链。其次,为准备外出的农民提供进城务工常识引导性培训、就业热门行业基本技能培训等课程,使农民出门务工前能免费获得基础培训。第三,设立面向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和贫困乡镇青年的技术工人培训项目,强化技术工人订单培训,帮助其实现稳定就业。第四,设立面向农民工集中行业的农民工岗位培训项目,根据不同岗位和技能层次的要求,组织多种形式的在岗培训,使职工达到必要的职业技术要求。  

     4、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健康素质  

    一是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从业人员实施适度的准入制,同时加大整顿农村医疗市场秩序的力度。市卫生部门必须对各乡镇医疗卫生院(所)加强监督检查,坚决打击、取缔“无证行医”,维护正常医疗秩序;对制假、贩假或严重损害农民利益的人要追究刑事责任。对医疗市场秩序混乱的地方,要追究相关领导的领导责任。二是整合农村基层卫生组织,加大推行“一体化”管理的力度。政府应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加强和扶持乡镇卫生院的建设。三是加强健康宣教工作,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医疗保健服务体系,真正做到预防疾病、保障健康。  

    5、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激励机制,树立人力资源开发导向  

    建立健全一套有效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激励机制。除对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各类人才予以表彰并重点培养外,符合条件的要积极吸收加入党组织;对政治素质好、热心公益事业、确实优秀并具有管理才能的,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法定程序聘为乡镇(村)干部。对农村实用人才,如“种植大户”、“养殖大户”、“营销大户”等,要树立好典型,充分利用现代宣传媒体,报道农村实用人才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制度,把有真才实学,在科技开发、技术推广中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拔尖实用人才和科技致富带头人的选拔同其职称评定结合起来,使农村实用人才有名份,并落实相应的待遇。尽心尽力为农村实用人才提供技术帮助,积极为农业人才创办的生产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健康、持续地发展。  

     6、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利用水平  

    一是积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鼓励和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必须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当中,制定切实可行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规划,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实行有计划、有目的和有步骤的转移。二是合理有序地组织劳务输出。政府相关部门要有序、合法、有组织地向经济发达地区输送劳务并推进劳务品牌建设,创建出一批像“**白娃娃”一样优秀的劳务品牌。三是培育和发展农村就业服务体系。要大力发展由政府、民间及个人创办等多种形式的劳动中介服务组织,逐步形成包括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在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正确引导劳动力流向,促进劳动力高效有序地流转。四是积极拓展农村就业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和农村内部就业。如:进一步发展农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增强农业就业吸纳能力。积极稳妥地发展小城镇,按照循序渐进、节约用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搞好小城镇规划和建设,提高产业集聚和人口吸纳能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扩大当地就业容量。  

推荐访问:人力资源开发 思考 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