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对十余年来家庭教育的考量与反思

对十余年来家庭教育的考量与反思

时间:2022-06-12 17:07:01 浏览次数:

对十余年来家庭教育的考量与反思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  

   

因为曾经有过八年的教书育人经历,一直自认为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还过得去,因此很少将孩子成长中的种种问题归因于家庭教育上。儿子上初一第一个寒假,就读的八中老师给家长布置了一项作业——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出于对老师的尊重和给儿子以身作则,我到新华书店买了尹建莉著的这本教子手记,规规距距地看了起来。这一看不得不让我回过头去考量这十三年来对儿子的教育,反思良多,感触颇深。  

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看完此书,我得说:不是所有当过老师的人都会做家长。教书时,我一直以一名优秀教师自居,现在反思对自己子女的教育,才发现家庭教育也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原本一直认为正确的教育方式,事实上很多都是错误的,也不同程度地贻误了自己的孩子。和很多独生子女比起来,儿子算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从小乖顺、宽容,没有逆反心理;能够静下来,从来不“野”;学习踏实,能够自觉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不长时间看电视,也不沉迷于电脑游戏……但他遇事缺少主见,兴趣爱好严重缺乏,知识面狭窄,阅读写作能力差,思维的拓展性严重不足……造成这种现状,我想是与我的教育和引导是不分开的,大致归纳一下,有三种情况特别突出:  

之一:“穿西装的野人”,“在爱的名义下施暴”。  

一直以来,我对儿子的教育都是比较严厉的,我从我的母亲那里继承了“黄金条子下出好人”的教育理念,孩子一旦做错了事或成绩不好,我都会比较严厉的批评或呵斥,也曾动手打过孩子。书中说:“打孩子是一种陋习和恶习。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成人,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平衡---在爱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穿西装的野人”这句话给我很强烈的感受,它让我深深地陷入反思,作为父母,我们总是在强调自己的出发点是希望孩子成才,问心无愧。殊不知在这种暴力教育下,扼杀了孩子的天性,让他们的心灵在扭曲中成长。正如书中所说“暴力教育能让孩子变得顺从,不会让孩子变得聪明和懂事,能让他们变得听话,不会让他们变得自觉和上进——暴力教育能得到一些暂时的、表面的效果,但它是以儿童整体的堕落和消沉为代价的。”  

   

之二:“家长教育理念上的‘一念之差’,可以让孩子的命运有‘千差万别’的不同”。  

在应试教育和升学压力的挤压下,对孩子的教育“唯成绩论英雄”,很少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提高,把一个人的成长教育简化成一种功利化的手段,表现在:一是扮演了“暴力作业”的帮凶。总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不管是不是必要的,都是必须完成的,即使是一些无效作业,也认为学生多练一点总是好事。非但如此,一遇到孩子成绩不理想,还经常额外地找很多的课外题和试卷让他做。长期以来,“这种繁重的作业把孩子的肢体固定在板凳上,固定在书桌前”。不但挤占了孩子玩耍、培养兴趣爱好的时间,也抹杀了学习的兴趣,而且“对儿童信心、意志、品格等有全面的消极影响”。二是过分看重成绩而忽视知识本身。每次考试,关心的都是他考了多少分,在班上多少名,比谁谁谁多了几分,比谁谁谁低了几分。每当孩子的分数不理想,或者即使成绩不算太错,但没有达到期望的高度时,就会感到沮丧和不安,而且把这种情绪很明显地传达给孩子。对孩子的学习能力、态度、方法、兴趣,以及对知识真实的掌握程度却很少去关注,所以儿子一考试压力总是很大,而且长期养成的粗心大意的毛病总会让考试无谓丢分,导致了学习“分数越要求越少”,正如书中所写“家长从孩子一上学就只是着眼于每次考试得了多少分,而没有培养起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兴趣,那么优秀成绩注定只是一时的梦幻彩虹”。  

之三:“在培养好习惯的过程中如果方法用得不对,恰恰就培养了坏习惯。”  

作为一名曾经的教育工作者,我深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一直以来,我也把很多教育的精力放在了习惯的培养上,可孩子的习惯养成并不如希望的那么好,即使培养成了某些好的习惯,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读了此书,我才明白,在对孩子习惯培养上,如果方法不对,反而培养出许多的坏习惯来。如,在对待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这件事上,我是十分相信“电视是批量生产傻瓜的机器”的,也十分担心沉迷电脑游戏可能会让孩子削弱学习的热情,甚至丧失心智。所以,我采用了“强行控制”的办法让他少看电视,不玩电脑游戏,在我的这种充满强权作风的压力下,表面上孩子顺从了,实际上难以放下念想,既伤害了孩子的情绪,又抑制了他的一些本能兴趣爱好,更重要的是我担心,长期这样下去,会大大降低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一旦离开家长这种高压监管,可能会增大他加倍沉迷电视、电脑的可能性。正如作者所说:“猫突然不在了,老鼠能不反天吗;警察都下岗了,小偷能不放肆吗。家长与孩子最好不要形成这种管制与被管制的关系,这种关系建立的时间越长,越牢固,孩子的自觉性就越差。”而作者在这个问题上则十分善于放开自由加以引导,用培养阅读爱好来引导孩子的心,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在孩子做错了事要惩罚他的时候,就告诉他上网去吧,必须连续玩够十小时。在如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作者提出了一系列与我们家长常见的做法皆然相背的逆向思维:“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学习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奖励”,这些观点听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觉得不可思议,细细揣摩后,才有一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顿悟。  

另外,作者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和能力上也有独到的见解,书的第二章几乎都在讲早期阅读的,从阅读的重要性,阅读的方法,到阅读给学习带来的好处,阐述得很详细,并且举了很多的实例,有实用价值,操作性强,值得家长借鉴。  

最后,摘抄书中几段精彩论迷,试为今后家庭教育努力的方向,也作为本文的结尾:  

——培养一个好孩子,不仅是对家庭负责,也是对未来社会负责。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是一柄锄头——当我们手上有一块玉石时,我们必须做的正确。  

——如果一个人总被别暗示为品行端正,善良友爱,他就会在这种氛围里渐渐生发出自我肯定的意识,他的品行就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如果一个人总被暗示为有某个问题,他就会在这方面不断地自我否定,逐渐丧失自信,向坏的方向滑去。  

——正因为我特别渴望孩子取得好成绩,我才绝不向她要分数,任何单纯要分数的行为都是浅薄的,都是破坏性的。我要做的是培养孩子的智慧能量,就是对知识的好奇心、爱钻研的精神,提出问题的能力,寻找答案的兴趣,有效的学习方法,平和的学习心态,持之以恒的毅力等等。  

——欣赏孩子不是只赞赏他的优点,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点。你看他总是用“像牛顿一样”的眼光,他就会真的越来越像牛顿。  

——对于今天并没有物质短缺体验的孩子,物质奖励作用不大,可能带来一时的满足,但不会持久;只有精神上的愉悦和成就感,才可以带来真正的幸福感和动力。

推荐访问:考量 十余 家庭教育 反思 年来