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2013年某市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的初步思考

2013年某市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的初步思考

时间:2022-06-08 19:56:01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泰州市关于经济工作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紧扣“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主线,坚持工业经济第一方略,实施开放创新战略,努力化解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对全市经济运行的不利影响,主要指标增势稳定,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4亿元,可比增长12.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1亿元,增长14%。现将综合调研组的201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思路的初步思考汇报如下:

一、主要目标初步安排。2013年,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引领,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全力保持经济在平稳发展中调整转型,在转型升级中稳定增长。初步安排地区生产总值可比价增长12%左右,其中三次产业分别增长4.3%、14%和12.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服务业税收收入、建筑业工程结算收入分别增长20%、15%和10%,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150亿元,全部工业开票销售收入460亿元,工业投资155亿元,净增规模以上民营企业3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90亿元,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1.7%。注册协议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3.5亿美元和1.8亿美元,招商引资80亿元。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均增长10%,力争15%。民营经济净增注册资本52亿元,新发展商标550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和12.5%,新发展农村三大合作经济组织150家,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5万亩,其中高效设施农业面积5.5万亩,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比重达80%。新增扶持创业、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工伤保险扩面均继续保持1000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续保率确保90%以上。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91,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新增面积6000亩。

二、谋求重大项目建设新突破。办好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一是实施重大项目。按照基础设施类和产业类工业服务业项目投资规模在5000万元以上,社会事业和农业项目投资规模在2000万元以上,转型升级“双百”工程中传统产业升级、服务业项目投资规模在1亿元以上,重大新兴产业项目投资5000万元以上,初步编排传统产业升级项目27个,总投资89.61亿元,当年投资39.71亿元;新兴产业项目1个,总投资18亿元,当年投资3.42亿元;现代服务业项目10个,总投资31.7亿元,当年投资20.4亿元;现代农业项目7个,总投资8.46亿元,当年投资2.4亿元;基础设施类项目23个,总投资71.39亿元,当年投资22.86亿元;城乡建设类项目13个,总投资6.25亿元,当年投资2.83亿元。新开工建设省道351东绕城段(海南到临城)、省道352兴化段(张郭至陈堡)、省道229戴南段、233省道千岛菜花风景区连接线工程、203县道南北工程(332省道至新垛施耐庵陵园段及张郭至戴南段)。加强机耕路、农桥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大项目招引力度。以央企、世界500强、民企500强、行业大企业为主要目标,紧密跟踪基地型项目、产业链配套项目,着力招引一批重大项目、新兴产业项目,以亿元项目为抓手,着重招引5亿元、10亿元项目,力争实现招引xx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的突破。三是加强项目上争。研究国家宏观政策,建立上争项目储备库,及早开展上争项目前期手续等工作。

三、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主动策应泰州市开展全省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争创省级科技产业园,招引一批高科技示范项目,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打造一批拥有专利产品的优势企业,依托重点骨干企业,合作组建不锈钢产品研发中心、耐热(磨)钢技术转移中心、食品研发和检测中心等科技服务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强化质量、品牌意识,引导企业争创品牌。紧紧围绕不锈钢、食品加工和机械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加快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主导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加快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积极筹建不锈钢产业研究院,推进125工程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产学研活动,加速各项科技成果在我市的转化和应用。坚持工业第一方略,以企业高新化、产品品牌化、产业高端化、园区特色化为路径,进一步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不断增强工业经济总量,在培优育强上求突破。加快实施“成长型企业培育工程”、“125规模企业培育工程”和“百家小微企业进规模工程”,促进小微企业上规模、规模企业快扩张、龙头企业裂变发展,不断壮大我市规模企业梯队。加强对拟上市企业的指导和服务,运用产业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服务业发展,优选招引一批业态新、层次高、规模大的项目,抓好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按照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标准做优戴南不锈钢物流园区,做强泰州市服务业集聚区得胜湖及港口物流园区。打造城区东南服务业板块和主城区海德国际、楚水招商城等地段中央商务区。

四、加大园区建设力度。强化工业园区统筹发展。开发区争创国家级食品加工产业园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加快规划建设城北工业高新技术园区,编制戴南张郭区域经济综合发展规划。戴南、张郭等乡镇争创创新型园区。培育一批领军型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聚,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努力打造以不锈钢产业高端化为引领的东南片区经济增长极。加大全市特色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建设投入,超前申报调整相关园区规划,完善园区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创业孵化等服务配套功能,建设物流仓储、质量检测、设计研发等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提高园区承载服务能力。注重园区和产业基地的层次提升,加快由工业园向科技园、创新园迈进的步伐。抢抓扬州泰州机场通航、泰州长江大桥通车、xx高速启动实施等给城区经济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扎实组织实施城区经济综合发展规划,进一步拉开城市空间框架,优化产业的空间布局,加强城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推进城区一区六镇组团发展,做大做强城区经济。加快农业园区建设。大力推进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省级现代渔业产业园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级粮食高产高效产业园、省级现代家禽产业园,高标准建设市农业科技研发中心。

五、推进农业基本现代化进程。围绕全市2016年农业基本现代化目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组织实施现代农业“568”战略,扎实推进高兴东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大兴金高效渔业产业带、靖盐线特色畜禽产业带和xx线高效园艺产业带建设,以及大周线、兴沙线、兴盐线、城郊等高效设施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做大做强粮食、河蟹、水产品等特色优势产业,放大千岛菜花、水上森林、红膏生态园等休闲观光农业效应,强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利益联结。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建设,加强乡村河流治理、圩堤除险加固和闸站配套、小农桥改造等水利建设,完成水利建设土方1320万方,新改建圩口闸93座、排涝站44座。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按照较高的标准,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亩,一般土地治理建设1.8万亩。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继续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和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技术,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创新。积极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试点,推行土地流转租金增长机制,有规划地推进土地整村流转、土地预流转,探索土地直接入股经营机制。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继续推进村庄环境整治行动。实施脱贫奔小康工程,开展村级“四有一责”建设。

六、协调发展社会事业。突出教育优质平衡,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巩固教育现代化创建成果,协调发展各类各级教育,提高学前教育教学质量。完善义务教育学区管理机制,实施“初中壮腰”工程,实施高中质量提升和特色建设工程,发展职业教育。健全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7.2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C级危房加固改造任务,完成中小学校安工程前三年规划目标。改扩建机关幼儿园。建成新区昭阳湖学校一期工程,启动实施二期附属工程建设。突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健全卫生保障体系。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全面推进10大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巩固基本药物制度成果,扩大基本药物实施范围,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新创泰州市级卫生镇1个,省级卫生村2个,泰州市级卫生村4个。突出推进文化惠民,加快文化兴化建设。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新增有线电视用户8000户,加快农村广电网络双向化改造步伐。放大文化品牌效应,举办中国·兴化第十一届郑板桥艺术节、第二届施耐庵文学奖评选等重大文艺活动。启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继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扩大良渚遗址考古重大发现影响力。提高体育工作水平,承办全国国际象棋个人锦标赛、全国国际象棋少年精英赛,打造高水平品牌赛事。突出提升管理服务质量,促进人口社会协调发展。加强基础管理,确保出生政策符合率达标,开展优质服务,继续加快“世代服务”机构建设,推进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加强流动人口管理,落实流动人口市民化待遇,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落实奖扶政策。

推荐访问:某市 经济社会发展 思路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